Yoana Wong Yoana Wong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12大好處2023!內含解離性身分障礙症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而在華人社會裡,解離症(包括但不僅限於DID)的盛行率可能為0.3% 至 4.52% (非臨床人口) 和 1.7% 至 19.5% (臨床人口) [9][查证请求]。 國際上的新知為7歲以前(黃金6年)或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複發生的身體虐待、情緒虐待,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混亂型依附行為」(Disorganized Attachment)。 據目前的研究,罹病的原因可能和孩童時期的生活環境,和遭遇到的壓力有關。 小時候若受過強烈且頻繁的肢體或心靈,甚至是性方面的虐待、傷害的話,就可能發展出此病。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值得一提的是,DID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很可能出現幻覺、幻聽等症狀 [2]。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2023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解離性身份障礙症(舊稱多重人格)的病人,她回診時表示自己今天是「另一個人」,但我注意到她用的還是同一張健保卡。 我那時領悟到這兩個身份沒有完全分開,在一個小小的地方還連結著;但我也思考如果病人的症狀更嚴重,不認得這張健保卡而無法正常就醫,反而醫生就遇不見她了。 這就要追遡到一個叫結構性人格解離理論(Theory of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多重人格解離症狀會怎樣?5大診斷標準供你自我測驗

舉例,一個三十歲香港女性的身體裡,可以有一個五歲小男孩、一個非裔老婆婆、一隻無法說話的小貓等等。 解離(Dissociation)是「一個人的身心意識產生不連續性,包括情緒、意識、記憶、身分或知覺」(來源)。 雖然聽上去好像很複雜,但「解離」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頗為常見,例如因為專注於其他事情而忘記肚子餓,或不小心恍神做白日夢,又或者考試時突然大腦一片空白等等。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回到文章最初所提到的情境,有些病人的解離症狀可能會嚴重到不認得健保卡上的自己,後來我知道真的是這樣。 最極端的病人連看診都很困難,治療也無從起步,反而是需要醫療以外的支持與協助。 所以並不是許多人住在同一個身體裡,也沒有什麼多出來的靈魂,而是病人為了因應不同的情境,出現了不同的狀態。 這一類現象的個別差異很大,有些人的症狀隱微也有些很戲劇化,狀態的數量可以從兩三個到數十個之多。 「我見過其中一個多重人格患者,有4個人格。不一定要用藥,我會以支援性的心理治療,提高患者的病識感。令他們明白自己精神和身體狀況。也有文獻提到,催眠能夠整合他們分割開來的人格。」他說。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個人工具

儘管黃宗顯治療過的人格解離患者較少,但解離的背後成因:創傷和壓力,與都市人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他說,香港住屋環境密集擠迫,單是鄰居的噪音已經是一種困擾。 家長外出謀生與子女溝通不足,教育制度等議題亦影響青少年精神健康。 當醫師發現患者對於自己的身分,或對於提起過去的行為感到困惑時,才會懷疑是否是解離性漫遊症。

  • 為了保障身體正常生活的能力,主人格往往都不知道自己有 DID,所以即使出現了以上的徵狀,也不容易聯想到自己患有解離障礙。
  • 就和其他心理疾病一樣,只要患者主動求醫,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仍有可能痊愈。
  • 記得剛剛我們說過,DID 的其中一個診斷標準是反覆的解離性失憶嗎?
  • 當然這種寧靜調適的能力還是有限度的,若是此障礙的程度太大了,有些人就會發生失憶現象。
  • 📌 這個例子有包含了暴力細節,但這只是一個特殊例子,絕對不代表大部份 DID 患者都會有暴力或犯罪傾向。
  • 根據研究,目前臨床醫學上多重人格大多以心理諮商輔以催眠治療,每週2次,平均療程3.8年,並可能合併抗憂鬱藥、抗焦慮藥來緩解症狀,最終目標是將身分認同整合,形成單一、穩定的人格狀態。
  • 「志雄」的童年並不快樂,父親動不動就打罵小孩、母親酗酒。

傳統認為解離性身份疾患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而這個想法某程度上也導致臨床上的漏診。 甚至不少說法聲稱,解離性身份疾患是萬中無一的心理障礙,極難遇見。 解離性身份障礙並不是人格障礙,而是因童年時持續受到創傷而形成的自然應對方法。 另外,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療。 不過,根據臨床經驗,催眠治療多半是輔助式的,或只作為一種技術,並非治本之法。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多重人格」?解開「多重人格障礙」17個秘密

因此,在實務上,各個狀態的特徵樣貌並非重點,我們更在意這些狀態與病人整體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個別的「功能」為何。 請記得,這些狀態最初都是為了渡過難關而產生的,所以也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幫助了病人本身(註4)。 如果我們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改善病人的因應,病人不再需要特定狀態的某些功能,則解離症狀會自然減輕。 根據2015年全港精神健康普查,香港一般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是13.3%,即全港700多萬人口中,便有100萬人受精神問題所困擾。 不過,現時香港未有人格解離患者的統計數字,相關研究亦因為與醫生對口的患者太少,而遇到限制。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經歷創傷的人很容易出現解離性失憶,有時候即使你記不起自己有出現過童年創傷,不代表你不可能有 DID。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第一種合作模式叫「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我聽過一個很好的比喻,就像是當我們乘車的時候,只有司機能控制行車方向,但是乘客卻能看到一切,當患者出現並存意識時,只有一個子人格在控制身體,但是另外 一個子人格卻能即時觀察及反饋。 另一種合作模式叫「並存前線」(co-fronting),用回剛剛駕駛的例子,這就像是兩個人在同時控制軚盤一樣,兩個子人格同時可以控制身體的行為。 為了保障身體正常生活的能力,主人格往往都不知道自己有 DID,所以即使出現了以上的徵狀,也不容易聯想到自己患有解離障礙。 如果大家發現自己好像常常會突然失憶,或者有很多無法解釋的記憶衝突(如有陌生人聲稱認識你),又或者身邊人觀察到你會出現了明顯的轉變,你可能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患上了 DID。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嗎?見臨床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師前要注意的8件事!

他曾經遇見一個大學研究員,家庭壓力及工作壓力太大下,有天突然出現解離性漫遊症(dissociative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2023 fugue)症狀。 「醒來」時只知道自己身處一家酒店,買了三日兩夜的套房。 沒有漫遊期間的記憶,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回家,而是像變了另一個人。 如果處在無法因應的環境,通常是極度壓力或創傷性的情境之下,我們的心智可能運用「我不記得」或「這不真實」這一類稱做解離的策略來保護自己(註1)。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 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 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2023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2023 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進行內部溝通/會議,或進行外部會議(如果人格間進行外部溝通/會議時,在旁人看來會像是個自言自語的瘋子);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到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文章分頁導航

亦常感到時間不連貫、失憶、遺失或多出物品的經驗,情緒變化大,易衝動。 這裡將聚集數十位精神科醫師,書寫通順的醫學知識,述說糾結人生歷練的診間故事。 不過說了這麼多,可能大家還是比較難想像到DID的模樣,所以接下來我會給大家一個故事為範例。 這個故事是在《台灣精神醫學》期刊上發表的真實案例(來源)。 我們也希望能夠透過這篇文章能夠讓大眾更加了解這種疾病、去除疾病汙名化,從而讓更多受傷的靈魂重新鼓起勇氣正視疾病,安心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而雙重人格也不是像電影中演的每個都想報復世界、充滿暴力傾向,當然確實也有人會衍生出比較黑暗、暴力的人格,來替代原人格反抗、表現原人格的憤怒,可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如此。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這也是為甚麼當志雄被父親打了一巴掌時,雖然當時他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但是新的子人格「阿雄」還是被分裂了出來。 不幸地,7歲時,「志雄」再次受到性侵害,並誕生出另一女性人格「怨女」來承擔「小雄」部分的憤怒,13歲時經歷第三次性侵害,之後是由怨女來面對創傷,承擔憤怒,讓原始人格志雄保持完美無缺。 國中時期怨女出現頻繁,小雄時而會作出女性化的動作及言語,並暗戀一名男性老師。 一旦患上DID,你會發覺難以照顧自己,並可能會發現自己身份的不同構成部分具有不同的需求。 你可能需要應因身份中的哪一個構成部分控制著你,而使用不同的技巧來應付和照顧自己。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身體裡有好多個我~認識多重人格障礙

在1994年之前的DSM中,DID被稱為多重人格障礙。 此外,DID已經是一個具信度和效度的診斷 [4, 5]。 解離症狀常見於創傷心理障礙患者(例如:創傷後壓力症[PTSD]、急性壓力症[ASD]、邊緣人格障礙障礙[BPD]、解離症)身上。

至於多重人格障礙,是否真如大眾看電影認知般,往往是危險人物? 因為第一次遇見患者,醫生未必立即確認到眼前的人,是否以主導的人格來見面。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2023 故此,醫生會詢問患者的家人、伴侶和朋友,了解在生活其他面向的患者,還有多少個人格。 人格之間的轉換有可能僅僅一瞬間就完成,也有可能出現短暫言語混亂、突然閉上眼睛等情況,而促成人格的轉換則有可能由特定刺激因子引起,或是人格主動選擇、人格之間爭搶等都有可能,但這些心理活動以旁人看來大部分都是無法預期的,也許只是你只是轉個身,患者就突然「換了一個人」。 如果你在不清楚對方情況下與多重人格對話時,可能會發現從外表看上去這個人好像具有多重性格,確實如此,因為患者體內存在的每一個人格都可能具有相異背景和個性,如果不問對方,你很難確認當下在與誰對話。 解離性失憶症或游离性遗忘症(英語:Dissociative amnesia),又称为心因性失忆症或创伤性失忆症(英語:Psychogenic amnesia),是一种心理疾病。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臨床症狀

關於DID的病例,可見於16世紀的歐洲 [12],而在古代中醫文獻裡也能發現到病態解離的臨床現象 [13]。 回顧多個不同地區、文化的報告,學者指出DID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約為1% - 3%,而DID亦可能影響著0.4% - 14% 精神科住院病人 [6, 7]。 然而,在現實中,DID患者常常被誤當成其他精神病 [6]。 小美在一個家教甚嚴的環境下長大,父母對她常常有很高的期望,也很重視家聲和面子,她在家中總不敢輕易流露情感。

  • 根據一些學者的觀點,從一般的ASD、PTSD,到複雜型PTSD、BPD、其他解離症,至嚴重的DID,都同樣涉及結構性人格解離(structural dissociation of the personality)[15]。
  • 而我們在某種生理狀態下所建立的記憶,在類似的狀況下也最容易被回溯(註2),所以就彷彿這些狀態可以逐漸累積「自己的」記憶,到最後連貫起來,成為了另一個「身份」。
  • 不過,現時香港未有人格解離患者的統計數字,相關研究亦因為與醫生對口的患者太少,而遇到限制。
  • 小時候若受過強烈且頻繁的肢體或心靈,甚至是性方面的虐待、傷害的話,就可能發展出此病。
  • 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在六至九歲前承受了重大創傷,人格的整合過程就會出現障礙,最終形成 DID。
  • 回到文章最初所提到的情境,有些病人的解離症狀可能會嚴重到不認得健保卡上的自己,後來我知道真的是這樣。

因此雖然解離性失憶症是精神病的一種,但往往都對於患者本人有幫助,如遺忘家暴、性暴力、目睹的重大犯罪等,部份失去記憶後的患者會想要取回記憶,但卻會因試圖取回記憶的行為而受到痛苦。 迄今對於此症狀病發的產生,無法用生理解釋,且眾說紛紜。 有些研究報告資料發現,此與反社會人格者、藥物濫用者或長期酗酒等個案中,較容易被發現此症狀現象。 由於上述種種困難,解離性身份障礙症(或其他特定的解離症)雖然一般而言與心理創傷有關,但通常在治療上並不會很快就處理過去的問題,而是要花很多心思來維持當前的穩定。 首先還是從確保安全開始,包括病人或病人的某些狀態可能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處理。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Who “are” I ? –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根據 DID Research,結構性人格解離理論指出,沒有人一出生就擁有一個已經整合完成的人格,而是以不同的自我狀態(Ego States)滿足需要和與世界互動,直到六至九歲時,個體才有能力把不同的人格融合。 換句話說,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解離」的,而是隨著時間才慢慢整合成完整的人格。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2023 在心理學上,這些人格被稱之為「交替意識狀態」(Alternate State of Consciousness)或「交替身份」(Alternate Identity),通常被簡稱為 Alter(以下會將其翻譯成「子人格」)。 不同的子人格會輪流支配患者的身體,分裂出的子人格可能擁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是人類以外的物種。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而「志雄」這個主人格,則擔任表面正常部份(ANP),負責繼續正常生活。 之後,志雄再次遇上性侵害,所以性人格「怨女」出現了,以控制與性創傷相關的回憶。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最後,因為志雄高中聯考再遭家暴,所以就出現了「阿雄」這個保護者,用暴力來幫助反擊傷害身體的人。 不過,以上模式都是以溝通為主,有沒有可能子人格一起支配身體呢?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可能患病的原因

醫生會在治療過程中,誘使不同的人格逐一出現通過這些方式,治療師會嘗試與多個人格溝通,展開治療,嘗試梳理多年來積壓的負面情緒和創傷經歷。 她出現多方面的情緒和行為問題,藥物治療對她作用不大。 她突然「回閃」自己小時候被打的經歷,這是創傷倖存者常見的解離症狀;她發現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失去記憶、聽到腦海裡出現聲音等等,這些都是多重人格障礙常見的臨床表現。

解離性身分障礙症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