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荔枝角道169號2023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荔枝角道169號

在荔枝角路,您會發現很多很棒的地方,例如畫廊,咖啡館,唱片店和休閒放鬆的地方。 Owl Square@Lai Chi Kok Road是為充滿活力的千禧一代體驗香港的獨特之處。

荔枝角道169號

最初荔枝角道分成兩段,分別為彌敦道至欽州街連接深水埗軍營,以及荔枝角灣畔(現荔灣道)至青山道近荔枝角消防局。 深水埗區於1920年代開始進行填海工程時,其物料主要從荔枝角山麓和大埔道等地的山丘開墾而成,為方便運送填海物料,承建商沿荔枝角道鋪上臨時鐵路,並以德考維爾火車頭和側卸卡車等運送填海用的砂石到填海區。 荔灣道至美孚巴士總站對出的一段曾俗稱荔枝角海灘道[3],1970年代因美荔道通車而禁止車輛駛入,並改稱萬事達廣場,現今美孚站荃灣綫大堂及月台位於其地底。 1980年代荔枝角灣進行填海工程,成爲荔枝角陸地之一部分。 土地其後發展成荔枝角公園及現今的荔灣花園、華荔邨等住宅,縮短九華徑,清麗苑和美孚新邨的距離,三邊居民來往更容易。 而位於葵涌中心地帶的葵芳、荔景跟華荔邨一帶相距又較遠,進一步模糊葵青區和深水埗區的分界。

荔枝角道169號: 荔枝角道169號 近期成交

茘枝角站設有2層,地面為車站出入口及長沙灣公共運輸交匯處。 前身是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於2012年6月22日開幕,並於逢星期二、四、六免費開放公眾參觀。 展館展出饒宗頤教授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文玩及一系列學術著作。 由於四站跟周邊設施的關係複雜,讓不少乘客尤其區外人士於錯誤的車站出閘,因此港鐵公司特別在車站大堂貼出目的地指引,教導乘客應在正確的車站下車。

1982年5月17日地鐵荃灣綫通車,卻將長沙灣工業區一帶的車站稱為荔枝角站;而位於荔枝角一帶的車站稱為荔灣站,其後於1985年依美孚新邨而改稱為美孚站。 荔枝角道169號2023 另一方面,荔枝角站的「荔」字(下方為三個「力」字),於站內範圍被寫成「茘」字(下方為三個「刀」字)。 有傳聞指這是因為當時承辦興建地鐵的工程的日本財團,在製作車站名稱的字型時,未有留意「荔」字在中文與日文中寫法不同,因此使用了日本漢字的「茘」字。 但是實際上「茘」這種寫法於昔日才是正寫,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查看得到,由三個「刀」組成的「刕」字,讀音為「黎」,是「茘」字聲旁,而「劦」讀音「協」,不合「茘」字讀音,所以當時才選用了「茘」而不是現時的慣寫「荔」(可參看港鐵字體所述。)[4]。 不過,有語言學者曾就此字撰文,指出「荔(從力)枝」一詞早於西元前的《史記》已經出現,但「刕」、「茘」(從刀)二字在唐代《切韻》還未收錄,到了宋代《廣韻》才見「刕」字,所以「荔」不應該從「刕」。 茘枝角站設有8個車站出入口,出入口主要連接長沙灣工貿區及鄰近的住宅區,部分出入口鄰近主要街道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荔枝角道169號: 荔枝角道169號 #2667988 租盤樓盤詳細資料

區內的屋苑及設施包括華荔邨、荔欣苑、荔灣花園、華豐園、荔景臺、美孚新邨、盈暉臺、清麗苑、瑪嘉烈醫院、葵涌醫院、前荔枝角醫院、荔枝角收押所、荔枝角巴士總站、荔枝角公園、荔枝角政府合署、荔枝角消防局、九龍巴士西九龍車廠及附近數間小型船廠。 而港鐵荔枝角站及其周邊的地方,包括長沙灣廣場及深水埗運動場等,其地理位置其實是在長沙灣工業區,而不是荔枝角。 荔枝角道169號 海麗邨、泓景臺、昇悅居、宇晴軒、碧海藍天等位於荔枝角道以南西九龍新填海區,而美孚站(荃灣綫及屯馬綫部分)是位於荔枝角(即萬事達廣場地底及荔灣填海區)。 此位置為目前全香港惟一能從住宅群間,不知不覺穿越九龍及新界的界線(現時住宅區中的區界為盈暉臺與華荔邨、荔灣花園之間的消防通道和瑪嘉烈醫院與清麗苑之間的荔景山路[7]),甚為特別。

荔枝角道169號

縣道193號(三棧-新民),北起花蓮縣新城鄉三棧,南至花蓮縣玉里鎮新民,全長共計110.920公里(公路總局資料)。 本線為目前台灣最長的縣道,及目前唯一全線均位於花蓮縣境內的南北向縣道。 新世界早於2017年於區內投得3幅商業用地,包括荔枝角道888號、瓊林街及永康街項目,總可建樓面近200萬方呎,總投資額逾200億,打造區內首個全新大型「甲廈商圈」。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局部通車,但茘枝角站直至一週後的同月17日才啟用。 此外,站內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等[2],以及香港郵政郵箱[3]。 現時,茘枝角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時裝店、外賣店、旅行社、銀行等零售業及服務業[2]。

荔枝角道169號: 荔枝角道139-141號最近成交紀錄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荔枝角道169號2023 由新世界發展的長沙灣甲廈荔枝角道888號宣告竣工,項目取得滿意紙,樓高28層,寫字樓樓面約58萬方呎,累售樓面約75%,其中金融、保險及大專機構約佔一半,包括南洋商業銀行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知名機構。 荔枝角道169號2023 茘枝角站A出口原是位於長沙灣道行人道旁,而當長沙灣廣場落成之時,該出入口則被遷到建築物以內,即現時的位置。

荔枝角道169號

全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佔去荔枝角灣填海區大半土地,前身為美孚油庫。 除了美孚新邨之外,其他主要的發展包括西北面呈祥道一帶的清麗苑、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以及美孚新邨東面的九巴荔枝角車廠重建項目曼克頓山。 荔枝角政府合署所在地為荔枝角,但因附近的港鐵站稱為美孚站,又把在長沙灣工業區的港鐵站命名為荔枝角站,導致不少市民被港鐵誤導。 該區有一個景點叫做嶺南之風,位於荔枝角公園內,屬於一個中式公園,以嶺南風格造園的原因是由於地點位於荔枝角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荔枝角道169號: 荔枝角道139-141號附近醫院

2020年末,時任美孚北區議員李俊晞指,位於荔枝角公園體育館門外,原為慶賀千禧年而於1999年末埋下的文物時間囊,被康文署稱不對外公佈後突然被掘起,至今仍然未公開當年嘉賓和議員所儲存的物品[10]。 於該處擺放時間囊的原因,是該地屬當時臨時區域市政局及臨時市政局轄區交界點,亦即表示此地毗鄰新界和九龍的分界。 事實上,埋下時間囊的距離與當時新界葵青區的舊邊界(景荔徑、荔景山路、荔灣道之交界點[11])只有約100米。 荔枝角道169號2023 荔枝角道169號 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簡稱荔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9]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現今要在荔枝角西北面分辨九龍和新界會較爲困難。

茘枝角站設有一條地下行人通道,行人隧道全長約300米,位於長沙灣長荔街地底,連接荔枝角道以南新落成的住宅發展區及茘枝角站,而承建商為基利承建有限公司。 當中長荔街設有2個新出入口(D1、D2出口[6]);而昇悅居及宇晴軒則分別設有D3、D4出口[6]。 建造工程計劃已於2007年4月展開,D1、D2、D4出口於2010年10月26日啟用[7];而D3出口則於2011年7月13日啟用。 茘枝角站(英語:Lai Chi Kok 荔枝角道169號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長沙灣道近工商貿區地底,屬於港鐵荃灣綫的鐵路車站,於1982年5月17日啟用。

荔枝角道169號: 香港樓宇目錄

荔枝角政府合署大樓前身是市政總署訓練學院,早於1992年啟用(31年前),由日本間組(今稱安藤・間(日語:安藤・間))承建,但市政局及市政總署於2000年(23年前)解散後就更改用途。 大樓上有政府化驗所(9-12樓)、食物環境衞生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酒牌局等政府部門的辦事處。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192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現為埃克森美孚)在荔枝角灣填海興建油庫。 戰後該油庫仍然繼續運作,1959年至1969年期間,該處曾為香港商業電台的總部,其後遷往廣播道。 1968年美孚油庫遷往牙鷹洲,原址發展為美孚新邨,1968至1978年美孚新邨八期先後分落成入伙,合共99座提供13,149個單位,成爲為香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 自1970年代,美孚新邨是中產人士的聚居地,亦是香港步入小康社會的一個標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