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12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傍晚,潘亦到蘋果日報直播交代細節,潘焯鴻批評事件發生後港鐵不討論事件,但又出廣告質疑別人批評片面。 他又指港鐵曾指「中科要脅要錢」,企圖抹黑中科,「將中科在建築界推埋死角」,潘謂港鐵刊登廣告聲明不盡不實,驅使他站出來說清楚。 而下層南北走廊(東鐵綫)月台層板搭建後,連續牆的接駁位在2016年6月拍下的相片顯示多處出現滲水。 港鐵一度否認牆身滲水,到媒體公開滲水的影片及相片後,港鐵才改口承認。 2018年6月29日,民主派議員、議會陣線立法會黨團召集人毛孟靜收到一名自稱土瓜灣站地盤前員工的匿名信並附有3張相片,指疑有人在該站月台其中一條樓梯,以建築廢料填充牆身。 報料者指有駐地盤經理安排管工將垃圾放至該空間,惟他重回該處已發現牆身注滿混凝土。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2018年6月19日,《蘋果日報》報道會展站早在2016年建造連續牆時已出錯,港鐵向禮頓中建發出的不合格報告指,工程人員因用詞不一而畫錯圖則,分判商三寶建設將連續牆的鋼筋鐵籠正反面調轉,承建商最終要更改原有的施工圖則設計。 6月20日,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在電台節目證實早在2016年中已發現事件,已向承建商發出不及格報告。 亦有居民表示,港鐵開展挖掘工程後單位經常震動,屋內有牆身和地板出現裂痕。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香港土瓜灣站周邊樓宇沉降市民憂心

記者沿著這馬頭圍道走綫,翻查施工附近的多份探土報告,發現馬頭圍道 號的四個鑽孔裏,地底約21米,分別是泥(Filled Soil)、沉積(Alluvial)和沙(Sand)。 而馬頭圍道292號近江蘇街一帶的三個鑽孔,亦顯示至地底深約33米仍屬「完全風化花崗岩」,地質為沙(Sand)。 同樣地,浙江街連接馬頭圍道的地底,深至35米亦為「完全風化花崗岩」,在此之上更是軟散沙泥。 被問到港鐵代表未有在業績發佈會上再提及沙中綫在2019年年中通車,是否代表通車日期押後,梁國權則表示,他們會繼續努力爭取盡快通車,但最後的通車日期,仍要視乎最後安全測試的結果,再作決定。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2023 《蘋果日報》報導,禮頓在前特首梁振英任內獲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合約(參見:梁振英涉嫌收取澳洲企業款項事件),而禮頓與UGL屬同一母公司。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住在其中一幢沉降住宅的吳先生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住的大廈外牆去年曾塌石屎,法團已維修,他們根本無法確定是否和沙中綫工程有關,沉降影響到煤氣管,令人非常擔憂。 港鐵公佈於2017年12月5日已向政府匯報,估計沙中線項目總成本將由708.27億元,增加165.01億元至873.28億元,包括備用資金及可能上調的項目管理費而需支付的款項。 加上沙中綫其他項目造價89.87億,以及金鐘站擴建工程超支8.48億,令沙中綫所涉工程總造價增至971.63億元,每公里沙中綫造價逾57億元,較廣深港高鐵每公里造價33億元貴72%,成為香港鐵路史上造價最貴的工程,堪稱「千億鐵路」。 報道指港鐵早在2016年已就此事向總承建商「禮頓中建聯營」發出不合格通知書,連同2018年5月和6月同一地盤兩次因未按施工圖則搭建臨時鋼支撐架,總承建商已有3次紀錄不合格。 香港於1970年代建築地鐵時,於九龍半島的走線主要以「明挖回填」方式建造,只要間歇封閉路面行車線即能施工。 但在已發展的舊區建造地鐵,就需要躲避很多大廈樁柱和公共設施(如電纜、水管)。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港鐵疑阻撓居民申索

她批評,港鐵的監管制度錯漏百出,接二連三發生事故,應儘快調查事件。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港鐵沙中綫再被揭露有工程問題,議會陣線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表示,早前收到港鐵沙中綫前線人員投訴,指土瓜灣站車站有一幅結構牆,原來應有兩層鋼筋的牆身,被削走一層。 港鐵回應傳媒查詢時,承認土瓜灣站有牆身的工序沒按已批准的圖則施工。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而路政署於同月5日知悉事件後,於同日及同月7日要求港鐵公司就有關事件提供相關資料。 不過港鐵回覆並未提供包括問題牆身的範圍、導致事故的原因、工程監管的情況及對結構的影響等資料。 路政署在同月11日再去信港鐵,不滿港鐵未能及時通報有關事故,對此感失望及不能接受。 一直跟進港鐵沉降事件的民主黨議員鄺俊宇指,港鐵提交的新的沉降數據,沙中綫10個車站中有6個站出現沉降超標,情況令人擔憂。 他批評會展站沉降最為嚴重,港鐵一直避重就輕,直至昨日才公佈數字。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香港中大研究:嗜肉飲食加劇空氣污染

近來連日大雨,譚文豪30日再透露,前日收到消息指高鐵不同的路段出現漏水的情況,最嚴重的是石崗車廠出現雨水倒灌水浸的情況。 他展示手上的截圖中可見高鐵的地底部份,無論是路軌或平台均濕透,而且從圖中柱體倒影可以看出有水浸情況,明顯高鐵完全無做好去水設計。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2023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港鐵回覆查詢指,已委任1間樓宇測量顧問公司推展計劃,實際金額視乎顧問公司上門視察單位狀況釐定;目前已收到多位居民查詢,稍後安排登記及上門視察。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現時沙中綫工程須要在岩層鑽挖,深度達地下30米,比沿線旁舊樓的樁腳還要深。 所以,因着工程對岩層及地下水的影響,造成這些舊樓的沉降比預期嚴重。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2009年5月21日,香港多份報章報導港鐵推出馬頭圍至啟德一段走綫之修訂方案,車站將改設於馬頭圍道落山道遊樂場及土瓜灣市政大廈暨政府合署對出位置。 由於車站設置於繁忙的馬頭圍道地底,兩旁樓宇非常密集,因此興建車站的施工空間十分有限,故車站須採用側疊形式興建兩個月台。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屯馬綫工程 轟裂土瓜灣 沉降樓促補償

沉降幅度最大的是會展站及西面至金鐘站連接隧道一處路面監測點,截至今年六月,沉降幅度達84.1毫米,以該處沉降上限計算,超標約10毫米。 該監測點位於會議道,港鐵於該監測點的備註中指該道路沒有危險,將重鋪凹陷位置。 另外,超標最多的是會展站及西面連接隧道一處路面監測點,沉降幅度為75毫米,超標50毫米。 陳淑莊:今年5月底在事件曝光初期,陳帆單方面相信港鐵,聲稱工程無問題,儼如港鐵發言人,現證實工程實有問題,理應為監管工程不力問責下台。 陳亦對紅磡站的安全成疑,認為即使進行荷載測試亦不足以挽回公眾信心,認為港鐵沙中綫亦全面停工及檢測。

另外,政府今日刊憲「一地兩檢」條例下月四日實施,不過高鐵通車安全備受質疑,再揭漏水事件,石崗車廠抵擋不住連日大雨出現水浸。 《蘋果日報》今日報道沙中綫土瓜灣站施工時,23幢樓宇的沉降幅度超標。 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工程開展至今,周邊樓宇的居民除長年累月飽受工程嘈雜聲滋擾外,亦腹背受敵,坐在梳化及睡在床上時,亦會感到震盪及搖晃。 香港01記者走訪受工程影響的民居,有居民直言已習以為常,曾向屋宇署反映,但署方只推說屋宇結構沒有影響。 近日區內又爆出沉降問題,發現多幢大廈及商舖內隴,外牆均出現明顯的長長裂縫,有居民盼當局能妥善跟進,確保居民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2018年6月12日,港鐵被揭發於車站連接月台及大堂的扶手電梯與樓梯之間的分隔牆疑未依照圖則進行,結構牆兩層鋼筋的其中一層被剪走,全幅牆身大約高20至30米,但港鐵的監工未有上報。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相關文章

港鐵選定的馬頭圍走綫皆不在土質最鬆散的填海區地底,而是在沖積層(alluvium),內含黏土、粉土和砂層以下的10數米深挖鐵路隧道。 鑽石山港鐵站A出口懷疑受站旁的沙中線地盤水浸影響,積水從地盤流出,並沿鑽石山站出口樓梯,流入車站大堂,該站A出口封閉約一小時,部分閘口要停用。 熱帶風暴艾雲尼在6月7日的日間逐漸靠近香港,其外圍雨帶繼續影響本港。 本港多區有水浸報告,需要封路,其中興建中的港鐵沙中綫地盤水浸,積水透過鑽石山站其中一個出口流入大堂,港鐵鑽石山站部分大堂及出口7日早上一度暫時封閉。

引發多達23幢周邊樓宇及地下喉管沉降超出容許上限,有7個位置超標。 港鐵2019年公布沙中綫沿線共有131個沉降監測點超標,最嚴重的是馬頭圍道一幢大廈,沉降達40.4毫米,幅度達30%。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2023 其中鄰近土瓜灣站C出口某一幢大廈,外牆仍有明顯裂縫,裂縫長度近兩米,由一樓直達地面,而裂縫中央最深處經粗略測量至少逾8厘米。 其中鄰近土瓜灣站C出口某一幢大廈,門外仍有明顯裂縫,裂縫長度近2米,由1樓直達地面,而裂縫中央最深處經粗略測量至少逾8厘米。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美善同道舊樓曾因震盪疏散50多人 大廈外牆現長長裂縫

港鐵公司每周均會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所有監測點的數據,而港鐵公司及其委聘的註冊岩土工程師每月亦會向相關政府部門提交報告,詳載有相關監察數據以供審視。 而在評估建築物的整體結構安全時,須同時參閱沉降及傾斜幅度兩項監測數據。 港鐵重申,工程團隊及承建商一直小心謹慎施工,同時密切監察工程附近的建築物及地下管綫之狀況。 根據紀錄,部分土瓜灣站附近的建築物及地下管綫曾經達至工程設定指標,工程團隊及承建商根據上述程序,確定相關建築物結構安全,傾斜幅度的監測數據亦符合工程預設的要求,因此工程在安全情況下繼續進行。 至於地下煤氣喉管,港鐵自2014年開始已向煤氣公司提供工程範圍附近地下煤氣管綫的數據,並定期進行會議;至2016年,港鐵公司先後發現有四個喉管位置的沉降幅度達至相關指標,期間一直與煤氣公司商討跟進工作,包括煤氣公司每日派員巡查。

事件牽涉多個興建中的車站,包括會展站、紅磡站及土瓜灣站,其中紅磡站情況最嚴重。 醜聞自2018年5月被揭發起,已引起公眾高度關注,政府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連續牆及月台層板建造工程事件。 經過先後兩個階段共78日的實質聆訊,調查委員會已完成所有調查研訊,2020年3月27日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交最終報告。 不過事隔近3年,沒有人因此被檢控,總承建商禮頓收了一張傳票後,已經恢復投標資格。 有傳媒報道土瓜灣站過去兩年,周邊有23幢住宅及商廈出現沉降超標,最嚴重的寶馬大廈錄得62.9毫米,超出上限34%,其地下更是油站。 港鐵回應表示,部分工程沉降幅度曾達到工程預先設定的指標,但確認安全,故繼續施工;又指2016年發現有3處煤氣喉管亦達指標,但沒通報煤氣公司。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港鐵本周公布沙中綫數據 田北辰料全線現沉降

為何港鐵及路政署的鐵路拓展處兩度向九龍城區議會虛報監測數據?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並交代各項補救措施、索償機制及當局如何追究地鐵工程失誤責任。 九龍城區居民聯會總幹事、前九龍城區區議員林博指,不少居民因擔心維修過後,樓宇不同位置會再現裂縫,現時都選擇擱置、暫不進行維修。 他續指,在逾百宗單位因沉降出現裂縫的個案中,大部分人因無力支付維修費,只能任由家中裂縫惡化,居民均擔心隨時釀成如石屎剝落、牆磚爆裂等意外,寢食難安。

  • 港鐵回應傳媒查詢時,承認土瓜灣站有牆身的工序沒按已批准的圖則施工。
  • 鑽石山港鐵站A出口懷疑受站旁的沙中線地盤水浸影響,積水從地盤流出,並沿鑽石山站出口樓梯,流入車站大堂,該站A出口封閉約一小時,部分閘口要停用。
  • 她促請港鐵和政府必須盡快如實交代各項監察站的沉降數值及級別,港鐵為何在事故發生後仍繼續工程及不進行加固及緩解工程?
  • 「成日都震,不停咁搖,好密!左右咁搖。」香港01記者今午走訪馬頭圍道一帶樓宇,有居於馬頭圍道352號一單位的住客李小姐指出,她租住上址數月,平時已感到樓宇出現震盪,不排除是因港鐵工程及附近建造樓宇工程所影響。
  • 至於已進行樓宇翻新的七喜大廈,《蘋果日報》引述文件指出,亦曾量得最大沉降幅度達52.4毫米。

有地區人士批評港鐵從未承認責任,跟進工作不足,促港鐵為當區居民提供首月免費乘搭屯馬綫優惠,同時應更積極跟進沉降大廈狀況,與居民商討補償問題。 屯馬綫下月底終全線通車,但市民未受惠先受苦,工程施工多年,嚴重影響居民生活。 其中土瓜灣站附近多幢樓宇沉降超標,有樓宇因而出現裂縫,不少居民無力支付維修費,只能與「危樓」共居。 有地區人士批評港鐵從未承認責任、跟進工作不足,促港鐵為當區居民提供首月免費試搭,同時應更積極跟進沉降大廈狀況,與居民商討補償問題。 港鐵交代沙中綫沿線沉降數據,近1成監測點有沉降情況,其中土瓜灣站有樓宇的沉降數值超標3成。 註冊結構工程師鄧作基表示,樓宇監測點是附設在大廈結構上,一般不容易錄得沉降,但部分監測點錄得50毫米的沉降,數值比較大,有需要勘察及檢視樓宇有否裂痕,但港鐵提供的文件並沒有提及裂痕的問題。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香港饒宗頤文化館洋紫荊盛放 群花包圍成打卡熱點

除了沉降問題,有地舖的負責人亦指,舖面牆壁亦現裂紋,曾向港鐵方面反映事件,但對方不置可否,沒有否認亦沒有承認是與他們有關。 立法會財委會分別於2010年7月、2011年2月及6月合共通過撥款約84億元進行沙中線的前期及保護工程。 2012年5月11日,財委會通過撥款約714億元進行沙中線主體工程,其後政府委託港鐵公司,以約708億元進行建造沙中線主要工程、測試及試行運作沙中線。 另外,財委會於2017年6月17日通過沙中線前期鐵路工程約8.5億元追加撥款。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工程問題

到工程造假醜聞鬧大,隨着更多事件曝光,港鐵才承認有「剪鋼筋」事件。 有評論者批評港鐵「唧牙膏」式披露工程不合格記錄,又聲稱未有為部分工序保留書面記錄,一直避答記者問題,令人感覺港鐵管治崩壞。 6月15日,港鐵舉行閉門傳媒簡報會,向傳煤發佈46頁事件調查報告,指扎鐵分判商泛迅建築稱已按承建商禮頓要求剪短鋼筋。 報告亦披露涉事的B區和C區月台只用不足10日時間完成紮鐵工序,其中一個倉只用5日完成,低於港鐵所指一般所需時間。 路政署晚發新聞稿指收到分判商的資料,認為有關內容或涉刑事成份,已轉交警方跟進。 2018年5月30日,《蘋果日報》報道紅磡站地底新建月台兩幅主要牆身,近兩成螺絲頭破損或移位,不能與月台層的鋼筋接駁扭緊,而負責承建商禮頓建築不但未有更換問題部件,反而偽裝成功接駁,在2015年安排工人將鋼筋剪短。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政府表示,因為不同建築物對工程會有不同反應,再有車站捲入涉嫌「造假」漩渦!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透露,要視乎建築廢料的份量而定。

立法會在6月初亦曾就事件召開會議,當日港鐵派出多名高層包括行政總裁梁國權、工程總監黃唯銘出席,惟二人均無出席,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亦無出席。 港鐵主席馬時亨表示承認港鐵對於沙中線工程管理「未符公眾期望」,惟港鐵事後已積極回應,且會按照紅磡站獨立調查委員會3月發出的中期報告內容,作出相應改善措施。 而香港中華煤氣表示證實有4條喉管沉降超出上限:一處接駁位出現滲漏;而其中兩處須更換成韌性較強的聚乙烯管:一處是聚乙烯管,因此毋須更換;而另一處沒有用戶,因此關閉喉管隔離。

政府剛委任顧問團進入港鐵公司協助審核和加強沙中綫的工程管理,交代沙中綫工程最新進展。 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提交文件,但港鐵若無其視。 報道引述該份顧問報告指,工程人員曾到超標位置進行目測檢查及結構檢查,未有發現明顯裂紋,而樓宇的傾斜度亦無超出預期。 翻查港鐵及香港路政署的鐵路拓展處,曾兩度向九龍城區議會發出書面回覆,聲稱「各項監測數據均屬正常水平」;有區議員批評港鐵隱瞞沉降事實。 【大紀元2018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近期工程風波不斷、多名高層引咎下台的港鐵,前日再被傳媒爆出隱瞞土瓜灣站沉降危機。

煤氣公司表示,在2016年首次獲悉土瓜灣站地盤,港鐵錄得煤氣喉管出現沉降超標情況,至今發現四個位置超出上限,又說已更換其中兩處煤氣喉管,使用韌性較高的物料,加強抵禦泥土沉降。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2023 另外,地面及地下喉管亦有17個沉降超標,寶馬大廈旁的地下煤氣管沉降54.2毫米,超出上限29.2毫米,七喜大廈外一條煤氣管亦沉降39毫米。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雖然這些沉降已達到停工標準,但港鐵未有叫停工程繼續施工。 多名九龍城區議員星期四(9日)到現場視察,當區區議員關浩洋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自2015年起,已陸續收到居民反映,土瓜灣站工程附近的住宅,牆身有裂縫等情況,港鐵在區議會上更強調,工程造成的沉降在安全水平,港鐵是否有隱瞞要看後續公布。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2023 「成日都震,不停咁搖,好密!左右咁搖。」香港01記者今午走訪馬頭圍道一帶樓宇,有居於馬頭圍道352號一單位的住客李小姐指出,她租住上址數月,平時已感到樓宇出現震盪,不排除是因港鐵工程及附近建造樓宇工程所影響。 李小姐續稱,她曾主動找屋宇署人員交涉,但對方只表示,大廈的屋宇結構應該不受影響「無乜危險」,令她將信將疑。

土瓜湾灣沙中綫沉降土瓜湾灣沙中綫浙江: 前港鐵高層加入非執董 公司繼續承接多項港鐵工程

而同一座大廈的基座是油站,旁邊煤氣管亦錄得54.2毫米沉降。 而鄰近的七喜大廈錄得52.4毫米沉降,大廈附近的煤氣管則有39毫米沉降。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稱,相關報告顯示,港鐵曾自行增加沉降幅度容許上限,在屋宇署不接納下仍繼續趕工,認為做法不當。 他解釋,沙中綫工程獲《建築物條例》豁免,「不用申請開工紙,中間改咗幾多次都得。」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估計,土瓜灣站的沉降原因是深層挖掘及抽取地下水。 港鐵解釋,預設沉降指標只是用來提醒工程人員,並非安全上限,就每個建築物預設指標是基於大廈狀況、樓齡等而訂立,若達到有關數值,港鐵會加密檢測及調整施工工序,若調整有關指標水平,不得影響到工程安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