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邊緣性卵巢癌2023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邊緣性卵巢癌

這可能是因為長期不停的排卵﹐使身體內的荷爾蒙﹐維持在高濃度的時間比較久,對卵巢上皮細胞造成長期的刺激,因而增加卵巢癌發生的危險性。 在排卵前後﹐卵巢表皮細胞會對卵巢本身﹐進行增殖與修補,久而久之容易產生不正常的細胞分裂,而形成腫瘤。 一般健康女性不建議進行卵巢癌篩查,因為證據並未顯示卵巢癌篩查能降低死亡率,而且假陽性的比例高,會造成不必要的手術,而且手術本身也有其風險[12]。 若是罹患卵巢癌風險非常高的女性,可以切除卵巢以避免罹患卵巢癌[4]。 若在卵巢癌的早期就發現並加以治療,卵巢癌是可以治癒的,治療方式一般包括手術、放射線療法及化學療法[1],結果視疾病的程度及卵巢癌的類型而定[3]。

若我們能善用第二線藥物如topotecan來處理復發的卵巢癌病人,除了可能有效緩解病人的病情之外,還可以達到延長無鉑時段的目的。 此外善用第二線藥物還能因為利用不同的藥物機轉,來減少抗藥性癌細胞的發生。 而對platinum抗藥的病人,復發時以topotecan作為第二線用藥,也是希望能延長之後的無鉑時段。 隨著用藥知識的進展,我們發現若能讓病人的無鉑時段延長,則病人對再次使用platinum藥物治療的反應率可以大幅提高,甚至可以提高到2倍左右。 為了降低或延緩復發時間,化學治療除了傳統的靜脈給藥之外,也可以採用直接腹腔內注射給藥。 2006年發表的美國婦科腫瘤小組編號為172的臨床試驗(GOG#172),顯示腹腔內注射給藥可以增加卵巢癌病患無病存活及整體存活時間,只是因為毒性大,加上只有42%能完成6次化學治療,所以爭議性仍大。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發病及死亡統計

卵巢的上皮細胞腫瘤依照他們的表現可以區分為三類:囊腺瘤(Cystadenomas) 邊緣性卵巢癌2023 是良性腫瘤,沒有轉移或是復發的可能。 經過多年的研究,病理學家們已逐漸能夠辨認出與預後有關的組織學特徵。 長久以來境界惡性卵巢瘤被認為是侵入性卵巢癌的前期表現。

另一個鉑類藥物用來治療卵巢癌也很有效的是carboplatin,臨床試驗比較單獨使用cisplatin或是carboplatin於治療卵巢癌,結果發現完全緩解率及中數存活期都差不多。 由於cisplatin的毒性較大,因此第二代的carboplatin問世後,就有了carboplatin加上taxene對照cisplatin加上taxene的美國婦科腫瘤小組編號為158的臨床試驗(GOG#158)。 這個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雖然採用這兩組化學治療方式其反應率、疾病惡化時間、以及中數存活期並沒有顯著的差別,但carboplatin加上taxene治療效果還是稍佳。 藥物毒性方面,carboplatin雖然最顯著的是骨隨抑制,然而carboplatin在腎毒性、神經毒性、耳毒性以及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方面均比cisplatin來得低。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的簡介(Ovarian cancer)

如同一般良性或惡性卵巢腫瘤一樣,低惡性度卵巢癌也沒有特異症狀,通常是下腹不適或下腹漲漲,如此而已,少數會造成腹痛、便祕、消化不良等,由於通常不會陰道出血,因此容易誤以為是腸胃不適,或者是肥胖而已,因而不易早期診斷。 第三種就是要做骨盆腔檢查(Pelvic examination)。 使用腹腔鏡(Laparoscope)徹底檢查﹐包括陰道﹑子宮﹑直腸﹑膀胱﹑卵巢﹑輸卵管﹑骨盆腔﹑主動脈兩邊的淋巴結等。 同時可使用X光攝影﹑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等。

邊緣性卵巢癌

他們建議在治療後頭2年每3個月檢查一次,之後每六個月檢查一次。 在160位接受保守手術治療的病患中,有28位(17%)復發。 這28人當中,有14位在骨盆腔檢查可發現腫瘤,有8位血液CA-125濃度上升,有23位病患在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腫瘤。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治療方法

卵巢癌早期治癒率比晚期高出甚多﹐而且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折磨。 早期的卵巢癌雖不易診斷﹐但是現代科學發達﹐已經能夠有效地偵察早期的卵巢癌。 第一種是測量病患血清中糖鎖(癌症)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又稱cancer antigen﹐CA)CA-125腫瘤標記的濃度,特別是對於停經前或停經後的婦女,很有效。

  • 研究發現﹐微小核糖核(miRNA-708)在卵巢癌細胞的轉移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 雖然徹底的切除病灶是治療卵巢癌的第一步,但由於卵巢癌往往呈現出瀰漫性的轉移病灶,對於無法切除乾淨的病灶或是擴散出去的癌細胞,就必須仰賴化學治療。
  • 手術後可使用止痛藥來緩解不適,康復時間因人而異,但一般需要住院數天。
  • 卵巢癌大致分為幾個類型,雖然這些類型都被統稱為「卵巢癌」,但其實在顯微鏡下所見,它們的起源、治療方法和預後都各有不同。
  • 回顧22個系列研究(953例)顯示:若排除掉具有侵入性植入(Invasive implants)的案例,即使是第3期以後的境界惡性卵巢腫瘤,7年存活率可達到達到92%。
  • 在排卵前後﹐卵巢表皮細胞會對卵巢本身﹐進行增殖與修補,久而久之容易產生不正常的細胞分裂,而形成腫瘤。
  • 轉移性植入(Metastatic implants)則可分成侵入性(Invasive)與非侵入性(Non-invasive)兩種。

初期卵巢癌的症狀非常不明顯﹐患者幾乎無法察覺到任何異樣。 但是卵巢癌的體積增大之後﹐可能壓迫神經﹐引起腹痛或腰痛。 腫瘤也可能擠壓鄰近器官﹐造成腹脹或脹氣﹑小便頻繁﹑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精神萎靡﹑糞便阻塞﹑便秘﹑下痢﹑貧血等﹐甚至有陰道出血的現象。 如果只有一邊卵巢發生癌變﹐月經還會正常﹐但是兩邊卵巢一起癌變﹐則月經會出現失調的現象。

邊緣性卵巢癌: 經常無聲無息的 – 卵巢癌(懶人包)

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先手術,後給予輔助性化學治療。 邊緣性卵巢癌2023 1980年代之後,證實了完整的腫瘤擴清手術(debulking surgery)能增加化學治療的反應,再加上這些年來化學治療藥物的不斷發展,因而大幅提升了卵巢癌的治療效果。 邊緣性卵巢癌 雖然徹底的切除病灶是治療卵巢癌的第一步,但由於卵巢癌往往呈現出瀰漫性的轉移病灶,對於無法切除乾淨的病灶或是擴散出去的癌細胞,就必須仰賴化學治療。

邊緣性卵巢癌

轉移性植入(Metastatic implants)則可分成侵入性(Invasive)與非侵入性(Non-invasive)兩種。 一些研究已經顯示有侵入性轉移植入的病人,比那些非侵入的轉移病例預後較差。 回顧22個系列研究(953例)顯示:若排除掉具有侵入性植入(Invasive implants)的案例,即使是第3期以後的境界惡性卵巢腫瘤,7年存活率可達到達到92%。 Bell和同事研究轉移性植入的各種不同的結構特徵發現:那些侵入性轉移如果具有細微乳突結構或呈現多個上皮細胞巢特徵,具有較差的預後。 在 31位病人之中評估,具有上述較差預後因子的病患中有61%的病人顯示有進行性的疾病或已經死於疾病;而沒有這些不良預後因子的病患,則只有10%顯示有進行性的疾病或已經死於疾病。 Buttin評估了 126位境界惡性卵巢瘤病人的預後因素,結果發現基質的顯微侵犯是主要的不良預後因子。

邊緣性卵巢癌: 癌症專區

治療上除了手術之外﹐腹腔內溫熱化療法(Hyperthermic intraoperative chemotherapy)﹐對卵巢癌的治療﹐也有一定的幫助﹐因為局部加熱﹐可提高癌細胞對化學治療的敏感度﹐提高化療的成效。 邊緣性卵巢癌2023 研究發現﹐微小核糖核(miRNA-708)在卵巢癌細胞的轉移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當其含量降低時﹐卵巢癌細胞侵襲及轉移的能力﹐均相對提升。 卵巢癌有婦女的『寧靜殺手』之稱,早期的卵巢癌通常沒有症狀,而後期的卵巢癌症狀表現也多半沒有特異性,常會以腸胃道的症狀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或頻尿、月經不規則、陰道出血等症狀來表現,因此常常到疾病晚期時,才發現是卵巢癌。。

倘腫瘤對術前化療的反應理想,則應進行手術盡量切除腫瘤,然後再接受化療。 對於一些年老、體能狀態欠佳或本身患有其他疾病的卵巢癌患者,有時候醫生會建議在手術前先進行化療,盡量縮小腫瘤。 倘腫瘤對化療的反應理想,則應進行手術以盡量切除可見的腫瘤,然後再進行化療。 由婦科腫瘤科醫生負責施行手術的患者,比由非婦科腫瘤科醫生施行手術的患者,有更好的預後,包括較高的存活率和較長的無惡化存活期。 曾經生過小孩﹐用母乳哺育嬰兒的女性﹐或者曾經使用過避孕藥的婦女﹐罹患卵巢癌的機率相對的比較低,這可能是由於她們卵巢的排卵次數比較少。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風險因素

你可能需要幾星期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活動,以及開始化療。 病理學家透過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和體液中的細胞,將卵巢癌腫瘤分為第一級(Grade 邊緣性卵巢癌2023 1)、第二級(Grade 2)或第三級(Grade 3)。 當腫瘤體積增大時,患者會有肚脹、腹部不適等現象,亦可能有壓迫性的病徵如小便頻密、大便困難等。 核磁共振攝影可以用來探測卵巢癌細胞侵犯的程度與範圍。 如果有腹水或肺積水的情形﹐也可以將液體抽出化驗﹐以鑒定是否有癌細胞存在。 曾經患有消化道﹐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或泌尿系統癌的病人﹐其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比一般正常人高。

  • 此外﹐據研究發現﹐卵巢癌可能與感染披衣菌(Chlamydia trachomatis)黏膜炎有關。
  • 其中以不孕﹑未曾生育過子女或是高齡產婦的婦女﹐最容易得卵巢癌。
  • 進而導致月經紊亂、體型男性化、毛髮增多﹐以及容易長青春痘等症狀。
  • 藥物毒性方面,carboplatin雖然最顯著的是骨隨抑制,然而carboplatin在腎毒性、神經毒性、耳毒性以及噁心、嘔吐等副作用方面均比cisplatin來得低。
  • 維他命中胡蘿蔔素(β-carotene)和維他命B﹑C﹑E,能協助中和自由基的傷害﹐保護人體內膜組織。

其次是生殖細胞癌(Germ cell tumor)如畸胎瘤(Teratoma)﹐差不多有百分之二十五﹐比較容易發生在年輕女性。 再其次是性腺基質癌 (Sex-cord stromal tumor)﹐有將近百分之六。 婦女年齡在50歲至70歲之間﹐是罹患卵巢癌(Ovarian cancer)的高峰期。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

這些病人進行再次治療時因為platinum已經無效,所以就必須更換化療藥物,此時通常會單獨使用topotecan、liposomal doxorubicin等第二線藥物,或選擇新的臨床試驗用藥。 雖然不孕症治療曾被報告有增加境界惡性卵巢瘤發生的危險,Beiner和同僚仍建議不孕症治療應該是安全的。 在他們的經驗中,43個境界惡性卵巢瘤病患接受保守性治療後,9名病患有復發的情形其中5名以手術成功切除腫瘤。 有19名婦女懷孕產下25個健康的小孩,其中有7名婦女接受IVF治療。 在這19名懷孕過的婦女當中有4位發生復發,兩位發生在IVF治療之前,2位在IF治療之後。 雖然上述的研究強調保守性治療的安全性,同時又能把腫瘤切除乾淨。

邊緣性卵巢癌

如果腫瘤有明顯擴散的跡象,醫生會盡量切除有癌細胞的組織,醫學上稱之為「腫瘤減積手術」(tumor debulking surgery),這對治療效果和患者的存活率均有正面的影響。 儘管 邊緣性卵巢癌 CA-125血液檢查用於絕經後婦女檢測卵巢癌更為準確,但它並不是偵測早期卵巢癌的可靠方法。 約有20%晚期卵巢癌和50%早期卵巢癌病例中,患者的CA-125水平並沒有升高。 另一方面,一些良性的婦科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或肌瘤等,卻有機會使CA-125的水平上升,故必須配合其他檢查和診斷方法。 四十歲以上的婦女﹐如持續出現腹部不適、肚脹,應盡快看醫生,找出病源。 高危險族群的婦女﹐最好每年做一次骨盆腔超音波檢查。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化學治療新進展

復發性卵巢癌的療法可以選擇手術,也可以使用化學治療,端視復發時的疾病狀況、之前治療到復發的間隔、之前治療的殘存毒性、病患體能的因素而定。 然而復發時的腫瘤往往是彌漫在整個腹腔,所以化學治療是卵巢癌復發時主要的治療選擇。 部分卵巢癌患者可能在手術前先接受化療,特別是一些年老、體能狀態欠佳或有其他徵狀(例如腹水)的卵巢癌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她們接受術前化療,盡量縮小腫瘤和減輕徵狀。

邊緣性卵巢癌

某些研究顯示﹐阿斯匹靈與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可減少卵巢癌之發生率﹐不過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才能確定。 其次可利用陰道超音波﹐測量卵巢動脈的血流速度﹐或可能存在的腹水。 根據這個特性,就能夠在卵巢癌發生的早期﹐做出診斷。 長期接觸致癌物質﹐如石棉與重金屬等﹐能增加罹患卵巢癌的機會。

邊緣性卵巢癌: 卵巢癌風險因素

因此,雖然被列入卵巢癌之中,也領了中央健保局核發的「重大傷病卡」,但卵巢低惡性度癌的預後比一般卵巢癌好多了。 其中以不孕﹑未曾生育過子女或是高齡產婦的婦女﹐最容易得卵巢癌。 如果副作用令你感到困擾,請告知醫護人員,他們會提供一些方法幫助你處理副作用。

這個觀點已經因為分子生物學及流行病學的證據而改變,目前傾向於認為侵入性卵巢癌與境界惡性卵巢瘤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境界惡性卵巢瘤時常發生在生殖-年齡女人中,因為這些腫瘤通常的良性行為,因此治療方式變得比以前更保守,可以考慮採取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療方式。 卵巢癌手術後,如果是屬於分化良好的第IA及IB期早期卵巢癌,由於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後的長期無病存活期在90﹪以上,因此一般認為這類病患並不需要再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

邊緣性卵巢癌: 癌症專區

因此,風險因素並不能完全用作預測患病的指標,最穩妥的做法是諮詢醫生,接受適當的檢查。 低惡性度卵巢癌的預後比一般卵巢癌好得多,有人分析了22個可信度不錯的研究,發現平均追蹤七年之後,538例第一期的存活率高達99%,415例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存活率也還高達92%。 綠茶含有多酚類與兒茶素EC(Epicatechin)﹐EGC(Epigallocatechin)﹐ECGC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等﹐除了能降低血液黏度﹐還能使腦血管舒張。 研究者也發現綠茶是獨立的防癌因子,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並藉由抑制癌細胞賴以生存的新血管生成,而使腫瘤生長受到限制。

作者總結說超音波檢查是最有效的工具,但是並非每個復發的病例,超音波都能檢查出來。 因此同時使用理學檢查、骨盆腔超音波及血液CA-125濃度檢查,來追蹤境界惡性卵巢瘤病患,是有效又合乎成本的方式。 現今對於復發性卵巢癌可使用的化療藥物有很多,傳統的第一線cisplatin和carboplatin目前仍是首要的選擇用藥。 若病人使用含platinum的藥物進行化學治療後不到6個月就復發,則被定義是對platinum抗藥的疾病(platinum resistance),代表腫瘤對platinum有抗藥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