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吉澳行山2023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吉澳行山

香港郊野蜚聲國際,不少山徑、景觀令海內人士嘖嘖稱奇。 部份原因,得力於負責管理及推廣的漁農自然護理署。 而漁護署的郊野樂行網站,對於鍾愛香港郊野的市民及旅客,更是不可多得資訊寶庫。 吉澳(英語:Kat O,舊譯Crooked 吉澳行山 Island)是香港新界北區東北部的一個島嶼,面積2.35平方公里,位於吉澳洲特別地區。

吉澳行山

鴨洲在1950年代曾有逾千人居住,雖然後來大部份村民移遷至市區,但至今仍然留下不少漁村文化及歷史,現時鴨洲是香港有人居住而面積最小的島嶼。 因為彎曲的形狀及海蝕地貌,遠看形似鴨子的頭、頸及身體部位,因而得名「鴨洲」。 吉澳主要由凝灰岩組成,早在恐龍時期發生猛烈的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後積固而成,是香港較為罕見的岩石類型,及後又有洪水沖擦,形成褐紅色的角礫岩。 在吉澳能欣賞到獨特的地貌景觀、生動的風化岩石「和尚觀海」和「雞公頭」以及海水侵蝕的飛鼠岩 ;亦可以到訪吉澳地質教育中心,親手觸摸不同時代的化石仿製品。 因應水上巴士的服務,行山人士很難同一日去盡荔枝窩、吉澳及鴨洲3個地方。

吉澳行山: 吉澳行山(中部與東部):必到高棚頂與浮橋石樁遺址!

漁民就此上訴至廣州府衙,府衙亦為此批示,但地方衙差仍不遵從,肆意拘捕漁民,滋擾日重。 吉澳和鴨洲位於新界東北部,之前交通不便較難前往,但自9月起有船公司開辦逢周末及假日航綫,雖然每天只有一班,但去行山已經方便得多。 吉澳常住人口不足50人,鴨洲只有3人,但兩島均有鋪得正好的行山徑,適合一家大細輕鬆前往。 (2)「鴨洲隱世寶島」,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網上資料 2022年9月15日)。

吉澳行山

登上只高約29米的鴨洲觀景台,可俯瞰島上碼頭和對開魚排,水色優美。 吉澳行山2023 吉澳行山2023 吉澳行山 深圳鹽田港就在鴨洲北面,邊境就是這麼近那麼遠。 徐徐駛進吉澳灣,碼頭建有橙黃色仿古上蓋,看上去異常豪華,甚至一度思疑此伸進海中的建築物是否碼頭。 登岸後隨即右轉沿吉澳大街而行,除了一兩間食肆以及在街邊售賣客家茶粿、砵仔糕的攤檔外,可謂十室九空,而好些房屋日久失修,不敵風吹雨打,空餘一片頹垣敗瓦。 不過打從政府成立地質公園並將吉澳部份地區劃入印洲塘景區後,假日會有不少旅行團到此遊覽、品嚐美食,而當局亦設立吉澳自然步道幫助遊人吉澳的地質、人文歷史,近年亦有一些地區工程改善當地環境。

吉澳行山: 我們的行程參考

像拍戲一樣,在這個新建的涼亭 (下方路線圖標示為1) 偶遇藝術家 吉澳行山2023 Dominique Chan,我倆聊起來。 基本上每天也有街渡服務,但原來前兩天因船長有事已停航,今天才恢復服務。 幸好我們跟著Charles Lee,才萬事順暢無痛苦無失望。 吉澳以北其實就只剩很少的地方可以逛了,但不一樣的是這邊較近海,而且很多白色外牆的民居,很有漁村的感覺。 在這邊可以更細心留意巷弄中的小細節,我特別喜歡一些廢屋和小碼頭,這些都是不錯的拍攝題材。 澳背塘是一個寧靜的海邊石灘,這裏看不到任何民居,也沒有剎風景的大陸高樓。

吉澳行山

每逢天后誕,還有十年一度的安龍清醮,已經遷離的村民都會回到吉澳舉行傳統節慶活動,帶著天后娘娘出巡,十分值得參與其中。 廟內保留了十分完整的陶瓷裝飾,陶瓷公仔更是以石灣陶瓷方式製作,所以全部都無畫眼珠。 廟內還有一個乾隆二十八年鑄造的銅鐘,一門一物都是歷史的見證。 天后宮的外牆和簷頂,以色彩鮮艷的石灣陶瓷和精巧塑像裝飾。 吉澳行山2023 而鴨洲的斷裂帶正正是鴨頸的位置,主要由啡紅色的岩石的組成,是經海浪多年侵蝕所形成的一道狹溝。 吉澳行山2023 一層層的岩石交疊感覺就像迷你版的美國大峽谷,可近距離欣賞角礫岩的獨特質感和層次。

吉澳行山: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短暫輕登小山崗,便能淺嘗小島的獨特風光;如能隨意漫遊,當能更細嘗品味當地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氣息。 來往馬料水碼頭至吉澳/鴨洲的航線逢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運行,但每天只有一班船,而來回收費為$90。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一日遊需要,計算好時間以趕及街渡船程,亦可參考班次時間表。 有說「中國有蘇杭,香港有印塘」,印洲塘更被譽為「香港小桂林」,藏有「六寶」,分別為羅傘,以及「文房五寶」,包括筆架、墨硯、筆尖、印璽和紙張。 羅傘為黃幌山,其山腳下的筆架洲屬「筆架」,筆架附近的石排是「墨硯」;旁邊尖尖的沙嘴即白沙頭咀,形似筆鋒是「筆尖」;對岸的印洲是「印璽」。 想閒日入荔枝窩、吉澳或鴨洲行山的朋友注意,來往三地、三門仔及馬鞍山大水坑的水上巴士,將於明日(12日)首航,逢周二及四提供服務,來回船費為80元。

吉澳行山

除了地質景觀外,鴨洲和吉澳都是歷史悠久的漁村,雖然島上居民大多已經遷至市區生活,島上留下的人文歷史都十分值得一訪,在島上可以體驗傳統漁民的生活文化和歷史。 在香港偏遠的東北水域水上,大小島嶼星羅棋布,其中的鴨洲與吉澳是香港地質旅遊勝地,因只有位於禁區的沙頭角有定期街渡服務,一般市民除非由他處租船前往,實難以到達。 一般會從馬料水啟程,穿過赤門海峽,看過黃竹角咀的鬼手岩,入直門頭水道及印洲塘,可數一數那印塘六寶,便看見吉澳及鴨洲,平均航程近兩小時。

吉澳行山: 歷史

島上岩石由多種沉積岩組成,包括角礫岩、礫岩及砂岩,均含豐富鐵氧化物,呈褐紅色。 由於角礫岩粗糙多節,易受侵蝕,形成了多種海蝕地貌,包括海崖、海蝕平台、海蝕凹地、海蝕拱、海蝕柱等。 到達今天第二個涼亭 (下方路線圖標示為2)。

吉澳居民很多都已搬到市區或到海外工作,這個從前熱鬧的吉澳廣場變得寂靜。 而吉澳天后宮可說是吉澳的地標,依然香火鼎盛,一直守護著這一區的居民。 他們 每十年會舉行一次大型的太平清醮,每五年一次小型的太平清醮,回到這個小島,聚首一堂。 如文初所言,於2020年初訪為想多點時間遊覽吉澳,不如捨棄鴨洲,第二次來訪決定一登鴨洲,看看那著名的鴨洲鴨眼與鴨頸。 吉澳行山 鴨洲船票已包括在吉澳航程在內,90元來回包了兩個島遊覽。 這是香港官方最長的港內線航程,抵達鴨洲船程接近兩小時,幾乎可讓你走一趟台灣;疫情之下當可作回小旅行。

吉澳行山: 吉澳行山(北部):高地頂

談及旅遊業發展,間中都聽到「綠色旅遊」、「地質旅遊」,但這四個大字又總難形成氣候。 在10分鐘停留荔枝窩上落客後,便啟程往吉澳,於早上11時到達。 在吉澳停留10分鐘上落客後,水上巴士就會出發去鴨洲,11時25分到達鴨洲。 水上巴士會在鴨洲停留80分鐘,讓乘客有足夠時間環島行一周。 鴨洲面積只有約2.8公頃,外形狹長獨特,就像鴨子俯伏於海上,因名鴨洲。 慢步其中,可以觀賞只有鴨洲和吉澳的才有的角礫岩。

吉澳行山

記者建議大家先到鴨洲,再到吉澳吃午餐並漫步吉澳自然步道。 若你打算深度探索吉澳,則可直接到吉澳遊玩,漫步山徑之中。 《山步.行》(Hiking.Walking),係香港now 吉澳行山2023 TV製作嘅旅遊節目,目的喺令香港人瞭解本地嘅自然美景,同時可以認識同埋推廣香港嘅生態保育,與及週休兩日嘅遠足文化。 探討「旅遊」,要掌握旅客喜好習慣與人流走向,倒不如先處理關鍵的交通問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