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舊區重建通識好唔好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這些工具亦適用於私人發展的重建項目,而在適當情況下亦可推展至其他舊區。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面對樓宇急速老化,須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加快重建更新步伐,其中,市區重建局剛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區規劃研究,為重整和重新規劃兩個舊區制定藍圖,亦提出發展節點及一系列新的規劃工具,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重建潛力。 施政報告更提出會在另外兩個舊區---荃灣和深水埗---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 市區重建局宣佈重建項目後,並非即時安置或補償給區內居民,而受影響的住宅租戶更需要等待業主先出售單位給市建局,才有機會獲得安置或補償。 在深水埗東京街/福榮街重建項目,有居民等待了超過五年仍未有安置,而大廈樓宇由於長期沒有再做維修,外牆及單位內部均出現石屎剥落的情況,險釀成人命傷亡,但市建局仍然拒絕先對居民安置,被質疑是要「玩死居民」。 為了解決市區老化的問題並改善舊區居民的居住環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7月制定《市區重建局條例》(香港法例第563章),為推行市區更新提供一個新架構。

香港的土地發展是其中的一大熱門議題,當中主要涉及「發展vs保育」和「個人利益vs社會利益」兩大價值觀的衝突,衍生許多爭議和討論。 每當新聞事件具有爭議性,通常是由價值觀的不同和固有利益受到侵犯而生,同學在處理這類題目時,應全面考慮不同持分者背後的價值觀、利益和期望。 今屆九龍城區議會中,亦鮮有地邀請了關注組成員就沙浦道事宜表達意見。

舊區重建通識: 大型屋苑 / 住宅

優點:由於棕地屬於已被破壞的土地,保育爭議較小;有經濟活動存在的棕地,道路、交通、水電、渠務等基建已初步成形,減省發展時間;棕地雖然也有地主,但不少土地多年無法有效發展,地主的資產變相被凍結,出售套現的意欲較高,政府談判應相對較容易。 優點:填海所得或上一代新市鎮開闢而來的土地,其地盤面積普遍較大,平均為16萬平方呎以上;相反,經改劃而來的地皮規模則明顯較小,平均地盤面積只有約5萬平方呎。 面積大地盤可作更完善規劃,例如作大型的商住混合發展,及/或加入較充足的交通配套。 舊區重建(資料沒提及):將遭不少居民和保育團體反對,而且近年舊區重建後興建的住宅,均被批評為「高級劏房」,樓價高昂卻毫不實用,令反對聲音更大。 題b要求考生分析政府在規劃基本運輸設施的過程中,應讓其他持分者有多大程度的參與。

市區重建局:市區重建局是香港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法定機構,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本案規劃設計較具特色的部份是位於第4及第5發展區的裕民坊休憩公園、公眾廣場及地標大樓。 裕民坊休憩公園及公眾廣場是整個重建項目最主要的開放空間,採「梯級」式設計,並設水景與表演平台,原本的商販也將安置在這個區域。

舊區重建通識: 【強制驗樓】疫情過後700幢樓宇收「驗樓令」 居民促政府重啟資助計劃 舊樓業主無助哀歌 維修問題無限輪迴

這些舊樓多數集中在深水埗、灣仔、油尖旺、九龍城等舊區,預計到2046年,全港會有一半的樓宇樓齡將達到50年。 受發現古蹟、工程問題等影響,屯馬線數度延遲通車,未能如期於2019年通車;然而,不少舖位卻「如期」加租。 在2018年,有業主以通車為由,大幅調加九龍城某泰國餐廳的租金近四成。 近年市局重建局發展的項目,管理費都高於私人住宅,如煥然壹居管理費呎租達港幣4元。 舊區重建通識 另外,由於市建局在發展項目的公契中列明收取管理人酬金為大廈開支的百份之十,變相盡可能谷大大廈支出,以賺取更多管理人酬金,亦令管理費居高不下。

舊區重建通識

在重建的過程中,可以改善完有的基礎建設,提供更為全面的交通和運輸設施。 同時,也可以在當中加建公眾休憩用地及社區設施,滿足當地居民在生活上的不同需要。 以觀塘為例,由於該區於發展初期未有料到人口的增長會如此之快,因此在交通的支援配套上嚴重不足,同時亦存在人行道太窄的情況,造成區內塞車問題嚴重。 而透過重新的規劃,便能完善整個社區的規劃,改善各種因社區配套不足所引致的問題。 香港都市更新制度源自2001年「市區重建局條例」,而這個依特別法成立的香港都市更新專責機構──市區重建局(後稱市建局),遵循著發展局所制定的「市區重建策略」推展都市更新業務。 市建局扮演政府第一線的都市更新推動角色,業務不僅包含規劃設計,甚至還涉及整合、收購、招商等,17年來推動超過60個重建項目,重建了超過1,300幢老屋。

舊區重建通識: 時間:2021-04-23 04:23:27來源:大公報

在香港區議會分區中隸屬油尖旺區,與深水埗區大致以界限街和聚魚道為界,與旺角普遍為貫通連接新界東西和港島的樞紐。 出現裂痕的文苑樓是文華新村「八文樓」之一,已建成60年,更懷疑是鹹水樓,鋼筋容易被腐蝕老化。 文苑樓早在2009年開始出現裂痕,現在又有單位出現新裂痕,且樓宇出現輕微下墜。 有驗樓師、結構工程師視察之後,有人認為不至於有即時風險,但亦有人認為有可能引發骨牌式倒塌。 舊區重建通識2023 舉個簡單例子,一塊地皮上有一幢五層高唐樓,樓上五層住宅再加地下商舖,整塊地皮的業權,便根據地契規定,由住宅業主與商舖各自攤分。 假設唐樓地下商舖現時市值500萬元,而樓上五層分別均為100萬元,整幢大廈便合共值1000萬元。

舊區重建通識

同年5月,市區重建局通過「需求主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重建模式的執行框架;該重建模式是香港政府於同年2月公布的新《市區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同年8月,通過其藝術文化支援政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葉毅明表示,社會現時對於市建局有頗大的訴求,希望當局規劃重建時多興建出租公屋,或將出租公屋及出售居屋混合興建,但市建局的回應卻是提供「港人首置」。 葉毅明認為,即使興建公屋的成本高、回報少,那政府至少可以提供資助,興建出售居屋,解決部份當區居民的需要。 市建局考慮重建時,往往有一種「美好的願景」,期望市區更新後會有一番「新氣象」,例如空間感更大、更多綠化地、街區更整潔等。 有不少舊區的貧窮指數頗高,以油旺區為例,全油尖旺區有多達42,441個不適切住屋單位,那未來重建好的區域是否能夠容納他們?

舊區重建通識: 九龍城重建研保育 有戰前樓疑漏網 團體促評級活化 市建局:收購後勘查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亦是在土地發展公司年代即已列入其首要重建任務之一,經立法改組至2007年3月,市建局再正式重新啟動。 該項目基地面積約53,500㎡,總開發成本高達數百億元,是市建局歷來規模最大型的重建項目。 市建局的角色,便是在於需要重新規劃的舊區,選定收購土地和物業對象,並與業主、租戶進行磋商,以達成收購的目標,讓土地得以「循環再用」;同時,市建局亦會考慮選址的歷史價值,在發展的同時為舊式建築進行文物保育,透過更改建築物的用途,以達致空間活化的效果。

舊區重建通識

地區人士及周邊居民或擔心影響空氣流通、阻擋景觀「不見天日」,而大力反對甚至提司法覆核。 六個大型新市鎮,包括將軍澳、東涌、大埔、屯門、荃灣、沙田都有大比例土地來自填海,其中將軍澳更有七成人口住於填海地上。 不過,政府自90年代中開始再無任何大型填海計劃,2000年起再無新市鎮落成,變相造成今日供應短缺、樓價高企結果。

舊區重建通識: 政府及公共設施

觀塘舊區重建籌劃多時,相信隨着不久前小商戶的遷出與清場行動,觀塘變天指日可待。 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拆掉舊區連同所有事物都剷平,「集體回憶」只能留在腦海,值得嗎? 舊區重建通識 那就要看看重建之後,市民所得的是否比所失的多;觀乎不少市區重建的往績,又確實令人擔心。 【明報專訊】九龍城舊樓林立,不少是戰前唐樓,市區重建局早前公布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重建範圍至少有3幢涉5個街號未獲評級的戰前唐樓,會研究如何修復及活化。 保育組織考城學社檢視項目內的建築群,發現多一幢戰前唐樓位於衙前塱道,促盡快為受影響戰前唐樓評級,長遠制訂平衡保育及發展的活化方案。

舊區重建通識

根據政府去年披露的數字,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在過去10年由3,900幢急增至8,600幢,加上有約4,900幢更是「三無大廈」。 舊區重建通識 這些樓宇居住環境複雜,單位內被多次改動結構,外牆又多亂搭亂建,恍如城市的「定時炸彈」,一旦遇上一場大雨、颱風,很可能抵受不住風雨衝擊而倒塌。 有關的單位老舊且日久失修,部分單位鋼筋已外露鏽蝕,屋宇署在個別單位張貼了告示要求修葺,但由於未能聯絡業主而並無執行。

舊區重建通識: 城市發展應重視舊區重建 香港不必開發郊野公園土地

「YM²」不僅是新的商場,地下空間是觀塘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全港首個配備空調室內候車區。 隨着商場開幕,候車區同時啟用,曾在舊裕民坊、觀塘道的近30條巴士、小巴線搬入。 舊區重建通識 梁沛泓指出,現時存在的問題是被申請強拍的地盤,一向只有申請方參與拍賣,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清一色以底價一舉即售。 港島西延線及南港島線分別在2014至2016年通車,有區議員透露,社區面貌在通車前一、兩年起出現變化,舊區老店倒閉換來新式餐廳,有業主為牟利,大幅加租,有將車房轉租予餐廳營運,租金跳升數倍。 然而,實際上鐵路熱潮未必持續長時間,只有多數的主要街道、市中心的商舖才能有持續人流和生意;數據上亦未見西環過去數年的舖租有大幅度上漲,有租予酒樓的舖位於通車後一度加租,其後回跌至通車前水平。

  • 2010年再行修訂,現時強拍條例,50年或以上樓齡的樓宇,集齊八成業權,可以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
  • The post 急尋狗主 兩比熊犬流落上水街頭全身濕透 appeared first on 香港動物報 Hong Kong Animal Post.
  • 即使不如大商場指引清晰,也不如超市可以在一個貨架上完成同一類商品的類比選擇,但多了的是一分難得的人情味,購物時能跟店主閒聊幾句,看到心儀的商品砍砍價也無傷大雅,漸漸地店家和顧客會變成朋友,偶爾街上見到了會互相打個招呼。
  • 不過,上月底佘詩曼於微博上載與《新聞女王》監製鍾樹佳和其他演員合照卻無楊茜堯份,原定楊茜堯嘅角色已由李施嬅頂上;有指,楊茜堯係因為要接拍梁家樹監製嘅《家族榮耀》續集《家族繼承者》而無法參與《新聞女王》拍攝。
  • 坊間亦有意見認為若降低舊樓強拍門檻,會侵犯個人的私有財產權,施永青回應指,多層大廈的土地業權並非業主獨立擁有,而是共同擁有,小業主只擁有整塊土地及其上面建築物的一個比例股份,所以若只是一個分層單位的業主,就不可在所有事情上都獨斷獨行,而是要和其他業主有商有量。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九龍城區整體商舖總租值平均按年下跌約5%,而抽查的九龍城區部分地舖租值,2020年度和2021年度錄得下跌4.9%至30%不等或不變。 每當新鐵路線通車,緊隨而來均是鐵路站附近商舖大幅加租,不過亦有九龍城及土瓜灣舖租不升反跌,升勢不如預期。 屯馬綫由大圍至紅磡的新建路段與原有的西鐵綫以及馬鞍山綫連接而成,於2021年6月27日全綫通車。 其中,宋皇臺站和土瓜灣站為全新建成,連接衙前圍道、太子道西、亞皆老街、馬頭圍道及落山道等,是首次有鐵路覆蓋九龍城舊區及土瓜灣。 2017/18年度市建局完成的4個重建項目,合共錄得102.65億元盈餘,當中以灣仔利東街「囍匯」盈餘最高,達88.4億元;另一灣仔項目「尚翹峰/壹環」亦錄得11.17億元盈餘;而大角嘴的「形品‧星寓」項目則錄得4.73億元盈餘。 市建局位於旺角波鞋街的項目「Skypark」則錄得1.65億元虧蝕。

舊區重建通識: 香港市區重建更新案例介紹:卑利街/嘉咸街、觀塘市中心及利東街(囍帖街)重建項目

於 2000 年以前,市區重建的職責落於「土地發展公司」(土發公司)身上。 土發公司根據《土地發展公司條例》於1988年成立,是市建局的前身,與市建局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公營機構,並不從屬於政府。 2012年文憑試卷二第一題,題目涵蓋了「個人利益vs社會利益」和「保育vs發展」的價值觀問題,資料提及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的經濟價值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上屆政府曾提出繼續在維港以外的地區選址填海和發展岩洞來增加土地供應。 舊區重建通識2023 通識科涉及不少具爭議的新聞議題,背後都和「衝突」有關,如何掌握和處理不同持分者之間的利益衝突,是考好通識的一大關鍵。

  • Ivy表示,有市民昨日於上水圍泵房發現一男一女比熊犬,均全身被雨水淋濕,而且似乎餓了很久。
  • 而充滿泰國風情的「小泰國」九龍城,隨着屯馬綫全線通車,租金上漲、重建發展,亦面臨瓦解的挑戰。
  • 重新規劃舊區,為舊區空間和建築進行活化,充分利用舊樓剩餘的地積比率,為區內居民改善居住環境,同時也為市場提供更多房屋供應,是市區重建局的職責之一。
  • 另外,不少棕地用作露天貯物、貨櫃場、廢物回收、停車場等用途,若然收回發展,亦要考慮對相關行業影響,是否要另覓地點安置。
  • 另外,荃灣屬於香港第一代新市鎮,發展自1970年代開始,區內不少樓宇樓齡已超過50年。

重建發展是市建局其中一項核心業務,透過綜合規劃,改善舊區已建設環境及基建設施的設計,並提供更多綠化環境、公眾休憩地方及社區設施用地。 正利控股自去年接獲多個優質的上蓋建築工程項目外,今年的工程量也不斷增加。 不論是工地上的每個崗位,人手需求甚高,公司還需要增加支援工程的職位如工料測量師Quantity Surveyor和項目管理員Project Admin以應付工作需要。

舊區重建通識: 市區重建定義

當市區重建勢在必行,在於小業主們的立場,由市建局提出收購也許是一件好事。 市建局計算物業收購價有統一的公式,就是參考同區七年樓齡的單位,並將重置單位與被收購單位的差額,以「居所津貼」的形式,連同舊單位的市價交吉價,發放予業主,讓業主得到一個由市建局打本「樓換樓」的機會。 大角咀的重建,既改善了該區的市容,也帶動了區內樓價,得到理想賠償的區內業主,能夠利用市建局提供的資金,在置業階梯上晉級。 過去就有研究指出,在市建局大部分的重建計劃中,自住業主一般都歡迎市建局的收購提議。

舊區重建通識: 重建發展模式爭議

主席張震遠表示,有需要研究將更多的工業大廈更改作為房屋用途,惟現時市區重建項目的速度太慢,每個項目至少歷時7至8年,大型項目超過10年,他直言需要認真探討各個環節是否有加快的空間。 他透露,市區重建局方於未來5年計畫投放250億港元進行重建發展及樓宇復修等,又會逐步接手香港房屋協會的樓宇復修工作,預計涉及6千7百幢樓宇,惠及約23萬個單位的業主。 近年,市建局積極研究各區的重建規劃,土瓜灣、九龍城、油旺區等舊區都成為了他們重建的目標之一。 當中,油旺區重建研究報告與今年的《施政報告》同時出爐,提出油旺區正面對各種的社區問題,包括樓宇結構不穩、休憩用地嚴重不足、交通負荷量過高、空氣污染指數高等等。 為提高油旺區的環境質素,市建局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五個發展節點,包括興建大型水道公園及大型露天廣場、活化旺角街市及油麻地果欄,以及在西九龍門戶提供甲級寫字樓及其他混合用途的建築物。

舊區重建通識: 市區重建通識 發展局

2010年再行修訂,現時強拍條例,50年或以上樓齡的樓宇,集齊八成業權,可以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 2021年特首施政報告提出,研究降低舊樓強拍門檻,市傳由集齊八成業權降至七成半或更低。 她提及,本港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在過去10年由3900幢,急增至8600幢,加上全港5000多幢「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日久失修,港府必須採取更有效的政策手段,進一步加快重建更新步伐。

聯席認為從單位數目及地理位置而言,《公營房屋建設計劃》中部分新落成的公屋是十分適合作為舊屋邨的安置資源。 在單位數目方面,聯席以重建屋邨和新建公屋項目單位數作比對,以確保有足夠單位作遷置資源,或建議納入首期重建。 舊區重建通識2023 聯席亦嘗試在落實重建和縮減輪候公屋時間之間作出平衡,提議盡量預留部分新單位編配予輪候公屋的人士或作調遷之用。

舊區重建通識: 社區報

首先,在油旺區內轉移地積比的可行性頗低,葉毅明指出油旺區有不少六十年代興建的舊樓,而當時的地積比已被用盡,即使這個方法能夠增加房屋供應,但技術上難度甚高。 而且,轉移地積比是否有利於當區居民,陳劍青對此亦有所保留,他認為如果將地積比轉移到單一地盤,會令樓宇「愈起愈高」,造成「屏風效應」,堵塞由西九龍吹來的海風,令旺角的空氣更為不流通。 重建項目一般涉及整個社區,而且歷時甚久,長遠能夠提供多個建造業的職位。 以觀塘重建項目而言,工程和規劃工作每年最少便可以提供超過三千個就業職位。 而當重建完成後,新落成的商店和各項設施也需要不同的人才參與運作,有望能為各行各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推動區內以至於全港的經濟發展。

泰人服務中心原址位於沙浦道,單位被收購後只能搬離原址,而租用現時衙前圍道的新單位。 她擔心,需要求助的泰人,平日多在九龍城一帶活動,未必懂得到區外尋求協助。 2006年4月,市區重建局為籌劃觀塘裕民坊重建項目,首次向居民發行一份名為《觀塘路》的地區報章,報章上列出多名「業主」、「商人」及「街坊」支持重建工作,惟被香港傳媒揭發不少人士訪問均為虛構。 就此,市區重建局就此擬議改變模式,研究於集中重建,以加快更新舊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