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20號巴士2023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20號巴士

如上段所述,自1960年代起,面對柴灣如斯龐大交通需求,中巴先後開辦8A及8B線(即後來的82及83線)分別來往北角碼頭及筲箕灣,以疏導短途乘客。 儘管如此,主路線8號當時仍為柴灣唯一來往港島商業區的巴士路線,客量依舊高企,在1975年更全線改派雙層巴士行走。 情況直至1970年代中後期,多條柴灣來往市中心的路線(如80及81線)開辦,始稍有改善。 當有郵輪靠岸時,不少旅客會選擇此路線前往啟德站及九龍塘站轉乘港鐵前往香港各區,乘客量足以使巴士滿座甚至頂閘[23]。 此外,路線沿途學校林立,平日早上麗晶花園及啟晴邨均有大量學生排隊候車,成功搶走不少九巴原有九龍灣商貿區及九龍塘學校區一帶的乘客,甚至有居民未能登車,惹來區議員要求加密班次[24]。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6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中環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費;由上述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轉乘本路線往興華邨方向,第二程免費。 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告終,改由新巴經營,甫踏入1999年,本路線也派出了一些非空調三軸車服務,主要是丹尼士Condor11米(DM)及利蘭奧林比安11米(LM)。 此時新巴車隊大部份已轉為空調巴士,1999年7月14日本路線加入空調巴士行走,並於2002年8月18日改為全空調服務,為最後兩條轉全空調的新巴路線之一(另一條為新巴94線)。 此路線受施展車海戰術的新界專綫小巴1A線競爭,不過小巴載客量有限,此路線又與不少九龍市區及新界的路線提供轉乘優惠;假日更有不少市民前往西貢郊遊,九巴更曾加開特快班次,使用12米巴士疏導乘客。

20號巴士: 行車路線

此路線在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使用利蘭勝利二型(G)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9.7米(M)行走;亦曾派岀利蘭奧林比安兩軸巴士(BL[24])。 2001年加入空調服務時,用車以丹尼士飛鏢(AA)單層巴士為主;2002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加入丹尼士巨龍9.9米(ADS)行走。 而22M線須繞經啟德站,服務範圍和主線重疊,服務初期亦只能抵達九龍城,因此在2021年初的客量只有20%,不過由於兩線提供聯合班次,足以彌補新城轉乘客對主線的需求,前往啟德及九龍灣顯然變得較為方便。 為善用剩餘運載力及完善香港兒童醫院及郵輪碼頭交通網絡,2021年獲建議延長至土瓜灣[25],於同年11月實施。 城巴22M線為22線之輔助線,來往啟德郵輪碼頭及土瓜灣,以循環線模式運作,途經香港兒童醫院、九龍灣商貿區、啟業邨、麗晶花園、啟德站、德朗邨、啟晴邨、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 20號巴士2023 它的起點站及折返點站均位於九龍城區,但來回經觀塘區(九龍灣商貿區)及往土瓜灣方向經黃大仙區(新蒲崗),成為全港目前唯一一條兩端起訖點皆在同一區但中途經過兩個不同行政分區的全日常規專營巴士路線。

2011年9月21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一輛非空調巴士(S3BL470)被原641線的一輛丹尼士三叉戟雙層空調巴士(ATR287/JU2210)取代,因而全線低地台化,惟該字軌用車於2014年1月被一輛丹尼士巨龍12米(3AD)取代。 直至2015年1月,該車被一輛富豪B9TL(AVBW)取代,因而用車再次低地台化。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獲派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470/GB2444)及丹尼士巨龍11米(S3N317/FY5867)兩輛非空調巴士行走。 自S3N317退役後,該字軌一度懸空,其後由一輛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8/JD8739)雙層空調巴士取代。

20號巴士: 服務初始

2006年8月17號,澳巴三十號一輛日產Civilian小巴,由氹仔去澳門半島方向,喺行到馬揸度博士大馬路蔡高中學對出,就懷疑機件失控,先隊咗路邊一架貨車之後再向前隊埋另一架私家車,再剷上行人路,撞冧一棵樹之後先停低,成架巴士車頭爛嗮,座位甩到亂嗮龍。 喺呢單野入面巴士入面全部乘客同巴士司機一共廿二人受傷,其中有三個男乘客傷勢嚴重,傷者大部份被玻璃割傷,其中一人頸部受傷需要用擔架。 為配合新機場於1998年啟用,城巴訂購一批丹尼士三叉戟豪華客車,用於城巴機場快線。 在新機場啟用前,城巴曾多次將該批三叉戟客車派往此路線行走,以測試新車之性能,並收宣傳之效。 與城巴另一九龍市區路線20及附屬路線22M相同,此路線由營運及工程部(九龍及新界)管理,並由中環(香港站)站長負責遙距管理車務。

  • 而車站經歷多次月台翻新工程,現今月台設計與車站啟用時已大有不同。
  • 如需申請免試簽發正式駕駛執照,該海外執照需要是正式駕駛執照、仍然有效或過期不超過3年,及在簽發國家成功完成有關的駕駛考試後獲得的,該機制只適用於私家車、輕型貨車、電單車及機動三輪車。
  • 暫准駕駛執照屬於階段式執照的一種,相對於外國以年齡(一般是未滿18或21歲)劃分,香港的暫准駕駛執照則是以經驗來劃分。
  • 本線於1982年9月9日開辦,當時的編號是27K,來往順天至旺角火車站(現稱旺角東站),以循環線形式運作,方便四順區居民來往旺角外,亦提供接駁九廣鐵路(現稱港鐵東鐵綫)的服務。

為配合政府於繁忙路段設立低排放區,此路線於2015年12月首次加入一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以便柯打619線。 2018年1月曾經被樣辦車(AVBWU291/SD9537)取代,至2020年10月起重新改派該車款。 5號線在1984年至2002年間主要使用利蘭奧林比安(S3BL、3BL)及丹尼士巨龍(S3N、3N)11、12米三軸巴士行走。

20號巴士: 服務

直到1990年,關閘附近馬路工程全部搞掂,5號由關閘來回蓮峰廟嘅路程先改返,去關閘經巴波沙大馬路,去媽閣就經馬場大馬路、騎士馬路、看台街、關閘馬路。 20號巴士 1980年8月,關閘馬路由雙向行車改做單行線去關閘,5號由關閘開出之後,要改經馬場東大馬路、黑沙環第六街。 1962年8月19號同1963年9月10號,由於5號巴士太多人,福利先後復開1號、2號,嚟疏流客量。 20號巴士 20號巴士2023 經:利安道(粤语:利安道)、新清水灣道、清水灣道、太子道東、太子道西、彌敦道、旺角道、洗衣街、亞皆老街、太子道西、太子道東、清水灣道、新清水灣道、利安道、新利街、順清街、順景街、利安道及順安道。 葵興站開經:葵興路、興芳路、葵益道、葵涌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青山道、呈祥道、龍翔道、大磡道、龍翔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鯉魚門道、啟田道、德田街及安田街。

20號巴士

時英治香港政府則以港島北岸的維多利亞城(西環至灣仔一帶)為經濟及政治中心,香港仔作為港島南岸的工業及住宅區,亟需來往市區的公共交通服務,故此路線順理成章投入服務。 九龍巴士9號線是香港九龍一條來往彩福及尖沙咀東(麼地道)的巴士路線,提供平山、牛池灣、新蒲崗及黃大仙來往九龍城、旺角、油麻地及尖沙咀的巴士服務。 此路線於1995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11米(LA)、富豪奧林比安11米(VA)及丹尼士禿鷹11米(DA)為主。 2002年間,新巴更一度將此路線所有派車改為丹尼士飛鏢(20XX)單層巴士[12]。 後來回復使用雙層巴士後又縮減班次,令不少流水客轉投部分路段相若、價錢較便宜的2、2A及82等路線。

20號巴士: 收費

中環天星碼頭於2006年11月由愛丁堡廣場遷往民光街,本線沒有延長路線至新碼頭,只是把巴士總站改稱中環(大會堂)。 本線於1974年4月16日投入服務,以配合半山區巴士專綫啟用,初時由中華巴士營運。 1998年9月1日中巴的巴士專營權屆滿後,改由新巴接辦[1][2]。 2001年底,瑞典世冠(今譯斯堪尼亞)提供一輛K94UB型樣辦車(2800)予城巴試驗,城巴在該車投入服務初期將之投放至此路線,其後調往行走「東廊特快」路線。

20號巴士

走进大运村正门便是代表团服务中心,一辆整体呈黄色、车身涂满成都大运会标识、造型精致可爱的小巴士停靠在路边,载上约10名乘客后,车门缓缓关闭。 20號巴士 当安全员轻触屏幕上的目的地“交通保障服务中心”后,车辆平稳启动。 只见安全员双手手心向上贴放膝盖,而他前方的方向盘不断根据路况变化进行旋转调整,车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或快或慢,不一会儿,一段充满科技感的自动驾驶旅程便平安顺利地结束了。

20號巴士: 九龍巴士9號線

與另一條連接南區與半山區的全日路線40M比較,此路線繞經置富而不經中環,去程於半山區亦行經柏道及羅便臣道。 20號巴士2023 由於安裝假天花後,車卡乘客不能直接目視舊有廣告燈箱,因此港鐵公司在2013年於葵興站兩個月台設置多個座地廣告燈箱。 而1號月台僅設有5個座地大型廣告燈箱;而2號月台則設有8個同類型燈箱。 車站設有2個月台,並採用一組對向式月台排列,兩個月台的候車位置被路軌分隔,並已裝設月台閘門。 根據車站啟用時的月台設計,在每個側式月台的部份牆身較低位置均裝設全身落地玻璃板或設有幼鐵絲網欄的全身結構。

20號巴士

1987年7月28號到8月4號,搭呢條線嘅乘客可以免費攞搭車飛一張,由當日開始,加密班次到十五分一班。 本線開辦初期,主要採用三菱Rosa小巴行駛,後來改為以1997年平治O814型中巴為主力。 20號巴士 隨著客量增長,原有的平治巴士不足以應付龐大需求,本線改為採用大型巴士行駛,例如1989年三菱Fuso大巴。 隨著賭權開放,呢條線客量亦不停噉升,但係由於有好多條線都同5號重疊,加埋水坑尾到高士德一段響繁忙時間成日塞車,所以對客量形成威脅。 20號巴士2023 2016年11月18號,因應路面實際情況同客流,安排部分班次,以跳站形式嚟行,如果關閘周邊馬路塞車嚴重嗰時,由關閘總站開出之後改行其他唔塞馬路,跳到「市政狗房」站之後續返原線嚟行,維持返之後嘅班次穩定[4]。

20號巴士: 路線改動沿革

屯門/天水圍過海隧道路線互轉,以及轉乘629線的優惠,只適用於第一程支付全程車資的乘客。 轉往西區、半山區及小西灣路線的優惠,只適用於第一程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或之前各站登車的乘客。 早於大明嘉靖年間(公元16世紀中),已有不少人聚居現今香港仔一帶,石排灣(今日之香港仔市中心地區)亦為香港主要轉口港。

20號巴士

33路線可以說是氹仔「線王」,由於該線途經市中心新馬路、主要旅遊區等人口密度高地區,加上氹仔人口增長,巴士需求量上升,再加上往返氹仔的通勤需求越來越大,因此,雖然在上午尖峰時段的班次達到3分鐘一班,但也經常出現滿載的情況,3-4輛巴士同時滿載上落客的情況亦十分常見。 40與40M線均提供連接南區與半山區的服務,尤其往華富方向同樣行經堅道,惟此路線較繞經中環的40M線直接。 港鐵港島綫西延通車後,兩線在香港大學以東一段與鐵路重疊,客量偏低。 2017年12月15號,配合輕軌媽閣站前期建造工程,西灣湖景大馬路近「媽閣總站」實施有限度通車。 由頭班車開始臨時停靠「澳門旅遊塔」站畀乘客落車,而臨時巴士總站就設係「旅遊塔/行車隧道」站附近供巴士停泊同埋乘客上車,由臨時總站開出後先至駛經「媽閣總站」上落客。

20號巴士: 班次

本路線提供穿梭興華邨、柴灣西工業區、康翠臺、柴灣斜、筲箕灣、西灣河、鰂魚涌、北角、炮台山、銅鑼灣(大坑)及勵德邨的流水線巴士服務,於1976年9月12日起配合柴灣區路線重組及興華(二)邨入伙而投入服務。 當年由於柴灣區已經有8、80(已取消)和82,而且全部皆途經興華邨,本路線重要性相對地較低,但是當時地鐵未興建,巴士是居民進出的唯一選擇,8、80和82線在早上時間,一到興華邨便全車爆滿,本路線便扮演了輔助8、80和82線的角色。 本線轉型後,現時的客量已有改善,繁忙時間經常滿座,非繁忙時間的客量也不俗,更有乘客刻意候車,一些路段如美孚往返黃大仙及觀塘往荔枝角等比港鐵更直接、快捷又便宜。

20號巴士

8號線於1975年5月起改派雙層巴士行走[37],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丹拿珍寶(LF、XF)、利蘭勝利二型(LV)、丹尼士禿鷹(DL、DM)、丹尼士喝采(DS)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2米(ML)行走。 為應付龐大客量,中巴在1960年代分別購入共40部載客量達79人的佳牌阿拉伯五型35呎9吋單層巴士(俗稱「長龍」),成為柴灣區路線8、8A及8B的主力車型。 作為二戰後香港島首條開辦的巴士路線,8號線是柴灣以至港島的老牌路線,服務英皇道及筲箕灣道沿線地區逾五十載;直至近年路線重組後,蛻變為東區走廊特快路線。 九巴原本預計於同年5月19日正式完成所有路線全冷工作,但全冷日前夕(5月1日,勞動節),巴士迷追捕30X線最後熱狗時,發生「獲嘉之亂」,事後亦遭傳媒及大眾熱議,導致九巴為平息巴士迷過份追捕熱狗的行為,亦於同年5月5日宣佈,將路線全冷日提早至5月9日,亦代表5月8日晚上將會成為熱狗告別夜。

20號巴士: 路線停站

2015年5月17日起,配合港鐵西港島綫通車而作出的巴士路線重組計劃,本線逢星期一至六(公眾假期除外)上午繁忙時間新增三班由田灣開出的特別班次,特別班次全程收費為$5.9(常規班次班次收費維持不變)。 此後,本線一直為華富邨居民提供往市區的服務,客量一直維持高水平,直至1990年代,華富邨人口開始老化,通勤需求減少,客量開始下跌。 隨着中巴開辦了西區海底隧道路線970,搶去了乘搭本線轉車往九龍的乘客,營運情況開始轉壞。 不過,行駛本線的都是非空調巴士,車費較便宜,仍吸引相當薄扶林道沿線的乘客乘坐。 九龍巴士4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荃灣(麗城花園)及麗港城,途經荃灣市中心、大窩口、葵興、葵芳、美孚、大窩坪、黃大仙、鑽石山、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 本線是來往荃灣及觀塘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五个都會區區域,提供九龍東前往荃葵及美孚的特快服務。

與市區綫其他非地下車站一樣,葵興站月台由2011年起也開始展開翻新工程,當中包括安裝假天花、改善照明,亦翻新了黃色站名纖維板,將原本印在纖維板上的月台編號及「往荃灣/中環」的行車方向資訊則改為張貼在月台閘門之上。 另外現時位於葵星中心及葵盛東商場的港鐵特惠站亦適用於葵興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2016年1月16號,調整服務時間同班次,去媽閣方向服務時間係朝早六點到凌晨一點十五分,五到八分一班;去關閘方向,服務時間係凌晨五點四十到凌晨零時五十分,五到八分一班。 2010年12月8號,配合高士德下水道重整工程,去媽閣方向工期間臨時唔經高士德、松山隧道,改行美副將大馬路、水塘馬路,之後工程搞掂都冇改返,變成永久調整。 2010年8月21號,交通事務局檢討實施咗三個月嘅新馬路公交專道之後,為咗避免所有巴士集中嗮響永亨銀行出面嘅巴士站上落搞到大塞車,同時藉住增加新馬路西邊嘅人流,改善做生意嘅環境,所以去司打口、媽閣方向嘅巴士都取消停靠永亨銀行出面嘅巴士站,改咗停靠「金碧文娛中心」站[2]。 2003年11月22號,為咗配合推出轉乘服務而成立5號短線,由南灣/羅保博士街開單頭去媽閣,之後因為冇咩人搭而取消。

20號巴士: 乘客爭執

為解決龐大房屋需求,港府遂在1951年於柴灣設立平房區安置新移民。 當時柴灣區內道路狹窄,中巴只在1954年8月1日開辦一條無編號路線來往筲箕灣及柴灣[1],柴灣總站位於柴灣道和大潭道交界,居民下車後需步行一段頗長的道路才能返家。 1955年6月1日,此路線與該無編號路線合併,由筲箕灣延長至柴灣總站,其後總站位置不敷應用,而再度遷往現時筲箕灣官立中學外。 8號線是港島區老牌路線之一,亦是首條來往柴灣及港島商業區的巴士路線,可謂該區的「開荒牛」。

20號巴士

另外,新巴城巴會提供其他巴士線轉乘優惠予20號車巴士乘客使用,包括新巴701、796C、796E、796X、970、970X、971,以及城巴A20、A21、A22、E21、E21A及E23號線。 20號巴士2023 在路線落實開辦以前,油尖旺區議會建議修改大角咀區定線,摒棄櫻桃街下通道與浪澄灣,而改經港鐵奧運站與君匯港外之一段深旺道,獲有關方面接納[9];加上啟德北K9行車天橋已被啟新道取代,是以20線在開辦一刻,行車路線已有異於運輸署在巴士路線計劃提出之定線。 20號巴士2023 九龍貿易中心第一期南座寫字樓於2008年9月1日落成,其後發展商新鴻基地產亦興建葵昌路行人天橋橫跨葵涌道連接葵興站,而港鐵亦增建E出口連接該行人天橋以及車站2號月台(往中環方向),並於2011年6月3日啟用[19]。 20號巴士 黃竹坑開經:南朗山道、黃竹坑道、香港仔海旁道、石排灣道、華富道、華富(南)巴士總站、華富道、薄扶林道、第二街、水街、德輔道西、干諾道西、干諾道中、民吉街@、中環(林士街)巴士總站@、民吉街@、干諾道中@、康樂廣場@、民光街、民耀街及港景街。

20號巴士: 乘客事件

九龍灣廠於10月也將本線所有富豪奧林比安空調巴士調走,改派1992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行走,為九龍灣廠第二條路線逾17年車齡的巴士行走(第一條為6D線)。 隨著該批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陸續到達18年車齡而需要退役,從2010年5月25日起,荔枝角廠開始改派配有康明斯L10引擎的1994年富豪奧林比安巴士行走本線。 其後,荔枝角廠再次於同年6月19日,把原有的兩輛1994年富豪奧林比安巴士調走,換入兩輛即將到達18年車齡的1992年續牌丹尼士巨龍空調巴士。 九龍巴士40A線是40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平田及葵興站,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對此路線的致命打擊是香港仔隧道的通車,該隧道直通灣仔,比南風道更為直接;而途經香港仔隧道及海傍大道(今告士打道)前往的70線比此路線更快捷,瞬即取代此路線地位。 配合中華巴士在隧道通車後的路線重組,此路線的香港仔總站遷往山上的石排灣邨,班次由清晨及深夜以外3-7分鐘一班調整到全日6-10分鐘一班,用車由21輛[33] 減至15輛[34],中環巴士總站內能容納最多巴士的車坑更須讓予70線使用。

1992年,因為水坑尾進行重整下水道同起好多座行人天橋,所以有關馬路進行封閉,新福利將5號去媽閣方向改行松山隧道同新口岸填海區,之後就由臨時變咗永久調整,六十幾年來,呢條巴士線都冇做大規模修改。 為配合政府收緊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標準,此路線於2015年7月加入Enviro500(ATEU)行走,其後全線改派富豪B9TL 12米(AVBWU)。 第一代4X於1998年9月1日隨中巴專營權結束及新巴入主港島而投入服務,由華富(南)單向往灣仔軒尼詩道(後延長至灣仔碼頭),2001年5月20日起停止服務,由新巴46X線取代,但46X線也已於2015年5月永久停駛。 20號巴士2023 2021年7月末,因廣告問題而仍留在此路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SV78/LR725)由披上全車身廣告的Enviro500 MMC 11.3米(E6M6/WU3555)取代,至使全線掛牌車再次統一使用11.3米雙層巴士。 每逢週末及假日,大量市民前往西貢郊遊,短車身巴士無從應付大批乘客進出西貢市中心的需求;有見及此,九巴不時會加派12米巴士行走途經新清水灣道白虹樓分站的班次外,於週末及假日更會加開特快班次,採用載客量較高的12米巴士,應付龐大需求。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