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台語流行歌曲12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中后期网络平台如QQ音乐,彩铃等崛起,标志着素人能在网络发表作品走红成为知名歌手的开端,其中郑源04年成为彩铃总量之冠;杨臣刚凭着老鼠爱大米一首歌曲传唱整个华语地区;2010年左右QQ音樂更出現「三巨頭」:分別是許嵩、汪蘇瀧及徐良。 因為他們長期在QQ音樂熱歌榜佔據前三,與周杰倫、陳奕迅等传统唱片歌手并駕齊軀。 在這個專輯中,他包攬了詞曲創作、編曲、製作和監製,秒售罄,獲得極高的評價。 專輯在無唱片公司的推廣宣傳,僅靠歌迷自發網絡購買即馬上爆紅,由此可見許嵩的實力。 這個年代的最为代表歌手為周杰伦和孙燕姿,周杰倫以他獨有的風格改變了華語樂壇。 他的前四張專輯取得三張金曲獎最佳專輯,並和方文山的詞曲合作著稱,有美式嘻哈、中國風、節奏藍調、爵士樂等嘗試,並在生涯中期也將Bossa Nova、Techno、另類搖滾、Ragtime等樂風帶入華語樂壇。

閩南語歌曲融入了閩南人的智慧、情感和才思,處處顯露一股濃鬱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從歌曲當中我們可以清晰感受到一種不同于其它語種的直滲入靈魂的感動和震撼,仿佛走進了閩南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曾經是那麽陌生遙不可及,如今是如此真實生動。 台語流行歌曲2023 除了上述歌曲之外,還有很多歌曲因為其雋永的藝術價值和流行價值我們不能遺忘,值得深藏在記憶深處。 這一首首歌曲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恕吼,唱出了生活在社會低層飽受磨難的小人物和在人生、事業、愛情等方面鬱鬱不得志者的滿腹心酸、委屈、困惑、迷茫的心聲以及不安于現狀要用自己的努力擺脫現實的束縛,迎接新的人生的理想追求。 曹俊鴻、佚名、鄧雨賢、洪一峰、蔡振南、鄭進一、陳百潭、沈文程等等才華橫溢的創作巨匠是這段時期涌現出來的使閩南語歌壇發光發熱、耀眼奪目、功勛卓著的幕後推手。 正因為他們出眾的創作才華和精心打造出來的一首首膾炙人口、風格獨特、充分展現出台灣人民特有的生活內涵和人文思想的經典歌曲,我們才有幸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接受一次次滲透入心靈的感動。

台語流行歌曲: 歌曲

提到《癡情玫瑰花》,很多人都會以為是「玖壹壹」的歌曲,但其實它是2015年由「Under 台語流行歌曲 Lover」此男子雙人組合所發行演唱,若是喜歡在團體活動中炒熱氣氛、或是有表演需求的讀者們,不妨將這首歌加進歌單中。 荒山亮是深受不同世代喜愛的歌手之一,從2000年演唱布袋戲歌曲出發,最出名的代表作是《英雄無名》,此曲讓大家認識了他的創作和歌唱實力。 留日音樂家呂泉生,將「台北放送局」6年改名為「台灣廣播公司」並邀請許多演藝人員到電台現場表演,讓許多流行歌曲獲得更好的傳播。

其歌詞一般純樸通俗又感情豐富,旋律大多都帶著入骨的悲愴,充滿韻味又易于傳唱,很快得以流傳開來。 台語流行歌曲2023 從1970年代後半到80年代在中老年之間產生了卡拉OK高潮,細川一樣適合在卡拉OK唱的演歌歌手抬頭了。 而有一半魯凱族血統的沈文程,1970年代先在西餐廳組band唱西洋歌曲,然後1982年以台語歌曲〈心事誰人知〉一炮而紅。 台語流行歌曲2023 甚至,黃崇凱最新小說作品《新寶島》裡,也讓我們聽見在美軍俱樂部登場的「派娜娜」──高菊花,高一生的女兒。

台語流行歌曲: 婚禮必備的超甜歌曲,輕鬆歡快的節奏搭配俏皮的舞蹈動作,別再坐著!快和全場親友一起互動吧!

演歌,是日本頗具代表性的傳統歌曲類別,它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慣常情感表達方式;而基於歌手唱腔或歌曲含意,也被稱為艷歌、怨歌等(日語發音相同)。 去(2022)年成立的榮耀基金會,為台灣首個專注於音樂劇的基金會,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協助孵育多個臺灣原創音樂劇文本,開發其商業價值為目標。 同時也將位於二條通的百年日式建築變身,打造音樂劇創生基地「二條通劇匯」,提供音樂劇工作者交流及共學環境,並以培育商業音樂劇製作人為營運重點項目。 更創立「Reprise!-台灣音樂劇評論站」,期待更多方面的音樂劇討論。

台語流行歌曲

例如臭屁嬰仔的《三歲小孩》、潤少的《潤少專屬》、五木的《漂》等等都很值得參考。 由當年的傳奇新人阿杜、和永遠的金曲天后江蕙共同演唱的《夢中的情話》,直到現在仍經常在 KTV 的排行榜上出現,也常作為歌唱比賽男女合唱環節的歌曲選擇,可說是難以超越的人氣對唱曲目之一,對於愛唱歌的讀者而言是值得練習、認識的一首好歌。 不論是在國語或台語的領域,五月天都擁有眾多粉絲支持,且從原先的地下到主流,五月天亦是多年金曲獎的大戶得主,說是台灣最有名的樂團也不為過。 李千娜在演唱《心花開》時,使用了與她以往較不同的聲線,透過更甜蜜的嗓音、單純真摯的歌聲來表現,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以及充滿幸福氛圍、以害羞暗戀為主軸的歌詞,翻轉了許多人對台語歌等於悲傷的既定印象。

台語流行歌曲: 華語熱門鈴聲

黃明志一位備受關注的音樂人、導演和演員,也被視為華語流行音樂和影視文化領域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音樂作品極具多樣性,融合了流行、說唱、電子、民族音樂等多種元素,既有抒情的歌曲,也有富有爭議和批評的歌曲。 他在音樂和電影製作上的跨界尝试和對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可。 但到1990年代末,普通話因沒有地方性基礎,而作為粵語基地的廣東卻始終沒有自我發展出粵語歌曲,音樂人才外流,最終沒有新人加入,廣東流行音樂最終式微。 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冷戰的結束以及新科技的發展,包括兩岸地區的大中華地區乃至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經濟與文化聯係都日益緊密。

台語流行歌曲

其時,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力遠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 而鄧麗君的歌聲亦傳至中國大陸。 在當時高度政治敏感下,鄧麗君的歌曲一度被中國大陸政府視爲(資產階級)的“靡靡之音”,引起了當時「白天聼老鄧,晚上聼小鄧」的說法。 例如茄子蛋的《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李千娜的《心花開》、玖壹壹的《LOCAL》等,都屬於時下年輕人也十分喜愛的台語歌曲。 「明日之星Super Star」是家喻戶曉的歌唱選秀節目,在當時捧紅了不少歌手,例如許富凱、郭婷筠等皆是,而曹雅雯則是在該節目中成為第一位的百萬過關選手,向大家證明了她的演唱實力。 除了選秀節目得獎之外,曹雅雯也以專輯《思念的歌》,在第二十八屆金曲獎中獲得最佳台語女歌手獎。 江蕙前期哀傷的聲線,讓不少生活困苦的人產生共鳴,而後期則使用較溫柔的嗓音,嘗試不一樣的歌曲題材,亦讓更多人臣服於她的歌聲裡。

台語流行歌曲: Tags: 歌唱臺灣 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 陳培豐 台語歌 臺灣歷史博物館 臺灣音聲一百年 日治時期 台語流行歌曲 黃昏的故鄉 回鄉的我 葉啟田 余天 多桑 放浪之歌 民謠 校園民歌運動 國語流行歌曲 More...

此曲寫盡了女兒待嫁時的忐忑不安、以及父母看著兒女出嫁時的不捨,聆聽時所帶來的感動不下於《家後》。 全臺最大的電視歌唱節目「群星會」開播,但節目中演唱的幾乎都是國語流行歌曲。 和台語流行歌曲有明顯的對比,它的出現改變了「群星會」式的國語流行歌曲唱腔。 也有不少藝人用國語語境來使用台語如五月天,只是此番國語歌詞直譯台語的創作引起了不同派系的爭論,「這樣的歌曲到底屬不屬於台語歌」,也成為當代台語歌重要的議題之一。 除了唱片工業為了致力於發展讓大眾有感的題材,彷彿「情歌回歸情歌」般,重視歌曲的傳唱度,不帶政治訴求的描寫情感、社會情境,流行音樂成功的滲透進普羅大眾的娛樂生活。 但因為把「歌手」及「作品」均視為不可劃分的兩者,筆者傾向把1980年至2000年劃分為同一個年代,因為在這個時期,整個流行文化工業和歌手均產生屬於本土的覺醒,而導致了後來的「新台語運動」,泯除對抗與悲情,轉向自身處境的探討。

  • 陳培豐在豎耳聆聽(甚至不自覺也開口唱了)採集而來的台語流行歌曲之後,發現戰前即使不乏翻唱日本歌,但唱腔卻是本土「歌仔調」,音節輕脆、平直、充滿了抑揚頓挫的「顆粒感」,比如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的歌后純純。
  • 回台灣的這些年,她將被誤診的嘉義美術館鳳凰木起死回生,把得了簇葉病的阿里山櫻花樹救活,詹鳳春站在樹木們能夠活上百年、千年的生命力,能救一顆是一顆,讓回天乏術的瀕死老樹安息,讓一旁的新生小苗延續傳承。
  • 他們用直白且充滿故事的歌詞,搭配易記旋律,唱著很可能是屬於你的故事,平易近人又療癒,甚至還找來法蘭 、Sōryo、鍾濰宇、何欣穗等金獎製作陣容操刀,豐富台語歌,開拓更多可能性。
  • 排行榜男飾本店專營各類男飾,少男,中男服飾皆有包括上衣、T恤、長短褲、外套、本館經營特色全部採不二價經營,而且包退包換”一星期內可退錢”款式美,布料好價格實在平民化。
  • 留日音樂家呂泉生,將「台北放送局」6年改名為「台灣廣播公司」並邀請許多演藝人員到電台現場表演,讓許多流行歌曲獲得更好的傳播。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王一后」,及张国荣、谭咏麟、陈百强和梅艳芳。
  • 過去幾年,中國大陸廠牌例如天娛傳媒、華誼兄弟、太合麥田、少城時代也已經出現。

孫燕姿剛出道時唱過一首歌曲叫《天黑黑》,其中有幾段起著畫龍點睛作用的閩南語唱詞,取材的就是一首在台灣以及福建閩南地區膾炙人口的民謠。 由于年代久遠,具體歌名叫什麽己經沒有確切的根據,總之從這首鄉土氣息濃厚歌詞幽默詼諧的歌曲當中,讓我有一種強烈的親切感和歸屬感。 時光仿佛一下子倒流到從前,似曾相識的場景,樸素單純的鄉村生活,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的山野風光都在腦海裏如放電影般一幕幕重現,感動由然而生久久無法泯滅。

台語流行歌曲: 代:新技術的挑戰與流行音樂 台灣華語流行音樂輝煌10年 大陆流行音乐萌芽

不過即使受制於法律約束,無法再肆無忌憚的抄襲日本歌曲,也都沒有撼動台語流行歌曲的內涵風格,反倒是讓台語流行歌曲的內涵或精神特徵走向了正典化之路。 上述所列舉這些1970年代之後的歌曲,皆為純本土製作且也都承襲戰後台語流行歌曲一貫精神,其暢銷流行便是日本演歌在地化、台灣化的最好證明。 在1980年代後期,台語流行歌曲開始增添了許多新潮摩登或西洋風的作品,由獨尊日本終於有規模式的走向多元化、全球化;除了演歌之外搖滾、藍調、饒舌都加入了行列。

台語流行歌曲

這首由台灣人自創的作品,歌詞描述一個曾經挫折放浪的年輕人,在「受盡風霜吃過苦楚」後終於因事業有成回到父母身邊的故事。 〈回鄉的我〉是首少有的輕快「演歌」,歌曲中的愉悅象徵著成功不再只是一種僅能憑藉自力救濟、試圖去達成的目標,而是業已實現的夢想。 主角身為一個衣錦還鄉者,不僅沒有帶著怨念哀愁,反而充滿了榮譽感和喜悅。 台語流行歌曲2023 台語流行歌曲的傳統化和正典化,一方面暗示著這種演歌風格已由弱者的控訴,逐漸被內化為一種集體記憶或聲音美學,也象徵再殖民統治勢力的式微。

台語流行歌曲: TNL 網路沙龍守則

在此背景下,文夏二千首歌曲中有99首被禁,為台語歌曲中被禁歌曲最多的創作人。 固然可以理解《歌唱臺灣》為了集中論述,為了在「連續殖民」的台灣受難史框架內,連結台語流行歌曲與台灣人連續反殖民的意識,所以劃定了「台語歌—台灣人」的精神結構。 然而,一旦考慮「重層殖民」或「三重殖民」(比如原住民的境遇、比如美援與西洋歌曲作為一種文化殖民)以及「誰是台灣人」這個迄今依然複雜的提問,勢必會有外溢出本書框架的遺漏。 陳培豐認為,台語歌唱腔在戰後的「再日本化」,其實是台灣人對於戰後國民黨再殖民政權「再中國化」暴力政策的一種詰抗與反叛。 在國家暴力的強力鎮壓之下,即使在政治經濟上難以反叛、在社會文化上難以反叛,台灣人也要在舌頭上、在喉嚨上反叛。 擁有演員及歌手等身分的徐若瑄,不僅有優秀的演唱實力,同時也是充滿才華的詞曲作者,例如這首《別人的》便是她親自創作的歌曲。

屹立樂壇二十餘年依然長盛不衰的香港天王劉德華也因為類似的原因在90年代末期推出一首閩南語歌曲,雖然劉天王的閩南語腔調並不是很標準,但是憑借其個人魅力和影響力,這首藝術價值稱不上經典的歌曲同樣風糜一時,不分語種。 本次排行榜參考 台語流行歌曲2023 KKBOX 風雲榜、Spotify、好樂迪台語歌點播排行、 Youtube、Dcard等論壇評價,並於2022年9月製作。 除了搭配電影的主題曲《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以外,茄子蛋的《浪子回頭》、《浪流連》等歌曲,也因 MV 選用優秀的演員和劇情故事感人,使其在 YouTube 創下破億的觀看次數。

台語流行歌曲: 電影《桃花泣血記》影片

當時,在台灣被譽為“歌人醫生”的林清月醫師,“凡歌必記,有聞必錄,時時歌唱以自娛”,行醫餘暇,從廈門引進《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等歌仔冊,翻印銷售;他一生創作、整理過上千首閩南語歌曲。 台語流行歌曲 後來,索性“棄醫從歌”,在診所門口貼起賣歌集的廣告單,並自費出版了《仿詞體之流行歌》(1952年)和《歌謠集粹》(1954年)等多本書,為早期在台灣傳播閩南語歌曲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台語流行歌曲 但隨著西方文化在日本影響力漸大,演歌的流行度已遠遠不及日本流行音樂(J-POP)。 近年由於如冰川清志的年輕一代的演歌歌手出現、早安少女組一類的流行歌手或組合亦有唱演歌、甚至是現時AKB48的成員岩佐美咲在個人發展方面後亦由流行歌曲改唱演歌等,都令演歌有重新流行起來的趨勢。

  • 1976年公佈的《廣電法》中規定:「方言歌曲,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宜少播放」,媒體依此一天只能播送2首台語歌,多數詞曲創作者、唱片公司、歌星也因此失去表演機會。
  • 之後,推出的「你愛的不是我」、真情味」等專輯,更呈現抒情、搖滾等新式臺語歌曲風貌。
  • 輸入台灣時,電影業者為了招徠觀眾,設計製作廣告歌曲進行宣傳,便敦聘詹天馬依據劇情梗概寫了七言歌詞,由王雲峰譜曲。
  • 1990年代初期由於著作權確立和嚴格的實施,台語流行歌曲終於跳脫出重度依靠日本的商業結構,而走上自立自強之路。
  • 解嚴後,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新台語歌運動引進西方流行音樂,引領新派台語歌跳脫悲情,迸發出多元風貌。
  • 不僅所發行的專輯張張銷售亮眼,更是KTV點播王,也讓他於2009年以「行棋」專輯獲得第20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項。

《桃花泣血記》唱片銷路扶搖直上,使得哥倫比亞唱片公司從此樂於廣徵人才,大量製作灌錄台語流行歌曲唱片,希望利用新創作的本土台語歌曲來促銷由中國大陸輸入之電影默片。 在眾多有心人士不斷耕耘之下,台語流行歌曲隨即成了當時台灣民眾娛樂之主流趨向。 第三屆(1991年)金曲獎開始把最佳男、女演唱人獎,增加為最佳國語男、女演唱人及最佳「方言」男、女演唱人獎,這開啟了台灣流行音樂獎項以語言分類之門。

台語流行歌曲: 華語流行音樂

比如,陳培豐只聚焦在台語流行歌曲如何折射台灣人集體精神結構,是因為他所論述的時期並不存在「客語流行歌曲工業」和「原住民流行歌曲工業」。 然而,如果這樣的「缺席」能在其論述中「在場」,那麼此一論述可能會翻出不同面貌,或者可以像陳培豐前作《想像和界限》裡日治時代「殖民地混成語」那樣細緻複雜。 以演唱霹靂布袋戲主題曲「非常女」走紅的黃妃,於2001年推出首張專輯「追追追」,正式進軍歌壇。 台語流行歌曲2023 黃妃以甜美的歌聲,深情的唱功,以及驚人的爆發力,深獲樂迷們的喜愛,並於2011年以「相思聲聲」專輯獲得第22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項。 黃妃知名的代表歌曲包括:「紅桃12」、「恨世生」、「妝乎水水」、「有閒來坐」及「相思聲聲」等。 同是演唱霹靂布袋戲主題曲竄紅的荒山亮,於2005年推出首張華語專輯「無情的坦白」,2011年發行首張臺語專輯「天荒地老」,並以此張專輯獲得第2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項。

台語流行歌曲: 演歌無所不在

1.播放此張歌單 2.打開播放中的單曲頁面並點選歌詞 3.左下方如果有「麥克風」按鈕就可以使用 *部分歌曲暫時沒有提供『跟著唱』功能,我們也不斷努力爭取更多歌曲,合法授權使用跟唱功能。 如同〈任意門〉歌詞寫道:「你問我全世界是哪裡最美?答案是你身邊」,五月天征戰過無數的萬人場地,走遍世界各地,但每年跨年他們都選擇回到家鄉陪粉絲們一起倒數,這也似乎也成為了一種和歌迷們的默契,謝謝五月天總是把最好的留在台灣,也謝謝五月天一路陪我們到這裡。 這個時期的文化仍然受到日本政府的打壓,不同的是,由於知識份子在抒情之外,更將自身的族群認同與愛鄉意志以「怨閨女」為題材化作旋律,旋律保持著音節清脆、平直「歌仔調」,並以丹田發聲,充滿抑揚頓挫的顆粒感,在在奠定了台語歌曲因政治氛圍而導致的悲涼路線。 使用歷史進程將台語流行歌曲劃分出5個時期,是台語發展研究的主流論述,第一個時期普遍認定為1917至1925年的台語歌仔戲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