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勵德邨重建10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此後,公屋設計有了新方向,鄔勵德亦被譽為「公屋之父」。 勵德邨重建 根據2015年以前的地區分界,政府以勵德邨道為地區分界線。 勵德邨及此站剛好位於勵德邨道以東,所以隸屬東區,與山腳旁的大坑(屬灣仔區)區份不同。 不過,政府於2013年10月22日向立法會提交《2013年區議會條例(修訂附表1及3)令》,將天后選區(C16)及維園選區(C18)由東區撥入灣仔區。 修訂已於2014年1月22日於立法會獲得通過,並於2016年第五屆區議會運作時生效,此總站遂改屬灣仔區。

他在1973年退休前一直擔任公職,除了工務司外,亦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曾參與設計已清拆的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殖民時代遺下的建築逐漸消逝,我們是否正經歷所謂「後殖民」時期? 直至1975年,英國戴卓爾夫人帶領的右翼政府上台,認為香港「做得太多」,用作房屋的資源比例遠超英國當地。 另一方面,房委會亦控制公共房屋的發展規模,早期的新市鎮如沙田與後期建設的新市鎮如天水圍已大相逕庭。 70年代入伙的瀝源邨是沙田區首個公屋,歲月洗禮下,外牆斑駁殘舊,設計亦不如新式屋苑般花巧摩登,但她早年竟入圍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 (RICS)頒發建築獎。

勵德邨重建: 【 灣仔勵德邨低層22室裝修案例 】

鄔勵德在1952年曾署任助理工務司,1956年初復署任助理工務司(工務),同年10月再獲正式擢升為助理工務司。 勵德邨重建2023 鄔勵德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並曾在1958年至1959年出任會長,他也有份設計曾經是中環地標之一的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 勵德邨重建 位於大坑的勵德邨,即為紀念鄔勵德對香港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英治時期,興建公屋時會考慮如何改善居者的生活水平,着重周邊環境設計,設身考慮人的尊嚴。 反觀現在,設計每況愈下不在講,周邊配套及設施都不齊全,簡直只是把人掉進公屋便算,不考慮任何其他的需求。 以前公屋有外形設計可言,可見對居住環境的重視程度高,現時不論公屋,哪怕是私人樓也追求住戶數量為主,外形平平無奇,欠缺特色。 「城市日記」策展人黎穎詩,2015年赴英訪問鄔勵德,攝製紀錄片《勵德年記》,指鄔對花巧建築無好感,只鍾情平實設計。 1998年中巴專營權結束,自此城巴和新巴在寶馬山競爭愈演愈烈,勵德邨位處往返寶馬山的要道之上而受惠,途經的巴士路線班次有所提升。 然而,寶馬山和勵德邨客源不足以維持頻密班次,新城資源整合後,班次已回復從前水平。

勵德邨重建: 香港人‧語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伙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伙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勵德邨重建2023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勵德邨重建

若然活得開心,焦點就不會放於大廈的井洞;如何仰望井口希望晴空,都是鄔勵德對香港之抱負。 萬宜水庫、海底隧道、新市鎮以及地下鐵路,都是其任內開始構思,如何去改善及豐富香港人之生活。 鄔勵德退休後繼續定居倫敦騎士橋,曾任香港嘉富國際有限公司顧問和任職於香港地鐵的倫敦招聘辦事處。 鄔勵德晚年熱心關注自己的社區事務,並自1980年起參與騎士橋居民協會(Knightsbridge Association)的工作,促進社區發展。 鄔勵德歷任協會副主席和規劃及保育委員會主席等職,直到2009年初才以96歲的高齡卸下協會的全職工作。 鄔勵德在1969年3月卸任工務司一職,結束六年任期,由副工務司盧秉信(J. J. Robson)接任。

勵德邨重建: 香港估估吓:全港唯一圓柱形公屋

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項目,分別設有2座30-31層高Y字型住宅大樓,標準樓層為每層18個出租住宅單位,空中花園分別設於第1座6樓及第2座7樓,單位間格分為1/2人,2/3人,3/4人及4/5人單位。 明華大廈舊A座於1965年落成,並於1976年拆卸重建,此前為一幢無獨立廁所及廚房的大廈,當時部份居民選擇遷往新興建的大坑勵德邨,其餘多數選擇邨內調遷安置。 勵德邨重建 除了重建後的新A座採用樓級型平面規劃設計及G座為全邨唯一採用十字型平面規劃設計的樓宇外,其餘10幢均採用長型平面規劃設計。 於2010年,在B至G座樓宇大幅度地改裝原有設施,加建升降機塔及加鋪地磚,加設門牌及指示牌,加裝升降機及大廈閘門。 麥理浩時代,從殖民政府冷待的姿態,改為大舉興建公共房屋,並發展新市鎮。

  • 房協發言人補充說,大部分出租屋邨都很殘舊,翻新和維修支出愈來愈多,故要研究發展路向,若只重建為出租公屋,財務上並不可行,房協希望有空間加設長者單位或資助房屋。
  • 房協相信分判商為趕工偷步用未檢測的鋼筋,事後已暫停相關工程,並要求總承建商俊和建築將問題鋼筋全部拆走,事件導致20噸鋼筋被棄用。
  • 呢個屋邨最特別嘅地方係,第1至4座外型是以圓柱體設計,第5至8座外型為長方體,令到唔少單位都可以睇到維港嘅景色,同時亦都有唔少經典廣告同電影借呢度取景,就好似2006年可口可樂廣告、2017年嘅攻殼機動隊等,真係諗起返啲畫面。
  • 鄔勵德晚年熱心關注自己的社區事務,並自1980年起參與騎士橋居民協會(Knightsbridge Association)的工作,促進社區發展。
  • 圓筒型外觀、天井一般的中空設計,位於大坑的勵德邨,不僅是建築設計極具個性與特色的公屋,近年更成為紅遍網絡的打卡熱點,不少人慕名前往參觀,就連荷里活電影也來取景。

勵德邨有8座,第1至第4座有27層,分開單雙數座,外型係圓柱體,而第5至第8座有28層,每座有17個單位,外型為長方體。 大部份嘅單位可以睇到維多利亞港景色,係一個景觀非常好嘅公共屋邨。 大部分出租屋邨都很殘舊,翻新和維修支出愈來愈多,故要研究發展路向,若只重建為出租公屋,財務上並不可行,房協希望有空間加設長者單位或資助房屋。 勵德邨因為擁有全港唯一的圓筒型設計,所以也算是香港其中一條廣為人知的公共屋邨。 勵德邨以前公務司鄔勵德命名,鄔勵德對香港公共房屋的質素提升有很大貢獻,勵德邨落成時也是當時質素最高的公共屋邨。

勵德邨重建: 灣仔區

直至1953年,一場石硤尾大火,政府不得不建立徙置大廈。 據勵德介紹,由建築師George 勵德邨重建 Norton設計的徙置大廈,天台可作學校,中間樓層亦建有遊樂場。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指出,徙置大廈如同某種「resettlement housing」。

  • 一直到多年以後,港府終在1972年決定興建海水化淡廠,並且在1975年啓用。
  •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 在他的主持下,港府在西貢三處海域選址,構思研究建造更多類似船灣淡水湖的水塘,該研究隨後在1969年建議在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東部之間興建全新的水塘。
  • 早年巴士公司僅於單坑旁邊架起一個帳篷,在帳篷下放置儲物櫃和數張摺椅供車長小休,近年才增設站長亭及休息室。
  •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 修訂已於2014年1月22日於立法會獲得通過,並於2016年第五屆區議會運作時生效,此總站遂改屬灣仔區。
  • 1969年1月,房協宣佈在大坑興建廉租屋邨,同時由徙置事務處安排受影響的大坑蓮花宮木屋區居民入住葵涌石犁新區。

李國煥也建議,公屋規劃可以考慮舊區重建,例如土瓜灣、紅磡、深水埗、長沙灣的六七十年樓齡的舊私人樓宇,這些樓宇都是欠缺大型維修,衞生環境差,而且坐落九龍區,重新拆卸重建為理想。 1912年生於香港的鄔勵德,八歲離港返英,其後曾數度往返香港與英國。 他一直居住的中環半山,亦是當時大部分社會地位較高的洋人聚居之處。 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以戰前的半山作場景,鄔勵德正是以這種社會名流的方式生活。 公屋住戶多是草根階層,但有個屋邨卻有着一張閃亮的住戶名單,韋家輝、譚小環、阮小儀、藍奕邦、周華健、沈嘉偉等名字都出現在名單上。

勵德邨重建: 樓宇組群 - WC0014:(大坑) 勵德邨 - 德全樓 (勵德邨道 70年代 住宅物業)

除了房協,早期亦有不少志願建屋團體參與本地的公共房屋規劃,如興建模範邨的香港模範屋宇會,以及參與興建大坑西邨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等。 早期殖民治下的香港,不同公共領域亦出現如像東華三院與保良局等改善民生的非官方機構或組織,以補足殖民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及建設。 這種「協作式」統治,亦可謂殖民語境下的利益勾結與捆綁。 一方面機構能替政府穩定民生統治,另一方面亦能累積社會資本與影響力。

勵德邨重建

勵德邨的名字是用來紀念港府前工務司及自1953年起擔任香港房屋協會的執行委員會委員的鄔勵德(Michael Wright)。 鄔勵德在港府任職31年後,本應在1969年卸任工務司後退休,但在港府特別安排下,他得以押後退休,並在同年9月接替石智益在英國倫敦出任香港政府駐英專員。 據鄔勵德憶述,由於自己並非外交官出身,因此最初出任駐英專員的時候,難以融入英國的外交官圈子。 幸得到保守黨籍外務次官羅義爾(Anthony Royle)的主動協助,他才逐漸得到外交圈子的接納。 在羅義爾的指示下,鄔勵德每次到外交部與他會面時,均獲安排在大使接待室等候,羅義爾也曾邀請鄔勵德出席退休大使的午餐會,讓他取得機會結交不同的外交界人物。

勵德邨重建: 灣仔勵德邨低層22室裝修工程包括:

高層大部份雙數室號單位都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港景色,是一個景觀及環境都不錯的公共屋邨。 其代表作勵德邨的特別之處在於此為全香港唯一圓筒形公共屋邨(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廉租屋被歸入管理,並且統一命名「公共屋邨」),而其半開放式建築設計,亦影響着同期「天井型」設計的屋邨發展。 勵德邨等天井型大廈空氣流通,走廊自然彩光;加上單位互相對望,就算小朋友在走廊玩耍,爺爺嫲嫲都能充當保安。 在冷氣設備還未普及的時代,各戶鐵閘常開,通風之餘亦有助鄰里相助。

這個水塘的建造工程在鄔勵德卸任工務司後的1971年才正式展開,到1978年落成,是為萬宜水庫。 在1967年,社會上還有聲音建議在興建水塘的同時,港府可以引入海水化淡作食水的技術,不過鄔勵德指出,興建海水化淡廠需動輒花費上億港元,而產出的淡水不多,直指建議等如把金錢“投入溝渠”。 一直到多年以後,港府終在1972年決定興建海水化淡廠,並且在1975年啓用。 但一如鄔勵德所料,由於海水化淡的成本高昂,化淡廠投產僅三年,便在1978年宣告停產,最終更在1982年正式關閉。 在1956年9月3日,包括鄔勵德在內的27位本地建築師正式成立香港建築師公會(1972年改名為香港建築師學會),鄔勵德遂成為公會的創會會員之一。 勵德邨重建 在1958年,鄔勵德復接替徐敬直成為公會的第二任會長,在任一年,至1959年卸任。

勵德邨重建: 大廈資料:勵德邨 勵潔樓

我認為每個屋邨的建成都有它獨特的地方,也是歷史時代的印證。 勵德邨是現時香港很少有的建築方式,是值得介紹的地方,也希望用攝影及文字的配合來記錄這些珍貴的地方。 1951年,房協成立並籌備全港首個出租屋邨,時任工務司署總建築師鄔勵德 建議基層市民應有「獨立廚廁」單位。

勵德邨重建

透過多角度構圖,提供不少想像空間;樹木在旁、天空在前、和風迎面,有助了解自己心靈需要。 不論地點及設計,足以媲美私宅要求,單位面積雖然細小,但家庭住得放鬆而有希望,正是環境好讓壓力釋放。 由1962年開始,政府更新推出「政府廉租屋計劃」(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並由工務司署設計並興建。 一輛23A線巴士倒車時,失控撞毀路旁護欄後跌落百米高山崖。 這宗交通意外轟動全邨,居民多番要求政府盡早興建永久巴士總站,保障乘客安全。 為紀念鄔勵德在任香港房屋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期間的貢獻,房協特地把在1975年至1976年間落成,位於香港島大坑的屋邨名命為勵德邨(Lai Tak Tsuen)。

勵德邨重建: 灣仔區唯一一個公共屋邨 大坑勵德邨

勵德邨中文名字取自鄔勵德的中文名稱,而屋邨的英文名稱則由中文名稱直接音譯而成。 在1976年3月18日,在鄔勵德夫人、房協主席祁德尊爵士、房屋司黎保德和房屋署長廖本懷等人見證下,鄔勵德親身在勵德邨主持開邨揭幕典禮,以作紀念。 在駐英專員任內,鄔勵德最主要的貢獻是在1972年10月把港府駐英辦事處由原來位於聖詹姆士宮附近的槌球道53至54號(53-54 Pall Mall),遷往鄰近伯克萊廣場的格拉夫頓街6號(6 Grafton Street)。 這座辦事處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仍繼續使用,併成為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的辦工地點。 鄔勵德還積極照顧旅英港人和旅英新界原居民在英國的需要,並在1970年起提供靈格風英語課程,讓他們學好英語。 鄔勵德一任四年,到1973年9月由首席助理輔政司祁德(Samuel Kidd)接任,正式從港府退休。

勵德邨重建: 第一代的超級屏風樓

鄔勵德幼年就讀於奇力山歌賦山裏的山頂學校,八歲時負笈英國,跟隨兄長入讀雅息士郡的布倫特伍德學校(Brentwood School)。 受父親的影響,他對建築工程產生興趣,求學期間除了在一所建築師行當實習生外,畢業後又先後在1934年和1937年考取資格成為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ARICS)和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會員(ARIBA)。 日後,他還取得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院士(FRICS)和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特許會員(RIBA)的榮銜。 曾經有不少廣告及電影如:香港政府全城清潔運動(09年)、可口可樂廣告(06年)、三更二之餃子(04年)在此取景進行拍攝。 然而,在政府政策下,舊屋邨的清拆行動日益加劇,我們可以用甚麼保留沒能力挽救的?

勵德邨重建: 勵德邨以他命名 105歲公屋之父鄔勵德 房屋標準影響幾代港人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對他而言,關押於深水埗戰俘營的記憶仍十分鮮明。 不過,鄔勵德從半山到深水埗的地域經驗,正深埋他日後對公共房屋的人文意識。 建於80年代的樂華邨設計融入中國建築的元素色彩,呼應其名字快樂中華的意念,例如在以中式書法雕刻的牌匾、中式通花磚、黑木涼亭等。

勵德邨重建: 香港回歸儀式當中,中國升旗手朱濤响...

香港房屋協會1969年1月公布,將虎豹別墅旁的馬山寮屋區清拆,興建廉租屋邨,擬於1972年完工。 勵德邨重建 然而,地盤平整工程受阻,加上建築期間發生山泥傾瀉,令全數8幢樓宇竣工時間延遲了3年。 除了建築設計極具特色,大廈命名也很特別,三幢公屋中,兩幢圓筒型大廈分別命名為勵潔樓、德全樓,長方形大廈命名為邨榮樓,各大廈名稱的第一個字,組成便是勵德邨。 而屋邨名字就是以房屋協會委員、有「公屋之父」之稱的鄔勵德命名,屋邨開幕禮亦是由鄔勵德主持。 2021年重建後落成的第1及2座為Y字型平面規劃設計,30-31層高,並在6或7樓設置空中花園,全部樓層均設升降機服務,部分升降機更可到達天台,所有住宅單位均設有廚房及浴室。 1969年1月,房協宣佈在大坑興建廉租屋邨,同時由徙置事務處安排受影響的大坑蓮花宮木屋區居民入住葵涌石犁新區。

2010年代,香港房屋協會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重建明華大廈,預計可以提供逾4,000個單位。 計劃重新興建明華大廈為一個綜合發展項目,擬建7幢公共房屋及2幢長者屋,樓高32層,分別提供3,170個及857個單位,總樓面約207萬平方呎;另外有逾26萬平方呎的休憩空間。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在工務司任內,鄔勵德繼續關注公共房屋的發展,並大量興建徙置屋邨和較優質的政府廉租屋,以配合港府安置寮屋居民的政策。 由1963年至1968年間,港府每年用於興建徙置屋邨和政府廉租屋的支出平均高達1.19億港元。 此外,他又應港府屋宇政策研討委員會(Housing Board)提出的建議,訂下六年計劃,目標在1967年4月至1973年3月間,興建徙置屋邨和政府廉租屋以容納99萬人口。

勵德邨重建: 重建前的樓宇

灣仔區本來沒有公共屋邨,因為灣仔區和東區界線重劃所以勵德邨才成為灣仔的一部分。 我對這次分區界線重劃是十分反感的,完全搞亂了人口歷史數據的完整性,又帶不來實際好處,反而打破社區完整。 這個獨特的建築設計,近年吸引不少本地居民以至訪港遊客前往打卡。 2018年4月14日,房協向城規會遞交最新發展方案,擬建4座公共房屋(包括在建兩座)、1座長者屋及3座資助出售房屋,共3,919伙。 照片拍攝角度新穎,不論從下而上還是拍攝圓筒形設計的觀感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