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生殖細胞瘤轉移15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就診時幾乎所有患者出現典型的腦積水的症狀和體徵:頭痛、嘔吐、嗜睡、記憶障礙,嬰兒還伴有頭圍異常增大和癲癇發作等。 部分患者可出現Parinaud綜合徵:雙眼向上運動麻痹,但不伴有眼匯聚運動麻痹。 瘤體較大的患者還可出現耳鳴、聽力障礙和步態不穩、共濟失調、眼球水平震顫等小腦壓迫體徵。 生殖細胞瘤由原始的生殖細胞衍生而來,好發於松果體區,其次為鞍上池。

  • 它們一般惡性程度高(high grade),確診時通常已在後期(第3、4期),有淋巴轉移的風險較高,細胞特性屬於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陰性的類別。
  • 無論屬罕見、常見卵巢癌,病徵都無異,一般有肚脹、肚痛、經期異常,或因盆腔腫瘤引起壓力而出現病徵如大小便不適。
  • 其中以肺癌最常見、 約10% - 2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一開始診斷為肺癌時即有腦轉移,之後約20% - 30%的患者在疾病發展的過程也出現腦轉移。
  • ③內分泌障礙,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生長激素不足、生長髮育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性徵發育障礙或退化,少見性早熟。

其他尚包括癲癇、腦神經(Ⅲ、Ⅳ)不全麻痹、視野缺損等。 局部定位征 最常見的定位症状有Parinaud症候群,這是Parinaud於1883年首先指出松果體區腫瘤可出現上視不能瞳孔光反應和調節反應障礙等。 約半數以上的病人可出現小腦症状表現為持物不穩走路搖晃、眼球震顫等,少數侵犯基底節時可出現偏癱等腫瘤壓迫下丘腦及內側膝狀體可出現雙側耳鳴及聽力下降。 其他尚包括癲癇腦神經(ⅢⅣ)不全麻痹視野缺損等。 如進行手術治療,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可能出現不同的並發癥,如損傷中央靜脈可引起術後偏癱,恢復多不完全,大腦內靜脈和大腦大靜脈損傷可導致昏迷,腫瘤部分切除致術前腦積水未解除,或由於術後腦組織腫脹導致梗阻性腦積水,需行分流手術。

生殖細胞瘤轉移: 診斷

根據畸胎瘤的大小、位置和狀況,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腹腔鏡手術和剖腹手術。 一般而言,化學治療並不會影響生育功能,但每個人的腫瘤部位及治療輕重不同,對生育功能的影響程度也不同。 中樞神經系統生殖細胞腫瘤:大部份位於腦部之松果體(pineal body),有時也會長於脊柱,可能會引起神經相關的症狀,如尿崩症、噁心、嘔吐、嗜睡、頭痛等。 骶尾椎(sacrum-coccyx)生殖細胞腫瘤:常見於嬰幼兒,出生就可見腫瘤長於後臀區,女生多於男生,多屬良性畸胎瘤。 常出現便秘、膀胱功能受影響、下肢輕癱等症狀。

生殖細胞瘤轉移

一般說,腫瘤組織中未成熟組織及胚胎性組織的含量與臨床惡性程度有關。 生殖細胞瘤轉移2023 肉眼觀,腫瘤多為單側性,體積一般較大,結節狀,切面多為實性,夾雜有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的囊性部分。 實性部分常為雜色,灰白、棕色或黃色,質軟而脆,常有出血壞死。

生殖細胞瘤轉移: (兒童癌症) 生殖細胞腫瘤

生殖細胞腫瘤的治療會依據病理分類、腫瘤部位和擴散情況而有所不同,成熟的畸胎瘤和早期的生殖細胞腫瘤通常以手術切除即可,已轉移的生殖細胞腫瘤須加上化學治療以控制病情,少數對化療反應不理想的腫瘤則須結合放射治療。 目前,八成至九成以上患者可在治療後完全康復,成績一般相當理想。 近年來,由於治療理念的革新,綜合治療方案的改進,GE生存率有很大提高,其5年、10年生存率分別為96%、93%。 但NGGCT不然,除良性畸胎瘤5年、10年生存率均為93%外,其他惡性NGGCT的預後遠較GE差,其3年生存率分別為:惡性畸胎瘤50%、胚胎癌20%、內胚竇腫瘤33%、絨毛膜上皮癌幾乎全在1年內死亡。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細胞瘤轉移2023 據報道,GE複發率為6%~40%,脊髓轉移的發生率為10%~15%,生殖細胞瘤合併STGC比單純生殖細胞瘤更易復發。

術後輔以放療,病人可生存5~20 年,有的病例放療後1.5~2 個月轉移的生殖細胞瘤也全消失。 但放療後1 年有20%的腫瘤復發,即使CT 掃瞄顯示腫瘤已完全消失者,也可迅速復發,因此,所有病例應定期複查CT。 生殖細胞瘤的1 年生存率為85.7%,5 年以上生存率為35.7%,經過綜合治療50%~80%病人可生存5 年以上,25 歲以下的病人,5 年生存率更高。

生殖細胞瘤轉移: 生殖性

故多數學者認為術前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甲胎蛋白升高者預後不良。 腦內生殖細胞腫瘤患者的染色體常發生異常,包括非隨機的染色體數目異常和結構異位。 在睪丸生殖細胞腫瘤中,80%呈現特征性的染色體結構異常,12號染色體短臂等臂染色體畸形,許多非生殖細胞瘤性性腺腫瘤及性腺外的生殖細胞腫瘤中也有i12p畸形。

除卵巢外,還可發生於骶尾、腹膜後、縱隔、松果體等處。 這10種結構混合存在,常以2-3種結構為主要成分。 鏡下還有一種較為特殊成分,即HE常規切片中顯示滴狀紅染,PAS陽性的蛋白性小體。 免疫組化示小體及上皮內α-FP陽性,免疫組化在診斷及鑑別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生殖細胞瘤轉移: 治療

感染:多種病毒性疾病,如麻疹、天花、病毒性腮腺炎及細菌性炎症,均可併發睾丸炎,致睾丸細胞變形而發生精原細胞瘤。 睾丸女性綜合症:據世界衞生組織(WHO)1977年對精原細胞瘤分類比較分析,睾丸女性綜合病症也易發生精原細胞瘤。 免疫療法則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抵抗癌症。 這些治療方法已證明可有效治療黑色素瘤腦轉移,針對其他腫瘤的腦轉移的研究成果也將陸續揭曉。 7.蛛網膜囊腫 有時囊腫可較大,囊內密度或信號在CT及MRI為相似於腦脊液,囊壁薄,註藥後可輕度強化。

精原細胞下降不全:此為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血運障礙,內分泌功能失調,致睾丸萎縮,生精障礙,易發生惡變。 另外,先天性睾丸功能障礙,下降不全,亦易產生惡變。

生殖細胞瘤轉移: 症状

Nagata認為引起外側裂區大腦皮質萎縮的機理在於Wsllerian變性:腫瘤浸潤和毀壞了腦的白質,尤其是內囊的神經纖維所致。 ④CEA即癌胚抗原,是一種糖蛋白,分子量318kDa。 GCT病理亞型不同,TM表達種類、水平各異。 中醫知道睾丸精原細胞瘤,稱作腎囊瘤,和乳巖一樣,屬於血熱妄行證候羣;因此治療方法是一樣的。

生殖細胞瘤轉移

小明(化名)是一位14歲的國中生,過去健康情形良好,半年來有間歇性頭痛,起初歸因課業壓力不以為意。 後因持續一個月的複視與嘔吐就醫,經腦部影像檢查發現有4公分的小腦腫瘤,向前壓迫腦幹,合併有水腦症情形。 鑑別診斷包括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室管膜瘤(ependymoma)、或星狀細胞瘤(astrocytoma)。

生殖細胞瘤轉移: 罕見子宮體癌 腫瘤一般較惡

CT檢查對生殖細胞瘤有很大價值,尤其對腫瘤的鈣化及腦室擴大或移位情況提供重要的資料。 不同亞型的生殖細胞瘤有其特有的表現,有時結合臨床,甚至可作出腫瘤定性診斷。 生殖細胞瘤的癥狀與體征主要包括顱內壓增高、局部腦定位征和內分泌癥狀等。 其癥狀與體征的發展順序一般是先出現顱內壓增高、繼之出現四疊體受壓癥狀和丘腦下部癥狀。 半數的生殖細胞瘤對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表達陽性,但多在合體滋養層巨細胞上表達,即生殖細胞的合體滋養葉發育時出現,在混合性生殖細胞瘤多有HCG表達。

  • 1993年的一項蘇格蘭研究發現,454位患有非生殖性生殖細胞瘤的男性患者,在1975年至1989年期間確診,其五年的生存期隨著更早的診斷從而得以提高。
  • 若β-HCG﹤50IU/L、AFP﹥20ng/ml、PLAP陽性則應考慮為純生殖細胞瘤。
  • 畸胎瘤通常有膜包覆,且大多沒有侵犯鄰近組織,所以十分容易切除。
  • 源於胚胎細胞的畸胎瘤皆是天生的,發生的位置因人而異;而來自生殖細胞的畸胎瘤,在男性發生於睪丸,在女性發生於卵巢,其來源仍不明朗。
  • 1歲以內小兒劑量為成人的50%5歲兒童為成人劑量的75%8歲以上與成人劑量相同。

即來源於松果體實質細胞,包括松果體細胞瘤和松果體母細胞瘤,前者多為邊界清楚的圓形病變,很少通過腦脊液播散;松果體母細胞瘤為惡性,局部浸潤,通常體積較大,質地不均勻。 松果體細胞瘤周邊可有鈣化,注藥後可有均勻或不均勻增強,有時神經影像上不易與松果體區生殖細胞瘤區別,但松果體實質細胞腫瘤無性別傾向,平均年齡較生殖細胞瘤者大(多在20 歲以上)。 多數在MRI 上松果體區有小而圓的囊腫,注藥後輕度環形強化,有時囊腫較大可稍壓迫四迭體上丘,CT 生殖細胞瘤轉移2023 生殖細胞瘤轉移2023 示囊內液體與腦脊液比呈等至高密度,多無臨床症狀,也不引起腦積水,絕大多數不需手術治療。

生殖細胞瘤轉移: 成熟畸胎瘤

如何進一步提升治療成功率與降低併發症的產生,為臨床兒童醫學的當務之急。 畸胎瘤通常有膜包覆,且大多沒有侵犯鄰近組織,所以十分容易切除。 除非腫瘤過大、位置危險(生長在腦部)或者與臨近組織交雜在一起的情況,手術會遇到一定困難。

生殖細胞瘤轉移

②CT平掃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腫塊,無出血、壞死及囊性變,可分葉,但境界清楚;瘤體本身鈣化少見,典型松果體區生殖細胞瘤常見腫瘤包埋松果體鈣化灶。 MRT1、T2皆表現為信號極為混雜,無論實體還是囊壁都強化明顯,邊界尚清,形態以結節狀、分葉狀多見。 MRI掃描多為等或稍長T1、稍長T2信號,偶爾T1混有高信號出血灶。 均一強化、邊界清楚,僅少數呈中等或不均勻強化。 基底節區GE則有其較為獨特的影像學特徵:腫瘤體積較大,但佔位效應不明顯、瘤旁水腫較輕,多伴有同側外側裂區大腦皮層萎縮。 增強掃描時表現為不規則花環樣強化或斑點樣強化。

生殖細胞瘤轉移: 性腺癌是種什麼樣的癌症?

因此,有人主張採用腦脊液分流術加術後放療。 以往多採用側腦室-枕大池分流術或第三腦室造瘺術。 生殖細胞瘤轉移2023 近年來多採用帶活瓣裝置行腦室-心房或腦室-腹腔分流術。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