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膠袋徵費1元2023懶人包!(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膠袋徵費1元

環境局今日(19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把膠袋徵費上調至1元,並取消現時對冰凍或冷凍食品及已被非氣密包裝完全包裹食品的豁免安排。 疫下不少市民轉買外賣,建議繼續豁免盛載非氣密包裝外賣膳食的塑膠購物袋,不過限制免費派發數目為1個。 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指,0.5元膠袋徵費的經濟抑制效力可能已經減弱,估計增至1元後,在堆填區棄置的塑膠購物袋可以減少約四分一,目標為於12月31日起實施。 此外,新計劃下收緊豁免的情況,只有購買沒有包裝或並非完全承載於任何包裝的食品,或購買以非氣密包裝的餐飲外賣,才可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並以每單一交易一個免費袋為基本原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將塑膠購物袋收費提升至1元的決定是考慮了其他地區水平和顧及整體社會接受程度,相信今次的加價足以提醒或喚醒市民,改變心理或行為,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 謝展寰續指,會密切留意優化計劃的成效,按情況看看有沒有需要在今屆政府內再作檢討,或探討其他更好、更多的方法去減少使用塑膠購物袋。

膠袋徵費1元

由12月31日起,政府將實施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的三項新附屬法例,每個塑膠購物袋的收費將由現時最低五角提高至最低一元,並取消現時對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塑膠購物袋的豁免。 膠袋徵費1元 修訂又收緊豁免,只有購買沒有包裝或並非完全載於包裝的食品,或購買以非氣密包裝餐飲外賣,才可獲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並以每宗交易一個免費袋為基本原則。 在收緊豁免範圍方面,當局保留「用作包裝的膠袋」及「隨服務提供的膠袋」兩項豁免,至於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及完全載於非氣密包裝食品的膠袋豁免則建議取消。

膠袋徵費1元: 巡查次數三年減一半 環保署:絕大部分商戶守法

環保署就解釋,從過去數年統計調查的整體趨勢可見,報紙及雜誌店膠袋的棄置量在2015年膠袋收費全面實施後已大幅下降,並維持在低水平。 由於近兩、三年部分零售類別棄置量的基數維持在低水平,以百分率計算的按年變動或會出現較大波幅。 最新一份《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揭露,本港2017年每日棄置793公噸膠袋,較2016年的690公噸增加14.93%。 環保署解釋,有關升幅主要歸因於「非購物膠袋」,例如垃圾膠袋、透明衣服包裝膠袋及糖果、小食包裝膠袋包裝膠袋類別。

膠袋徵費1元

政府會向業界及市民宣傳優化措施,並制定良好作業指引讓業界明白優化計劃下的要求。 特區政府表示今日(19日)立法會已通過有關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的三項附屬法例。 環境局去年公布《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 政府表示,建議的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優化措施和全面實施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能令本港減廢回收工作再向前邁進一步,為未來落實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作好準備。 膠袋徵費調整將於明日(31日)起實施,當中新措施包括收費由5毫加價至1元,以及取消現時對盛載冷凍食品的豁免等。

膠袋徵費1元: 外賣

今次的執法是具挑戰性的,由首階段的3,000多個零售點,擴大至現時十萬多個零售點,分布相當多、數量亦不少,所以政府會安排適當的人手「放蛇」及突擊檢查,並會密切監察成效,今年中會向立法會匯報。 環保署解釋,塑膠購物袋收費法例的執管工作是署方日常綜合執法工作的一部分,會按實際情況和工作優次安排人手進行巡查及執法工作。 環保署認為,過往數年的巡查可見,絕大部分的零售商戶均遵從法例要求收取塑膠購物袋費用,整體遵規比率已達致甚高水平。 署方會不時調整執法策略,以便更有效地策劃巡查和集中執法力度,打擊少部分違規商戶的違法行為。 香港地球之友早前表示歡迎議案終於獲得通過,認為此舉是香港在減廢道路上,邁向國際水平重要的第一步。

  • 政府估計,膠袋收費全面實施後,每年帶來約2,000萬元的額外稅收,增加政府的庫房收入。
  • 疫情下港人增加買外賣次數,2020年膠袋棄置量增加至41.8億個。
  • 至於分階段實施的「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文件指,考慮到即棄膠餐具問題的迫切性,社會亦普遍對計劃反應正面,環保署正積極考慮提早實施首階段的管制。
  •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膠袋徵費實施逾10年,政府決定提高徵費。
  • 此外,海洋公園表示,會因應膠袋的大小收取1至5元的費用,收得費用將會全數撥捐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 若將膠袋化作整年數量,即44.185億個,較2016年上升2.8%,亦是自2015年推行第二階段膠袋徵費後,棄置量連續第二年增加。

稻苗飲食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表示,早前政府諮詢業界時曾解釋,修例建議食肆每單交易可派一個免費膠袋,但若容量不夠,在合理情況下可向食客派發多一個免費膠袋,因此他相信是次立法建議並非針對餐飲業,豁免亦合理。 他又稱,為防濫用膠袋,現時大部分酒樓、食肆的外賣盒及膠袋,已設有額外收費。 實施13年的膠袋徵費,明天(31日)大除夕起將加至1元正,同時取消多項豁免,包括不再免費提供盛載冰凍或冷凍食品的膠袋,即使有小孔的包裝盒,或者被紙包好的水果,顧客如索取膠袋,同樣需支付至少1元。

膠袋徵費1元: 超市、便利店、化妝品店 棄置1.1億膠袋

但是反對設立 18 個月的「準備期」,因為垃圾徵費計劃經過十多年的討論和諮詢,認為大多數香港市民已經作好準備。 另一方面,環境局文件亦提到,目標於2023年下半年實施的「垃圾徵費計劃」,初步建議在措施初期一段短時間內,向全港約290萬住宅住戶提供免費指定袋。 就原定2025年實施的「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環保署亦正積極考慮提早實施的首階段計劃。

  • 以全港741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每年棄置約564個膠袋,即每日棄置約1.54個。
  • 法例生效的首半年,執法人員將以警告為主,嚴重及屢勸不改的個案才會考慮檢控。
  • 整體而言,社會大眾支持擴大計劃的涵蓋範圍至整個零售業界,以進一步處理香港過量使用塑膠購物袋的問題。
  • 根據立法會文件,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將於10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動議就膠袋徵費擬議決議案表決,而當局則「拍板」決定徵費定為每個膠袋1元。
  • 例如,塑料袋業廠商會曾指出,在膠袋稅實施後,垃圾袋的生產量飆升六成三,不織布袋更激增九成六。
  • 當局根據堆填區棄置量調查估計,膠購袋總棄置量在2015年收費計劃全面實施首年內,較前一年下跌25%。

至於沒有載於任何包裝的食品,例如濕街市售賣的無包裝水果、蔬菜、生肉和海鮮,以及用紙局部包好的麵包等,則建議繼續獲豁免徵費,但應限制可免費提供膠袋的數量。 政府表示,立法會今日通過有關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的三項附屬法例。 政府於2021年邀請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 膠袋徵費1元2023 委員會其後於2022年4月提出了24項建議,當中包括12項有關優化計劃的建議。

膠袋徵費1元: 垃圾棄置將按量收費 違者罰款

如咖啡杯、盛載薄餅的紙盒、發泡膠盒等物品都可獲豁免,但前提是外賣必須可即時食用,且賣方用意是提供食品在售賣地方範圍外進食,方可獲豁免。 2005年的堆填區的調查顯示,每年有超過八十億個塑膠購物袋被棄置在堆填區,即每人每日平均棄置多於三個塑膠購物袋,數目明顯超出生活所需。 香港都市固體廢物逐年遞增,三大堆填區(將軍澳大赤沙堆填區、新界打鼓嶺堆填區及屯門稔灣堆填區)將於短期內爆棚。 今年初,環保署公布2013年堆填區固體廢物棄置量高達日均14,300公噸,按年上升3.4%。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共有12個商戶願意捐款予平台,包括美心中菜及麥當勞等。

膠袋徵費1元

本港的硬幣由政府發行,面額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和1角。 1993年推出洋紫荊設計硬幣,取代原來的英女皇頭像設計系列(但英女皇頭像硬幣仍然是本港的法定貨幣)。 首先面世的洋紫荊設計硬幣是1993年1月發行的5元和2元硬幣,其後是1993年10月推出的1元、5角和2角,以及1994年5月推出的新1角硬幣。 最遲面世的洋紫荊設計硬幣是1994年11月推出的10元硬幣。 但只適用於首個膠袋,假設你去麵包店買麵包,已經用平頭膠袋裝載,你再向店員索取膠袋便需要支付膠袋費用。

膠袋徵費1元: 豁免與例外:(一)因食品衞生而用的袋

外國貿易銀圓,如墨西哥鷹洋便在香港流通,代替停鑄的港幣壹圓銀幣。 如果你發現手頭的1993年1元洋紫荊硬幣可以用磁石吸起,你千萬要把它保留下來。 膠袋徵費1元 事緣在1993年我們嘗試用成本較低的鍍鋼來鑄造1元硬幣,以代替1960年開始使用的比較昂貴的紅銅鎳合金。 雖然最後我們還是決定繼續沿用紅銅鎳合金,但當時已發行了一定數量的鍍鋼1元硬幣。

膠袋徵費1元

此外,可豁免的「餐飲外賣」有四個基本條件,包括可供即時食用、即場製備、出售時賣方用意是供售賣地方範圍外食用、不是盛載在氣密包裝。 當局指,顧及通脹調整,現行收費水平最低5毫所帶來的經濟抑制效力可能已減弱。 因此作為起步點,建議把最低收費水平由現時5毫提高至1元,並預計堆填區膠袋的棄置量可以減少大約25%。 膠袋徵費1元 至於沒有或只得部份包裝的食品,仍可獲得豁免,例如散裝的生果及蔬菜、沒有任何包裝的麵包及海鮮等。

膠袋徵費1元: 豁免範圍實例:

另外,非密封包裝的外賣盒亦可獲免費膠袋,包括咖啡杯、以紙盒盛載的薄餅,以及發泡膠盒等。 不過當局指可豁免的外賣必須是可供即時食用、即場製備、非密封包裝,以及在出售時,賣方的用意是供在售賣地方範圍外食用。 除了食品外,亦有多個情況下市民購買物品可獲豁免膠袋徵費,包括卷裝廁紙的預先包裝膠袋、診所藥袋、為盛載貨品而特別設計的膠袋,以及購買雪糕時構成貨品一部份的保溫袋等。 膠袋徵費1元 現時購買急凍食品,不是散裝或包裝,因有機會產生「倒汗水」,市民可索取免費平口袋。 不過由明日起,包裝好的急凍食品屬「已完全載於包裝」,故此索取膠袋不再免費。

膠袋徵費1元

值得一提的是,環保署要求商戶就每個膠袋至少收費1元,意味着商戶可收取高於1元,不過署方呼籲商戶應向顧客清晰說明有關政策。 膠袋徵費1元2023 至於收取的膠袋徵費,當局指商戶應捐出相關收入,支持環保工作或用作支援本身業務的綠色營運,並適當地與市民分享相關捐款。 由明日起,膠袋徵費(膠袋稅)將加至1元,須收費的膠袋包括平日常見的「背心袋」和以往獲豁免的平口袋,而零售店常用的紙袋,如附有塑膠附件或面層有塑膠成份,亦需要收費。

膠袋徵費1元: 垃圾徵費要點2:3人家庭預計每月需付33至51元

她透露,大約需6至8間本地中小型膠袋廠生產指定垃圾袋,現時有約30間廠表達意向,全部均有10年或以上製造經驗,預計屆時膠袋每月每間廠總產量達900萬至1,200萬個,即全港月產最多9,600萬個。 政府自2009年起推行首階段膠袋徵費,2015年起擴大至所有零售點,商戶派發膠袋須收取至少5亳。 膠袋徵費1元2023 2015年數據顯示,當時膠袋棄置量大幅下跌至39億個,其後棄置量持續回升至2018年的45億個。 A:外國政府普遍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推行環保,但香港卻於八十年代才慢慢起步,明顯較外國遲緩,這是與香港的經濟模式轉型有關。

法例生效的首半年,執法人員將以警告為主,嚴重及屢勸不改的個案才會考慮檢控。 當「適應期」結束後,若違例者被當場截獲,將被罰款1,500元。 膠袋徵費1元 環保署副署長陸嘉健近日接受多間本地傳媒訪問時透露,港府內部目標是於2023年中正式實施垃圾徵費,不過屆時亦需視乎經濟、疫情再決定。 假如膠袋是用作預先包裝貨品及於運送到零售商之前已經密封,便毋須付費。 疫情下港人增加買外賣次數,2020年膠袋棄置量增加至41.8億個。

膠袋徵費1元: 豁免與例外:(二)用作包裝的袋

而大型固體廢物,包括來自工商業處所的廢物的棄置費用將大幅上調,由現時每公噸收費約38元,提升至365元起。 在新例下,有3個情況可以豁免徵費,第一項是「因食品衛生而用的袋」,包括餐飲外賣及沒有包裝的食品,基本上是採用一單一袋的原則,則每單一交易最多一個月免費袋。 環境保護署早前提交與立法會的文件指出,載於非氣密包裝的生鮮食品,由於包裝已能有效與外在環境分隔,並能避免滲漏或濺溢,故建議取消豁免徵費。 膠袋徵費1元 優化計劃12月31日起實施,政府會向業界和市民宣傳優化措施,並制定良好作業指引,讓業界明白相關要求。

當局表示,新法例生效後有一個月的寛限期,若發現有違規的情況,將會主要以勸喻為主,令公眾及商戶可以盡快適應。 但如若發現有商戶多次違例,可處以2000元定額罰款,甚至檢控。 新例中,如有貨品以零售方式出售,賣方須就直接或間接向顧客提供的塑膠袋,向顧客收取費用,每個至少1元。 按廢物類別比較,2016年至2018年,屬家居及工商業廢物的膠袋量一同上升,但2020年屬家居廢物的膠袋棄置量增加7%至537公噸,工商業廢物則與往年相若。 是次網上問卷調查在8月9日至27日進行,共收到311名18歲或以上市民回覆。

膠袋徵費1元: 收費

另外,雖然不織布袋(環保袋)可以多次重用,但亦屬塑膠製品,故同樣要收費。 現時多數超市都會提供平口袋供市民自由取用,環保署指,商店提供平口袋不會違反規例,但要因應顧客取用目的作出收費。 【膠袋徵費懶人包】由12月31日起,膠袋徵費將會由5角增至1元,同時冷凍食品不再受豁免! 環保團體歡迎修例,但擔心部分豁免有灰色地帶,恐影響成效。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舉例,免費袋有破損風險可獲豁免,但相關講法頗模糊及主觀,質疑會能否做到減少使用膠袋。

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計劃)首階段於2009年7月7日實施,涵蓋3,000多個主要為大型連鎖超級市場、便利店及健康護理和化妝品店的零售點。 來自受規管店舖零售類別的膠袋棄置量由首階段計劃實施前(2009年年中)的約6.6億個減至首階段計劃實施一年後(2010年年中)1.5億個,減幅非常顯著。 根據今日的立法會文件中顯示,謝展寰將在10月19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動議就膠袋徵費擬議決議案表決。 當局根據堆填區棄置量調查估計,膠購袋總棄置量在2015年收費計劃全面實施首年內,較前一年下跌25%。 然而,在其後幾年膠袋棄置量有回升的趨勢,反映有必要改善計劃以維持其減廢成效。

膠袋徵費1元: 垃圾徵費指定膠袋重新招標 取消製造商在港設廠要求惟需獲ISO9001認證

此外,海洋公園表示,會因應膠袋的大小收取1至5元的費用,收得費用將會全數撥捐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較早前我曾在本專欄裏談過有關硬幣的設計,想不到讀者們竟相當感興趣。 更有一些讀者回應,對於我「坦白招認」是洋紫荊硬幣設計的「罪魁禍首」表示諒解。 這又叫我想到,大家可能都想知道有關本港貨幣一些比較有趣的資料。 所以,我打算再把有關硬幣的一些花絮公諸同好,與各位像我一樣喜歡收集錢幣的同道中人分享。 該名曾投標的生產商批評,上次入標時政府掌握了全港膠袋製造商運作詳細資料,以至過去5年的合約數量等,今次細節地設計新計分制,的確令人懷疑當局是否已有心水生產商。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