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第二標準稅率5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俗稱「辣招」的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維持不變,但會調整買賣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第二價準稅率)稅階,以減輕首次置業家庭的負擔。 其中,最低徵稅水平由不超過200萬元,上調至不超過300萬元。 若是400萬元物業,繳付的從價印花稅,將由9萬元減至6萬元,節省了3萬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調整買賣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第二價準稅率)稅階,不會助長樓市「炒風」。 理論上,此舉除了能達到慳稅的效果,更大的好處是可以不斷把物業轉讓至同一位直系親屬,兼且保留「首置客」的名額,一直以舊印花稅購入物業,成功減低置業的成本。

由於受經濟下行、疫情不明朗等因素影響,非住宅物業售價和成交量在過去一段時間已顯著回落,需求有所縮減。 立法會今日通過《2020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由去年11月26日起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並回復以第二標準稅率徵收非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歡迎。 而是次從價印花稅的稅階調整後,樓價介乎300萬至1,000萬元物業的稅款均有所減少,相信今年1,000萬元以下物業成交將會重新主導市場,佔整體成交比例將穩企8成以上水平。

第二標準稅率: 計算自己供款能力

香港政府規定由2016年11月5日開始,香港的所有物業從價印花稅一律為物業價格的15%。 簡單來說就是非首次置業的買家一定要支付物業價格15%的印花稅。 第二標準稅率 反之,首次置業買家則可以獲得稅務寬減,只需按照優惠的第二標準稅率繳付印花稅。 值得留意,合資格外來人才居港滿 7 年,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就其首次購買的住宅物業,可申請退回已繳付的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支付首置的從價印花稅(按第二標準稅率計算)。

  • 2020年施政報告公佈,由2020年11月26日起,買入非住宅物業(工廈、商廈、商舖及車位)撤銷雙倍從價印花稅,跟隨較便宜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
  • 「免稅額」,例如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等,而自願醫保計劃保費亦可以用作申請扣稅之用。
  • 先買後賣是目前換樓客較常見的交易方式,即先買入心儀的新物業,完成交易後,再行出售舊有物業。
  • 除了上面提到的“直系親屬轉讓”,還有很多買家以“公司股份轉讓”的方式,成功節省數百萬元的印花稅。
  • 假設業主本身有物業在身,但是如果業主在指定期限內將物業「先買後賣」那依然可以算是首次置業。
  •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 當購買由公司持有的物業時,律師需要代買家審查物業產權及被購公司財政狀況;所以購買公司物業的法律開支往往比直接購買物業更高。

對於「辣招」措施不變,政府消息人士解釋是根據樓市市況、氣氛、本地經濟、未來房屋供應而定,不會就今年會否調整而下定論。 不過,當局考慮到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10多年都未有調整,決定把每個稅階提高50%,以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特別是中小單位,預計購買200萬至1000萬元單位的買家會受惠。 陳茂波表示,2022年購置住宅物業人士中,超過9成屬首次置業,考慮到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自2010年以來未有變動,他決定作出調整,主要目的是減輕一般家庭首次置業的負擔,特別是中小單位。 有關調整將按今日在憲報刊發的《公共收入保障令》即日生效,預計這項措施將會令3.7萬名買家受惠。

第二標準稅率: 印花稅是什麼?

他又指,雖然寬減的印花稅金額只是數萬元,屬少「減辣」,但象徵意義重大。 以往港府房策以壓抑需求為主,多年來只有加辣措施,少見「減辣」,但面對去年疫情,物業成交量創新低,私樓樓價更錄逾15%的跌幅,港府今願意稍為樓市「鬆綁」,亦證明了政府亦意識到物業市場乃香港其中重要經濟命脈,因時制宜。 第二標準稅率 購買新的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原有唯一的住宅物業,可獲退稅,但不能完全退回新物業價值15%的稅金,因新物業亦需按繳付第二標準稅率下的稅金,故只能退回稅金相差之金額。

2020年施政報告公佈,由2020年11月26日起,買入非住宅物業(工廈、商廈、商舖及車位)撤銷雙倍從價印花稅,跟隨較便宜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 如果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擁有其他物業的業主,或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或公司名義買樓(無論是首置或非首置),從價印花稅AVD將會使用第1部稅率去算,簡單一點說就是劃一為物業售價的15%(2016年11月之後)。 市民如在2012年10月27日後購買住宅物業,並在36個月以內賣出該物業,均需繳納「額外印花稅」,除非符合豁免情況。 主要針對境外投資人士及公司客户,因此亦稱「非香港永久居民買樓印花稅」,在從價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之上徵收。 非住宅從價印花稅是一種印花稅,是為了控制物業市場,特別是非住宅物業市場的需求而設立的。 這種稅收是基於物業買賣的買方支付的,並且按照物業價值的一定百分比收取。

第二標準稅率: 【2020居屋】申請居屋懶人包 有咩要注意? 入息上限/按揭攻略/申請程序

輸入「帳單戶口號碼」時要注意,繳款單上有供電子付款專用的收款帳號,列於稅單左下角的11位數字正為收款帳號,但毋須輸入字母。 分期交稅申請表格(IR1360)」,並且以書面,或者親身向稅局作出申請,記得要帶同繳稅建議書、過去3個月的銀行月結單/ 存摺副本、收入及支出詳情。 舉個例,如果稅局評定你兩期總共是要繳交HK$20,000 稅款,你第一期忘記交稅,那麼兩期稅項就會即時到期,稅局會向你徵收5%附加費,你總共就要交 HK$21,000 稅款(連附加費)。 當你收到「評稅通知書」,重要資料會清楚印在通知書的第一頁,包括應繳稅款總額、第一及第二期應繳稅款等。

薪俸稅額是(1)按你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或(2)以「總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第二標準稅率2023 政府沒有撤辣,消息指政府於諮詢期間,有聲音認為要幫助年輕人減輕印花稅,但這樣做將引起一批中年沒有樓的人士不滿,故選擇首置減少印花稅,將稅階拉闊。 三項適用稅項之總和,就是你要繳交的印花稅款,如你對數字不敏感,可上政府網站使用印花稅計算機,數目就一清二楚。

第二標準稅率: 財政預算案2023|年內推參建居屋先導計劃框架

《命令》及《條例草案》分別於今日和三月三日刊憲,並於三月十五日提交立法會審議。 1988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期間的印花稅率以下連結載有計算由2010年4月1日起買賣或不動產轉易契的印花稅例子及常見問題。 由1999年4月1日開始,物業轉讓印花稅將根據代價款額或價值的確實金額計算,而非用以往調高至最接近的$100後才計算的方式。 第二標準稅率2023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有關措施適用於 2022 年 10 月 19日及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現時,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主要適用於取得住宅物業(須符合特定條件)及取得非住宅物業。 住宅物業交易需要購買人是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且於取得有關物業時並非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方可按第二標準稅率繳付從價印花稅。 第三個稅率就比較簡單,所有「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外的買家和公司名義的買家,置業也需要繳付樓價15%的額外印花稅。 所以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例如內地人士或公司名義買樓,無論是首置或第二個物業,均需要繳交15%的BSD和15%的AVD,總共是30%的印花稅,30%也是現時買家印花稅的上限。 第二標準稅率 考慮到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自2010年都未有調整,故決定對此作出調整。

第二標準稅率: 裝修應否買第三者保險?一個不幸爆鹹水實際案例

必須留意的是,由於首置客購買物業,同樣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只是稅率較底,因此並無法完全退回全數15%,而是會扣取新一筆首置從價印花稅後,再補回差價。 財政預算案202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公布本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 陳茂波表示,樓市「辣招」維持不變,但調低從價印花稅稅階,減輕一般家庭置業負擔。 政府在二○一三年引入雙倍印花稅時,物業市場出現過熱的跡象,交投暢旺、價格飆升,因此當時有必要遏抑非住宅物業的需求,令物業市場平穩發展。 由於受經濟下行及疫情不明朗等因素影響,非住宅物業的售價和成交量在過去一段時間已顯著回落,需求有所縮減。

應付的 AVD 第二標準稅率2023 為 180,000 第二標準稅率 美元(600 萬美元 第二標準稅率 x 3%)。 如納稅人已在繳稅期限日依期繳付稅單的第一期稅款,但獲批准分期繳付稅單的第二期稅款,一年的豁免上限會由稅單的第二期稅款的繳稅期限日起計。 吸引旅客方面,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指,看到澳門送船飛,建議政府要推出措施,例如送回程高鐵票,吸引旅客過夜來港,振興經濟,為香港帶來新動能。 私營房屋方面,估計由今年起計的5年內,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9,000個。 截至2022年年底,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維持在較高水平,約為105,000個單位。 香港樓宇買賣中,最常見以及最基本的印花稅,即為「從價印花稅」。

第二標準稅率: 財政預算案|首置印花稅懶人包 未簽正式買賣合約能否受惠?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根據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 (以較高者為準) 第二標準稅率 , 按賣方或轉讓方轉售或轉讓前持有物業的不同持有期而定的稅率計算。 額外印花稅是政府為了打壓炒風而在2010年11月推出的其中一項樓市「辣招」,而在2012年10月則進行了修改。 如果大家對DSD 有些印象,這個其實是在2016年11月之前,第1部稅率不是劃一以15%去計算,而是按樓價收取1.5% - 8.5%,大約是前段講AVD第2標準稅率的雙倍印花稅,所以坊間俗稱叫「雙倍印花稅」,不過現在已經不用理會。 以上內容涉及專門和複雜的法律知識及法律程序,本文僅是對有關題目的一般概述,只供參考,不能構成任何個別個案的法律意見。

第二標準稅率

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邱勇教授認為調低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有「托市」之嫌,旨在刺激本港樓市,防止樓價在眾多外圍環境下行因素下,持續下行。 一般而言,會在買方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支付,並由律師樓代為辦理,買家只需帶同支票簿到律師樓,繳交相應印花稅。 但在實際情況,還要視乎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臨約 )與正式買賣合約 (正約) 之間的日子差距。 非首置印花稅主要為遏止炒風,包括買樓收租,自 2016 年 11 月 5 日起,以下人士須劃一收取 15% 稅項,即第 1 標準第 1 部稅率 。 另外,不少人買樓後再買車位,雖然車位屬非住宅類別,但亦須交從價印花稅,詳情可讀車位按揭+印花稅攻略。

第二標準稅率: 香港證券的轉讓

但審批方面,相對會比較嚴謹,建議申請之前詢問銀行或找按揭專... 為刺激樓市復甦,英國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早前宣佈,由7月8日起,若購買50萬鎊以下的物業,只要是首置就可獲豁免繳交印花稅,若... 在香港,將物業內部轉讓予近親是一個合法途徑以購買物業和節省稅項。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