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12大優點2023!內含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以每100克計,葡萄籽油組別的平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63.4克)是所有組別中最高,其次是大豆油(53.5克),以及粟米油(50.1克)。 除了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椰子油亦是平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2.0克)最低的組別。 全部樣本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及最低的樣本分別是「純一」(#28,每100克含64.3克)和「Bio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Planète」(#20,每100克含0.6克),兩者相差約106倍。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是次檢測報告中有10款食油未驗出或只含最微量塑化劑、致癌物及有害物,獲消委會總評分評為滿分(5/5),證明相對安全,當中有常見的品牌可安心食用。

  • 刀嘜純正花生油(3樽x900毫升)塑化劑,DEHP:0.28毫克/公斤;DINP和DIDP合計:4.7毫克/公斤。
  • 29個樣本中所驗出的含量介乎每公斤100至2,000微克,含量差距極大,當中「SuperFoodLab」被驗出每公斤含1,100微克,而「御品皇」每公斤更有2,000微克,超過歐盟標準。
  •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初榨橄欖油及冷壓油是以機械方法壓榨製成,理論上在生產過程中不會使用高溫和其他化學物,不應含有3- MCPD和環氧丙醇。
  • 消委會測試報告指,50款食油樣本中,6成樣本被驗出含氯丙二醇及其脂肪酸酯,最低130微克和最高1,900微克。

歐洲食物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為DEHP、DBP、BBP及DINP訂定組合每日可耐受攝入量(group tolerable daily intake)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05毫克。 以1個60公斤體重人士為例,其DEHP、DBP、BBP及DINP的組合每日可耐受攝入量為3毫克,長期每日進食樣本#14超過0.9公斤才會超過限量,因此一般食用下應該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消委會今日(7月18日)公布食用油最新評測結果,分別從塑化劑、污染物、致癌物、脂肪酸比例及煙點等方面測試。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最高瀏覽

發現部分產品含有可能致癌物,1款生抽的菌落總數遠超內地標準上限。 消委會引述研究指,塑化劑是內分泌干擾物質,長期過量進食可能會影響實驗動物生殖系統的發育。 但以1個60公斤體重人士為例,塑化劑組合每日可耐受攝入量為3毫克。 若長期進食塑化劑超標樣本,每日超過0.9公斤才會超過上限,因此一般食用下,應該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測試亦發現2款樣本含有屬基因致癌物苯並芘,其中「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的檢出量(每公斤2.1微克)輕微超過歐盟標準(每公斤2.0微克)。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亦驗出29款食油樣本含有環氧丙醇,由於環氧丙醇屬於基因致癌物,JECFA及EFSA建議人們應盡量減少攝入。 29個樣本中所驗出的含量介乎每公斤100至2,000微克,含量差距極大,當中「SuperFoodLab」被驗出每公斤含1,100微克,而「御品皇」每公斤更有2,000微克,超過歐盟標準。 測試中有1款樣本驗出含量,不超過香港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但高於歐盟標準。 動物實驗發現,它可引致胃癌,甚至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發腫瘤。 是次測試了5種塑化劑(DEHP、DBP、DIDP、DINP及BBP),50款樣本中,有35款檢出塑化劑,佔整體70%。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12款不含塑化劑食油【內附名單】

此外,測試中亦發現35款個樣本(即佔總數約七成)檢驗出塑化劑,與2017年相類測試的百分比結果相若。 消委會續說,有研究指出塑化劑為內分泌干擾物質,長期過量進食或會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 結果發現50款食油中有29個樣本驗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則大約58%樣本,含量介乎每公斤100微克至2,000微克。 另外,測試亦發現御萬家的百分百純正粟米油,以及百分百純正花生油,含有屬基因致癌物苯並[a]芘,其中前者含量達每公斤2.1微克,輕微超過歐盟每公斤2微克標準,但同樣符合香港的規例。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測試亦發現2款樣本含有屬基因致癌物苯並[a]芘,其中1款粟米油的檢出量(每公斤2.1微克)輕微超過歐盟標準(每公斤2.0微克)。 以含量最高「Carrington Farms」的樣本為例,1個60公斤體重的成人要長期每日進食約127克及64克才分別超過JECFA及EFSA的建議,除非慣常以十分油膩的方法烹調和進食,因此在正常食用分量下應不會構成健康風險。 消委會指,以上2款食油分別檢出1,100微克和2,000微克致癌物環氧丙醇,超出歐盟標準的每公斤1,000微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及EFSA)建議人們應盡量減少攝入基因致癌物。 高溫煎炸食物時,消費者應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油,因為它在高溫下較穩定;若選低煙點食油進行高溫烹調,會釋出大量油煙,長期吸入會影響健康。 是次測試中,有 26 款不同類別的食油的煙點均等於或高於 200°C,較適合高溫油炸或烘焗;而低於 180°C 亦有 7 款,適合較低溫的烹調方法,例如製作沙津。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食用安全|即食麵竟無防腐劑?拆解禿頭致癌迷思 揭1物最傷身

消委會坦言,是次測試結果並不理想,並認為生產商有責任確保食油品質和安全,能夠管監察生產食油程序,要做到不含污染物並非不可能。 而食物安全中心隨後補充,所有樣本於正常情況下食用不影響健康,而且符合法例。 是次測試中,有26款不同類別的食油的煙點均等於或高於200°C,較適合高溫油炸或烘焗;而低於180°C亦有7款,適合較低溫的烹調方法,例如製作沙津。 此外,測試發現約7成(35款)樣本檢出塑化劑,這與2017年的百分比結果相若。

至於3-MCPD及GE測試項目,該生產商指由於現時香港法例及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均沒有設定相關安全標準,同時此等項目的安全性及毒理性的研究目前也只限於動物,對人體的危害還沒有全面的瞭解和結論。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2023 再者在食用油的國際貿易(FOSFA)中,此等項目並不是國際採購標準,更沒有既定標準或相關法例可依循。 因此該公司表示現階段只能對該等項目在 採購及生產方面進行密切關注。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50款常見的食油樣本 測試食物安全及營養素含量

消委會指測試結果並不理想,認為生產商有責任確保食油品質及安全,但強調所有樣本在正常情況下食用不影響健康,而且亦符合本港法例。 先說塑化劑的準則,歐洲食物安全局認為,塑化劑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DEHP為3毫克,DBP為0.6毫克,DINP和DIDP合計則為9毫克。 至於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及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Glycidol),JECFA和歐洲食物安全局分別就3-MCPD及3-MCPDE的暫定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及每日可容許攝入量,分別為每公斤4微克及0.8微克。 近日,消委會進行了50款常見食油測試,當中發現有6成食油都含有致癌物環氧丙醇,更有兩款含量超出歐盟標準,包括「SuperFoodLab」的純正椰子油及「御品皇」純正花生油。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yl esters,GE)[以環氧丙醇(glycidol)顯示]是油脂在超過200℃脫臭加工過程中形成。

5.食油應儲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開封後盡量在2至3個月內用完。 如果食油發出油膉味(rancid)或變酸,即表示該產品已經變壞。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食油 │ 香港6成食油驗出致癌物、21款食油獲消委會5星總評!

全部樣本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樣本是「寶鼎」(#32)和「Wesson」(#39),每100克含1.0克。 全部樣本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及最低的樣本分別是「Bio Planète」(#20,每100克含87.8克)和「Showa」(#33,每100克含6.2克),兩者相差約13倍。 樣本類別分組是根據是次搜羅到的樣本訂定,由於部分組別只有1至3款樣本,故調查結果不能代表市場其他於該組別的類似產品,報告只供消費者參考。 3.大部分食油都適用於不同的烹飪方法,不同食油的脂肪酸比例及煙點各有差異,消費者可適時轉換食油種類,並保持均衡飲食習慣;但高溫烹調方法應考慮選擇煙點較高的食油,以免釋出大量有害的油煙。 烹調除了講究色香味俱全外,還要注意健康,消費者選用食油時,宜全面考慮其營養值。 雖然是次檢測的13個樣本組別中,部分只有1至3款樣本,未能全面代表市場其他於該組別的類似產品,然而,各食油組別的相關營養值對消費者選用食油時亦具參考作用。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引述香港營養師協會指,進食食油的份量因個人因素而異,包括能量需求、體重和活動水平。 參考世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的資料總脂肪的攝入限量為少於每日攝入能量的30%,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限量為少於每日攝入能量的10%,反式脂肪酸則為少於1%。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早前搜集了50款市面較常見的食油樣本作檢測,包括14款特級初榨橄欖油、2款橄欖油、2款牛油果油、3款椰子油、2款茶花籽油、2款葵花籽油、2款米糠油、2款葡萄籽油、3款粟米油、6款芥花籽油、1款大豆油、6款花生油和5款調和油(blended oils)。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測試樣本及項目

不過,若消費者事先沒有仔細留意或詳細詢問優惠及收費細節,於結帳時才發現優惠的內容與食肆的理解有別,因而金額與預期有出入,消費紛爭隨時由此而起。 相比往時,現今不少長者已習慣使用智能手機作為日常溝通工具,所以近年不同電訊商推出各式各樣標榜專為長者而設的手提電話月費計劃,在數據量、傳送速度、通話時間、增值服務等方面,為銀髮消費者提供各類選擇。 消費者委員會搜集了9間電訊商合共21個手機月費計劃的資料,作全面...

消委會引述研究指出,塑化劑是內分泌干擾物質,長期攝入或影響實驗動物生殖系統的發展及發育,已將上述檢測結果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若以每100克計算,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含量樣本屬1款花生油(74.8克),而最低是1款椰子油(1.0克),兩者相差約74倍;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1款葡萄籽油(64.3克),而最低是1款椰子油(0.6克),相差達106倍。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2023 消委會提醒,雖然不飽和脂肪酸對身體有益,但它仍屬脂肪,長期過量攝入可令體重增加。 以每100克計算,測試中,以茶花籽油、橄欖油和特級初榨橄欖油3個組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至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則以葡萄籽油、粟米油2個組別及大豆油樣本為最高。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食油每日建議攝取量

消委會又發現,兩款聲稱冷壓的茶花籽油樣本,及一款初搾橄欖油樣本,都檢出氯丙二醇。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2023 消委會指,相關樣本可能經過直接或間接經高溫處理,或受到非冷壓油污染。 「御萬家」分銷商提供廠商檢測報告,表示旗下百分百純正粟米油及花生油的3-MCPD及縮水甘油含量較本會的測試結果低,認為是由於兩者採用的檢測方法不一致及實驗室檢測偏差。

另外,消委會亦發現,營養標籤標示值和測試結果的差距,例如有1款樣本的飽和脂肪酸含量的測試結果高於標示值+22.6%;1款樣本沒有標示反式脂肪酸。 消委會指,此做法有機會誤導消費者選購不合適的產品,影響長期病患人士,例如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病及高血壓等患者。 上述食油被驗出每公斤有11毫克塑化劑,超過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和歐盟上限(含量為每公斤不多於9毫克)。 食油中的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水平,並有助控制體內好、壞膽固醇的水平。 以每 100 克計算,測試中,以茶花籽油、橄欖油和特級初榨橄欖油 3 個組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至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則以葡萄籽油、粟米油 2 個組別及大豆油樣本為最高。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FERC ISSUES POSITIVE FINAL EIS FOR CP2 LNG

消委會指,50款食油當中,47款含有最少一種有害污染物,20款更有三種或以上。 五成八樣本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介乎每公斤100至2000微克,當中兩款超出歐盟標準,包括「SuperFood Lab」的一款椰子油,每公斤有1100微克,而「御品皇」的純正花生油,每公斤有2000微克。 另外,是次測試亦發現6成食油樣本含氯丙二醇脂肪酸脂,含量介乎每公斤130至1,900微克。 根據動物實驗證實,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氯丙二醇脂肪酸脂,會損害腎臟功能、中樞神經及雄性生殖系統。

現時食安中心為食油訂定的行動水平是每公斤10微克苯並[a]芘,將於2023年6月1日生效的香港《2021年食物內有害物質(修訂)規例》(下稱「修訂規例」)則規定任何油或脂肪或兩者的混合物的苯並[a]芘的最高含量為每公斤5微克,而歐盟的標準則為每公斤含2微克。 2017年的食油測試發現60款樣本中有9款檢出苯並[a]芘,當中1款超過歐盟標準。 是次測試結果顯示,「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31)及百分百純正花生油(#42)檢出苯並[a]芘,雖然全部符合香港的行動水平及將實施的修訂規例,但樣本#31檢出每公斤2.1微克苯並[a]芘,輕微超過歐盟標準。 測試又發現有六成(30款)樣本檢出氯丙二醇脂肪酸脂,檢出量介乎每公斤130至1,900微克,動物實驗長期每日攝入過量會損害腎臟、中樞神經及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2023 另外,「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及百分百純正花生油檢出致癌物苯並【a】芘,雖符合香港行動水平及將實施的修訂規例,但當中「御萬家」百分百純正粟米油檢出每公斤2.1微克苯並【a】芘輕微超出歐盟標準(每公斤含2微克)。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測試及調查報告

由於塑化劑是一種可提高塑膠彈性和柔軟度的化學物質,有研究指其屬於內分泌干擾物質的一種,長期過量進食可能會損害腎臟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及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發育。 消費者委員會大規模測試60款市面較常見的食油樣本,結果發現42款檢出污染物氯丙二醇、46款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41款含塑化劑,當中5款更高於本港行動水平和歐盟標準的上限,還有2款檢出殘留溶劑三氯甲烷。 食油種類多,選擇食油原來有一定學問,例如有些愛下廚人士講究以不同食油烹調不同的料理。 消委會在2022年搜羅50款常見食油進行測試,包括特級初榨橄欖油、橄欖油、牛油果油、椰子油、米糠油、芥花籽油、花生油、葡萄籽油、粟米油等,結果發現有47款食油樣本檢出1種或以上的有害污染物,當中20款檢出3種或以上的有害污染物。 部分食油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高溫加工處理,在脫臭加工過程中會產生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 esters,3-MCPDE)和縮水甘油脂肪酸酯(GE)。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然而,當年有5款樣本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和歐盟上限,而是次測試則只有1款特級初榨橄欖油樣本超標,情況有所改善。 另外,兩款「御萬家」的食油樣本有基因致癌物苯並芘,分別是純正粟米油及純正花生油,前者輕微超過歐盟標準。 消委會測試報告指,50款食油樣本中,6成樣本被驗出含氯丙二醇及其脂肪酸酯,最低130微克和最高1,900微克。 消委會該次測試主要涵蓋3大範疇,包括:安全測試、營養素測試及煙點測試,另外亦檢視了產品的包裝資料。

消委會食油測試報告: 消委會:逾40款食油含致癌物 「御萬家」「大昌」花生油上榜 長期食損腎功能

消委會建議,無論選用任何種類的食油,都應該減少以高溫多油的方法烹調食物,以保障健康。 營養標籤方面,「Grove」牛油果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測試結果高於標示值22.6%;「Monini」葡萄籽油沒有標示反式脂肪酸;「寶鼎Tripod」純正粟米油和「Wesson」大豆油反式脂肪酸測試結果未達標示為「0」要求。 「Monini」葡萄籽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測試結果與標示值相差達-23.5%,4款測試結果少於標示值20%,相差達-31.4%至-85.7%。 另外,「Primo」Organic Sunflower Oil Cold Pressed檢出脂肪酸比例營養標籤值差異大;「Essential Waltrose & Partners」葵花油脂肪酸譜差異大,顏色和質感不同。 「駱駝嘜」花生特級食油產品名稱只顯示「花生」,但成分表第一位是菜籽油。

消委會指出是次測試結果當中,各樣本的3-MCPD含量介乎130微克至1,900微克,最高的是Carrington Farms的調和油,名字為Coconut & Avocado Cooking Oil Blend。 消委會提醒,應減少攝入含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避免令體內壞膽固醇水平增加。 其中反式脂肪酸更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對健康影響比飽和脂肪酸更大。 測試中除椰子油外,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別的平均反式脂肪酸含量接近0,以每100克計算,14款樣本中只有1款檢出微量(0.1克)反式脂肪酸;而橄欖油、牛油果油,以及芥花籽油組別的平均含量亦較低;反之,平均含量較高的分別為大豆油樣本、葡萄籽油和粟米油組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