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2023懶人包!內含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茘枝角站設有8個車站出入口,出入口主要連接長沙灣工貿區及鄰近的住宅區,部分出入口鄰近主要街道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荔枝角站計劃嗰時原名長沙灣站,但因當時長沙灣站用咗個名,最後先依該區西部嘅荔枝角改名荔枝角站。 然而,嚴格嚟講,車站位置唔喺荔枝角,而係喺成個長沙灣西北面,而長沙灣廣場同深水埗運動場都係接近荔枝角站,唔近長沙灣站。 因此,唔少市民誤以為荔枝角站喺荔枝角中心地帶而落錯車。 荔枝角站位於九龍西深水埗以北至美孚新邨以南一帶嘅一片嘅19世紀末填海土地上嘅北面。 荔枝角站屬於中型車站,荔枝角站位於工商貿區,平日有一定人流,所以前地鐵公司(家下港鐵公司)喺2007年開始進行車站翻新工程,更換車站內燈光系統同埋為車站商店、客務中心進行翻新,以及增建升降機等。

由於區內沒有大型重建或發展項目,區內5個選區自1999年的範圍幾乎保留一樣,唯因應填海工程而更改名稱。 基於歷史原因,盈暉臺第2、3座曾屬葵青區荔華選區,2007年起改劃入深水埗區美孚北選區。 因此屬九龍深水埗區的界線向北移約10米,現時以盈暉臺及華荔邨之間的消防通道為界。 荔枝角(英語:Lai Chi Kok)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處界限街以北,是新九龍及新界的分界點。 行政上主要屬於深水埗區,西北面近荔景山路一帶則屬新界葵青區,為全港現時唯一橫跨九龍及新界界線之社區。 茘枝角站設有一條地下行人通道,行人隧道全長約300米,位於長沙灣長荔街地底,連接荔枝角道以南新落成的住宅發展區及茘枝角站,而承建商為基利承建有限公司。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車站名稱與位處地域的混淆

「荔枝角」所指本來應為孺地腳,大概位置為今日蝴蝶谷道以西,荔景山路及葵涌道以東一帶;而毗鄰的葵涌道原本就是築在此海灣的架空橋,但現時海灣已被填平。 1982年5月17日地鐵荃灣綫通車,卻將長沙灣工業區一帶的車站稱為荔枝角站;而位於荔枝角一帶的車站稱為荔灣站,其後於1985年依美孚新邨而改稱為美孚站。 茘枝角站A出口原是位於長沙灣道行人道旁,而當長沙灣廣場落成之時,該出入口則被遷到建築物以內,即現時的位置。 由於四站跟周邊設施的關係複雜,讓不少乘客尤其區外人士於錯誤的車站出閘,因此港鐵公司特别在車站大堂貼出目的地指引,教導乘客應在正確的車站下車。 「荔枝角」所指本來應為孺地腳,大概位置為今日蝴蝶谷道以西,荔景山路及葵涌道以东一帶;而毗鄰的葵涌道原本就是築在此海灣的高架橋,但現時海灣已被填平。 此外,站內有唔少自助服務設施畀乘客享用,包括恒生銀行及中銀香港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等。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戰後該油庫仍然繼續運作,1959年至1969年期間,該處曾為香港商業電台的總部,其後遷往廣播道。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2023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1968年美孚油庫遷往牙鷹洲,原址發展為美孚新邨,1968至1978年美孚新邨八期先後分落成入伙,合共99座提供13,149個單位,成爲為香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 自1970年代,美孚新邨是中產人士的聚居地,亦是香港步入小康社會的一個標誌。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商店數目

茘枝角站設有2層,地面為車站出入口及長沙灣公共運輸交匯處。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2008年,多個建制組織包括經民聯、西九新動力的立法會、區議員議員以及社區幹事一直爭取於美孚站A出口加設無障礙設施。 然而相隔近10年後,港鐵才在2018年2月表示會增設升降機連接大堂及A出口,並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動工,工程原預計於2022年完成,但直到現在仍未完工[15][16]。 美孚站G出口因車站設計關係,其非付費區一直未能與站內其他非付費區貫通,居住於鄰近G出口一帶的居民欲要前往美孚新邨或萬事達廣場一帶,若要取道車站通道就必須支付港鐵車資,不然只能離車站繞道而行,造成不便。

美孚站在建造及通車時名為茘灣站(英語:Lai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Wan Station)[11],名稱來自荔枝角灣,車站於1982年5月17日隨荃灣綫全綫通車而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熊谷組株式會社。 後來荔枝角灣因填海而消失,因車站較近美孚新邨,於1985年5月31日港島綫通車時一併改名。 另外,位於屯馬綫1號月台的西側設有預留管道供未來同屬西部走廊鐵路的港口鐵路綫之貨運列車使用[10],但由於港鐵貨運業務已停止營運,故此該管道使用機會渺茫。 該區有一個景點叫做嶺南之風,位於荔枝角公園內,屬於一個中式公園,以嶺南風格造園的原因是由於地點位於荔枝角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 全港首個大型私人屋苑美孚新邨佔去荔枝角灣填海區大半土地,前身為美孚油庫。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月台類型

2020年末,時任美孚北區議員李俊晞指,位於荔枝角公園體育館門外,原為慶賀千禧年而於1999年末埋下的文物時間囊,被康文署稱不對外公佈後突然被掘起,至今仍然未公開當年嘉賓和議員所儲存的物品[10]。 於該處擺放時間囊的原因,是該地屬當時臨時區域市政局及臨時市政局轄區交界點,亦即表示此地毗鄰新界和九龍的分界。 事實上,埋下時間囊的距離與當時新界葵青區的舊邊界(景荔徑、荔景山路、荔灣道之交界點[11])只有約100米。 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簡稱荔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9]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現今要在荔枝角西北面分辨九龍和新界會較爲困難。

  • 美孚站同時提供接駁西九龍發展區及荔景山路一帶的交通服務。
  • 茘枝角站設有8個車站出入口,出入口主要連接長沙灣工貿區及鄰近的住宅區,部分出入口鄰近主要街道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 月台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皆採用朱紅色紙皮石,大堂兩旁的牆身亦採用朱紅色焗漆板。
  • 茘枝角站(粵拼:lai6 zi1 gok3 zaam6;英文:Lai Chi Kok Station)係港鐵荃灣綫嘅一個鐵路車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長沙灣道工商貿區地底,喺1982年5月17號啟用。
  • 美孚站在建造及通車時名為茘灣站(英語:Lai Wan Station)[11],名稱來自荔枝角灣,車站於1982年5月17日隨荃灣綫全綫通車而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熊谷組株式會社。

站旁荔枝角大橋下有美孚巴士總站及小巴站,大橋兩旁亦有多條巴士線的中途站。 另外,九龍專線小巴81K線與港鐵提供免費轉乘優惠;而鄰近美孚站的盈暉薈亦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享有港幣2元的車資折扣。 茘枝角站的命名使地區名稱轉移:原本指蝴蝶谷道以西地帶,即美孚新邨一帶的地名「茘枝角」被轉移至茘枝角站一帶原稱長沙灣的地區;「長沙灣」則變成長沙灣站一帶原屬深水埗的地區的地名。 然而,部分機構仍然根據正確的地名命名設施,例如長沙灣廣場及長沙灣巴士總站於當時地鐵站通車後的1989年才落成。 部分前往此等設施的人,可能會根據車站名稱,而於錯誤的車站出閘。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香港地铁新闻

本站設有14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月台及大堂的牆身及柱身皆採用朱紅色紙皮石,大堂兩旁的牆身亦採用朱紅色焗漆板。 兩鐵合併後,九巴一併將東、西行站所有站位更名為「荔枝角鐵路站」(Lai Chi Kok Railway Station);至2017年8月,再將站名中「鐵路」一詞去除,改至現稱。 新巴及城巴報站系統播報東行站時,會列出「 荔枝角站 、長沙灣廣場」(Lai Chi Kok Station , Cheung Sha Wan Plaza)。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茘枝角站(粵拼:lai6 zi1 gok3 zaam6;英文:Lai Chi Kok Station)係港鐵荃灣綫嘅一個鐵路車站,位於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長沙灣道工商貿區地底,喺1982年5月17號啟用。 其後隨著香港經濟發展,長沙灣變成民用綜合社區,以工業及住宅為主,近年才有商業大廈於工業區落成。 現時長沙灣與深水埗的界線非常模糊,欽州街以北至興華街以南一帶的長沙灣亦可稱為深水埗;長沙灣與茘枝角的界線則有蝴蝶谷道而清楚一點,但荔枝角站的命名,令誤會情況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荔枝角站的「荔」字(下方為三個「力」字),於站內範圍被寫成「茘」字(下方為三個「刀」字)。 有傳聞指這是因為當時承辦興建地鐵的工程的日本財團,在製作車站名稱的字型時,未有留意「荔」字在中文與日文中寫法不同,因此使用了日本漢字的「茘」字。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荔枝角站

1980年代荔枝角灣進行填海工程,成爲荔枝角陸地之一部分。 土地其後發展成荔枝角公園及現今的荔灣花園、華荔邨等住宅,縮短九華徑,清麗苑和美孚新邨的距離,三邊居民來往更容易。 而位於葵涌中心地帶的葵芳、荔景跟華荔邨一帶相距又較遠,進一步模糊葵青區和深水埗區的分界。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前身是荔枝角醫院的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於2012年6月22日開幕,並於逢星期二、四、六免費開放公眾參觀。 展館展出饒宗頤教授的作品,包括繪畫、書法、文玩及一系列學術著作。 連接大堂及月台的升降機曾於2016年8月14日起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並於2017年5月重投服務。 此外,站內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及自動售賣機等[2],以及香港郵政郵箱[3]。 荃灣綫採用一組島式月台,而月台支柱及牆壁均以湛藍色紙皮石點綴;而屯馬綫則採用兩個側式月台,而月台牆壁上亦設有水墨畫設計。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車站月台

除此之外,港英政府統治期間一向視九華徑村為新界原居民村,享有丁屋權益,其村亦為荃灣鄉事委員會的屬村之一[8](葵涌沒有獨立的鄉事委員會,區內所有鄉村均屬荃灣鄉事委員會,而非葵青區內的青衣鄉事委員會)。 回歸後政府維持原殖民地政府的原居民政策,造成九華徑、華荔邨等荔灣一帶仍被視為新界,不能隨意劃入屬九龍的深水埗區。 值得一提的是,現時荔枝角分屬葵青及深水埗兩區,亦為新界及九龍(新九龍)的邊界。 呈祥道以西北一帶,包括全個荔景山(即舊稱磨石山及穿鼻山),在舊地圖中可見稱作荔枝角[4],惜此說法日漸息微,但荔景山上兩個水務署設施(荔枝角海水抽水站和荔枝角食水配水庫[5]),仍保留荔枝角之名;而瑪嘉烈醫院的官方地址,亦是使用荔枝角為記[6]。 整個美孚站可分為荃灣綫及屯馬綫兩個部分:其中在1982年啟用的荃灣綫大堂及月台位於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地底,分別位於L2、L3層,而L1層是通往屯馬綫大堂的通道。 這條通道伸延至位於荔枝角公園的地面出入口,並與屯馬綫大堂連接;而在2003年啟用的屯馬綫(當時為九廣西鐵)大堂及月台則位於荔枝角公園內。

  • 荔枝角站計劃嗰時原名長沙灣站,但因當時長沙灣站用咗個名,最後先依該區西部嘅荔枝角改名荔枝角站。
  • 後來荔枝角灣因填海而消失,因車站較近美孚新邨,於1985年5月31日港島綫通車時一併改名。
  • 由於區內沒有大型重建或發展項目,區內5個選區自1999年的範圍幾乎保留一樣,唯因應填海工程而更改名稱。
  • 基於歷史原因,盈暉臺第2、3座曾屬葵青區荔華選區,2007年起改劃入深水埗區美孚北選區。
  • 除了美孚新邨之外,其他主要的發展包括西北面呈祥道一帶的清麗苑、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以及美孚新邨東面的九巴荔枝角車廠重建項目曼克頓山。

東行站分佈在港鐵荔枝角站B1及B2出口外,鄰近香港紗廠工業大廈第一及二期(800號)、萬利中心(828號)、利豐大廈(888號)等。 美孚站採用藍色為主色調,因為車站有別於鄰近均用紅色主題的茘景站與茘枝角站,其採色是基於同一路線相連車站不會使用同一基本顏色的概念,以免乘客混淆[3][4]。 長沙灣[4]是新九龍一個海灣,原位於茘枝角和深水埗之間的長形沙灘,當地鄉民稱之為「長沙灣」。 長沙灣海旁有一條小鄉村命為長沙灣村,此村於清嘉慶年間出版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 2010年10月26日,此站新增的D出口啟用,乘客沿行人隧道步行,便可通往荔枝角道以南的私人屋苑、公屋及學校區。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出口數目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1982年5月10日,荃灣綫局部通車,但茘枝角站直至一週後的同月17日才啟用。 現時,茘枝角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時裝店、外賣店、旅行社、銀行等零售業及服務業[2]。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而在兩鐵合併後初期,單程票、轉乘閘機及轉乘通道尚未統一,因此港鐵公司為美孚站進行一系列的車站改善工程,以便拆除轉乘閘機、重新劃分收費區及加建升降機等工作,並於2008年9月28日的「統一單程車票系統」試用期間正式將荃灣綫及西鐵綫的收費區合併。 由當天起,乘客往返兩綫月台時毋須在中途出入閘,而原有連接C2出口的升降機須被納入收費區,而其地面出入口亦加設票務設施及以欄杆分隔收費區/非收費區,並且將升降機出入口編名為E出口。 2008年11月10日系統完成測試,全數轉綫閘機已被移走。 隨着九廣西鐵在2003年通車,西鐵美孚站啟用,而九廣西鐵車站部分的承建商為基亞-亞太建設聯營;而當時由前地鐵美孚站連接九廣西鐵車站的轉乘通道以及D出口亦同時啟用。 由於要上跨既有的地鐵隧道,新車站須佔用荔枝角公園的空間興建,故曾遭美孚新邨居民強烈反對[12][13]。 而當時兩鐵的美孚站並不如同南昌站的形式視為同一車站管理,兩站的分界位於轉乘通道近D出口的位置。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月台

區內的屋苑及設施包括華荔邨、荔欣苑、荔灣花園、華豐園、荔景臺、美孚新邨、盈暉臺、清麗苑、瑪嘉烈醫院、葵涌醫院、前荔枝角醫院、荔枝角收押所、荔枝角巴士總站、荔枝角公園、荔枝角政府合署、荔枝角消防局、九龍巴士西九龍車廠及附近數間小型船廠。 而港鐵荔枝角站及其周邊的地方,包括長沙灣廣場及深水埗運動場等,其地理位置其實是在長沙灣工業區,而不是荔枝角。 海麗邨、泓景臺、昇悅居、宇晴軒、碧海藍天等位於荔枝角道以南西九龍新填海區,而美孚站(荃灣綫及屯馬綫部分)是位於荔枝角(即萬事達廣場地底及荔灣填海區)。 此位置為目前全香港惟一能從住宅群間,不知不覺穿越九龍及新界的界線(現時住宅區中的區界為盈暉臺與華荔邨、荔灣花園之間的消防通道和瑪嘉烈醫院與清麗苑之間的荔景山路[7]),甚為特別。 產生這種頗為複雜的分界,是由於荔枝角以北一帶山脈並非九龍北面向西伸延的山脈(獅子山和大老山),而是新界大帽山向南伸延的山脈(金山和坳背山),香港政府至殖民時代以來亦沒有將金山和坳背山列作新九龍和新界的分界線,而決定在蝴蝶谷以西用公路作為兩區的分界線。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除了美孚新邨之外,其他主要的發展包括西北面呈祥道一帶的清麗苑、荔欣苑、華荔邨和盈暉臺,以及美孚新邨東面的九巴荔枝角車廠重建項目曼克頓山。 前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於2007年開始翻新茘枝角站,範圍包括車站商店、燈光系統及客務中心,以及增建升降機等。 另一方面,荔枝角站個「荔」字(下面係三個「力」字),喺站內範圍被寫成「茘」字(下面三個「刀」字)。 有傳聞指係因為當時承辦興建地鐵工程嘅日本財團,製作車站名嘅字型時,未有留意到「荔」嘅中文漢字同日文漢字寫法唔同,所以用咗「茘」呢個日文漢字寫法。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而另一種說法係指「茘」呢種寫法喺舊時先係正寫,例如喺《康熙字典》中查到,所以當時先用咗「茘」而唔係而家正寫「荔」。 荔枝角站A出口原本喺長沙灣道行人道旁邊,當「長沙灣廣場」落成之後,該出口搬到建築物內,即係而家嘅位置。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住宅

在荃灣綫大堂及轉乘通道(近屯馬綫大堂)設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時裝店、書店等不同類型的商店,以及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自助服務[6]。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2023 荔枝角地鐵站出口圖 此外,屯馬綫大堂及轉乘通道均設有香港郵政郵箱[7][8]。 由於四站跟周邊設施的關係複雜,讓不少乘客尤其區外人士於錯誤的車站出閘,因此港鐵公司特別在車站大堂貼出目的地指引,教導乘客應在正確的車站下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