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元朗去葵芳巴士2023詳細懶人包!內含元朗去葵芳巴士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元朗去葵芳巴士

另外,清明及重陽節特別巴士路線38S的「葵芳站」(Kwai Fong Station)總站設於此站,不入葵芳站總站;38S線提供服務期間,所有途經此站的常規路線將不停此站,屆時乘客請於葵芳站總站下車。 以天水圍新市鎮東南部為主要服務對象的269M線,與69M及265M線共同提供全日往返天水圍及荃灣、葵涌的巴士路線服務。 此路線曾只服務天水圍早期落成的屋苑,覆蓋範圍不廣,導致天水圍段客量不足。

68A線開辦初期全線以丹尼士巨龍11米(S3N)及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非空調巴士行走,是九巴最後一條新開辦的全熱線。 元朗去葵芳巴士 翌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初期全線以2+2座位版本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行走,2002年與63M線交換「銀柱龍」。 至2009年,該款巴士因車齡問題逐漸被調往市區路線服務,改以配置2+2座位的「黃柱龍」取代,其後已改回使用富豪奧林比安。 本線於1986年10月19日開辦時,原計劃市區以旺角為總站,但因為受公共交通協調政策影響,市區總站縮短至當時的深水埗碼頭。 而本線於大欖隧道通車時一度暫停服務,期間68M曾經改為來往朗屏邨及葵盛圍,可是因為嚴重供不應求及脫班而打回原形,於19天後重開,但縮短至只服務元朗、屯門及荃灣及葵涌。 九龍巴士47A線為47X的特別班次,來往沙田(水泉澳)至葵芳(南),途經沙田圍、沙田市中心(平日上午繁忙時間往葵芳方向除外)、梨木樹邨、昌榮路、葵興及葵芳。

元朗去葵芳巴士: 八達通轉乘優惠

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後,此路線擴大服務範圍,但和265M、269M線分別於天華路及天耀邨互有重疊。 新界專綫小巴302線自開辦即以此為總站,而不少前往葵涌或荃灣的公共小巴路線進入葵涌後,即以此為首個上落客站。 葵芳站與巴士總站之間的行人通道屬新葵芳花園管轄範圍,九巴於2013年8月25日重組總站內所有路線的泊位,改善站內排隊人流與交通情況[7]。

元朗去葵芳巴士

沙田(水泉澳)開經:多石街、沙田圍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昌榮路、葵涌道、葵富路、興芳路、葵福路及貨櫃碼頭路。 秦石開經:豐石街、盛田街、沙田頭路、車公廟路、大涌橋路、沙角街、乙明邨街、沙角街、沙田圍路、沙田鄉事會路(、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沙田正街、橫壆街、源禾路、沙田鄉事會路)、大埔公路-沙田段、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昌榮路、葵涌道、葵富路、興芳路、大窩口道、葵盛圍、葵聯路、葵盛圍及葵聯路。 雖然2003年底九廣西鐵(西鐵綫,已改為屯馬綫)通車,但由於西鐵車站遠離廈村、洪水橋及西九龍鬧市一帶,要多重轉車,加上轉車乘客在本線的客源中佔一定比例(尤其是回程,由西九龍開往天水圍的九巴路線如69X、265B,比本線貴幾角),對本線的影響不大。 元朗去葵芳巴士 經: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祥路、天慈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 (荃灣段、葵涌段)及葵涌道。 祖堯開經:敬祖路、荔景山路、葵福路、興芳路、葵富路、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青山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天恩邨通道。

元朗去葵芳巴士: 九龍巴士68X線

此路線共獲派12輛Enviro500 MMC(2輛12米ATENU、10輛12.8米3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 現時此路線共獲派19輛Enviro500 MMC 11.3米(E6M)雙層巴士作掛牌車,用車會調走69M、77K、269A、269P及276P線。 2018年,此路線大量改派富豪B9TL 12米(AVBWU),最終於同年7月全線直梯化。 同年8月起再度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

元朗去葵芳巴士

2015年6月6日起,此線獲提升至全日服務,取代主線在油麻地和佐敦的地位。 九龍巴士68A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元朗(朗屏邨)及青衣站,途經水邊圍邨、屏山、洪水橋、藍地、紅橋、屯門市中心、屯門公路及荃灣市中心。 16號線於1967年6月25日暫時停駛,直至同年7月25日重投服務,1970年2月15日配合元朗(東)巴士總站啟用,總站遷往元朗東。 元朗去葵芳巴士 1973年7月16日,九巴路線進行大規模重組,16號線於當天改稱50號線。 到了1978年5月16日,配合屯門公路通車,九巴開辦第一代68號線(經屯門公路),全程收費$1.5,50號線作為元朗的大線地位開始受到動搖,直至1982年,50號線縮短至葵芳站,並改編號為50M號線,1984年9月23日配合新界西部份巴士路線重組而停止服務。

元朗去葵芳巴士: 乘客事件

2002年1月,此路線換入來自265B線的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亦曾獲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行走,但已在2004年3月被調走,令此路線往後十數年用車均為前者,直至2017年6月獲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為止。 此項建議終在2014年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時獲九巴採納並成功落實,並採用2000年的路線發展計劃建議中的走線,該走線比967線更進取,到達天華路後便離開天水圍,連嘉湖北也近乎不再覆蓋,僅於回程停靠天華路美湖居站。 翌年7月,該款車型被調往新開辦的67A線,並由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全面取代之,兩個月後,重新加入該車款,至4個月後,再次撤離,8月起,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將旗下全數字軌改派12.8米版本(3ATENU)行走,翌年3月,加入配歐盟六型引擎的同款車輛(E6X,已撤離)行走。 元朗車廠於2012年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台巴士,2013年9月更改元朗區內行車路線,開始派出Enviro500 12米(ATE)及丹尼士三叉戟(ATR),以取代原有的短車身巴士,2014年實現全線低地台化。 為測試選擇性還原催化器設備及增加運載力,在2015年陸續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替換,以一輛普通配置巴士加上一輛配置SCR設備巴士作對比,以測試性能。 至2016年中再改派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

元朗去葵芳巴士

區內部分工商大廈設有員工巴士在葵芳站四周上落客,加上荔景山、珀麗灣及青衣南一帶居民大多在葵芳站轉乘各線巴士和小巴,使巴士總站成為葵青區最主要交通樞紐。 2020年1月,此路線全線直梯化,加入高載版富豪B9TL 12米(AVBWU)取代僅餘的丹尼士三叉戟(ATR389/KX1287)。 同年7月起,全線以12.8米,配有行李架之Enviro500 MMC行走。 其後該車於同年9月上旬退役,由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71/UE4821)取代。 此路線與68E線為僅有兩條連接元朗市及青衣島的巴士路線,而連接屯門及青衣島的專營巴士路線更僅此一條。 巴士站設於葵涌廣場與新都會廣場對面、港鐵葵芳站外,C與D出口之間,乘客可穿過車站大堂非付費區,經A或B出口前往新葵芳花園、好爵中心商場、葵芳站巴士總站及葵翠邨。

元朗去葵芳巴士: 路線資料

現時47X線及47A線共獲派27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元朗去葵芳巴士2023 MMC 12米 (ATENU)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 葵涌廣場(Kwai Chung Plaza)巴士站,位於新界葵青區葵芳葵富路7-11號葵涌廣場外、葵芳邨葵仁樓對面,過葵仁路口後、興芳路交界處前,屬單向西行路邊中途站。 九巴及龍運於兩鐵合併前後,稱此站為「葵芳地鐵站」(Kwai Fong MTR Station)及「葵芳鐵路站」(Kwai Fong Railway Station),另部分站位連帶後綴「總站」(Bus Terminus)。 於2017年8月,九巴率先去除站名中「鐵路」一詞,並為將全部站位加上「總站」之後綴,龍運亦於月底跟隨。 此路線其中一輛掛牌車(AP119/JZ2946,已於2018年3月19日退役)曾於四年間兩度在行車期間發生火警,兩宗意外均是由車尾首先起火。

元朗去葵芳巴士

不過,新葵芳花園業主委員會於2014年致函運輸署,投訴巴士總站在屋苑範圍設置的數個站位出現管理問題;經過逾半年討論,業主委員會於2015年決定行使土地持有人權力,要求九巴在2016年3月底限期前將該列巴士站遷走。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2020年7月20日開始,此路線獲批准使用12.8米巴士行走,至兩年後加入有關車款行走,用車為富豪B8L 12.8米(V6X,已撤離)。 2022年10月,此路線加入富豪B8L 12米(V6B,於2023年4月短暫重新加入)行走。

元朗去葵芳巴士: 巴士路線數目

此路線與265M線連接天水圍北與荃灣、葵涌,但多年來兩線於嘉湖北及天慈邨一段走線幾近完全重疊,營運效率欠佳。 在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265M線改為直出天慈路前往快速公路,使此路線在天水圍北吸引力欠奉,客源集中在該路線撤出之嘉湖北、市中心及天慈邨。 在《2000年至2001年度元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九巴建議開辦兩條來往天水圍北及祖堯,途經元朗公路及大欖隧道的新路線,當中由天恩邨開出的路線獲命名為65M,而由天恆邨開出的路線則獲命名為265M[3]。 最初計劃兩線只服務天水圍北,於天華路後便取道天慈路直接往返朗天路;後因應區議員爭取,最終此路線開辦時繞經嘉湖北及天慈邨,並改經天秀路而不經天華路以理順走線,而65M線的開辦計劃則不了了之。 由於此路線開辦後長達13年時間,均與269M[45]線在嘉湖北[46]與天慈邨之間大幅重疊,且九巴一直未有開辦天水圍北直上快速公路[47]的對外路線,因此令天水圍北居民多年來往返荃葵青或九龍時須忍受巴士繞路[48]及浪費時間之苦。 佐敦(西九龍站)開經:海泓道、佐敦道、彌敦道、亞皆老街、櫻桃街、西九龍走廊西、西九龍走廊、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屏山段)、洪天路及洪水橋田心路。

元朗去葵芳巴士

此路線與269M線共同連接天水圍北與荃灣、葵涌,過去兩線於嘉湖北及天慈邨一段走線大幅重疊,導致營運效率欠佳。 在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中,此路線獲安排改經人口較為集中的天華路,後取道天慈路直出快速公路,為天水圍北提供特快連接大欖隧道轉車站的服務。 此路線與69M及269M線共同提供天水圍接駁荃灣、葵涌的全日巴士服務,於開線後十多年均與269M線大幅重疊,結果在2014年元朗「區域性重組」中被提升為九巴首條、亦是唯一專責服務天水圍北的全日對外特快路線,沿天華路及天慈路駛往快速公路,而不在天水圍南設站。

元朗去葵芳巴士: 巴士轉乘優惠

旺角(柏景灣)開經:海泓道、櫻桃街、大角咀道、櫸樹街、晏架街、旺角道、彌敦道、荔枝角道、黃竹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屏山、洪水橋段)、田廈路及洪水橋田心路。 洪水橋(洪福邨)開經:洪水橋田心路、田廈路、青山公路(洪水橋、屏山、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長沙灣道、彌敦道、旺角道、西洋菜南街、亞皆老街、櫻桃街、大角咀道、支路及海泓道。 早在1920年代,68X線前身,即中美運輸公司之元朗至旺角之巴士線已投入服務。

2007年6月24日,本線搬遷至洪水橋後,因為洪水橋巴士總站的調頭位問題,所以原先行駛本線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巴士被迫「全數撤離」,換入前龍運巴士的1998年丹尼士三叉戟及配電子路線牌箱的2000年都普車身丹尼士三叉戟巴士。 經:葵涌道、青山公路 (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濕地公園路。 受敬祖路路面限制影響(只允許不超過23公噸的車輛駛入),除非因車務調動而以荔景(北)作為南端終站外,基本上不會派出長度12米的巴士行走。 2017年11月23日,九巴使用Neoplan Centroliner12米(AP)雙層空調巴士行走269M線,其後於同年12月全數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行走。 2018年2月起,因應運輸署再度禁止12米巴士行走敬祖路,所有12米巴士於同月下旬全部調離,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行走。 此路線開線時使用丹尼士巨龍11米(AD)及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行走。

元朗去葵芳巴士: 路線資訊

天恩邨開經:天恩邨通道、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荔景山路及敬祖路。 2019年5月起,由於屯門車廠10.6米雙層巴士數量不足,所以需要向其他車廠借用短車身雙層巴士行走269M線。 但因為6-7月起有大量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退役,因此部分日子需要改派12米巴士行走維持班次。 但受敬祖路的路面限制影響,該等班次以荔景(北)為終點站,不前往荔景站及祖堯邨。 九龍巴士269M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天恩邨及祖堯,提供天恩邨、天富苑、天晴邨、美湖居及天慈邨往返荃灣及葵涌的巴士服務。

  • 但受敬祖路的路面限制影響,該等班次以荔景(北)為終點站,不前往荔景站及祖堯邨。
  • 踏入2018年,隨著原有Neoplan Centroliner(AP)年事已高並即將退役,故由2018年2月起大量加入原屬265B、268C及269C線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並陸續取代原有的掛牌車,最終於2018年9月全線派車直梯化。
  • 16號線於1967年6月25日暫時停駛,直至同年7月25日重投服務,1970年2月15日配合元朗(東)巴士總站啟用,總站遷往元朗東。
  • 天恩邨開經:天恩邨通道、天瑞路、天秀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荔景山路及敬祖路。
  •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運輸署再於2022年11月7日批准九巴調派12.8米巴士行走由荃灣(眾安街)至天恆邨的特別班次,以配合繁忙時段於荃灣及大欖隧道轉車站候車的乘客需求。
  • 但因為6-7月起有大量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退役,因此部分日子需要改派12米巴士行走維持班次。
  • 1987年1月5日,本線開辦,大大改善了元朗市中心的對外交通[4],68號線作為元朗區大線的地位遭遇滑鐵盧。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於開線時以「雞車」利蘭勝利二型行走,數年後本線改經換入利蘭奧林比安11米非空調巴士、丹尼士巨龍11米非空調巴士或都城嘉慕11米雙層非空調巴士行走,期間並出現晚年平治O305作支援,成為不少巴士迷追捕的目標。 本線於全冷後,加入大量AD(銀柱龍)行走,是本線用車最高峰,水平最高的車隊。 2020年1月,九巴屯門車廠加派1條跨廠字軌,使用車輛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 2006年4月27日,轟動一時的巴士阿叔事件發生於68X線的一輛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巴士上,當時正由佐敦(匯翔道)前往元朗(東)。

元朗去葵芳巴士: 巴士站

經過路線重組,本線總站延長至天水圍市中心後,繁忙時間仍有大量乘客乘搭本線。 葵芳站開經:葵義路、葵富路、葵涌道、青山公路 (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天華路、天城路及嘉恩街。 為方便調派車輛疏導於大欖隧道轉車站候車乘客,運輸署批准九巴調派單層巴士行走於該處起載往天恆邨之短程班次。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運輸署再於2022年11月7日批准九巴調派12.8米巴士行走由荃灣(眾安街)至天恆邨的特別班次,以配合繁忙時段於荃灣及大欖隧道轉車站候車的乘客需求。 2008年5月26日,因應駛經彌敦道的巴士路線的低地台掛牌車必須是歐盟3型或以上引擎排放的巴士,所以原有的6輛歐盟2型引擎巴士被換走,由於洪水橋總站的調頭位問題,因此換入了4輛原本行駛260X線及2輛原本行駛269D線的2002年丹尼士三叉戟巴士。 本線搬遷洪水橋巴士總站前,主要採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及配電子路線牌箱的都普車身丹尼士三叉戟巴士。

  • 元朗車廠於2012年改派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低地台巴士,2013年9月更改元朗區內行車路線,開始派出Enviro500 12米(ATE)及丹尼士三叉戟(ATR),以取代原有的短車身巴士,2014年實現全線低地台化。
  • 2015年6月6日起,此線獲提升至全日服務,取代主線在油麻地和佐敦的地位。
  • 此路線共獲派12輛Enviro500 MMC(2輛12米ATENU、10輛12.8米3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
  • 佐敦(西九龍站)開經:海泓道、佐敦道、彌敦道、亞皆老街、櫻桃街、西九龍走廊西、西九龍走廊、葵涌道、荃灣路、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博愛交匯處、青山公路(元朗、屏山段)、洪天路及洪水橋田心路。
  • 經:葵涌道、青山公路 (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濕地公園路。
  • 祖堯開經:敬祖路、荔景山路、葵福路、興芳路、葵富路、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青山公路—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元朗公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及天恩邨通道。

相反,因車程問題,朗屏邨和水邊圍邨乘客如不欲繞經屯門,要步行至元朗(西)巴士總站才能登上途經大欖隧道的68M來往荃灣;來往青衣亦同樣地乘坐上述路線在大欖隧道收費廣場轉乘68E或279X,但都較乘坐本線更快、更直接。 九龍巴士47X線是香港一條由沙田區秦石來往葵青區葵盛(東)的巴士路線。 途經秦石邨、沙角邨、沙田圍、沙田市中心(平日上午繁忙時間往葵盛方向除外)、城門隧道、梨木樹邨、昌榮路、葵興、葵芳及葵盛圍。 在《2000年至2001年度元朗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36]》中,九巴建議開辦兩條來往天水圍北及祖堯,途經元朗公路[37]及大欖隧道[38]的新路線,當中由天恩邨開出的路線獲命名為65M,而由天恆邨開出的路線則獲命名為265M[3]。 最初計劃兩線只服務天水圍北,於天華路[39]後便取道天慈路[40]直接往返朗天路[41];後因應區議員爭取,最終此路線開辦時繞經嘉湖北[42]及天慈邨[43],並改經天秀路[44]而不經天華路以理順走線,而65M線的開辦計劃則不了了之。 由2007年6月24日起,本線由元朗東總站遷往洪水橋洪元路總站,結束長達20年元朗(東)駐站生涯[7],而原本於本線行走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因為於洪元路總站出現轉向問題,所以全部均被換作丹尼士三叉戟巴士;翌日起,九巴開辦68X的特別班次,由山水樓開出,經媽橫路後返回原線[8]。

元朗去葵芳巴士: 葵涌廣場

除46P線下午班次外,此站僅供落客之用;除43M線外所有以葵芳站為終點站的專營巴士路線,在返回總站前均停靠此站。 6月16日,此路線首次獲派Enviro500 MMC 11.3米(E6M4/WU3246、E6M5/WU3540、E6M16/WU3303及E6M20/WU4443)行走,並於三天後以此車型完全取代原有的10.6米巴士。 此路線曾於2014年全線低地台化,僅餘的非低地台巴士被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取代,但於2015年再次加入非低地台設計的丹尼士巨龍(3AD)行走,另外亦曾加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直至2016年4月末才再度全線低地台化。 此路線在2008年加入低地台服務,初時用車為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Enviro500 12米(ATE)以及斯堪尼亞K310UD 12米(ASU)等,現已改回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 現時本線獲派1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2輛12米ATENU、7輛12.8米3ATENU、3輛12.8米E6X)雙層空調巴士,由元朗車廠及青衣車廠共同派車。

由2002年4月21日起,因63M線不再途經荃灣及葵涌,本線吸納了前63M線的乘客,從而增加客量,亦切合居民乘車習慣,方便洪水橋及屏山居民。 自從元朗區及屯門區巴士路線重組後,本線駛經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亦是青衣來往屯門公路轉車站的唯一路線,同時洪水橋及屏山一帶區外線選擇不多,不少居民利用本線轉乘屯門區長途線,因此重要性得以進一步提高。 而九龍巴士268X線是68X的輔助路線,為特快路線,來往洪水橋(洪福邨)和佐敦(西九龍站),途經屏山、元朗市中心、旺角、油麻地等地,取道大欖隧道、荃灣路、葵涌道及西九龍走廊特快往返,不經深水埗及美孚,其起訖點雖與63X線相同,但此線途經元朗及取道大欖隧道而不途經屯門新市鎮。

元朗去葵芳巴士: 青山包棟旅宿Jing Shan

踏入2018年,隨著原有Neoplan 元朗去葵芳巴士2023 Centroliner(AP)年事已高並即將退役,故由2018年2月起大量加入原屬265B、268C及269C線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行走,並陸續取代原有的掛牌車,最終於2018年9月全線派車直梯化。 除此以外,專綫小巴88C及88G線的「葵芳站」總站分別設於葵芳站C及D出口外,亦即巴士站前後兩端,亦於此條目一併敍述。

一名青年不滿坐在前排的中年男子電話交談聲量過大,輕拍對方肩膀,勸他降低聲量,但中年漢反應激烈,高聲斥罵少年。 元朗去葵芳巴士 由本線於上車後150分鐘內轉乘31、32M、36、235、243M或238M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線,第二程車資將可獲$4.2的折扣優惠,若第二程路線車資相等或低於$4.2,則免費轉車。 相對於葵興站,葵芳站緊貼葵芳邨、葵翠邨、新葵芳花園、葵涌廣場、新都會廣場、葵青劇院、葵涌警署,毗鄰大連排道與葵福路工業區,亦接近葵青貨櫃碼頭。

洪水橋(洪福邨)開經:洪水橋田心路、洪水橋大街、青山公路(洪水橋、屏山、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博愛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青朗公路、屯門公路、荃灣路、葵涌道、荔枝角道、西九龍走廊、太子道西、荔枝角道、彌敦道、佐敦道及海泓道。 地下鐵路荃灣綫於1982年5月10日通車,其中葵芳站附設車輛滙集處,包括葵芳地下鐵站巴士總站(MTR Kwai Fong Station 元朗去葵芳巴士2023 Bus Terminus)[2]、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所有設施於5月16日啟用[3]。 巴士總站採用傳統的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設計,目前使用此站的巴士路線主要往返北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和沙田區;專綫小巴路線則全數來往青衣島,小巴總站和的士站均獨立於巴士總站,並不與之共用出入口。 經:屏廈路、天耀路、天耀巴士總站、天耀路、天湖路及天城路、天福路、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元朗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 (荃灣段、葵涌段)、國瑞路、昌榮路、葵涌道、葵富路、葵仁路及葵義路。

元朗去葵芳巴士: 香港巴士大典

2001年加入Neoplan Centroliner 12米(AP)提供低地台服務。 此路線開線時已是冷熱線,非空調用車包括利蘭勝利二型(G)及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空調用車則使用丹尼士巨龍11米(AD)。 1998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全線以12米之丹尼士巨龍(3AD)及富豪奧林比安(3AV)行走。 69M線與早已停辦的64M線,乃九巴首兩條服務天水圍的巴士路線,雙雙見證天水圍新市鎮成長;現時與265M、269M線聯合提供往返天水圍及荃灣與葵涌的服務。 乘客於90分鐘內,以同一張八達通連續乘搭本線及指定專線小巴路線/指定專線小巴路線及本線,第二程將享有車費優惠。 2013年2月7日,為紀念香港漫畫《老夫子》出版50週年,塗上「老夫子50周年」紀念巴士廣告的歐盟四型引擎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米(ATEU28/PV7695)被調入本路線,該廣告特別之處為採用九巴一代車皇「平治」O305(ME)作車身色彩,向該款曾經服務本路線多年的巴士車款致意。

1987年1月5日,本線開辦,大大改善了元朗市中心的對外交通[4],68號線作為元朗區大線的地位遭遇滑鐵盧。 由於本線能直接往西九龍心臟地帶(與68相比,本線途經荃灣路,不停荃灣、葵涌),一直深受乘客歡迎,成為元朗區皇牌路線之一,整個元朗市中心來往西九龍的乘客已被本線吸納,甚至在屯門市中心一帶也有不少乘客上車,因此68號線在九龍的客量降低。 元朗去葵芳巴士 1998年5月26日,由於大欖隧道啟用,68號線永久停駛,本線成為當時元朗市中心至西九龍的唯一專營巴士線;同一天,本線改經大欖隧道,不再駛經屯門,並改為全空調服務[5][6]。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