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5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現在會主動找人聊天,參加沙畫班等活動,精神狀況好了很多,吃藥的情況亦可通過社區與醫院直接聯繫。 陳德勝解釋,計劃針對的對象為病情屬輕至中度的患者,另亦會視乎患者學習動機、上課專注力,以及所住地區等,如太遍遠如長洲、坪洲、大嶼山,則未必適合參與,課程每月費用約為150元。 康佩玲舉例指,輕度患者可自行乘坐交通工具,但只限到熟識的地方;中度患者或開始出現幻覺、行動不便、抑鬱等徵狀。 復康巴士車輛有限,有需求得盡早預約;而如需要車資,也別忘記事前提供給看護,請看護來接長輩時拿現金,或以轉帳方式交付車資。

  • 現在會主動找人聊天,參加沙畫班等活動,精神狀況好了很多,吃藥的情況亦可通過社區與醫院直接聯繫。
  • 本處欣迎政府推出新一期「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讓非政府機構可以更機動地回應社會及地區對社福服務的殷切需求。
  • 另外,就政府建議於符合資格的私營及自負盈虧安老院成立長者日間護理單位,本處認為政府只重「量」不重「質」。
  • 隨着人口老化,長者出現認知能力退化、情緒、心理、行為、人際關係等障礙越趨普遍,而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比率亦隨之增加。
  • 然而,若政府只靠獎勵計劃及推行專題培訓及教育等措施,不足以改變現時大量不合乎殘疾人士通達需求的設施,本處建議必須盡快修訂相關法例,強制所有設施/處所必須提供無障礙通道,以讓有需要人士能在平等的基礎上,無障礙地進出處所並享用社區設施和服務。

本處認同政府對少數族裔家庭暴力及性暴力問題作出正視,並落實增撥資源,通過公眾教育活動等方式,加強少數族裔對相關問題的意識教育,鼓勵受害人求助。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此外,本處建議政府應同時要求相關的前線執法人員及服務提供者接受文化敏感度培訓,以更有效為受害人提供協助。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本處認為政府增購甲一級安老院舍宿位,只能提升宿位供應數目,卻未能縮短輪候人數,因為現時大部份輪候住宿服務的長者以入住津助院舍宿位為依歸,而非改善買位計劃的宿位。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為患有認知障礙症長者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肌肉訓練

計劃的其中一個核心工作是定期和社會福利署的代表及醫院管理局的臨床醫護團隊舉行個案會議,商討長者的最新狀況,從而編訂一個合適的服務方案。 對於政府有意推展「智友醫社同行計劃」,本處強烈要求需為提供服務之長者地區中心增加額外資源,包括租金津貼、行政費用人力等,以避免造成原有服務資源拉扯的情況。 另外,本處建議探討與私家醫生或社區診所合作之可行性,為懷疑患有認知障礙症而未被確診的長者進行評估,加快長者診斷和及早治療。 隨著在港居住的少數族裔長者老化,預期少數族裔長者對於基層健康服務及長期護理服務的需求將會增加,因此,本處認為政府應加強針對少數族裔長者的服務配套支援,投放更多軟、硬件資源,推動現有社區服務單位,按少數族裔長者的文化提供多元的社區支援服務。 然而,本處認為政府除提供基金資助社區及安老院舍應用相關科技外,也需要為其他配套,例如:院舍人均面積(包括擺放新儀器所佔空間)、員工培訓等,增加額外資源,以至新科技能發揮最大效用。

然而,本處強烈要求此計劃的優先服務對象應為經駐校社工及老師識別出有急切需要而未被確診或未有醫療專業介入的學生。 另外,有關計劃強調「醫療、教育及社福界」三方須緊密協作,本處亦同意此合作模式最能支援學生;然而,此合作模式必會增加老師及和駐校社工的工作量;為此,我們建議當局應增撥資源以支援老師及駐校社工開展計劃。 對於政府提出優化《促進種族平等行政指引》以適用於所有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服務的政府決策局、部門和有關機構,本處深表認同。 在二零一零年推出的《促進種族平等行政指引》,現時雖然有二十三個政府部門接納《指引》,惟多年來,政府未能成功協調及監管《指引》在各部門的執行情況是否有按照《指引》執行與少數族裔人士需要相關的政策及措施一直存疑。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本處認為當局現時應着力確保所有政府部門和有關機構遵守相關指引,並適時檢視以「指引」形式促進種族平等是否最適切安排。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對於政府建議增設5間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及加強康復訓練及服務,本處認為政府亦應有計劃檢討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在照顧殘疾人士多樣性的效能,並以確切數據為不同殘疾類別人士及照顧者規劃適切的地區支援服務。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服務地區及範圍

陪同就醫,除了注意安全和所有細節之外,把關心和溫度代入服務中,可以減少長輩的不安,並增加信任度與舒服感。 對於情緒低落的長輩要用給予他更多的鼓勵,讓他知道家人跟你都很關心他,除了陪他一起為健康努力外,也給他加油和打氣。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對於生病,行動不便需要人陪伴照顧的人和家屬來說,能夠遇到肯真心愛護的陪伴,會是很安心和感謝的。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本處期望是次措施能為日後推動及制定支援少數族裔人士服務常規化建立基礎,然而,有關專責外展隊似乎與現時由民政事務總署資助的少數族裔人士大使服務計劃相近。 本處期待社署能提供服務具體細節及安排,在少數族裔事務督導委員會協調下,避免資源重疊。 本處對政府加強保護兒童服務及支援有暴力問題的家庭的措施,十分欣賞,尤其外展服務,以針對高危個案及懷疑被虐兒童,提供即時支援為定位,我們相信必能加強對受虐兒童的保護。 本處亦呼籲政府除加強宣傳和推行公眾教育以打擊家庭暴力之外,應開始研究立法強制通報懷疑虐兒事件,並須對虐待/傷害兒童事件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提升社會對保護兒童的標準。 對於政府以試驗計劃形式,為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特殊需要跡象並正輪候評估的幼兒提供支援,本處表示歡迎。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計劃簡介

本處歡迎政府推出為少數族裔大學生而設的政府部門實習計劃,此舉定能擴闊他們視野並有助他們日後升學或就業。 惟現時為數不少少數族裔學生就讀專上學院卻未能受惠,因此,本處建議政府應將計劃擴展並涵蓋所有就讀專上學院的少數族裔學生。 這既能活用政府的閒置物業,地盡其用,亦配合社會發展的趨勢,支援非政府機構及社會企業創造更配合社區需要的服務。

本處建議政府應主動承擔舊區重建的責任,並以公眾利益為由,考慮動用《土地收回條例》,將所得土地全數用於興建公營房屋,以解決現時約27萬名基層人士的急切住屋需要。 醫管局自2017年2月起展開「智友醫社同行計劃」的先導計劃,逾20間長者地區中心接受來自4個聯網內的公院轉介、患輕至中度認知障礙症長者的個案,為其定期提供一些訓練腦部的課程如沙畫班,直至2019年醫管局將計劃恆常化,現已推展至7個聯網,涉逾41間長者地區中心提供服務。 律敦治鄧肇堅醫院內科及老人科資深護師陳德勝透露,以港島東聯網為例,一年轉介約300宗個案予地區中心。 醫管局/長者地區中心在評估病人/會員情況後,會邀請合適長者參與計劃。 在合適個案中,醫管局確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的病人,一般會獲優先考慮。 ※ 本平台非長照服務機構,不包含長服法中定義之提供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相關之照顧服務。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服務簡介

本處期望在租賃的年租租金及租用年期兩項上,政府能給予更多支援,讓社福服務得以發展。 本處建議除了為僱員提供培訓之外,亦應為僱主提供長者友善意識的工作輔助措施,讓長者可安心工作。 本處欣迎政府推出新一期「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讓非政府機構可以更機動地回應社會及地區對社福服務的殷切需求。 本處更希望政府加大力度促進醫、社、民的配套及教育,並發展科技應用令整個城市對患者更友善。 本處對政府有意邀請巿建局重建公務員合作社地盤,並沿用過去推展項目形式興建私營房屋而非公營房屋,深感失望。

本處歡迎政府積極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加強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言語治療師及社工的專業支援服務,以及創新地設立流動訓練中心。 但我們認為除增加相關人手編制外,更應為提供相關服務的機構提供高級治療師的專業督導資源,以持續提升輔助醫療服務同工的服務質素。 另政府應為各機構的到校服務隊提供穩定的辦公場地,或讓其以合理的市值租金租用辦公場地,令同工得以安心提供服務,有關安排實是刻不容緩。 是次施政綱領,政府提出多項計劃資助私營院舍提升服務質素,此舉無疑是以公帑補貼私營院舍營運,政府應審慎考慮。 另外,政府在綱領中所提到為私營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住客提供外展服務,本處認為政府未有詳細考慮市場上出現治療師短缺問題;為此,本處建議政府應先做好有關的人手規劃,才能有效推行服務。 因此,本處建議政府應盡快為兒童住宿照顧服務推行全面檢討,考慮以立法形式監察兒童的長遠福利,以讓兒童的福利得到適切保障。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相關網址

本處樂見政府迅速地於2018年起實施「加強學前康復服務營辦機構與小學之間的資料傳遞機制」,期望政府能於施政後2至3年檢討其成效以確保兒童能獲得持續、適切和有效的照顧。 此外,本處亦建議政府以試驗計劃形式,增潤學前康復服務的幼小銜接工作,提供相關資源,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3至6個月的升小跟進,確保其在學校及社區均能獲得適切服務。 政府快速落實推行為期三年的「於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本處深表欣喜及予以支持。

本處期望在一站式服務設計過程中,能充分加入長者的參與,使服務能更全面配合長者需要。 另外,就政府建議於符合資格的私營及自負盈虧安老院成立長者日間護理單位,本處認為政府只重「量」不重「質」。 現時安老院舍過低的人均面積已備受爭議,增加日間護理服務的供應只會令環境及人手編制更為緊張,同時亦沒有考慮對所照顧的長者接受的服務質素,為此,本處建議政策必須慎重考慮及修訂有關建議。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本處歡迎政府增加各類社區照顧服務名額的方向,使長者得以繼續居家安老。 但本處呼籲政府需同時按比例增加其他實質或措施上的支援,如提供服務場地、相關設備、協助解決招聘員工困難、協助培訓人材等,方能使長者在優質的服務配合下真正居家安老。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改善長者認知障礙

本處喜見政府將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服務對象擴展至有精神健康需要的中學生,我們期望有關當局能協調學校、社工及相關專業人士之分工及合作,讓有需要的學生得到整全而適切的專業支援服務。 本處欣賞政府主動提出檢討騰空政府土地的將來用途並善用現有閒置官地及校舍,作短期非牟利社區用途。 本處認為政府可採用「社區為本」模式作整全的社區規劃,為當區巿民提供休閒、文娛康樂,以及社福服務設施,以回應不同區域市民的殷切需求。 本處欣賞政府願意優化對長者牙科服務提供資助,惟關愛基金資助次數有限,無法處理長者齒科保健需要。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施政報告提及一系列措施鼓勵青年人到國內、大灣區實習和交流;無疑有關安排確實能令青年人從多角度認識祖國。 惟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香港,青年人更需具有國際視野,因此,本處建議政府應同時增撥資源,資助青年人到海外交流以擴濶他們的國際視野。 本處歡迎政府建議在《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內重新加入以人口為基礎的規劃比率。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相關文章

本處喜見及支持施政報告內提出由社署通過非政府機構成立專責外展隊,加強少數族裔人士與主流福利服務的接軌工作。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2023 本處深信有關措施在突顯社署支援少數族裔人士服務的參與角色上走出重要一步。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2023 現時大部份專責支援少數族裔人士的服服務均有時限性或以短期資助模式提供服務,因而難有長遠的服務發展規劃。

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