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洪水橋發展藍圖2023必看攻略!內含洪水橋發展藍圖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要徹底扭轉本港不平均的城市發展結構,在新界打造一個全新的商業中心區(CBD)實為上策。 北環綫 洪水橋發展藍圖 – 項目包括在東鐵綫落馬洲站及上水站之間增建古洞站,相關工程預計於2023年動工,2027年竣工;以及在古洞站與錦上路站之間興建長10.7公里的北環綫,並於新田、牛潭尾及凹頭興建三個中途站,相關工程預計於2025年動工,2034年竣工。 洪水橋發展藍圖 項目完工後,北環綫將連接東鐵綫及屯馬綫,在新界北形成一個環狀鐵路網絡,完善新界東西的鐵路連接。 同時,由於洪水橋新發展區規劃面積的大約700公頃,本身屬於政府已經規劃的3600公頃用地的一部分,所以在估算未來用地供應上,不能視為新增的1200公頃的一部分,除非新發展區因為規劃的改變而擴大了面積。

洪水橋發展藍圖

但是發展洪水橋核心商業區,也有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就是當區有大量具規模的物流、汽車維修、資源回收等「棕地作業」,要這些作業遷出之後才能騰空土地去開發。 除了部分必須在地服務市民的前線部門,大部分的政府部門,包括政策局和部門的總部與後勤部門,現在都散落在市區不同角落,而且部分部門更加是在租用私人寫字樓作為其辦公室,情況其實並不理想。 如果能夠將政府總部和適合的部門的總部與後勤部門,一併搬遷到洪水橋,本身有助於提升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也可以規劃充足的樓面面積予各政策局和部門,避免現在同一部門散落在不同辦公室的情況;另一方面,騰空出來的樓面,可以補充現在市區中短缺的商業樓面供應。 加上政府公務員的工資算是社會中的中上層,政府辦公室遷入洪水橋核心商業區,可以帶動整個區的酒店及餐飲零售等的需求,是一個一舉多得的「Jumpstart」整個項目的方法。 香港地少人稠,發展局局長陳茂波甚至形容本港人口密度之高堪比印度孟買,隨着未來人口進一步增加,市區可發展土地又趨於飽和,單靠「寸土必爭、見縫插針」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發展洪水橋不啻是解決土地不足的長遠方案。

洪水橋發展藍圖: 東方日報A1:港版開發大西北 新界巨變

於2015年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仍在進行期間,田心新村部分地段的業主榮捷發展有限公司,於7月中要求房東於8月10日前清空所有單位,村民也飽受南亞裔人士的滋擾。 洪水橋第13區現已建成公屋洪福邨,為新發展區內首個落成公屋,設有9幢樓高17至24層的住宅樓宇及一座單層商場。 停車場大樓樓高3層,其中1層專為社會福利設施而設,包括1所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和1所中度弱智人士宿舍,於2015年年中落成。 香港2030及發展計劃的再次啟動,2007年完成之「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重新審視了在新界拓展新發展區的需要,並建議落實新發展區的發展,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創造就業機會。

洪水橋發展藍圖

在社會高度政治化的今天,弱勢政府動輒得咎,有關計劃會否淪為橫洲翻版,不能不令人擔心。 洪水橋發展藍圖2023 根據研究的初步結果,政府建議興建三條策略性鐵路和三條主要幹道,包括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中鐵線、將軍澳線南延線、北都公路、沙田繞道和將軍澳---油塘隧道。 上述研究旨在前瞻性地制訂遠至2046年及以後的藍圖,達致拉動發展、加強聯繫和提高效能的目標。 研究會採用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規劃方針,確保策略性鐵路及主要幹道基建的規劃能拉動發展甚或預留容量,以滿足新發展區,尤其是北部都會區等香港長遠發展的需要。

洪水橋發展藍圖: 鐵路網絡擴展工程

擬建屬11幹線一部分的青龍大橋,將會接駁屬另一工程項目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讓新界西北的車輛能無需經過汀九橋就能往返九龍,亦能為包括屯門公路等新界西北主要道路,提供多個出入口,在發生重大緊急事故狀況時,疏導來往新界西北及市區的交通。 事實上,政府在元朗區推行多個大型發展區計畫,元朗南發展區便是其中之一,政府於2017年公佈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圖,計畫元朗南作為其中一個主要土地發展項目,再建設有田園地帶及就業帶。 區內社區發展密度較低,綠化帶較多,所以該區多數住宅及新項目都能享受綠化園林及翠綠山景。

  • 據了解,當局建議以隧道由藍地連接掃管笏、大欖涌,並建新跨海大橋「青龍大橋」連接青龍頭至大嶼山東北部一帶,再接駁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直出市區。
  • 不過,隨着長遠供求失衡的問題可望紓緩,加上最近股市波動,故調低今年樓價升幅預測至約10%。
  • 不過,政府拖至現時才邀請港鐵就洪水橋站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預計完工日期延至2030年,換言之市民搬入該新發展區後,要等足6年,才能使用洪水橋站。
  • 洪水橋第13區現已建成公屋洪福邨,為新發展區內首個落成公屋,設有9幢樓高17至24層的住宅樓宇及一座單層商場。
  • 報導援引一名知情人士報導,蘋果在印度南部一間由塔塔集團(Tata Group)經營的外殼工廠,生產線上只有大約一半的零件狀態良好,可以送往蘋果的供應商富士康。

2011年初規劃署官員簡介洪水橋的發展計劃時,也明確表示將預留配合深圳發展的土地。 洪水橋發展計劃的第二階段公眾参與於2013年7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進行,初步發展大綱圖亦同時公佈。 洪水橋發展藍圖2023 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覆蓋範圍東至天影路、屏廈路、橋洪路,南至元朗公路,西至港深西部公路,北至深灣路、流浮山道。 新發展區預算可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容納218,000人,及製造100,000個就業機會。

洪水橋發展藍圖: 工程範圍簡介:

日後經此新線,由屯門南出發往機場的車程將可縮短22公里,並由現時約3 0 分鐘行車時間大減至1 0 分鐘,屆時將可紓緩現有的屯門公路、汀九橋、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公路等的車流量。 另外,以後由屯門市中心乘坐的士或者自駕來往機場僅需時約15分鐘,比目前約半小時的車程縮短一半。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段起始於香港口岸,經約5公里長的鑽挖海底隧道,穿越龍鼓水道,最後到達面積約16.5公頃、屯門西南第40區望后石內河碼頭旁的新填海區收費廣場,再連接到蝴蝶灣附近的龍門路及龍富路,往北走可達屯門西繞道,然後直上深圳灣口岸。 俄羅斯央行總裁納比烏里娜表示,央行未看到大幅放鬆資本管制的機會,並表示可能在3月延長對外匯提款的限制。 俄羅斯央行上周五政策會議維持利率7.5厘不變,但表示對日益增強的通脹趨勢感到憂慮,並暗示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內加息。

而港鐵承辦政府鐵路工程的表現,過去10年市民均有目共睹,香港政府不應「老奉」將鐵路交由港鐵負責,實應引入外部承辦商,藉此促進競爭及提升質素。 洪水橋發展藍圖2023 除了幹道方面,鐵路發展延伸亦不容忽視,根據《鐵路發展策略 》的規劃,政府將興建屯門南延線,初步預計將於 年動工,目標在2022年落成通車。 據當局檢討報告中的評估方案,屯門南延線會將西鐵線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 . 4 公里至屯門南一帶(近屯門碼頭),藉以改善屯門市中心以南一帶近屯門碼頭的鐵路服務及屯門碼頭的連接性,以便市民在輕鐵及主要鐵路網絡之間轉乘。

洪水橋發展藍圖: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 - 第一期發展(第一階段工程)及第二期發展

屯馬綫「洪水橋站」為工程項目名稱,車站名稱一般在通車前才會正式落實;為車站命名時,會考慮不同因素,包括名稱的代表性、車站的地理位置及地區特色等。 政府根據《收回土地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土地徵用(管有業權)條例》收地,受影響的土地於收地公告張貼後三個月歸政府所有,相關業權人會獲特惠土地補償。 地政總署今日張貼收回土地公告,以落實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發展計劃,涉及195幅私人土地,共約12公頃;並涉及約十個墳墓和42個金塔,共約359.36平方米。

  • 綜合以上規劃發展,新界西北未來發展將更清晰,洪水橋疑不再是工商業發展區,香園圍口岸一帶則將成為新興科創產業園,新界北的古洞及落馬洲一帶則將成為集居住與深港往來的重要據點。
  • 整個新界西北地區規劃研究於2003年完成,但因為當時的人口增長及住屋需求放緩,加上環保城的發展方案被立法會否決,洪水橋的居民也對計劃有大量反對意見,發展計劃暫時擱置。
  • 再者,屯門西繞道等道路開通後,交通網絡可望進一步擴大完善,日後屯門與深圳、廣州、中山、珠海、澳門等周邊將可連成一小時生活圈,變身大灣區內其中一個重要樞紐。
  • 現時新界西北地區的骨幹交通屯馬綫,繁忙時間客量已超過設計容量的上限。
  • 受工程影響住戶和業務經營者應留意地政總署7月上旬所發信件,信內註明遷出限期。
  • 例如,區內部份行業如物流業,雖然為香港四大支柱行業之一,新界西北的棕地更一直是本地物流活動的基地,但鞏固物流業發展始終無助產業轉型,遑論香港物流業正值前景未明的階段,與其讓物流活動佔去洪水橋大量寶貴土地,政府更宜從速規劃未來物流業的發展。
  • 畢竟,單就土地資源而言,新界未來是提供更多居住空間的重心,若這片地區未來仍然缺乏充足就業機會,居民南下就業仍無可避免。

又指,施政報告藍圖塵埃落定後,掃除不少疑慮,加上目前政治環境穩定,疫情受控及經濟復甦持續下,料第四季樓市將再升逾2%,全年樓價如年初預測至少升10%。 此外,施政報告亦提出多項新思維重建舊區,包括「油旺地區規劃研究」轉移地積比的政策同樣適用於私人項目,同時考慮縮減強制拍賣所需業權成數。 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預計,過往未必有太大重建價值的迷你地盤吸引力將會增加,若果它們亦可透過轉移地積比,釋放物業價值,增加發展商收購的誘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建設新界北部成為北部都會區,面積達三百平方公里,包括元朗區及北區兩個地方行政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單位數目將超過九十萬個,可容納約二百五十萬人居住。 據悉,政府有意為龍富路、皇珠路及海榮路,另行安排道路擴闊工程,但預計相關工程,要到2031年或以前完成。

洪水橋發展藍圖: 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

事實上,洪水橋發展計劃早在回歸初期已經提出,當時港府欲採用環保城概念,但最終被立法會否決,一拖十多年,在保育和人權意識高漲的今天才重提發展,阻力只會比當年更大。 尤其是棕地涉及的利益千絲萬縷,當局連面積細得多的橫洲棕地也動不得,何況是過百公頃的洪水橋棕地? 再說,當局每次發展都只犧牲非原居民利益,早就引來怨聲載道,隨着橫洲爭議將有關問題無限放大,上綱上線至官商勾結的層面,當局的如意算盤是否仍然打得響,實在令人懷疑。 除了讓市民多一個出行選擇外,洪水橋站項目亦有助改善區內的路面交通情況,減低廢氣、噪音及碳排放等。 除了讓市民多一個出行選擇外,洪水橋站項目亦有助改善區內的路面交通情況,減低廢氣及碳排放等。 而車站設計亦會融入不同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元素,為乘客帶來低碳乘車體驗。

洪水橋發展藍圖

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次輪活動亦已於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2月9日期間進行,主要與持份者和市民討論及交換意見。 洪水橋發展藍圖 區內計劃盡量利用環保鐵路系統為主要交通工具,在環保城外圍劃設重型貨車專用通道,以減低城內重型貨車的流量,減少空氣污染。 除了控制污染物外,環保城內有設計完善的市中心廣場及中央公園,作為消閒及休憩之用途。 城內住宅將會以高度階梯排列,中心以高密度宅為主,外圍則是低密度住宅,以連接現存鄉村。 社區設施包括政府機構及康樂設施,包括有12間中學及12間小學、警署及消防局等。 城規會日前審議洪水橋新發展區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計劃將現時的棕地打造成大型新市鎮,提供六萬一千個住宅單位,並定位為新界西北就業中心,發展物流業和科技業等,預計能提供十五萬個就業機會。

洪水橋發展藍圖: 工程一拖再拖 造價增至41億 西鐵洪水橋站2030年始竣工

施政報告提及洪水橋將興建跨境鐵路連接前海,陳永傑認為,洪水橋缺乏鐵路網絡,導致樓價低水。 日後跨境鐵路開通後,料洪水橋一帶物業將受兩地商人及前海專才歡迎,帶動區內租賃及投資市場,區內樓價升幅可望優於大市5%。 現時洪水橋區內分層單位二手入場費390餘萬元起,平均呎價9,500元起。

議員林素蔚亦指接獲逾萬名將軍澳居民反對填海工程,建議用陸路及高架橋把將軍澳南延線康城站連接至第137區。 長約8公里的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則由洪水橋連接深圳前海,旨在加強港深兩地聯繫並聯合成為大灣區珠江東岸交通走廊的策略性樞紐。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三鐵三路」的六大交通基建項目,運輸及物流局聯同路政署和運輸署,於昨日開始就「三鐵三路」的初步研究方案進行公眾諮詢至明年3月底。 上文節錄自第18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23日)《商業分布失衡 市民辛苦通勤 洪水橋宜建新CBD》。 必須注意,這並非指物流業無發展價值,只是物流作業佔地面積較多,相對的經濟效益較低,更會與區內其他經濟用途(如商業用地)構成衝突,理應有更理想的選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