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傷殘人士通道2023全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傷殘人士通道

在道路上,例如在行人路和過路處,有不少設施是為行動不便的人士(尤其是使用輪椅的人士)而設。 行人須遵守的規則和指示,大多也適用於行動不便並使用步行輔助工具的人士。 研究亦發現殘疾人士自覺被社會邊緣化,僅37.4%受訪殘疾人士同意自己是社區的一分子、22.7%認為社區能夠滿足生活需求、20.6%認為自己和居住的社區保持密切聯繫。

傷殘人士通道

業主和管理人把未能達標的辯解是處所在《設計手冊1997》頒布前興建。 從另一角度,傷殘人士認為,業主和管理人對殘疾人士的需要敏感度不足或漠不關心,亦是引致問題的部分原因。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自2008年8月31日起在中國正式生效,並適用於香港。 這條公約為傷殘人士權利提供全面保障,定出締約國應盡義務促進、保障和確保傷殘人士的權利,令他們在社會上享有真正平等,例如採取措施確保實際環境暢通無阻。 對香港而言,政府有責任落實公約條文,而個別政府部門也為特定範疇的無障礙通道制定工作指引和研究報告,例如建築署於2004年出版的《暢道通行:良好作業指引》、運輸署為員工出版的《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 1950年代,丹麥人卞‧麥克遜(N.E. Bank-Mikkelsen)提出了「正常化原則」的觀念,每一個殘疾人士都應該盡可能的回歸一般社會,和一般人一樣,過正常化的生活。

傷殘人士通道: 行人輔助線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她認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愈趨嚴重,市民的平均壽命亦有所上升,預料未來10年,香港年滿60歲或以上的人口將增加超過一半,認為再現行豁免60歲或以上公屋住戶資產審查,再難以維持公屋流轉。 本文轉載自《共融角度多面體研討會2012 講者文集暨傷健共融活動教材》,版權屬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或翻印。 香港復康會在香港及內地設有逾30個服務點,2020/21年度服務人次逾80萬,改變無數大大小小的生命。 委員陳正思指,4人家庭月入逾15萬仍可居住公屋的安排並不理想,「呢啲家庭會唔會已經有能力喺私人市場租屋呢?因為有十幾萬一個月收入,甚至可以利用𠵱家豐富咗嘅置業階梯去買居屋,甚至喺私人市場置業安居。」今日會議,將於下月中升任房屋局常秘兼掌房屋署的現任運輸署署長羅淑佩亦有列席。

傷殘津貼可分為普通傷殘津貼及高額傷殘津貼,是社署為嚴重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引起的特別需要。 殘疾人士登記證,是由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康復服務中央檔案室」發出,可作殘疾人士身份證明,而有關資料亦可作該局統計用途。 委員之一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要求檢討,資助出售房屋預留三成單位作「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申請者的配額。 他表示,近年資助出售房屋單位面積不斷縮細,留意到過去幾期的居屋和綠置居,大部份大單位已被「家有長者」申請人包攬,其他家庭申請者獲選購較大面積單位或市區單位的機會非常低,其他類別申請者深感失望,亦表示不滿。

傷殘人士通道: 設計要求

(香港,2021年11月9日)近年政府和各公營機構陸續推出無障礙相關的改善方案,希望殘疾人士能夠融入社區,但其他軟件配套例如社會大眾對殘疾人士的支持及接納也至關重要。 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為居住在社區中的殘疾人士、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和支援,強化社區內殘疾人士的家居及社區生活技能,協助他們融入社區;另外,中心並為殘疾人士的家人/照顧者提供訓練及支援,提昇其照顧殘疾人士的能力及紓緩壓力。 殘疾人士院舍為殘疾人士提供資助或自資的住宿照顧服務,按其營運模式大致分為 4 類院舍,包括津助院舍、自負盈虧院舍、私營院舍(參與買位計劃)及私營院舍(沒有參與買位計劃)。 倘若主要入口不是暢通易達,又或因地勢崎嶇、土地情況特殊或有陡峭的通道/行車道(例如地勢傾斜的地盤)而不能在地界上的顯著位置提供一個公眾通常使用的入口,則只要提供行車通道使殘疾人士可用車輛進出該建築物,而主要入口當眼的地方亦設置足夠的方向指示,清楚指示暢通易達入口的位置及前往該入口的路徑,便可獲接受。 身體機能「暫時受損」是指其身體情況會影響該等人士的日常生活、包括參與經濟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及/或會使其行動不便,而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康復。

傷殘人士通道

政府轄下的公共交通運輸設施,主要由運輸署及路政署分別負責管理及維修。 運輸署會因應有關人士的需要,在上述合適地點規劃和設計無障礙通道,而路政署則負責興建和保養相關設施。 傷殘人士通道 除此以外,運輸及房屋局已應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建議,推展在公共行人通道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原有計劃」。

傷殘人士通道: 殘疾人士津貼及福利

在「全球化」影響下,「接納」和「包容」就更為重要,社會正邁向不分彼此的方向,達致「傷健共融」屬自然和平常事。 政府擴大「人人暢道通行」計劃範疇至上述三類屋邨,主要考慮到雖然該等屋邨部分業權已經出售,但有不少居民仍是房委會租戶。 由於這些租戶與一般公共屋邨租戶無異,所以政府認為應協助這些屋邨居民享用無障礙通道設施。 至於各類資助出售房屋屋苑(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由於它們完全屬於私人物業,故此應由業權擁有人自行考慮加建相關設施,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為回應加建更多無障礙通道設施的訴求,當局於2019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實行「特別計劃」,為房屋委員會轄下「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可租可買計劃」屋邨和已拆售物業公共屋邨的行人通道加建升降機。 路政署於2020年5月起就「特別計劃」徵詢區議會意見,邀請區議會就該計劃推展項目提出建議。

巴士總站與公共交通交匯處有較多車輛停泊及進出,交通情況較一般路面複雜,對殘疾人士,尤其使用輪椅的人士和視障人士較危險。 因此,路政署在有關公共交通設施加裝「觸覺引路帶」、「觸覺警示帶」、「下斜路緣」、殘疾人士優先等候區、斜道、來往車站月台的行人輔助線等。 有關改善工程完成後,殘疾人士及其他有需要人士能夠更安全和方便地進出上述處所,在無需其他人協助下,更容易到達處所內各候車區及使用各種公共交通工具,進而可到達更遠的目的地。 無障礙通道(Barrier-free access)是政府在巴士總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部份使用量較高的巴士站設置暢通易達設施,輔助行人及有需要人士橫過車坑來往車站月台。

傷殘人士通道: 香港巴士大典

他建議當局改變資助出售房屋計劃的選樓安排,包括改為在每個新建屋苑預留不多於三成單位,並同時為「一人申請者」在每個新建屋苑中,預留約一成配額的單位可供選購,讓不同類別的申請者均可有選購不同屋苑的機會。 翻查房委會資料,在現行富戶政策下,若住戶全部成員均年滿60歲或以上,或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或合資格申領/正在領取社會福利署發放的傷殘津貼,或所有成員是由上述三類以不同組合組成的住戶,可獲豁免於「富戶政策」。 申請殘疾人士登記證的目的是讓持證人在有需要時出示此證,以證明其本身的殘疾身份及類別;登記證上印有持證人的相片,方便識別身份。 所謂「無障礙環境」就是要將生活環境中的各種有形障礙移除,使無論長、幼、傷、健人士,每個人都能夠暢通無阻、隨心所欲地去到每一個公共空間、享用各種資源。

此外,觸覺磚表面須防滑,而顏色需要與行人路本身顏色有明顯對比,使視障人士能夠容易察覺。 利用視障人士觸覺的凹凸紋引路帶,為他們提供一條安全路徑,引導他們到達目的地。 觸覺引路帶由三款特製的「觸覺磚」所組成,分別為「方向指磚」、「危險警示磚」及「位置磚」。

傷殘人士通道: 相關條目

研究中有82.7%殘疾人士受訪者認為,小巴對殘疾人士來說較為不方便,有44.1%則認為的士較不方便。 有超過五成受訪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受訪者認為,公共運輸交匯處中的輪椅人士上落車處、公共行人通道的樓梯或斜道,以及郊野公園的殘疾人士洗手間使用時都較有障礙。 從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收到的投訴事例可見,環境障礙問題依然存在。 有某種殘疾(如有行動方面或感官性質的殘疾)的人要進出處所、使用服務和設施時,仍然繼續要面對各種實際環境上、態度上和操作上的障礙。 而平機會於2010年發表的《公眾可進出的處所無障礙通道及設施正式調查報告》更加指出,在1997 年後落成的目標處所,雖然有比較高的易達程度,較能符合《設計手冊1997》和《設計手冊2008》,但整體情況仍未能令人滿意。

傷殘人士通道

歐洲各國開會決議對於「身體殘障者方便使用的公共建築物設計及建設」加以考慮,於此同時,美國訂定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關無障礙環境設計基準的式樣書。 1970年,日本也經由私人團體,向政府單位爭取到了諸多為殘障者所設計的設施,並受到施政單位的重視,於是日本繼歐洲和美國之後,正式加入了推行無障礙環境的活動之中。 公共運輸設施方面,運輸署會根據《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在新建的公共運輸設施提供無障礙通道;並會在環境許可情況下,改善現有公共運輸設施,例如加裝下斜路緣和視障人士觸覺引路徑等。 運輸署會諮詢各相關部門及當區居民;並在考慮所有收到的意見後,委託路政署安排施工。 香港復康會成立於1959年,致力推動傷健共融,提供的一站式復康服務,幫助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走過艱辛的復康路。

傷殘人士通道: 暢通無阻通道諮詢委員會

當公眾人士對一些公共設施例如公立醫院或診所、公共運輸交匯處等的無障礙程度有較高評分時,殘疾人士與其分數差距可達15%至24%,反映一般公眾以為無障礙設備已相當便利殘疾人士的同時,實際情況並不如他們所想,設施也未有為殘疾人士帶來預期中的便利。 65 歲以下殘疾程度達 100% 的綜援計劃受助人,以及 65 歲以下的傷殘津貼受惠人均可申請殘疾人士八達通。 與一般八達通持有者不同,使用殘疾人士八達通可以以 $2 元票價,使用上述提及的公共交通工具及服務。 政府積極跟進《平機會報告》建議,全面檢視了政府部門和房屋委員會轄下約3,900個市民經常到訪的處所,務求加快提升各場地的無障礙設施。 除確保新建及改建的政府建築物和設施在可行情況下均盡量達至法例規定更高設計標準外,當局更加快改善現有政府處所、公共房屋和連接道路設施的暢達程度。

傷殘人士通道

我們亦有提供職業復康及再培訓服務並提供就業機會,幫助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意外傷者重投職場。 我們亦透過研究及倡議工作,與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合作,推動齊建促進參與、共融、關愛的社會。 香港復康會早前進行一項有關「殘疾人士社會參與和共融研究」的研究調查,發現社區環境對殘疾人士的方便程度只屬一般。 傷殘人士通道2023 另外,大多數受訪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自覺社會參與度和支援偏低,自我形象低落。 當殘疾人士與其他人交流、使用社區設施和參與社區活動時,受訪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同意曾因殘疾而分別感到不受歡迎(30.5%)、遇上不善對待(29.3%)及感到害怕或不耐煩(26.2%),更有27.2%殘疾人士受訪者因殘疾而感到被高程度歧視。 香港復康會復康部高級經理潘友為先生謂,殘疾人士能否在社會共融,除受自身健康狀況影響,也受外界對殘疾人士的看法、支援及社區環境無障礙程度影響。

傷殘人士通道: 殘疾人士地區支援中心

在完成諮詢區議會工作後,署方計劃於2021年為區議會建議推展的項目進行勘測及相關設計工作,以期盡快展開加建工程。 報告指出,在1997年後落成的目標處所,雖然有較高易達程度,較能符合《設計手冊1997》和《設計手冊2008》,但整體情況仍未能令人滿意。 業主和管理人把未能達標的辯解是處所在《設計手冊1997》頒布前興建。

  • 除此以外,運輸及房屋局已應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建議,推展在公共行人通道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原有計劃」。
  • 從另一角度,傷殘人士認為,業主和管理人對殘疾人士的需要敏感度不足或漠不關心,亦是引致問題的部分原因。
  • 房屋委員會今日(28)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在內等多名委員在會上,要求當局進一步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包括將公屋住戶全數滿60歲後便可豁免資產審查的做法,以及富戶雙倍租金的做法。
  • 另外,大多數受訪的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自覺社會參與度和支援偏低,自我形象低落。
  • 路政署於 2011 年 7 月就工程計劃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撥款申請,以開展「原有計劃」內 10 個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工程項目,以及為其他加建無障礙通道設施的工程項目進行設計工作。

1970,香港由英國引入「傷健共融」的概念,開始推動「無障礙環境」的發展。 1984年,政府推出了第一份有關私人樓宇內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通道及設施的正式指引:《設計手冊:傷殘人士使用的通道1984》,迄今,這份設計手冊已經兩度修訂,而屋宇規例也相應地經過修訂,為私人樓宇的通道設施定出最低標準。 1995年,政府提出《殘疾歧視條例》(第487章),禁止不同範疇(包括處所通道、獲取貨品及使用服務和設施)的殘疾歧視。 及至2008年8月,中央政府把《殘疾人權利公約》延伸到適用於香港。

傷殘人士通道: 設計手冊2008

這條公約為傷殘人士權利提供全面保障,定出締約國應盡義務促進、保障和確保傷殘人士的權利。 傷殘人士通道2023 傷殘人士通道2023 公約的重要宗旨是締約國必須採取措施,創建一個有利的環境,令傷殘人士能在社會上享有真正的平等,例如:採取措施確保實際環境暢通無阻。 例如:運輸署為員工出版的《運輸策劃及設計手冊》和建築署於2004年出版的《暢道通行:良好作業指引》。

無障礙通道及設施(Barrier-free access & facilities)是政府在現有行人路、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設置暢通易達設施,輔助行人及有需要人士。 社區設施無障礙程度評分偏低 香港推動「無障礙社會」多年,但實際情況未如理想。

傷殘人士通道: 政府文件

設於行人路邊沿的下斜路緣,以讓輪椅人士克服行人路與行車道的路面高度差距所帶來的不便和潛在危險,使他們能更安全和方便地橫過馬路。 此外,殘疾人士、其家人或照顧者可申請由本地超級市場提供的免費送貨服務,有關申請表格可於勞工及福利局的網頁下載。 已通過駕駛能力評估的殘疾人士,可向運輸署申請「傷殘人士泊車許可證」,以使用殘疾人士專用泊車位。 傷殘人士通道 持有此許可證的殘疾駕駛者可豁免收費使用設有收費錶的路旁泊車位,及以半價使用任何運輸署轄下政府多層停車場的特定停車位。 輪椅(人手或電力推動)和拐杖是最常見的步行輔助工具,可協助行動不便的人士四處走動。

無障礙通道設施(例如升降機、斜路和下斜路邊石),都可協助你利用行人天橋或行人隧道橫過馬路,讓你可舒適安全地前往各處所和社區設施。 是次調查於2021年8月至9月期間進行,分別透過隨機電話訪問及網上問卷方式收集了500名15歲或以上、沒有殘疾狀況或長期病患的公眾人士,以及321位殘疾人士、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回覆並納入分析。 另外,受訪殘疾人士對殘疾有較負面的印象,包括有超過五成受訪殘疾人士認為殘疾人士會對家庭及照顧者構成負擔(53%)、容易被其他人低估(51.4%),或被投放較低的期望;或認為殘疾人士對社會構成負擔(31.2%),反映他們自我觀感較負面。 殘疾人士是指身體機能永久傷殘或暫時受損的人士,包括聽覺受損、視覺受損、言語障礙、肢體傷殘、自閉症、精神病、弱智及器官殘障/長期病患等。

傷殘人士通道: 觸覺引路帶

近年社會對無障礙設施的認知已有所提升,在公眾空間增設相關設施,如斜道、升降機及引路磚,提升他們外出的信心,然而,社會的無障礙設施仍有進步的空間。 沒有人希望每次上落樓梯都要勞煩他人;沒有人想因為沒有可用的洗手間而要一邊強忍便意一邊用膳或看電影;沒有人喜歡沒有合適座位而要在走廊看表演;更沒有人想成為別人的障礙。 其實,傷殘人士和所有人一樣,需要過正常生活、有工作、有社交,能夠盡展所長貢獻社會。 而且推廣無障礙的生活環境,可不是單單為傷殘人士設想;除傷殘人士以外,長者、兒童、孕婦、使用嬰兒車人士、長期病患者等均需要無障礙環境設施。 尊重不同人士需要的大原則而設計出來的環境,對不論是否有傷殘的個別人士,同樣有所裨益。 對一般人來說,暢通無阻、隨心所欲地去到每一個公共空間、享用各種資源並不困難,亦不會覺得生活環境中有多大障礙。

但事實上,現今社會仍然有許多人,即使外出去用膳、看電影、逛街購物,仍然不容易。 試想想,一個輪椅使用者去看電影,須先查實該戲院有沒有設置輪椅通道、供輪椅人士使用的洗手間、輪椅人士可用的座位等,但結果可能只因為到了現場發現有一級被忽視了的樓梯而白費心機,打消了看電影的計劃;一位視障人士若果在沒有支援措施的社區中生活,就更加是一步一驚心,到不熟悉的地區探望親友可能只是奢想。 另外,公眾人士與殘疾人士受訪者對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建築物等無障礙程度的評分也有相當距離。

傷殘人士通道: 香港「無障礙環境」的發展

從另一角度,傷殘人士認為,業主和管理人對殘疾人士的需要敏感度不足或漠不關心,亦是引致問題的部分原因。 傷殘人士通道2023 本港的康復服務十分多元化,目標是協助殘疾人士儘量發展體能、心智及適應社群生活的能力,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服務包括以殘疾兒童及成人為對象的日間訓練、住宿和社區支援服務,詳情請流覽以下的社會福利署網頁。 研究發現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社會參與度偏低,較少參加社交活動,當中45.6%經常獨自一人活動,僅20.1%受訪者經常跟親朋好友親身見面,但64.7%受訪殘疾人士表示經常利用電子產品與親人保持聯繫。 調查中大多數受訪者很少或從不參與社區活動,包括病人自助組織活動(76.3%)、義工活動(76.2%)、文化活動(69.3%)或體育活動(60.1%)。 傷殘人士通道2023 有見及此,香港復康會將於12月12日舉辦「無障行者」這一大型社區教育及籌款活動,讓大眾親身體驗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生活挑戰,希望透過此別具意義的活動,建立一個關愛和共融的社會。

傷殘人士通道: 殘疾人士定義

除非地勢崎嶇或土地情況特殊,否則從可通往公眾街道或行人徑的地段界線上的某個顯著的位置,須有通道直接前往至少一個公眾通常使用的入口,或直接靠近該入口的地點,以及一部暢通易達的升降機。 在傳統平行式單排車站月台的巴士總站,會有約1.5米闊的行人輔助線連接月台,並設有安全島及髹上黃色條紋的道路標記,而月台首尾兩端也會髹上黑白條紋標誌,令道路使用者容易辨識。 傷殘人士通道 若住戶並不屬於上述可豁免類別,但部份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住戶,即使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超逾相關限額,仍可繼續居於公屋,但須按入息繳交相應的額外租金。 不過,若住戶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即使有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仍須遷離公屋單位。 房屋委員會今日(28)舉行周年特別公開會議,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在內等多名委員在會上,要求當局進一步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包括將公屋住戶全數滿60歲後便可豁免資產審查的做法,以及富戶雙倍租金的做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