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金鐘側線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金鐘側線

而L5層轉車通道和L6層月台建於太古廣場下方岩石地層開挖的大型岩洞內,其建造方式與太古站類同,[3]乘客從轉車通道可清楚到觀察到其拱頂設計。 2019年3月18日,新信號系統測試期間,兩列現代化列車於中環站附近相撞,新信號系統測試被迫暫停,導致新列車到現時仍未能於荃灣綫投入服務。 同年10月6日,一列列車(A255/A126)[9]在茘景至美孚之間的側綫衝燈,列車撞向路軌旁的隧道壁。 雖然有一列重組列車(A187/A218)獲得修復並重投服務,但這兩宗意外令荃灣綫損失兩列現代化列車(包括唯一列第2B代列車),為確保有足夠列車於繁忙時段派出,港鐵因此需將觀塘綫一列列車(A191/A182)調回荃灣綫。

有關工程已在2014年11月11日展開,並已於2015年5月27日完工。 金鐘側線2023 金鐘側線 翻新後,月台的地板顏色由原先的灰白色和深灰色變為現時的統一全白色的顏色原料設計。 乘客可通過香港站經轉乘通道前往中環站轉乘港島線,在平日繁忙時間起到分流作用,然而由於東涌線在非繁忙時間的班次疏落,故分流效用不太高。 為配合「鐵路2.0」新一代鐵路網,港鐵在2016年3月開始為車站月台牆身及天花板進行翻新工程,包括將原有的藍色紙皮石牆身主部更換,包含站名的牆身更換為焗漆板配玻璃,其他則改為仿麻石牆柱,類似香港站及九龍站的設計,而荃灣綫月台亦增加大型書法字。 乘客可通過香港站經轉乘通道前往中環站轉乘港島綫,在平日繁忙時間起到分流作用,然而由於東涌綫在非繁忙時間的班次疏落,故分流效用不太高。

金鐘側線: 扶手電梯數目

若主持人猜測正確,可獲得愛的原石(鑽石)一顆,一顆原石相當於韓圓50萬元(新台幣1萬3千四百多元;美金四百四十多元;日幣4萬8千一百多元),但主持人們唯有累積至最後一期,並答對最後一期的題目後,方可將原石換成現金。 若果北港島綫用「換綫」方案落實興建嘅話,將來嘅港島綫將會一分為二,分別撥歸將軍澳綫同東涌綫。 前者嘅終點站將會設喺堅尼地城站,而後者則到柴灣站為止,但由於需求仍難以興建,因此有關計劃須擱置。 現金鐘道(前為皇后大道東一部分)以北在1878年起便用作海軍船塢(當時港人稱之為「鐸也」,即Dockyard音譯),而金鐘道以南一帶為威靈頓軍營、維多利亞軍營[10],兩邊均為軍事用地,故良久以來來往中區及灣仔的交通十分不便。

金鐘側線

金鐘站共設有8個已裝設月台幕門的月台,當中港島線及荃灣線共用1組島疊式月台;南港島線採用1組島式月台;而東鐵線則採用2個分離式月台[4]。 在2016年南港島綫通車及1994年城巴開辦171線前,更有不少旅客在金鐘站巴士總站乘搭城巴629線前往海洋公園。 南港島綫通車後,新建之升降機可通往樂禮街地面以及連接夏愨花園與通往中信大廈、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金鐘廊、統一中心及海富中心一帶的行人天橋[25]。 金鐘站共設有8個已裝設月台幕門的月台,當中港島綫及荃灣綫共用1組島疊式月台;南港島綫採用1組島式月台;而東鐵綫則採用2個分離式月台[4]。 現時,金鐘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銀行及速遞等[4][8]。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販賣飲食的商店位於大堂非付費區[原創研究?

金鐘側線: 港鐵

隨着九巴在1991年開辦過海隧道巴士300線後,金鐘站使用量再稍為減少,故前地鐵公司亦於1993年取消繁忙時間附加費。 前地鐵公司曾於1988年5月起實施繁忙時間附加費,在平日上班時間由其他車站入閘前往佐敦站、尖沙咀站及港島綫上環站至銅鑼灣站的乘客須支付額外車費。 直至1989年觀塘綫延伸至鰂魚涌站後,荃灣綫並不再是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之間的唯一一條地鐵路綫,而經觀塘綫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的乘客也無須支付繁忙時間附加費,轉乘人流才稍為回落。 直至1989年觀塘綫延伸至鰂魚涌站後,荃灣綫並不再是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之間的唯一一條地鐵路線,而經觀塘綫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的乘客也無須支付繁忙時間附加費,轉乘人流才稍為回落。 隨著九巴在1991年開辦過海隧道巴士300線後,金鐘站使用量再稍為減少,故前地鐵公司亦於1993年取消繁忙時間附加費。 2019年3月20日凌晨,該次意外涉事的兩列列車亦被拖往金鐘側線暫時停泊[21],並已於同年3月24日-5月19日期間分階段由該側線拖往九龍灣車廠進行復修工作。

現時金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分為金鐘(東)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金鐘(西)公共運輸交匯處。 位於車站荃灣綫/港島綫月台以西則設有3條可停泊列車的金鐘側綫[16],並延伸至中環站荃灣綫月台下方,可供列車調頭、調度或讓列車往返港島綫與荃灣綫之間。 但根據報章喺2008年5月報道,北港島綫將唔會瓜分港島綫路段,屆時將軍澳綫延線落成後,港島綫將會「一軌兩用」,由堅尼地城站嘅列車會開往寶琳站、康城站或柴灣站,當中天后站可以轉北港島綫(東涌綫延線)。

金鐘側線: 列車相撞事故

在互聯網服務上,金鐘站大堂及月台均設有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12],同時於L1層大堂付費區內亦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13]。 車站在擴建後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約43米,代替鰂魚涌站(深約42米)成為全香港第四深的車站,僅次於香港大學站(深約70米)、西營盤站(深約50米)及利東站(深約50米)[5]。 金鐘道(英文:Queensway)係香港島嘅一條大馬路,又叫做電車路,係香港電車來往灣仔同中環之間嘅必經之路。 金鐘道原本係皇后大道東至西嘅一截,大佛口到遮打花園呢段,1967或1968年改叫金鐘道 金鐘側線2023 [1]。 2004年1月5日早上:一名老翁因不滿特區政府施政,於一列開往中環的荃灣綫列車首卡以打火機燃點一個盛載天拿水的膠瓶,火勢順易燃液體迅速蔓延,產生大量濃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選址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及立法會綜合大樓,該等設施現已入伙,亦令金鐘站人流進一步提升。

  • 當時是修正早期系統(現觀塘綫)的車站,列車來往旺角站(現觀塘綫月台)及油麻地站(現荃灣綫月台),均會使用渡綫。
  • 此綫沿綫旅遊景點及商業大廈林立,故可謂貫穿港九商業區的主要交通;加上此綫兼具接駁荃葵青的乘客往返九龍區,故此客量極高,沙甸魚之現象實屬家常便飯。
  • 之後,該列車會由金鐘側綫駛進車站的荃灣綫1號月台接載乘客或不載客前往其他市區綫的車廠[18],而所有駛入金鐘側綫的不載客列車在抵達及離開金鐘站時也會響號[19]。
  • 港島綫通車初期,列車未能服務興建中之上環、中環(港島綫月台)兩站,當時由柴灣或太古駛至之列車離開此站2號月台後,便在該側綫掉頭,然後駛往3號月台上客返回東區。
  • 金鐘站東鐵綫月台向南亦設有有一條延伸約900米至半山寳雲道下方的越位隧道,可供停放兩列九卡車,以及可供列車調頭或停泊壞車。

2017年2月10日,一輛往荃灣方向的港鐵現代化列車的第一卡(A192)於尖沙咀站起火,18人受傷。 荃灣綫是1970年研究興建地鐵時最早計劃的4條路綫之一,早在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已經提及本綫。 當時,本綫的建議是港軍船塢(Admiralty)至荃灣(Tsuen 金鐘側線 Wan)。

金鐘側線: 服務時間及班次

在新信號系統更換工程展開前,此綫主要使用第1及2A代的港鐵現代化列車,其中2A代列車是配合此綫通車而在1982年投入服務。 然而在2021年4月3日,港鐵透過其facebook專頁公開金鐘站擴建部分的照片,有網民批評設計脆弱,擔心雨天時車站會出現漏水情況,又認為沙中線為千億「豆腐渣工程」[51]。 而擴建部分的承建商則為基亞-聯歐沃-基利聯營(Kier-Laing O'Rourke-Kaden Joint Venture)[46]。

金鐘側線

而重置後的E出口設於已重建的夏慤花園下方,而出入口於2016年已重新開放,但初期只設升降機連接車站,直至2022年5月15日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後其餘部分才正式開放。 而重置後的E出口設於已重建的夏慤花園下方,而出入口於2016年已重新開放,但初期只設升降機連接車站,直至2022年5月15日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其餘部分才正式開放。 另外,金鐘站L1層大堂近B出口位置亦設有港鐵旅遊及失物及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4],乘客分別可在該處購買紀念品、車票、辦理學生個人八達通或失物認領。 金鐘道(英語:Queensway)是香港中西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金鐘,長約750米。

金鐘側線: 地鐵縱火事件

至於車站大堂亦為配合新擴建部分之用色而進行全面翻新工程,包括將大堂之藍色紙皮石及焗漆板,更換成白色仿麻石牆,以及在C出口旁的一端牆壁換成「藍色黃色漸變間條玻璃板」,是全港鐵市區綫網絡中首次使用,亦是繼東涌站及博覽館站後再次使用玻璃板。 而擴建部分的中庭亦設置由美國藝術家Talley 金鐘側線2023 Fisher創作的懸浮雕塑《引領前行》,設計概念源自港鐵路線圖,象徵金鐘站四綫匯聚(即荃灣綫、港島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15][4]。 金鐘站設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4][8]。 而近C出口的大堂付費區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9][10];而近F出口的非付費區亦設有港鐵「會員服務站」[11]。 2005年6月30號,政府批准地鐵起港島綫西延,由港島綫上環站向西延伸,經西營盤、香港大學兩個車站,去到堅尼地城總站。 港島綫西延喺2009年開始起,2014年12月28號通車,而西營盤站就因為出口未整好延遲到2015年3月29號先啟用。

金鐘側線

其他類似個案包括荔枝角美孚新邨的百老匯街(Broadway)、中環的己連拿利(Glenealy)及堅尼地城的士美菲路(Smithfield)。 另外,北港島綫仲有一個方案(「交匯」),就係東延東涌綫、西延將軍澳綫去添馬站交匯,將軍澳綫加設銅鑼灣北、會展兩個站,最終喺2013年港鐵揀咗交匯方案。 金鐘側線 至於英文站名「Admiralty」即海軍總司令部之意,但金鐘站一帶從未作為海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 金鐘側線2023 本站設有2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2004年,亦曾有韓製列車於此綫行走[6],但最後全數均先調回觀塘綫,再於2010年4月8日調往將軍澳綫。

金鐘側線: 車站結構

荃灣站至荔景站一段最初擬建於地底,並非如現在建於高架橋之上,架空設是要遷就建在山上的荔景站,避免車站離地面太深,影響效率。 此外,旺角站本來是計劃建於更北的位置,取代現有的太子站;而深水埗站則原本建於比現時較南的位置。 荃灣綫在規劃初期,擬議終點站是地處荃灣站西面山谷的荃灣站,以便未來延伸至屯門,在《屯門新市鎮計劃》時被指造價太高,加上乘客量問題,計劃擱置。

金鐘側線

1998年6月22日,東涌綫通車,舒緩了荃灣綫九龍一段的擠迫情況。 金鐘側線 將軍澳綫2002年8月4日通車後,觀塘綫不再過海,使荃灣綫金鐘至旺角段人流再度回升,東涌綫的分流效果只在長沙灣道一段見效。 在1989年東區海底隧道過海鐵路(當時的觀塘綫)通車前,本綫是唯一過海鐵路,繁忙時間十分擁擠,每日載客量超過75,000人次的安全水平。

金鐘側線: 事故

中環站(Chater)、旺角站(Argyle)及油麻地站(Waterloo)的英文名稱與現時的不同,採用附近街道名稱作為站名。 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將荃灣綫及觀塘綫旺角至港島段合併為港九綫(Kong Kow Line),與荃灣支綫(Tsuen Wan Branch)及觀塘支綫(Kwun Tong Branch)直通運行。 荃灣支綫及港九綫的總站分別是荃灣西(Tsuen Wan West,並非現時屯馬綫荃灣西站)及遮打(Chater)。

  • 另外,也有部分旅客與灣仔、銅鑼灣及東區居民在金鐘站外的巴士站乘搭新巴15線,或步行至山頂纜車花園道站前往太平山山頂,故金鐘站乃港島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 乘客可通過香港站經轉乘通道前往中環站轉乘港島線,在平日繁忙時間起到分流作用,然而由於東涌線在非繁忙時間的班次疏落,故分流效用不太高。
  • 現金鐘道(前為皇后大道東一部分)以北在1878年起便用作海軍船塢(當時港人稱之為「鐸也」,即Dockyard音譯),而金鐘道以南一帶為威靈頓軍營、維多利亞軍營[10],兩邊均為軍事用地,故良久以來來往中區及灣仔的交通十分不便。
  • 金鐘道於1968年之前原本是皇后大道東的一部分[1],所以其英文命名為Queensway。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