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葵青區議會2023詳解!內含葵青區議會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南面以呈祥道為界,一些被人視為九龍的地區,如華荔邨、荔欣苑、華豐園及荔灣花園等位於荔園原址的住宅以及九華徑及鐘山臺一帶,都是全屬於新界葵青區(S14)。 葵涌以南填海後,原本屬深水埗區的海域,部分變成葵青區的土地,並把昂船洲分開為屬葵青區的昂船洲北部和屬於深水埗區的昂船洲南部。 葵青區海域雖然位於新界,其大部分海域仍被香港政府定義為維多利亞港範圍,都會區,而葵青區的青衣島以南海域更與中西區海域相連。 葵青區的填海地頗多,而葵芳、葵青貨櫃碼頭及醉酒灣工業區也建於填海地上,荔景、葵盛、石籬、石蔭和青衣大部分則屬於山地,中葵涌和舊荔園與九龍接壤的地方屬於河谷的沖積平原。 葵青區過去由多個小島(包括芒洲)、德士古半島和青衣組成。 葵涌填海後,多個小島和德士古半島已不能再被辨認,現在葵青區只有一個大島──青衣島(包括已被接連的牙鷹洲)。

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縱使委任議席全數取消,建制派為維持全港區議會主導權而視葵青區為其主要戰略目標。 最終,建制派在全力動員助選下,首次在葵青區取得過半數民選議席,維持葵青區議會的控制權,但禮讓前區議會主席、新思維的周奕希為區議會副主席。 葵青區議會(英語:Kwai Tsing District Council)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成立於1985年4月1日,負責處理新界葵青區的地區事務,向政府提出意見。 最新一次的葵青區議會選舉在2019年11月24日舉行,現時議會第一大黨為民建聯。 葵青區係香港地方行政區,裏面主要咨詢機構係葵青區議會,選舉代號係S,有28個分區。

葵青區議會: 葵青民政事務處組織結構圖

第六屆葵青區議會有31名民選議員及1位當然議員,現任葵青區議會主席為盧婉婷小姐,副主席為陳志榮先生。 葵青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葵青區的事務,共有32名議員,現屆葵青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8名議員當中3名為民主派議員,建制派議員有5名。 選區重新劃分,分成青衣選區,葵涌西選區以及葵涌東選區,採用雙議席單票制,合共6名直選議員,其餘屬委任議員及地區委員會互選議員。 葵青區議會共有32個議席,當中包括31位民選議員及1位當然議員。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主派一舉在本區取得31席民選議席中的27席,繼2007年後重奪議會過半數控制權,其中在經過上屆選舉後所有議席均屬建制派及中間派所把持的青衣島,泛民主派在今屆選舉取得11席中的8席。 時為本區最大黨的民建聯之議席大減至3席,工聯會及經民聯更是全軍覆沒,該兩黨之時任區議員全數競逐連任失敗,當中包括已在青衣偉盈選區擔任25年區議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 葵青區議會2023 葵青區雖然係地方行政區,然而唔少政府部門會因應性質,各有各分法,所以葵青區只係選舉同民政事務處嘅分界。 葵青區未大力發展之前,已經有唔少鄉落,葵涌嘅村係歸埋荃灣鄉事委員會,而青衣島係歸青衣鄉事委員會。 葵青區嘅當然議員,但原居民代表,只有青衣鄉事委員會主席,因為荃灣鄉事委員會已經響荃灣區議會有當然議員。

葵青區議會: 議員一覽(2016年-2019年)

由於這一帶交通發達,隨着香港工業式微北移,附近不少工業大廈被重建或改裝爲商貿大廈及辦公室,例如位處大連排道工業區、鄰接葵興站的九龍貿易中心。 此外,禾塘咀街、葵喜街、葵福路一帶也有不少工業大廈及貨倉。 另外很多時被視為荃灣區的大窩口邨、醉酒灣、荃灣帝盛酒店及荃灣華人墳場實為葵青區範圍(港鐵大窩口站在青山公路以北,及前大窩口工廠大廈(已拆卸並重建為尚翠苑)在德士古道以西,則屬於荃灣區)。 而很多時被視為葵青區的梨木樹邨、油麻磡村和國瑞路一帶反而屬於荃灣區。 葵涌嘅由S01到S17,十七分區分別係葵興、葵盛東邨、上大窩口、下大窩口、葵涌邨、石蔭、安蔭、新石籬、石籬、大白田、葵芳、麗瑤、荔華、祖堯、興芳、荔景同葵盛西邨。 青衣嘅由S18到S28,十一區分別係安灝、偉盈、青衣邨、翠怡、長青、長康、盛康、青衣南、長亨、青發同埋長安[2]。

葵青區(英語:Kwai Tsi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新界南部,涵蓋葵涌和青衣島範圍,屬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市區)範圍。 葵青區面積約21.82平方公里,是新界面積最小及人口密度最高的一區。 原本屬於荃灣區一部份,於1985年4月1日中分拆出來並獨立成一個區;其區議會最初設立時稱為「葵涌及青衣區議會」,1988年4月1日,「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改稱「葵青區議會」。 據2016年中的統計,葵青區的人口有520,572人[1]。 在2020年1月7日舉行會議期間,一眾泛民主派的區議會議員高唱《願榮光歸香港》,以表達港人持續逾半年反修例運動中的遭遇[1]。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活動預告

葵青區響新界中南部,地近九龍,南便隔住維多利亞港對住香港島。 藍巴勒海峽將個區分成兩部份,東便係葵涌,響新界大陸上便,西便係青衣島,同大陸分開。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因為係荃灣區分拆出來,係荃灣新市鎮一部份,所以區內冇核心地帶,比較似樣嘅聚腳點,葵涌一便係港鐵葵芳站一帶,青衣則係港鐵青衣站一帶。

葵青區議會

於颱風或黑色暴雨警告侵襲香港時,貨櫃碼頭會停止運作,導致風暴後數天,附近的道路都會被眾多貨櫃車塞至水洩不通。 昔日青衣島有居住船上的漁民(稱為艇戶、蜑家人或水上人)聚居於「青衣塘」(現時的青怡花園)及「門仔塘」(現時的青衣城)。 葵青區有不少私人屋苑,葵青區最早期的私人屋苑是位於港鐵站上蓋的新葵興花園及新葵芳花園。 葵青區議會2023 葵青區比較大型的屋苑有:華景山莊、盈翠半島、美景花園、青怡花園、翠怡花園。 位於下葵涌的葵芳為區內的商業中心,區內大型購物商場葵涌廣場及新都會廣場(同時為商業寫字樓)均先後在葵芳落成啟用。 每年中秋節,附近住戶一家大小都會到青衣海濱公園散步賞月、野餐和玩瑩光棒,此為青衣居民近二,三十年來自發創造的傳統。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議會委員會會議

大窩口原本屬於葵青區內,因為大窩口站位於國瑞路公園的地底,大窩口站行政上屬於荃灣區,所以居住在荃灣區的市民視為大窩口屬於荃灣區。 葵青區一向是泛民主派的重鎮,葵青區除了是泛民主派的票倉以外,1985-2015年與2020年至今,也是泛民主派為主要多數的地方議會。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是一個比較多公共屋邨的一個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只僅次於觀塘區。 此外若以地理位置作考慮,葵青區更是香港陸地版圖的正中心所在[2](更準確的地點則為葵芳葵涌運動場一帶),參見香港地理。 葵青區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門道、昌榮路、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北為界,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為界,面積1,991公頃,人口約486,000人,區內逾75%的居民居於公共屋邨。

接近九龍西北的葵涌九華徑,由於山勢險要,曾多次於暴雨時發生山泥傾瀉。 葵青區議會2023 該區由於鄰近河谷,蚊蟲滋生特別活躍,因此登革熱和全港最高的誘蚊產卵指數曾在該區出現。

葵青區議會: 選舉列表

2001年深水埗區議會曾提出改為完全以荔景山路為兩區分界線,建議把荔景山路以南的華荔邨、盈暉臺(第二和第三座)納入九龍範圍,後來涉及九华径村屋原居民的地权利益而不了了之。 此外盈暉臺第一座原址是荔園門前的巴士總站,因此仍屬於九龍區一部分。 事實上,該區居民由盈暉薈西面向東面走,已不知不覺進入葵青區。 2007年初起有關決定只將整個盈暉臺均正式納入九龍深水埗區(以屬於華荔邨、介乎盈輝臺與華荔邨的緊急車輛通道作區界,以及九龍與新界間的界線)。 民政處十分重視青年發展,致力培育葵青青年成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 民政處於2022年復辦「葵青區體育節」,提供的賽事包括各式球類和田徑錦標賽,透過運動競技打破隔膜,亦喚起區內居民,尤其是青年對運動的熱誠。

  • 接近九龍西北的葵涌九華徑,由於山勢險要,曾多次於暴雨時發生山泥傾瀉。
  • 於2008年落成、同樣位於葵涌大連排道的新鴻基地產商廈項目,卻被命名為九龍貿易中心,甚至以「九龍西商業新據點」自居[4]。
  •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近期香港區議會開會期間有區議員高唱此歌,批評做法不恰當,認為唱歌的區議員有機會違反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的聲明。
  • 石蔭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6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000人。
  • 葵青區雖然係地方行政區,然而唔少政府部門會因應性質,各有各分法,所以葵青區只係選舉同民政事務處嘅分界。
  • 依家有32個議員,其中直選議員有31個,同當然議員1個(區內嘅鄉事委員會主席)。

2006年長實集團位於新界葵涌和宜合道的樓盤雍雅軒,由於在電視廣告宣傳其處於九龍地域,因而被廣播事務管理局發出勸喻,指廣告誤導及不正確。 而位於荔景山路並毗鄰祖堯邨的污水處理廠反而以《荔枝角污水處理廠》命名,甚至邻近荔景消防局的食水抽水站以《荔枝角食水抽水站》命名,但荔枝角在官方確定屬於九龍。 於2008年落成、同樣位於葵涌大連排道的新鴻基地產商廈項目,卻被命名為九龍貿易中心,甚至以「九龍西商業新據點」自居[4]。 雖然如此,但一些相關機構為方便管理仍將有關區域分歧,如醫院管理局轄下的荃灣區及葵青區醫院及診所聯網便納入九龍西聯網範圍。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議會」分類中嘅文章

1985年之前,葵涌同青衣都係歸荃灣區,之不過因為荃灣新市鎮發展,遠超一區之力,就響1985年4月1號將葵涌同青衣拆出來,另立葵涌及青衣區,同時亦選出相應嘅區議會。 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撤銷遷海令,大量客家人在這時期移居新安縣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現時區內三大客家姓族,包括陳氏、鄧氏及曾氏,亦於當時遷抵新安縣(包括今天的荃灣和葵青地區)定居至今。 由於歷史及地緣關係,葵涌的鄉村由荃灣鄉事委員會管理,而青衣島上的鄉村則直屬青衣鄉事委員會。

葵青區議會

2006年為止,人口有52萬3300[1],佔香港人口百分之7.6,十八區排第四。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人口密度係每平方千米有2萬2421人,係新界各區之中最高,遠超新界平均數3748人。 葵青民政事務處(民政處)是推行地方行政的主要機關,一直與區議會緊密合作,協助區議會向不同的政府部門反映意見。 此外,民政處會透過各分區委員會、葵青區撲滅罪行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和青年活動委員會等,加強與社區的聯繫,廣納不同意見,使政府施政能夠急市民所急。 葵青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葵青區議會: 組織

民政處又在2022年舉辦「葵青區電競推廣暨比賽巡禮」,透過講座、工作坊,向葵青青年介紹電競,藉比賽讓他們實踐所學,並從中培養青年的團結互助精神。 葵青擁有全世界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貨櫃碼頭,而區內的青馬大橋、汀九橋、及 8 號和 9 號幹線等均為香港作為大灣區內的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航空樞紐的重要基建設施。 葵青本身亦由以往的鄉村,發展成工業區以至今天工商業並重、宜室宜居的社區,在葵青的工廠區中可見到摩登的商業大廈、時尚服飾的名牌商店、還有悠閒的精品咖啡店。 年代葵涌貨櫃碼頭往南填海擴展,至現今昂船洲青沙公路一帶,故昂船州青沙公路以北一帶劃入葵青區,而其中荔寶路又跟荔枝角一帶相近,分界更趨向模糊。 工業區集中於葵涌的葵涌道、大連排道、和宜合道及青山公路一帶。

葵青區議會

被建制派議員投訴,區議會主席、民主黨單仲偕無理會[2]。 區內建制派的郭芙蓉等議員批評做法不當,認為此先例一開,以後在會議期間跳舞、打麻將也可,並離場抗議。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近期香港區議會開會期間有區議員高唱此歌,批評做法不恰當,認為唱歌的區議員有機會違反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區的聲明。 公民黨譚家浚表示,統計5位建制派議員的在席時間只有10分鐘,批評建制派「民生不做,政治又不表達」[4]。 葵青區議會係香港18個區議會嘅其中之一,負責協助處理新界葵青區嘅事務。 依家有32個議員,其中直選議員有31個,同當然議員1個(區內嘅鄉事委員會主席)。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相關網站

由於香港日治時期葵青區曾被劃為九龍地域,而且現在規劃署把葵青區劃作都會區(市區),再者由九龍去葵涌有葵涌道這條重要的快速公路,不須像去西貢、將軍澳和沙田一定要上山路或過隧道,而通勤區內又以市區的士為主。 還有一點,荔景山區(由麗瑤邨至九華徑),過往未取消電話地區字頭時是屬於九龍區的“3”字區域,故此居民早已根深蒂固認為自己居住在九龍市區. 葵青區議會2023 造成概念爭議可歸下列情況:港英政府对那一带原居民采取放任政策,没有取消他们的地权,一直维持九华径村民跟其他新界原居民一样权利,在蝴蝶谷以西以公路為兩區的分界線。 荔枝角填海前,荔枝角灣海岸以北數十米已經是深水埗區和當時的荃灣區分界線,而該區在當時是荔園門口的河谷和三角洲,因此要在這地區絕對地分辨九龍和新界實在有困難。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是香港的工商業重鎮,香港經濟命脈之一的葵青貨櫃碼頭即位於此區。 葵青區議會 葵青區議會2023 葵青區議會 眾多工業、商貿大廈座落葵涌;而青衣西南則有大量重工業設施。 葵青區也是香港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新界西北及大嶼山進入市區的首站;區內的葵涌道、青葵公路及青嶼幹線等道路皆爲重要的主幹道。 其中青嶼幹線自1997年通車起,就成爲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進出市區的的最主要路線。

葵青區議會: 議員列表

最早落成的屋邨是大窩口邨,全部樓宇均為第二型,共設20座;現時葵涌大窩口邨所有舊式樓宇均已重建。 葵青區議會 然後於1966年落成石籬(一)邨,現存的10座及11座則改為中轉房屋。 石蔭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6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000人。

葵青區議會

在未來的日子,我會聯同葵青民政的團隊,以及熱心的社區團體,同心同行,為香港營造一個有活力、並且不斷發展前進的葵青社區。 葵青區早於1960年代興建大窩口邨、葵涌邨、石籬(一)邨、石蔭邨 等屋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