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荃灣重建8大優勢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荃灣重建

而在1996年1月,房委會在柴灣邨9-12座重建項目中,試驗「自選單位計劃」,讓居民自行選擇興東邨內的安置單位(而具體操作方式與居屋揀樓類似,有關方面會以攪珠方式決定他們的揀樓次序)。 由於此計劃成效顯著,自此以後的所有重建計劃均以此方式編配單位。 在清拆開展前一年半至兩年,受影響居民將會獲得通知,以安排進行凍結人口登記、接收屋邨單位編配,而具體遷出日期亦會同時公佈。 當最後一座安置大廈落成後,居民有最後三個月(以往為五個月)期限遷出,並進行拆卸工程的招標程序(但若遇上釘子戶或工程延誤,拆卸日期或會推遲[2])。 由萬景峯往返港鐵荃灣站只需10分鐘,而往返港鐵西鐵綫荃灣西站少於10分鐘,於商場地下近大河道出口設有小巴總站。 附近設施包括荃灣大會堂、楊屋道街市、如心廣場等,並設有天橋網絡連接鄰近主要建築群。

嘉禾娛樂則率先進駐商場,投資約3,000萬元設全港首個全數碼電影城,電影城面積逾3.3萬平方呎,院內設5個影廳,合共700個座位,大院最多可容納300人。 其中2個影廳支援3D數碼播放,並裝置電腦連接系統,可連接網上遊戲及作現場直播,吸引公司包場,料5年回本。 荃灣重建 依據該協議,台灣將與波蘭合作重建烏克蘭醫院及學校、修繕年長者過冬住所、成立單身女性就業輔導中心及青少年遠距教學中心等,且運送人道援助物資到烏國境內各收容中心。 荃灣渡海碼頭曾經歷三次搬遷,第一代荃灣渡海碼頭在1935年啟用,但在1942年被日軍炸毀。

荃灣重建: 香港文匯網

有報章介紹該戲院由王定基設計,「沒有設樓座,天花頂鑲有星形燈光,四壁顏色,柔和悅目」,分別有前座152個,後座820個。 戲院在1996年12月尾結業,三層高的戲院建築物改建為零售商場及娛樂場所之用。 這座建築如今已變得相當殘舊,2019年更被大業主申請強拍,或許不久將來便會消失。 海壩村是客家人在荃灣建立的一條雜姓村落,村旁建有一道堤壩以阻止潮水湧入農田而得名。 而這個位於市中心的荃灣街市,其天台竟然有一個「隱世」小遊樂場,人跡罕至,就連許多荃灣老街坊也不知道。

但是,由於市區土地不足,有一部份居民會獲安置到市區以外(例如部份問題公屋住戶獲派沙田顯徑邨,另秀茂坪下邨住戶除少數獲派同區翠屏南邨、德田邨或黃大仙東頭邨單位外,其他主要安置於天水圍天耀邨、沙田廣源邨及將軍澳景林邨)。 此外,為加快安置程序,安置屋邨可以多於一條(例如藍田邨最後一批舊廈居民,分別遷往雲漢邨及油塘邨)。 整體重建計劃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87至2012年間推展的一項大規模重建項目,旨在將第三至第六型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以及當時未拆卸的第一至二型徒廈,共有566 荃灣重建 幢樓宇需要重建,以改善公屋居民居住環境。 隨着牛頭角下邨二區全部樓宇在2012年被拆卸,整個計劃均已結束,但有關政策細節為日後的其他舊式公營房屋重建計劃奠下基礎。

荃灣重建: 單位

透過此應用程式,市建局希望在這個交通繁忙的地區推廣「智慧出行」概念,提升市民出行體驗,省卻尋找空置停車位的時間,更輕鬆方便地到商場享受購物消閒娛樂。 冀能減低各停車場出入口外大量車龍的機會,改善道路阻塞的情況,而駕駛者亦不必在路面不停「兜圈」,有助節約能源及減低廢氣排放,從而改善路邊空氣質素,一舉兩得。 為配合香港建構「智慧城市」的願景,市建局於2018年初著手籌劃一個可實時發放停車埸空置泊位數目的手機應用程式,以「荃新天地」位處的荃灣南為試點,一共涵蓋7個區內大型停車場,方便駕駛人士規劃駕駛路線。 通過各個停車場營辦商積極協作,並得到香港應用科技硏究院提供的技術支援及協助,將各自停車埸電腦管理系統數據整合,在一個共享平台發放空置泊位資訊。

  • 林鄭月娥強調,在過程中,發展局會充分考慮小業主利益、樓宇狀況等因素,並聽取持份者意見。
  • 水道會由太子道西延伸至彌敦道,兩旁會有商業(包括高層建築和低層精品商業街)和住宅發展。
  • 在今天,荃灣區無論城市發展、交通配套,以及人口增長上都已經今非昔比,但在過去20年來重建計劃卻了無寸進,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荃灣沒有被授予「市區」身份,不能吸引到發展商的眼球。
  • 現時,荃灣二陂坊和眾安街一帶的實際最高住用地積比率為5倍,非住宅的最高地積比率則為9.5倍,即使混合發展,在住宅用地加入一非住宅用途樓層,地積比率也只是輕微上調至5.47倍。
  • 至於早前曾已公布會推展的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寮屋區重建計劃,林鄭今日透露,公營房屋單位數量由原先的6,300個大幅增至8,700個,由2029年起陸續入伙。
  • 從荃灣站開始,可以「不在地面行走」走遍荃灣的商場,下雨也不怕,是真正的「堅離地城」。
  • 冀能減低各停車場出入口外大量車龍的機會,改善道路阻塞的情況,而駕駛者亦不必在路面不停「兜圈」,有助節約能源及減低廢氣排放,從而改善路邊空氣質素,一舉兩得。

研究亦提出五個發展節點,為區內的重點發展,設計上各具獨特性,將有助帶動四周的更新。 日前,我與韋志成總監便前往其中一個節點---旺角東水渠道城市水道---的位置視察。 1982年地鐵伸延至荃灣區,令荃灣站周邊地區迅速發展為區內一個頗為人口密集的區域,帶動興建多個大型私人屋苑,包括綠楊新邨及荃景圍一帶的愉景新城、荃灣中心、荃威花園(荃灣區第一個大型私人屋苑)和荃景花園等。 隨後香港國際機場及青馬大橋落成,由於汀九至深井一帶可以望見大橋的景觀,令多個地產發展商成為爭相發展目標,浪翠園、碧堤半島、珀麗灣等高級私人屋苑吸引中產人任遷入區內。 在荃灣北部的荃錦公路山上,還有鄰近大帽山郊野公園半山低密度歐式豪宅寶雲匯及朗逸峯。

荃灣重建: 私人屋苑

根據規劃署資料顯示,現時港島區的住用地積比率最高為8至10倍、九龍及新九龍最高為7.5倍,但荃灣卻只有5倍,而當局對上一次新審視荃灣地積比率已經是2003年。 及後舊荃灣街市在原址重建成現在的荃灣街市,即眾安街25號,工程在1981年完成。 荃灣區由荃灣區議會所管轄,該區議會在1981年4月1日成立,一直被視為香港最早成立的區議會之一,因為該會的前身荃灣康樂市容諮詢委員會於1976年成立,該會在1977年改名為荃灣諮詢委員會,於1981年改變組織為荃灣區議會。 荃灣區除了荃灣新市鎮,亦包括油柑頭、汀九、深井、青龍頭、嘉龍村、石圍角、老圍、梨木樹、大窩口部份地區、馬灣島、大嶼山北部的外飛地(例如欣澳、青洲仔半島)等等地方。 政府消息人士指,油旺規劃研究報告提出的轉移地積比等規劃手段,當局料於下年公布新指引,其後會開始改劃工作。 根據市區重建局2010至11年進行的統計,在香港市區內樓齡逾50年的樓宇有逾4,000幢。

荃灣重建

公園地下會設有300多個車位的停車場,以解決區內車位不足的問題。 荃灣重建 停車場上蓋將興建一個新運動場,旁邊會有一座新的政府綜合大樓,既重置現時的體育設施,還有更多社區設施。 水道會由太子道西延伸至彌敦道,兩旁會有商業(包括高層建築和低層精品商業街)和住宅發展。 荃灣重建2023 人稱工聯會「小花」的陳穎欣則指出,香港的土地供應長期短缺,不但未能滿足市民對住屋的龐大需求,亦窒礙不同產業的發展。

荃灣重建: 計劃下被拆卸校舍資料

室內則設有Catalog、L'OREAL Paris、Fancl、Shiseido、運動服裝店主要包括Adidas、Kappa、Nike、The Overlander、Quiksilver、世運邨和李寧體育用品於香港首間專門店、EASTPAK、Sala小型家品店。 包括原創tee品牌tee locker、時裝Adlib及節能鞋專家PenWalking。 2019年引入喜茶並於6月1日開業,但因喜茶在港分店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受到影響,已於2020年結業。 2021年10月於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UG層原址開設美國快餐店Five Guys。 香港已發展多年,市區越來越多破爛的樓宇,居住環境惡劣及擠逼高。

荃灣重建

他續指,市建局會將合適的項目納入市建局未來五年的業務綱領內,盡快開展一些起動項目,並率先試用建議的新規劃工具,為私人主導的重建項目應用新規劃工具提供經驗參考。 政府預告研究荃灣區及深水埗地區重建,陳穎彤指過往有即將重建地區,業主會以有重建賠償為理由向租戶加租。 通過手機介面,市民可查閱包括荃新天地在內的7個停車場的實時空置泊位資訊及各停車場的時租收費等。 荃灣重建 市民亦可使用自動導航功能,Google地圖規劃前往停車場最佳行駛路線。

荃灣重建: 安置安排

當時香港開始採用標準化的開放式街市設計,套用在超過六個街市,荃灣街市是其中一個,那時荃灣街市有24個檔位、一個廁所,還設有苦力宿舍。 1954年,人稱「棉紗大王」的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設立南豐紗廠,選址荃灣白田壩街工業區。 一至三廠(即這份舊地圖標示的位置)在1997年後清拆,並重建成住宅;四至六廠亦於2008年停運。 柴灣角工業區的範圍,東面至大涌道,西面至荃灣西約的麗城花園,北面至青山公路近愉景新城,南面至海盛路海旁,包括青山公路(荃灣段)中段及沙咀道前段的工廠大廈。 20世紀初,在美環街附近的水坑(即曹公潭),已經有磨香粉和染布行業駐足。

荃灣重建

本人希望,當局可以重新審視早期發展衞星城市現時的狀況,上調如荃灣等已發展成熟地區的地積比率,為重建發展創造有利的因素,相信在短中期內,可為目前緊絀的土地供應注入一個新動力,亦可解決區內舊樓日久失修的問題。 回望半世紀前,本港發展蓬勃,卻逢食水供應不足,不少發展商當時無奈用上鹹水建屋,當年的權宜之計,成了今天業戶的負擔。 現時,如荃灣等樓齡超過50的樓宇比比皆是,當中更有不少懷疑曾使用鹹水興建的樓宇嚴重失修,但礙於地積比率已經用盡,令該等樓宇欠缺重建潛力,樓宇狀況只會越來越差。

荃灣重建: 市區重建局 (香港)

鑑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希望加快市區重建,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荃新天地第二期商場(名為荃新天地2)樓高三層,面積約20萬平方呎,租戶約170個。 二期和一期沒有直接連接的通道,兩者均設有行人天橋(為荃灣行人天橋網絡的一部分)連接如心廣場。 荃灣重建2023 商戶主要集中娛樂與生活必需品,商場逾20%面積屬超市及日用品商舖,電影城佔15%,餐飲則逾25%。 一般而言,居民均在同一區議會分區(或鄰近區域)內新建/已重建屋邨安置(例如位於黃大仙區的慈雲山邨,主要安置屋邨都在同區內的鳳德邨、東頭邨或黃大仙下邨)。

荃灣重建

荃灣區重新劃界,東面以城門道、和宜合道、昌榮路、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為界,南面以汀九海岸線和馬灣海峽為界,西面仍以青龍頭嘉龍村為界,北面仍以大帽山郊野公園近荃錦坳和城門郊野公園近鉛鑛凹為界,馬灣及大嶼山東北部(包括陰澳、竹篙灣)仍歸屬荃灣區。 市區重建局於2015年發表的顧問報告建議被指為「向錢看」,觸發行政總監譚小瑩辭職而引起爭議。 市區重建局主席蘇慶和強調市區重建局的運作模式一直無變,不過希望引入新思維,例如用盡地積比率、重建價值不高的舊樓,可以改為加強樓宇復修。 對於顧問報告建議改變重建模式,考慮盈利及商業效益,蘇慶和不認為顧問報告引起市區重建局內部反感,強調自己處事一直追求效率和效益,清者自清,不會受到其他噪音影響,他會盡好主席之份[21]。

荃灣重建: 深水埗區

但荃灣區內最大型的商場則在1990年才在舊荃灣碼頭附近出現——荃灣廣場,樓高6層和2層地庫,亦是區內首見有大型中庭廣場和繼太古城後全港第2個真雪溜冰場(溜冰場改建為商場)。 翻查資料,政府曾於2010年降低重建強拍門檻,就3個類別的地段,由不少於90%業權降至不少於80%業權,即只要擁有該地段8成業權,就能強制拍賣餘下業權,當年修例由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推動。 地產發展商現時可根據《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強拍條例),申請強制售賣令,以取得土地的所有權益,繼而推展重建工作。

荃灣重建

萬景峯(英語:Vision City)位於香港新界荃灣楊屋道1號,是一個大型住宅發展項目,由信和置業及市區重建局合作發展,基座是荃新天地,是市區重建局目前已經完成的市區重建項目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黃偉綸表示,政府支持落實新規劃工具,提高重建項目的商業可行性和吸引私人發展商參與,促進市區更新。 荃灣重建2023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日前與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到訪旺角,另提到今年《施政報告》提出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及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方案。 荃新天地(英語:Citywalk)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大型商場。

荃灣重建: 重建發展模式爭議

區內集住宅、工商業建築林立,包括新界最高樓如心廣場亦座落本區。 荃灣重建 此外,荃灣區是香港重要的交通樞紐,區內的荃灣路、青嶼幹線爲市區進出新界西北、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的重要幹道。 黃偉綸最後表示,舊區更新不應只看項目,亦不應只看小區,應以更宏觀的概念來考慮。

近年因為工業區用地需求減低,令部分地產商將工廠大廈用地更改為商業或住宅樓宇,爵悅庭就是當中的代表者。 韋志成提到,「油旺研究」建議的概念藍圖為規劃願景,指研究亦提出多項新規劃工具,例如地積比率轉移、街道整合、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互換等,令推動市區更新,更具效率和效益。 他指,深水埗和荃灣均屬舊區,很適合運用「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一些概念和工具,進行更深入及廣泛的研究,提出規劃及重整藍圖。 於2014年規劃署曾公布,倘個別私人住宅發展若屬意在重建後增加發展密度,可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申請,如合乎特定條件,包括區內的交通和基建容量能應付重建新增的需求、重建規模能與地區特色兼容等,住用地積比率最多可調高20%,以荃灣為例,最高住用地積比率可由5倍提升至6倍。 但要過五關斬六將才有機會提升20%,對私人發展商而言能提供多大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荃灣重建: 工具

就開展荃灣及深水埗地區研究,市建局管理層會盡快呈請董事會,在獲得其支持後盡快開展研究,期望可在兩年內相繼完成。 荃灣區早在1970年代進行大規劃發展,而當時香港房屋委員會才剛剛成立,1959年荃灣首個公共屋村四季大廈落成。 但時至今日區內的公共屋邨不經不覺已經超過五十年歷史,大部分建築物已經殘破不全,部分屋邨隨著區內迅速發展而清拆興建新型屋邨。 公共的大型屋邨計有4條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屋邨,3條(原有4條)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的屋邨。 就荃灣方面,區內不少樓宇樓齡已超過50年,韋志成指當年新市鎮訂定的住用地積比率一般較市區為低,荃灣的最高住用地積比率現時僅為五倍,因此現時是合適時候,在荃灣開展類似研究,並審視提高荃灣區地積比的可行性,同時檢視土地用途,改善這個舊區的整體環境。 迫遷事件引起基層租戶的連串抗爭,要求修改市區重建局的政策漏洞。

荃灣重建

在1985年26座問題公屋醜聞被揭發時,一共有577座公屋大廈被驗出結構強度遠低於標準。 由於涉事大廈多為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加上第三型大廈及舊型政府廉租屋沒有獨立衛生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質素,故政府於1987年頒佈的《長遠房屋策略》中,宣佈於2001年前將所有上述類型大廈清拆,是為整體重建計劃[1]。 荃灣重建2023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

荃灣重建: 樓宇復修

但除填海造地等選項外,現時新界不少屬早期發展的衞星城市,如荃灣等,區內有為數不少的樓宇樓齡已逾半百,如能得到發展商青睞,獲得重建的機會,相信不但可解住戶燃眉之急,更可釋出更多土地興建住宅樓宇。 另外,荃灣屬於香港第一代新市鎮,發展自1970年代開始,區內不少樓宇樓齡已超過50年。 韋總監說,當年新市鎮訂定的住用地積比率一般較市區為低,荃灣的最高住用地積比率現時僅為五倍,因此現時是合適時候,在荃灣開展類似研究,並審視提高荃灣區地積比的可行性,同時檢視土地用途,改善這個舊區的整體環境。 研究制定了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建議把兩區分為五個市區更新潛力地區,各具不同的規劃主題,例如建議把旺角東及西發展為動力商貿區、大角咀變身綠悠社區、油麻地會成為歷史文化生活區。

現在的荃灣是有名的「商場之城」、「天橋之城」,市中心有20多個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商場,由超過40條行人天橋貫通,是全港最長的天橋網絡,而且每段天橋的設計也有不同。 從荃灣站開始,可以「不在地面行走」走遍荃灣的商場,下雨也不怕,是真正的「堅離地城」。 我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水道公園將令花墟及其周邊地帶煥然一新,在旺角煩囂的環境中,提供一個消閒康樂好去處。 外交部表示,俄烏戰爭尚未停歇,也持續對烏克蘭人民造成極大的生命財產威脅。 台灣與烏克蘭同為對抗威權主義的最前線國家,共享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台灣將持續提供烏克蘭人道援助,幫助烏克蘭人民度過難關。 荃灣地鐵站在1982年啟用,這段鐵路並非在地底開通,站建在地面,地鐵大堂設於二樓,地鐵站外往來大堂兩邊出口的架空行人通道,便成為荃灣天橋網絡的始祖。

編者按:荃灣是香港第一代新市鎮,60年過去,不少樓宇嚴重失修,外牆滲水、石屎剝落、鋼筋外露等問題,由大廈外部伸延到屋內,疫情下更見衞生危機。 2017/18年度市建局完成的4個重建項目,合共錄得102.65億元盈餘,當中以灣仔利東街「囍匯」盈餘最高,達88.4億元;另一灣仔項目「尚翹峰/壹環」亦錄得11.17億元盈餘;而大角嘴的「形品‧星寓」項目則錄得4.73億元盈餘。 市建局位於旺角波鞋街的項目「Skypark」則錄得1.65億元虧蝕。 一樓主要店舖為嘉禾荃新天地電影城,面積逾3.3萬平方呎,院內設5個影廳,合共700個座位,大院最多可容納300人。 其餘範圍以食肆及教育為主,包括麗都總廚、麗都讌客及富臨集團旗下的炑八韓烤。

他認為,為深水涉進行如油旺研究般更深入及廣泛的重整研究,制訂全面更新藍圖,加快更新步伐,是適當的。 他認為,為深水涉進行如「油旺研究」般更深入及廣泛的重整研究,制訂全面更新藍圖,加快更新步伐,是適當的。 特首林鄭月娥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政府將研究修訂《強拍條例》,以降低強拍門檻,加快舊樓重建。 另外,政府將邀請市建局參考油旺研究,在荃灣和深水埗舊區展開地區規劃研究。

若展開新規劃,劉卓裕希望可以延續荃灣行人天橋的特色,區內可從愉景新城擴展至工業大廈,南部則可延伸至海濱,方便市民外出行走。 另外,劉卓裕指出,荃灣充滿人文歷史,希望可推動區內創意文化產業發展,未來達至建設荃灣成為「創意城市」的目標。 市區重建局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計劃「重塑油旺成為一個宜居、可持續、多元化 及具活力的都市核心圈,並加強其作為代表本港潮流文化和傳承特色的地區」。 葵涌劏房大聯盟成員潘詠珊稱,過往於重建地區,有業主為獲得更多賠償強迫租客搬走。 另外,茶果嶺、牛池灣和竹園聯合村三個寮屋區重建項目增加的單位量,政府消息人士指,透過檢視用地規劃,地積比率等方法,而一般而言公屋的地積比率可增加約30%。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