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灣河重建計劃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西灣河重建計劃

市建局已委託工程顧問,短期內向該區的目標業主發信,邀請參與今次的問卷調查。 西灣河重建計劃2023 第二部分則是收集業主所屬樓宇的現況,包括是否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已聘請物業管理公司,以及是否有升降機、樓宇內有沒有劏房和失修等問題。 當局亦會透過調查,了解業主對其單位或樓宇未來納入舊區更新方面的意見,例如是否希望重建,或進行樓宇復修工程等。

市建局昨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介紹未來五年業務綱領時表示,市建局將推動多個重建項目,總成本預計逾1000億元,共可提供約1.8萬個新建單位。 至於班次未能達到每45分鐘一班,她表示據其了解,應涉及燃油成本等問題,假如政府可補貼相關成本,又有更多市民乘坐,相信可以加開班次。 根據市建局資料,於2020/21年度完成的卑利街╱嘉咸街發展計劃 (H18)地盤B、即長實及市建局合作發展的物業「My Central」,於扣除成本及豁免補地價後淨盈餘約為13億元。 市建局的累積盈餘372.4億元,較2019/20年度的370.9億元略有上升,市建局指若非計及政府豁免該局獲批地進行45個項目所涉及的補地價總額,截至今年3月底,市建局的累積盈餘將會減少197億元。

西灣河重建計劃: 香港文匯網

謝偉銓指,據他了解,西灣河項目範圍內逾八成樓宇樓齡超過30年,逾一半樓齡達50年或以上。 他續指,該區組合多元,例如有合作社樓宇,亦有建築物業權分散,具體發展有待今次調查取得數據後,再作規劃分析。 西灣河重建計劃202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市建局擬在西灣河舊區推行「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包括將業主意見納入規劃。 市建局非執行董事謝偉銓今日(17日)表示,希望透過今次的先導調查,可了解到區內有沒有土地未被善用,能否整合道路以提供更多發展面積等,讓日後的活化或重建計劃,可適切符合當區居民意願。 同時他建議該區域以「小區發展模式」方向重建規劃,以提供更優質的居住環境,令居民得益。

西灣河重建計劃

文件指,擬訂的成人票價為18元,長者、小童半價收9元,3歲以下則免費,船程預計20至25分鐘,每艘船可載36至100人,實際情況按需求而定。 至於上落地點,分別位於將軍澳海濱公園的將軍澳南梯台,以及西灣河筲箕灣避風塘第2號登岸梯階。 翻查資料,該公司主要經營租船服務,亦有拖船業務,包括於香港水域拖帶珍寶海鮮舫。 何鉅業表示,筲箕灣道兩旁樓宇地塊較細,近年出現收購困難,例如街角有「零丁」逾千呎的樓宇未被收購,但附近一帶舊樓已被收購。 而市建局於德輔道西466號的安置大廈已於今年3月動工,將會引入「共居」概念,改造工程料於今年第3季完成。

西灣河重建計劃: 服務質素

經過多方考慮後,當局在港島東區的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範圍內,針對西灣河舊區一帶,向有關業主進行首個「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 市區重建局將以西灣河舊區作為先導計劃,透過問卷調查收集業主的重建意願和期望等,納入規劃中一併考慮。 範圍涵蓋東至柴灣道、西接英皇道的土地,面積約24公頃,料最快年底完成調查,並將總結經驗以全面用在明年展開的荃灣及深水埗規劃研究。 西灣河重建計劃 西灣河「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將針對分布在筲箕灣道兩旁樓齡超過30年、合共約250幢樓宇,並將於短期內向業主發信,邀請業主參與問卷調查,以了解樓宇現況,預計最快今年年底完成,最快明年開始分析數據。

西灣河重建計劃

運輸署早前計劃開辦「將軍澳(南)—西灣河」街渡服務,目標今年第二季啟航。 根據運輸署的最新文件,該街渡線擬由潤利海事控股營辦,成人收費18元,每日營運時間為早上7時至下午6時,較招標時的營運時間短;班次方面部份時段亦逾一小時一班,同樣較之前預定的班次為疏。 一直爭取開辦該航線的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表示,預計可於暑假期間首航,但認為票價偏貴,例如相近路程的巴士線,其票價亦只是15.9元,認為船票的票價應與巴士相若才有競爭力。 她又指尾班船太早,認為西灣河的尾班船開出時間應由現時的6時,延至晚上7時,否則居民放工後未必能趕及乘搭。 西灣河範圍包括西至英皇道與康山道交界靠近康山道天橋,東至筲箕灣道與愛秩序灣道交界的地區。

西灣河重建計劃: 筲箕灣道舊樓多 合併重建回報高

市建局並透露,短期內將推出新的「需求主導」計劃試點項目,新構思下會選擇以規劃先行。 【大公報訊】市區重建局會於西灣河舊區一帶展開首個「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目標是筲箕灣道兩旁樓齡超過30年、約250幢的樓宇。 有測量師表示,當區重建潛力較高,若用盡空間及地積比,會帶來不錯亦合理的發展回報。

  • 市建局表示,已完成油旺地區規劃研究,正與政府商討執行細節,並積極探討個別重建項目。
  • 至於班次未能達到每45分鐘一班,她表示據其了解,應涉及燃油成本等問題,假如政府可補貼相關成本,又有更多市民乘坐,相信可以加開班次。
  • 由成安街往上走,在1980年代以前是木屋區,包括成安村、聖十字徑村、澳貝龍村等[3]。
  • 她又指,航線的其中一個特點,是途經將軍澳跨灣大橋,但大橋於晚上7時才亮燈,假如6時至6時30分便開出尾班船,會錯過一大景色。
  • 西灣河「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將針對分布在筲箕灣道兩旁樓齡超過30年、合共約250幢樓宇,並將於短期內向業主發信,邀請業主參與問卷調查,以了解樓宇現況,預計最快今年年底完成,最快明年開始分析數據。

至於煥然懿居二期約260個首置單位,市建局爭取提前至2023年中發售。 他預計兩個項目在未來數年,將提供約2260個首置單位,以市場折扣價出售。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表示,市建局未來一至兩年內,資金沒有問題,但預計到2023至2024年度,需開始融資。 市建局行政總裁韋誌成稱,將會聘請財務顧問研究融資方案,並向政府請求提高藉貸上限,而未來融資渠道會包括發債和向銀行藉貸。

西灣河重建計劃: 灣仔7重建項目 合和2期規模最大

市建局料今年年底完成問卷調查,最快在明年展開數據分析,並強調於2016年暫停接受「需求主導」申請,並非放棄該概念,而是就其操作進行檢討,旨在擴闊其執行模式,令其更具規劃成效。 市建局表示,已完成油旺地區規劃研究,正與政府商討執行細節,並積極探討個別重建項目。 至於市建局已啟動兩個全新的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分別覆蓋西灣河和黃大仙,將涉500至600幢大廈。 他提到,市建局於2016年暫停接受「需求主導」重建的申請後,坊間誤以為已被取消。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17日)發表網誌,指希望將「需求主導」概念融入「規劃主導」的市區更新模式之中,從整全的規劃角度,一併將周邊土地納入規劃,充分發揮土地的發展潛力。

  • 另外,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亦在網誌提到,市建局剛完成的「油旺研究」,為重整和重新規劃兩個舊區制定藍圖,並提出發展節點及一系列新的規劃工具,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重建潛力。
  • 文件指,擬訂的成人票價為18元,長者、小童半價收9元,3歲以下則免費,船程預計20至25分鐘,每艘船可載36至100人,實際情況按需求而定。
  • 有測量師表示,當區重建潛力較高,若用盡空間及地積比,會帶來不錯亦合理的發展回報。
  • 市建局指,於今年3月及4月已啟動兩個全新的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分別覆蓋西灣河和黃大仙,意味這兩個地區未來極有可能有舊樓納入清拆重建計劃。
  • 至於上落地點,分別位於將軍澳海濱公園的將軍澳南梯台,以及西灣河筲箕灣避風塘第2號登岸梯階。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委託貿發局及其顧問,進行技術研究後,為擬議重建項目擬訂初步方案。
  • 韋志成提到,市建局於二○一六年暫停接受「需求主導」重建的申請後,坊間誤以為已被取消。

他說,筲箕灣道兩旁樓宇的高度限制是90多米,若用盡空間及地積比,會帶來較好及合理的發展回報,日後或可提供中、大型單位。 至於暫時沒有重建需要的樓宇,市建局將應用另一項「樓宇復修新策略」所提出的建議,以「持份者」為本的推廣策略,加強有關業主對樓宇進行定期維修以至採取預防性維修的認知,延長樓宇壽命,減慢樓宇需要重建的壓力。 而二級歷史建築、前身為「動漫基地」的灣仔茂蘿街7號,市建局指於2020/21年度舉行60個活動,並於今年2月了一項顧問研究。

西灣河重建計劃: 相關文章

街市是用紅磚造外牆,分裏外兩個部份,外面有個茶檔,位於現時西灣河文娛中心。 方又認為,從西灣河的尾班船太早,市民未必趕及6時到達碼頭,尤其部份人可能於港島東其他地區放工後才趕往碼頭,建議至少將服務延至晚上7時,甚至8時更佳。 她又指,航線的其中一個特點,是途經將軍澳跨灣大橋,但大橋於晚上7時才亮燈,假如6時至6時30分便開出尾班船,會錯過一大景色。 [4]警方事後表示警長感到生命受威脅,擊中其中一名男子右腹,且警長「在電光火石間沒辦法給予任何警告」。

市建局預計,未來5年內的現金支出為660億元,並未計及營運成本,而來自合作發展伙伴的項目前期款項和租金收入等會為市建局帶來現金流量, 但實際金額將視乎市場表現而定。 「西灣地區復育計劃」督導委員會及秘書處於2017年2月10日正式成立,以監察復育計劃的有效開展及運作,同時為計劃的各項相關工作提供支援及意見。 不過踏入1980年代,由於筲箕灣碼頭的多次搬遷,加上東區走廊的興建,使西灣河的海傍不斷北移。 先在麗灣樓後面興建太祥/太順/太富/太康4棟11層樓高,每層有18個單位的宿舍,用來安置1、2、3街的員工搬遷到新宿舍。 而由太古發展,1968年落成,位於當時海傍的太安樓,一度成為當地的地標。

西灣河重建計劃: 「需求主導」重建 西灣河舊樓先行

市建局於2020/21年度的盈餘約為1.5億元,較上一年度的1.2億元略多0.3億元。 盈餘主要來自一個招標項目的盈餘、攤分合營項目的盈餘、出售自行發展項目的盈餘,及因多個項目的發展計劃及預計項目成本改變而回撥虧損撥備。 西灣河重建計劃2023 西灣河重建計劃2023 灣仔屬於港島北商業核心區的延伸地帶,區內未來將有7個重建項目陸續落成,合共帶來195.8萬平方呎,當中規模最大的合和中心2期,預計將於2021年年底完成。

西灣河重建計劃

由成安街往上走,在1980年代以前是木屋區,包括成安村、聖十字徑村、澳貝龍村等[3]。 據之前的招標文件,署方原本希望服務水平達到至少每45分鐘一班船,當中從將軍澳開出的班次,由每早7時至晚上9時提供服務;西灣河開出的則為早上7時30分至晚上9時30分。 西灣河重建計劃 不過,文件顯示,兩者的尾班船均未達當初的水平,西灣河於傍晚6時開出,將軍澳則為6時30分。

西灣河重建計劃: 相關推薦

為增加與會展中心的協同效應,重建項目將會包括興建一條橫跨港灣道的架空連接通道,接駁會展中心一期。 西灣河重建計劃2023 同時,為加強與灣仔核心地區及灣仔新海濱的連接性,灣仔北重建項目將會興建多條新的行人連接道,改善現有行人網絡設施。 政府向灣仔區議會提交文件,灣仔北3座政府大樓包括灣仔政府大樓、入境處大樓及稅務大樓,正按計劃推展及陸續搬遷涉及部門和法院,其後拆卸和重建大廈,亦要重置港灣消防局。 項目包括利用修繕村內設施設立西灣遊客資訊中心,方便到訪西灣的遊客可以查詢西灣地區的相關資訊、報名參加活動、觀賞文化及生態展館的展品。 此外,項目亦設有西灣有機農莊、牛牛樂園,並會不時舉行大眾導賞活動、特色工作坊、義工活動、及其它各類型活動,學生方面,亦會提供特別為學校安排的教育導賞活動,歡迎學校及有興趣人士與我們聯絡。

西灣河重建計劃

韋志成解釋,西灣河舊區的可行性研究範圍涵蓋東至柴灣道、西接英皇道的土地,面積約二十四公頃;而先導調查將針對分布在筲箕灣道兩旁樓齡超過三十年、合共約二百五十幢樓宇。 韋志成解釋,西灣河舊區的可行性研究範圍涵蓋東至柴灣道、西接英皇道的土地,面積約24公頃;而先導調查將針對分佈在筲箕灣道兩旁樓齡超過30年、合共約250幢樓宇。 他稱過往的「需求主導」計劃問題是地盤細,大廈零散,重建後對附近小區更新帶來限制。 新構思的「需求主導」會以規劃先行,每次做小區更新研究時,同時了解業主意願,再將有關資訊融入規劃考慮其中因素。 【大公報訊】市區重建局已啟動兩個全新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分別覆蓋西灣河和黃大仙,將涉及500至600幢大廈,期望一年內完成研究。

西灣河重建計劃: 項目發展資料

韋志成強調,自市建局於2016年暫停接受「需求主導」重建的申請後,坊間誤以為有關計劃已被取消,但實際上,當局一直沒有放棄「需求主導」這個以多元化模式進行市區更新的概念,並一直就其操作進行檢討。 韋志成表示,局方將盡快完成「市區更新需求先導調查」,總結經驗和執行細節,再作改善和優化,以便全面應用在明年展開的荃灣及深水埗兩個舊區規劃研究,務求以更高效的策略,加快市區更新的步伐。 於2019施政報告提出邀請市建局為有意「一地多用」重建社區設施的非政府機構提供顧問服務,市建局指至上月底已收到26個查詢,當中2個已提交意向書。

西灣河重建計劃

灣仔北重建項目地盤面積15,444平方米,地積比率15,商廈樓高為主水平基準以上278米,設有會展設施、500個房間的酒店、甲級寫字樓、停車場及公共行人通道。 政府在2017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把灣仔北3座政府大樓及港灣消防局用地,重建做會展設施、酒店和甲級寫字樓。 有關重建方案首次曝光,計劃興建樓高278米的甲級商廈,內有會展設施、酒店及寫字樓等。 就市建局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的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周松崗稱,預料可提供約1300個單位重置現有住戶,並新增約2000個首置單位,最快2026年預售。

西灣河重建計劃: 工具

而於2017年開始的油 旺地區規劃研究,市建局指已完成所有文件工作,包括制定不同發展密度的發展概念藍圖,將於短期內展開公眾參與工作,包括諮詢相關專業學會及地區組織。 韋志成提到,市建局於二○一六年暫停接受「需求主導」重建的申請後,坊間誤以為已被取消。 當局一直沒有放棄「需求主導」概念;當局就其操作進行檢討,旨在擴闊這概念的執行模式,令其更具規劃成效,一方面既滿足業主的需要,並能發揮更全面的市區更新效益,達致多贏。 當局將盡快完成先導調查,總結經驗和執行細節,再作改善和優化,以便全面應用在明年展開的荃灣及深水埗兩個舊區規劃研究,加快市區更新的步伐。 【星島日報報道】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在網誌表示,市建局將「需求主導」這個概念融入「規劃主導」的市區更新模式之中,早前已在油麻地、旺角、深水埗、黃大仙、九龍城及港島東等多個舊區,展開了前期可行性研究。 為試行新的「需求主導」概念,當局在正進行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的舊區,挑選一個合適的區域作為試點。

市建局指,於今年3月及4月已啟動兩個全新的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分別覆蓋西灣河和黃大仙,意味這兩個地區未來極有可能有舊樓納入清拆重建計劃。 市建局又指,早前已在業務綱領中引入3個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 涵蓋2個九龍城行動區及1個深水埗行動區,當中已有樓宇納入已公布的重建計劃中。 「西灣地區復育計劃」(Rehabilitation Project for Sai Wan Area)由2017年2月15日正式展開,是一項由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撥款資助的生態及文化保育項目。 項目由西貢區社區中心主辦,新界社區中心協辦,並得到西灣村村民的支持和參與。 市建局今日(16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2020/21年度市建局的資產淨值為472.4億元,當中100億元為政府注資,累計盈餘為372.4億元。

西灣河重建計劃: 市建選西灣河舊區 調查業主重建意願

至於法定古蹟西港城,市建局指正與政府商討 在現有地契於2022年2月屆滿後,繼續租用西港城。 市建局將進行結構及樓宇勘察, 決定所需的改善及維修工程, 以保養該建築物。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委託貿發局及其顧問,進行技術研究後,為擬議重建項目擬訂初步方案。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指出,筲箕灣道兩旁逾三十年樓齡樓宇,以住宅及商住樓為主,部分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建成,密度相對低,約六、七層高,相信重建及發展潛力較高。 他說,筲箕灣道兩旁樓宇的高度限制是九十多米,若用盡空間及地積比,會帶來不錯亦合理的發展回報,日後或可提供中、大型單位。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指出,筲箕灣道兩旁逾30年樓齡樓宇,以住宅及商住樓為主,部分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建成,密度相對低,僅約六、七層高,相信重建及發展潛力較高。

市建局2020/21年度盈餘為1.5億元,較上個財政年度的1.2億元多0.3億元。 市建局指,已啟動兩個全新的初步項目可行性研究,分別覆蓋西灣河和黃大仙,意味該些地區未來極有可能有舊樓宇將清拆重建。 市建局近年傾向採用「小區規劃」方案,推動市區更新;而過去一直推動的「需求主導」樓宇重建計劃,已暫停申請約5年。

西灣河重建計劃: 服務質素

【大公報訊】市區重建局將以西灣河舊區作為先導計劃,透過問卷調查收集業主的重建意願和期望等,納入規劃中一併考慮。 市建局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問卷調查,最快在明年展開詳細的數據分析工作,配合整個地區的可行性研究一併審視,並納入在規劃儲備內,進行更詳細的項目技術研究。 至於暫時沒有重建需要的樓宇,市建局團隊將應用以「持份者」為本的推廣策略,加強有關業主對樓宇進行定期維修以至採取預防性維修的認知,延長樓宇壽命,減慢樓宇需要重建的壓力。 另外,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亦在網誌提到,市建局剛完成的「油旺研究」,為重整和重新規劃兩個舊區制定藍圖,並提出發展節點及一系列新的規劃工具,以提升土地使用效益和重建潛力。 市建局在短期內會諮詢專業團體和相關持份者,而發展局正聯同相關部門與市建局密鑼緊鼓,就建議的規劃工具制訂執行細節,如透過更新一些指引落實措施,並期望明年完成相關工作。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