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網絡欺凌求助2023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網絡欺凌求助

調查亦顯示了校園內的網上欺凌數字也不少,曾在網絡世界遭遇過欺凌的受訪學生有15.9%,當中有77%受到言語方面的欺凌(如被罵、粗口對待、人身攻擊),有13%遭揭露私隱(如照片、個人私隱被公開或被改圖)。 而欺凌受訪者的人,大多是他們的同學,比例上比其他的類別(如朋友、網上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等)高出一倍或以上。 網絡欺凌求助 另外,調查亦顯示,透過網上交流,受訪者會談及生活點滴、學業、偶像娛樂、壓力、愛情等話題,而透過傾談可以幫他們減壓。 不過,亦有人遭冒犯,收到粗言穢語、人身攻擊的內容,也有人收到性感相片、半裸/全裸相片或性邀請等,當中涉及欺凌或性騷擾。

網絡欺凌求助

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部昨日發布有關「網絡欺凌對香港學生的影響調查」,逾20%中、小學生在過去一年曾經遭受到網絡欺凌,但逾六成人不會求助,而30%被網絡欺凌的學生有自殺或傷害他人的念頭。 有關調查於本年9月進行,探討中小學生在遇到網絡欺凌時的應對方法及對其精神健康的影響,成功收集832名本港學生的網上問卷,當中包括276名高小學生及556名中學生。 結果顯示逾20%中、小學生在過去一年曾被網絡欺凌,當中以中一學生最為常見。 最常見的網絡欺凌行為分別是被人用粗言辱罵、散播謠言以及張貼尷尬的照片。

網絡欺凌求助: 網路霸凌事件

他認為,隨著互聯網使用率增加,社會風氣改變,本港網絡欺凌情況日益嚴重。 他表示,愈來愈多網民認為自己有權利以直接和強烈的手法表達意見,衍生許多不負責任的言論:「直接的批評取代以往含蓄的評論,某些網站更高舉開放的態度和言論自由,作出不負責任、沒有事實根據的行為。」他認為,這個風氣會持續,甚至蔓延。 青少年人不懂得用平時處理面對面關係的情緒,來處理網上受傷的情緒。 網上欺凌的經驗與以往在學校飯堂或操場所發生的欺凌事件不同。 被欺凌的人看不見欺凌者,也看不見和感受不到來支援他的人的反應,沒有任何人與被欺凌者共鳴,使他感到更無助。 而且,這樣的情況下,也很難會有權威人士介入調停,加上網上欺凌的速度很快、又沒有個人接觸,很容易令一些不會當面欺凌別人的人也加入這個嘲諷的行列。

對於自己牽涉在欺凌風波內,他解釋該照片不是由自己拍攝,亦不是由自己的Instagram帳戶上載。 起初他以為是同事間的玩笑就未有理會,但後來才得悉造成嚴重的誤會,最後他亦向阿晶道歉[23]。 網絡欺凌(cyber-bullying),又稱數碼欺凌、網絡暴力,根據網絡大典,是指以非理性角度、對他人在網路上作出「非白即黑」之批判,並以侮辱性言詞、意圖精神上傷害他人的集體行為。 泛指網民利用互聯網、內聯網或其他數碼技術,惡意騷擾和攻擊別人。 網絡欺凌求助2023 在香港,討論區成為網民肆意攻擊目標的溫床,用文字或改圖羞辱受害人,甚至盜用受害人的電郵、網誌或其他個人資料,用盡不同手段「折磨」受害者。 香港青年協會網站總監魏遠強,曾擔任多個有關網絡欺凌講座的演講嘉賓。

網絡欺凌求助: 處理網上欺凌

結果顯示,每10名中學生中就有4人在過去一年內,至少一次遭受虛擬性騷擾,包括非情願地收到網上性裸露內容、性誘惑或性體驗。 網絡欺凌求助 研究團隊指,網絡欺凌包括在網上發布令人反感的照片和信息,將他人排擠在網絡社交圈子外,以及未經同意濫用他人的身份。 當時,校方曾懷疑他是該名「借刀」者,老師也曾直接詢問他。 後來因要中五重讀,轉了新學校,仍然有不少陌生同學認出他是網上的「紅人」,以其「網名」稱呼他,向他投以奇異目光。

網絡欺凌求助

過去五年,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接獲四宗牽涉被投訴者通過互聯網,以侮辱性言詞、文字或圖片等方式騷擾他人,並可能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投訴。 由於在其中三宗投訴中,投訴人未能指出被投訴者的身分,或投訴人沒有證據支持其指稱,或沒有表面證據顯示個案違反《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下的規定,因此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未能作出跟進,另一宗投訴在處理中。 (二)警方沒有備存與「網絡欺凌」行為相關的統計數字。

網絡欺凌求助: 受害人 :如不幸受到網絡欺凌,受害人不應獨自面對,建議尋求協助 :

網絡欺凌通常在那些容許個人登記身分並互傳訊息的通訊應用系統上發生。 這可以是純粹互傳訊息的應用系統,例如電郵,亦可以是較複雜的類別,例如可供一羣人即時進行網上討論的討論區、聊天室、網誌、網上遊戲網絡或社交媒體平台。 作為家長,可以多關注子女,鼓勵他們參與在網絡以外的課外活動及擴闊生活圈子,以免他們以互聯網作為唯一的溝通渠道。

  • 高天賜又指,本澳缺乏專門處理欺凌行為的法律和機制,使得很多僱員無法在工作時免受各種形式的騷擾和恐嚇。
  • 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曾受網絡騷擾及虐待,而她們所遭受不同程度的網絡欺凌形式包括:59% 使用辱罵及侮辱的語言、41%故意令受害者難堪或尷尬、39%身材羞辱以及39%性暴力威脅。
  • 起初(二零零七年),阿忠對自己在網上被圍攻毫不知情,只是偶然被同學以被人「借刀」的網名稱呼。
  • 任何時候在公開社交場合注意避免作出引人注目的行為,例如在討論區表現粗魯無禮,亦同樣重要。
  • 但他承認自己沒有陪伴對方一同進行手術是處理得不夠好。

在網上欺凌的情況中,較懂得運用科技的一方與被欺凌的一方在權力上不均等。 網絡欺凌行為範圍廣泛,言語暴力(帶性別歧視、厭女主義或貶低性的評論等)、威脅及恐嚇、網絡追蹤、「起底」式公開他人私隱、公開未經雙方同意的私人照片及影片等也能歸納其中。 高天賜要求政府交代會否在公務員體系中建立內部委員會處理有關職場騷擾及欺凌的投訴,作為私營部門的示範。

網絡欺凌求助: 網上欺凌與傳統欺凌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回應傳媒問及有關微辣有關資助事宜時指,當局依章審批及監管有關資助。 任何時候在公開社交場合注意避免作出引人注目的行為,例如在討論區表現粗魯無禮,亦同樣重要。 事件令網民嘩然,紛紛湧入加蔥的Instagram留言要求道歉,認為他要為阿晶的死負上最大負任[16],加蔥其後在YouTube開直播道歉並宣佈退出微辣[17]。 而多名牽涉嘲諷阿晶的藝人亦遭圍攻,認為嘲諷一個患有抑鬱症的人是落井下石[18]。 而牽涉「搶Job」風波的藝人李天慧(Doris、多姐)亦遭網民圍攻,認為是她帶頭嘲諷阿晶[19],更有網民呼籲抵制微辣直至全部牽涉嘲諷阿晶的藝人離職為止[20]。 多個品牌如迷你倉公司24 STORAGE、健身公司24/7 FITNESS及美容護理品牌THANN Hong Kong先後「割席」,終止對微辣的合作及贊助[21]。

網絡欺凌求助

網絡欺凌的最大特點,是以一般文字以外的不同形式,例如載有針對收件人的資訊的視聽資料來傳送明示或暗喻的訊息。 網絡欺凌行為包括滋擾、抹黑、「起底」、誣陷、冒充別人、威脅、欺詐和排斥。 2021年8月31日,劉靜儀在Instagram發文表示自己已離開微辣。 及後微辣創辦人之一的陸志豪(六毫子)亦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文批評有人自私及損人利己,矛頭直指阿晶。 阿晶其後開直播承認自己遭其下藝人投訴搶Job(爭奪工作),品牌的公關找她作代言人純粹因為自己夠勤力,討得公關歡心,絕非存心「搶Job」。 網民分成兩派,支持阿晶的一方認為部份微辣藝人不夠勤力且知名度不高,廣告商理當會找人氣高的人作代言人,而反對的一方認為阿晶作為經理人就不應再接廣告,以免產生利益衝突,以及與藝人由合作關係變成競爭關係[8]。

網絡欺凌求助: 個人工具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導他們從不同角度欣賞別人,增強他們的同理心,則有助防範他們做出欺凌弱小的行為。 網絡欺凌求助 近月,可能是因為本人自己經歷過一次全城網上被網民圍剿的經歷,我對於網絡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網民們針對一個人事件、一個集團、公司的集體投訴、謾罵、甚至欺凌,真的很感同身受。 賴老師建議政府有系統地給學校一個全年支援,包括講座、網上分享、工作坊,讓學校可以傳遞這方面的資訊給家長和同學。 她又建議政府為家長製作動畫短片,講解網絡世界的風險。 起初(二零零七年),阿忠對自己在網上被圍攻毫不知情,只是偶然被同學以被人「借刀」的網名稱呼。 好友遂建議他往討論區一看,阿忠竟發現自己在網上已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成了「萬能key」(即被大量「改圖」的人),樣貌慘遭畫成小丑,或移花接木至不同人身上。

  • 賴老師建議政府有系統地給學校一個全年支援,包括講座、網上分享、工作坊,讓學校可以傳遞這方面的資訊給家長和同學。
  • 認知同理心不足(即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低)是網上欺凌中的要素;而自戀也有關係,即為達到個人目的而剝削或利用別人。
  • 高天賜要求政府交代會否在公務員體系中建立內部委員會處理有關職場騷擾及欺凌的投訴,作為私營部門的示範。
  • 又有網民幫忙「起底」,找尋女生與男友的親密合照,令女生受極大滋擾。
  • 我到了哈羅才明白——它是在全球能夠最打響品牌,開國際學校分校的龍頭、它是最吸引不同爭議性、大家族後人就讀的學校、它是最具有培養冒險精神的學校。
  • 因為,如果我終日只是活在別人世界裏循規蹈矩的話,今日的我,根本不會有任何成就。

以下為今日(十二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健波議員的提問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的書面回覆: 問題:   據報,網絡欺凌事件在香港時有發生。 例如,近日有一名即將結婚的女士在社交網站發表有關其婚宴賀禮金額的言論,即惹來網民以侮辱性言詞攻擊、將其照片、婚宴日期及地點、工作地址及職位、住址、病歷及家人照片等個人資料和私隱在網上公開,甚至致電騷擾,該名女士的情緒因而受到困擾。 亦有網民在網上設立一個討論區,專門對一名曾是會考狀元的大學生作人身攻擊,並在其網誌留下過千條侮辱性留言。 此外,有一名護士將一名病人的資料上載到社交網站供網友嘲笑。 答覆:主席:  就問題的四個部分,當局的回覆如下:(一)目前本港法例未有定義或規管「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求助: 社交媒體帳戶私隱設定指引

網絡欺凌愈見普及,不容看輕自己在網上的一言一行,一句負評或一個表達「Dislike」的表情符號也有可能令人造成情緒困擾,甚至患上情緒病! 網絡欺凌求助 面對網絡欺凌,精神科醫生建議要採取主動解決,「滅聲」絕非出路。 這包括妥善保護個人資料,如不要打開或回覆陌生人的訊息。 網絡欺凌求助 要避免在任何網站上載個人資料,如電郵地址和肖像相片。

網絡欺凌求助

加蔥亦指自己與劉靜儀決裂的原因是2021年7月自己希望轉經理人,劉靜儀質問其原因,加蔥隨即指控對方亂搞男女關係,接受不了才希望轉經理人[12]。 2020年3月28日起,同人創作平台Archive of Our Own疑似由於大陸明星肖戰粉絲舉報而在中國大陸遭到封禁[9][10][11][12],引發部分同人文化愛好者和網站使用者不滿,並與肖戰粉絲一方發生爭端。 爭端中,一名同人作者的支持者遭到人肉,粉絲公布了其就讀的學校並要求校方將其退學處理[13]事後被澄清為造假。 在Walrave & Heirman(2001)的研究指出,長久地作出網上欺凌的人,通常都會限制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這是因欺凌者意圖將自己的壞行為包裝成良性的表現。 兩者出現在權力不均等之時,而且欺凌行為都會重複出現。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