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朋友退燒藥水2023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出現時身體會不停抖動,兩眼往上吊等情況,一般不到一分鐘或幾分鐘內便會自動停止。 不過,另一種腦膜炎或是腦炎而引起的抽搐,情況相對較嚴重,需要入院治療。 陳志榮醫師說,塞劑較退燒藥效果快,一般體溫若是超過攝氏39℃建議用塞劑。

小寶貝發燒,有的著急家長會在1小時內接連給予多種退燒藥,使用退燒貼片、冰枕,深怕孩子燒壞腦袋;然而,這未必是正確的應急處理,有可能藥效過量造成低體溫。 若是使用肛門塞劑,也是要間隔四至六小時,但建議超過三十九度再使用,因為藥物是透過直腸黏膜吸收,大多在三十分鐘內就能出現退燒效果。 若是口服退燒藥水(或是錠劑),因為藥物需要經由腸胃吸收,效果比較慢,平均約三十至六十分鐘才會慢慢退燒,但效果會持續好幾個小時。 如果你的孩子口探體溫超過攝氏37.5度,你的孩子可能會發燒,這很常見,而大多數情況下症狀都會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消失。 有些孩童耳溫超過攝氏(下同)38度發燒時吃退燒藥,體溫降回37至38度間已算退燒,但因未降到36至37度,家長繼續讓小孩吃藥,就是過度使用。 有些家長則是讓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發現還在燒,又急忙給了第二種退燒藥,體溫反而降到35度以下。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童確診退燒藥物有哪些?

此藥物在香港須由藥劑師出售,家長可到具「Rx」標誌的藥房向註冊藥劑師查詢。 至於自行配藥方面,TOPick詢問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的意見,他強調市民用成藥治療輕微病徵並非「亂食藥」,鼓勵家長購買三類藥物「傍身」。 小朋友退燒藥水2023 小朋友退燒藥水2023 藥水不是食物,除了少數有特別註明必須冷藏的藥物外,絕大多數只需放在室溫及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即可;冷藏低溫反而會讓藥水沉澱結晶變質,而影響濃度與藥效。 最根本的,還是平時就要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抵抗力,平常就要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多運動,飲食均衡,早睡早起,才能減少感冒的機率與頻率。

小朋友退燒藥水

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一般發燒是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最常見的是病毒性感冒引起,如此原因引起的發燒會為期二至三天左右,而且會合併有其他如流鼻水、喉嚨腫痛、食慾稍微減退、咳嗽或腸胃不適等症狀。 作為父母的大家當然不會闊佬懶理啦,其實小朋友一般發燒大概三至五日是相當普遍的。 這時候你要先看看他們有沒有其他病徵,例如咳、流鼻水、嘔吐、腹瀉或出疹等,從以上病徵你大概會知道他發燒的原因。 但是如果已經燒到39.5到40度,一般小朋友都會看起來不舒服,病懨懨、頭痛、情緒不好、翻來翻去、呼吸顯得比較費力,這樣高的溫度,就要考慮要使用退燒藥了。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兒發燒 退燒藥別亂給 注意3階段照顧

最重要的是,並不是沒發燒,就不會傳染;也不是沒有發燒,孩子就沒事。 這是普拿疼的成分,此類退燒藥成分會經由肝臟代謝,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也較溫和,但對高燒較不易退燒,通常吃完藥後1小時內會退燒,每次服用1/2體重的CC數 (如:體重是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5CC),最多每4個小時服用1次。 如果發燒超過39度,則可以考慮使用退燒塞劑或乙醯胺酚退燒藥。 但要注意的是,退燒塞劑效果較強,單次劑量應為「孩童體重/12.5」一顆,也就是12.5公斤重的孩童可以給予一顆。

崔俊明建議家長到具有「Rx」標誌的藥房,向藥劑師查詢,勿只叫店員推介藥物。 若包裝內有棉花和乾燥劑,開封後就必須丟棄,不然原本是用來吸藥品的濕氣,後來反而吸了空氣中的濕氣讓藥品受潮。 特別提醒,溫度雖然會影響藥品的保存,但不是所有藥品都適合冷藏,例如,感冒糖漿冰了會容易沉澱,除非藥袋或包裝上有註明:需2-8度冷藏。 開封後的藥水放在室溫與避光處,通常可保存1個月,若1個月內有相同症狀可拿來應急使用,但不希望是常態,有症狀仍須就醫。 若開封超過1個月以上請狠心丟棄,未開封則要視瓶身保存期限。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童確診怎麼辦?兒童常備藥清單、用藥注意事項一次看

兒科醫生陳欣永指出近幾星期以來,病人都甚少前往診所,以遙距診症為主,當中有95%以上是感染新冠肺炎,年紀最細為十幾日大的初生嬰兒。 「退燒需要時間等待」陳俊仁說,口服退燒藥之後,必須一至兩小時才會發揮藥效,而服用兩次退燒藥,應至少間隔六個小時,如果短於六小時,又服用第二次,就容易引發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所以,如果發燒不會死人,不會留下後遺症,且不能確定原因,那建議先不要吃退燒藥。 因為退燒藥不能治療引起發燒的疾病(起碼它不能治療便祕、腸胃炎和鼻竇炎吧),它只能緩解症狀以及爸媽緊張的情緒。 聽到這句話,我忍不住想:「吃退燒藥是解決『造成』孩子發燒的原因,還是解決父母緊張的心情?這樣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吃退燒藥,不應該是為了緩解爸媽緊張的心情,而是應該在孩子真的需要時才服用。

小朋友退燒藥水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太小的小朋友有時候也會因為水分攝取不足,發「脫水熱」的狀況,只要能好好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要補充120~150cc的水,就不需要去打營養針。 如果無法一次餵喝很多水的話,也可以用小朋友們喜歡的甜甜舒跑以1:1的方式調配,讓他們比較有意願攝取大量的水分。 其實不單純只是抵抗力的關係讓孩子們容易發燒,嬰幼兒比較容易感染病毒也是主因之一,一般大人遇到病毒可以產生白血球與抗體來對抗,但當孩子第一次碰到這樣的狀況,身體沒有足夠的抗衡因素,就很容易引起發燒。 用Acetaminophen、Ibuprofen等成分的退燒藥,須依小孩體重計算用藥,6歲以下每公斤每天用藥上限值90毫克,像體重10公斤的小孩,每天最多只能服用900毫克,若服用過量,恐導致急性肝中毒或肝衰竭。 近日天氣冷熱變化大,感冒發燒的病例持續增加,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陳志榮表示,發燒分3階段,並非一發燒就要吃退燒藥或塞劑。

小朋友退燒藥水: 疾病百科

不過,因塞劑容易刺激小朋友的直腸或肛門,有易腹瀉體質或腸胃不適的小朋友,應該避免使用。 他指,6歲以下的幼兒用藥較為複雜,要小心處理,如某些幼童會出現藥物敏感的情況,最好找家庭醫生配藥。 他亦提到,6歲或以上的小朋友有一定表達能力,進食藥物後若感不適,家長較容易了解情況,故自行配藥無太大問題,他建議家有6歲或以上子女的家長,可於藥房及超市購買退燒藥、傷風咳藥及止吐藥「看門口」。 小朋友退燒藥水 有專家建議輕症患者可服用必理痛紓緩症狀,家長為求安心紛紛搶購藥物。 TOPick為此訪問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及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了解家長購藥前須注意的事項。 另一種常見退燒藥物為Ibuprofen (20 mg/mL),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依照發燒高低,有不同使用方法,如發燒超過39℃以上,每次服用體重一半的CC數。

  • 嬰幼兒因為腦部發育尚未成熟,體溫控制的能力較差,容易急速體溫上升或溫度偏低,常常令家長驚慌失措。
  • 上月幼稚園復課時更鬼馬地扭腰高舉「v」字手勢,媽媽「有得返學,個人變得好輕佻。」不過返學冇幾日就發燒,媽媽指「有人發燒知道冇得返學即刻抑鬱起來」小朋友發燒是家常便飯,媽媽們都不需要過於擔心,李元元發燒都一樣精神。
  • 部分兒童接種疫苗後會有發燒等不適,但一般很快便會消退,並可能顯得較疲倦,宜多休息,不要做劇烈運動。
  • 因日前有網紅分享自己家裡備有的兒童退燒藥水,表示那是小孩感冒時醫師開的,孩子燒到38°C就會給孩子們喝,接著又有在藥局工作的網友私訊給她,希望透過該網紅對外喊話,表示藥局現在已經叫不到這藥水,建議可直接到診所協助開藥。
  • 張醫生表示人體溫度37℃,只是一個參考,高半度、一度未必是真的發燒,只有溫度持續一段時間或超過38℃,才可視為發燒。

張醫生指四者當中,其實以耳探和肛探這兩個位置的溫度比較穩定,量度的結果更準確。 至於口探,會容易因食物的溫度而有所改變,而腋探會因為衣服的多寡和環境溫度而受到影響。 歲半高燒39,最好睇醫生,因為退燒藥只係治唔治本,而且小朋友细,食panadol 份量要按體重而非年紀。 他建議,小兒發燒未超過攝氏40度半,不妨先給些口服退燒藥,肛門塞劑較不舒服也較不常用,再抱小朋友洗29度到32度的溫水澡幫忙散熱,或是開冷氣降溫等物理方式降溫。 家長真正該注意、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發燒,有無出現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心跳不規則、是不是無法正常活動、皮膚有無出現紫斑和嘴唇、手指、腳趾有無發黑等危險病徵,若有出現這些症狀,應儘速帶去就醫。

小朋友退燒藥水: 退燒需要等待!服用兩次退燒藥,應至少間隔六個小時

發燒時通常都伴有發冷情況,張指全因為身體發熱,血液回流到體內,手腳會變得冰凍,而由於身體熱但是手足的末梢神經卻感到溫度偏低,所以有時冷時熱的情況。 此時,好多人會在睡時,蓋上厚被,焗一身汗來,這傳統做法未必一定有效,輕微的出汗有助調節體溫,但不可勉強,同時,一定要換去濕透的衣服。 星二代李元元Lucy因搞怪性格贏得一眾網民喜愛,但近日Lucy就因為發燒冇得返學而一臉愁容! 只見她額頭上要貼著退熱貼,躺在沙發上整個人顯得十分落寞! 4歲Lucy在跑馬地的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讀K1,和其他小朋不同,特別喜歡返學。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在第一版的兒童發燒衛教中指出,發燒與退燒的循環會重複發生,如果持續至少24小時以上沒有發燒,才可能代表疾病已經康復。 造成小朋友發燒的原因有好多種,而最常見是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其次還有一些自身免疫問題、癌症都可以有發燒的表現。 張醫生指,當身體要抵抗病原體,必須增加白細胞的數量,發燒時提高身體溫度是其中一個機制,是一件「好事」,提醒病人身體是需要休息,一齊協助抗病菌的時候。 因為小孩,尤其是嬰幼兒,無法明確表達不舒服的症狀,也因為不舒服,往往哭鬧不休無法配合醫師的診治(例如量體溫、聽心律等),如果加上父母的意見不一,甚或阿公阿嬤一起前來,可能更要花費時間處理。 所以如果寶包發燒時使用退燒藥水,中間要間隔四至六小時再服用。

小朋友退燒藥水: 兒科醫師洪毓棋

退燒需要時間等待,口服退燒藥的作用時間大概要1至2小時,有家長因為擔心小孩發燒,忽略了兩次退燒藥要間隔6個小時以上,若未間隔6個小時又發燒了,家長就給了第二次,很容易出現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有些家長則擔心孩童服用退燒藥會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有重症,事實並非如此。 小朋友退燒藥水2023 由於兒童確診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在準備藥物前,必須先判斷兩者的差別,才能對症下藥。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就指出,大約半數兒童確診新冠肺炎後,都會出現發燒症狀,且平均溫度可達39度;其他症狀包括喉嚨痛、咳嗽,比較少見的則有腹瀉、流鼻水、肌肉痠痛等。 當病毒感染到氣管時,也有可能因為呼吸不順,出現「哮吼」的情形。

  • 唯一要注意的地方在於「用藥間隔時間」,一個是4小時(安佳熱)一次,一個是6小時(依普芬、炎熱消、舒抑痛)一次,不要搞錯了。
  • 一般小兒科在開藥時,就會考慮兒童年紀,避開膠囊用藥,不過如果父母是去藥局買成藥的話,就會遇到這個問題。
  • 4歲Lucy在跑馬地的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讀K1,和其他小朋不同,特別喜歡返學。
  • 例如,曾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匆匆趕去急診室,卻沒有將孩子的身份證明文件、曾經服用的藥物資料、病歷放在身邊,這些資料都能協助醫護更快速地處理個案,減少延誤和不必要的誤會,值得家長注意。
  • 明白發燒的原理,就能掌握時機,做出正確的處置,也可以釐清一般常見的退燒迷思。

崔俊明提醒18歲以下兒童,不應服用藥物「阿斯匹靈」(Aspirin)來退燒,因有機會患上雷伊氏綜合症,流感病毒加上阿斯匹靈有關藥物而引致腦部受損。 塞劑放於陰涼、乾燥處即可不需冷藏,但台灣夏天溫度較高,塞劑容易軟化,不易塞入小屁屁,所以可放入冰箱等較硬再使用。 光照、溫度、濕度是藥品保存的三大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會讓微生物滋長,並加速藥品潮解變質。

小朋友退燒藥水: 小兒常用藥物介紹~ 退燒藥 Ibuprofen

每種藥都有合理的使用範圍,爸媽們還是要遵守醫師的建議。 一般來說,只要孩子發燒,托嬰中心或幼兒園都會要求父母將孩子接回去,這是為了避免孩子在一起「群聚感染」。 相信各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待在有高傳染性疾病的環境裡。

不過陳治宇表示,劑量多寡需按照「兒童體重」來算,建議諮詢兒科醫師,切勿自行調整劑量,兒科醫師也會依照孩子不同症狀,用藥粉取代藥水。 「發燒」是身體在告知危險的警訊,這時候很需要讓孩子培養免疫力,而不是亂使用退燒藥試圖降溫,反而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 小朋友退燒藥水2023 與其急著讓小小孩退燒,不如先冷靜下來看看現在燒到幾度?

小朋友退燒藥水: 引用:Quote:原帖由 HamiBB 於 15-01-16 發表呢隻

例如,常常有病人說:我要出國旅遊,胰島素針劑無法冷藏,可以嗎? 李運慶去年11月向洪詩求婚成功,2人也在3日晚間宣布已經登記結婚,婚戒還特別決定自己手作木戒,「在木頭的年輪上,延續了屬於我們的意義。」經紀人稍早也回應記者,表示上個月選定好日子登記結婚。 小朋友退燒藥水2023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多次精準預言,日前再度預測2023年會發生6大災難,甚至點名台灣。 台灣T1職籃桃園永豐雲豹球星「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自去年11月來台打球後,雖未能讓雲豹躍升冠軍級別的勁旅,但他仍用球技與親和力,在台灣掀起一起「魔獸旋風」,而台灣球迷的熱情,更讓他多次高喊「不想離開」。 不過,如今又有外媒透露,委內瑞拉職籃也有球隊看上了霍華德的魅力,很可能會極力爭取他加盟。

小朋友退燒藥水: 發燒的正確處理方法

退燒藥若以每顆500mg計算,使用的劑量則是「孩童體重/40」一顆,意即20公斤的孩子可以吃半顆退燒藥,但也要注意每天不宜超過五顆。 另外,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剛剛發布了一系列常用紓緩新冠肺炎輕微症狀的藥物列表,詳細列舉出現不同症狀時的常用藥物名稱,包括兒童及青少年( 6 至 18 歲)等不同類別人士使用各類藥物的風險,有需要的家長可作參考。 如有任何用藥懷疑,特別是涉及 6 歲以下幼童,謹記尋求專業醫護意見。 家長要留意藥物的有效成分,因成分撲熱息痛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同一樣的退燒藥,千萬不要雙重地給予兒童作退燒用。 家長亦不應隨便地把退燒藥切開一半就給予小童服用,而市面上有產品稱作「成人克×」,其有效成分是亞士匹靈,與「兒童克×」的成分撲熱息痛,是兩種不同的藥物,小童發燒是不應使用亞士匹靈的。

小朋友退燒藥水: 「退燒原則」:讓孩子舒服、治療疾病

另外,如已知患者的肝臟、腎臟或心臟存在病況,又或是貧血患者,須徵詢醫生意見,不宜自行服用。 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不幸生病,第一任務是要冷靜——這樣才可以逐點向醫生說明狀況,以便最快得到適切的治療建議。 例如,曾有家長帶著小朋友匆匆趕去急診室,卻沒有將孩子的身份證明文件、曾經服用的藥物資料、病歷放在身邊,這些資料都能協助醫護更快速地處理個案,減少延誤和不必要的誤會,值得家長注意。 陳俊仁分析2種常見的退燒藥糖漿,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及布洛芬(Ibuprofen)。 發燒超過攝氏39℃以下是每次服用四分之一體重的CC數(例如體重為10公斤,一次服用的劑量為2.5CC),通常服用一到兩個小時內會開始出現退燒的效果,最多每六個小時可以服用一次。

退燒藥需1-1.5小時左右才開始作用,並非15-30分鐘。 」此外,並非退到37度以下,才算有作用,很多時候在急性期,吃了退燒藥,可能只有降溫一些些,隔一兩個小時後,又會開始燒上來,反反覆覆。 作者簡介:巫漢盟醫師,禾馨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專長兒童生長評估、嬰幼兒飲食建議、過敏氣喘、氣管鏡及胸腔超音波操作、一般兒科疾病等。 經營臉書粉絲專頁: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今早門診遇到好幾組爸媽說,因為疫情關係想幫孩子備退燒塞劑。

小朋友退燒藥水: 發燒|孩子藥丸藥水吃不完該怎處理?別放雪櫃儲存 丟棄也要技巧

就算感冒了,平常養好的抵抗力,也能縮短感冒的療程,讓孩子早早恢復活力。 若是進一步出現嘴唇顏色發紫、發白,血氧濃度低於94%,或是有呼吸困難、胸凹現象,就必須立即送醫或撥打119求助,避免錯失寶貴的治療期。 小朋友退燒藥水 可以諮詢藥師後,把吃藥的時間安排在相對空腹,如飯前或是飯後一段時間後服用。 有些藥物空腹服用後,噁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要在藥師指導下,調整用藥時間。 那就是「怎麼給我家寶寶餵藥」以及其他相關的用藥問題。

小朋友退燒藥水: 退燒藥應放雪櫃嗎?

舉個例子:藥品保存期限是2017年7月30日(若未開封可以放置保存期限);2017年2月1日開封,到保存期限是2017年7月30還有六個月,6個月的1/3是2個月,因此,使用期限是2017年3月30日。 而必須特別強調一個藥:耐絞寧NITROSTAT (救心藥),小瓶罐裝開封後只可放半年。 本網站所提供 內容僅為諮詢參考之用,無法取代醫師面對面的診斷。 此藥物含第一代抗組織胺,所以比較會有嗜睡的副作用喔! 若小朋友開始已經上學,則要注意藥品的副作用影響學習的專注力喔。 身為社區藥局藥師,工作幾年下來,幾乎天天可以看到爸爸媽媽,為了自己的心肝寶貝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急急忙忙的往藥局跑,向藥局藥師詢問,寶貝們出現了什麼藥症狀,該怎麼辦。

有些家長則是孩童吃了退燒藥30分鐘後,溫度仍偏高,急忙又給了另一種退燒藥,重複用藥,以致體溫降到35度以下。 我一向認為,西醫是為了解決最危急的狀況所發展出來的醫學,是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也可以說是「留人治病」的醫療。 簡單的說,如果要用到西醫,醫師會叫你待在醫院裡,不會叫你回家觀察。

小朋友退燒藥水: 發燒未必染新冠 強制退燒恐掩病情

上月幼稚園復課時更鬼馬地扭腰高舉「v」字手勢,媽媽「有得返學,個人變得好輕佻。」不過返學冇幾日就發燒,媽媽指「有人發燒知道冇得返學即刻抑鬱起來」小朋友發燒是家常便飯,媽媽們都不需要過於擔心,李元元發燒都一樣精神。 物理降溫適用於低燒情況,父母可通過給寶寶洗溫水浴或用溫水搽拭身體達到物理降溫。 讓寶寶坐在浴桶內,為其沐浴5至10分鐘,可以舒緩發燒不適。 將肛溫計輕輕放入肛門處(可塗抹少許潤滑劑),38°C以上屬於發燒。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