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石籬二邨平面圖15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此款設計僅可見於富昌邨富悦樓、石籬邨九期、長宏邨一期、鯉魚門邨一期、牛頭角上邨一期、葵盛東邨盛和樓及愛東邨愛寶樓。 石籬二邨平面圖 ,簡稱「HR」)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重要的設計,於1987年開始起草,1989年正式發表,在1992年至2009年間所落成的香港公共屋邨大廈及居者有其屋計劃大廈中廣泛採用。 而第9至12座原址,則於2000年3月31日永久封閉,次年清拆,及後於2002年1月1日重建為榮樹樓、翠樹樓、樂樹樓、健樹樓及康樹樓五座樓宇(梨木樹邨第三、四期),以及梨木樹商場,由林陳簡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 、協興建築和中國建築國際承建,已於2005年3月10日落成入伙。 第三期和第七期在美荷樓旁興建,分別包括1幢12層公屋和1幢13層公屋,並分別名爲美葵樓及美菖樓。 這兩幢公屋以白色為底色,再襯上深紅色,共提供487公屋單位,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葵樓更是目前全港唯一擁有三睡房(3B)構件式單位的非標準公屋大廈,於2019年3月入伙。 由於石硤尾健康院的位置並不方便,深水埗區議會在2010年1月通過了一項動議,促請政府抓緊石硤尾邨第6期重建的機遇,進行重置石硤尾健康院計劃。

遊樂場由美國藝術家史靈卓(Paul Selinger)設計,並獲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特別捐款15萬港元興建,於1969年落成,以其特別的雕塑藝術設計聞名,其新穎設計在當時屬於亞洲獨有。 Paul Selinger的赤誠之心令樊樂怡深受感動,她希望讓更多石籬人、香港人知道,香港曾經有這位默默付出、盡心盡力為香港創造了美麗遊樂空間的偉大藝術家。 近日,她的研究成果——《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出版,詳細記錄了石籬遊樂場和多個本地遊樂場的故事,並嘗試梳理遊樂空間、國際潮流以及本地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填補了遊樂場在本地史中的空白位置。 原來石籬遊樂場是Paul Selinger在一九六九年留給香港的作品。 Paul是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六十年代曾於港大校外課程教雕塑,活躍於本地藝壇,亦與韓志勳、呂壽琨、何弢、石漢瑞等本地名師、名家均有交情。 從事藝術及城市策展、研究的樊樂怡,一次無意中見到一批五彩繽紛的遊樂場舊照,其設計大膽而富藝術感,遠勝今時今日安全但無趣的模組式遊樂場設施。

石籬二邨平面圖: 石籬一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籬(一)邨 石興樓

第42座及第44座樓宇設有平台層(P/F)出入口及升降機大堂,升降機亦會停於此層。 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石籬二邨平面圖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建築物。 石籬二邨平面圖2023 最低兩層部份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改建成青年旅舍,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營運。

第3期重建計劃,原擬興建兩座分別8和12層公屋大樓及平台,但最終修訂至1幢12層高的出租公屋大廈,位於平台之上,平台設社區服務中心、商舖、平台花園等。 該樓宇名為美葵樓,共提供240個公屋單位,已於2019年3月4日開始入伙,並首次出現12間可間三睡房,備有兩浴室的構件式非標準設計出租公屋單位,首創出租公屋單位有條件設主人套房的先河。 康樂設施梨木樹邨鄰近荃灣城門谷公園,內裡設有球場、運動場及大量休憩設施,另亦接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的城門水塘,內裡有大量郊遊設施及燒烤場地,可從和宜合道沿城門道或下老圍抽水站旁之柏油路直達,步程約十五分鐘。 2012年11月29日,五人足球場及籃球場旁升降機啟用,使第1至5座較高的住戶不用行樓梯、行斜道便可以到達,為住戶來住梨木樹商場提供一個便捷的方法。 及後並在地下加裝大門鐵閘,亦將在東頭邨第22座清拆後成為全港僅存居住徙置大廈的公共屋邨。 由於還有數百座政府廉租屋及徙置屋邨樓宇存在結構問題,為安全起見及改善居住環境,行政局在1985年通過長遠房屋策略,展開「整體重建計劃」,目標在2001年前將所有第三至六型徙置大廈及政府廉租屋清拆重建。

石籬二邨平面圖: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首批和諧一型大廈是1992年11月落成的天水圍天祐苑,而油塘邨華塘樓則擁有最多單位,每層有24個單位,全座共提供960個單位(由第五款設計的翼尾「三睡房單位」分拆成一個「1-2人單位」及一個「2-3人單位」而成)。 第二期位於窩仔街與偉智街之間,前第8-13座位置,建造兩座公屋大廈美薈樓、美亮樓及石硤尾邨綜合服務大樓,由有利建築施工,於2012年5月入伙,為鄰近白田邨1-3及12座重建提供主要安置單位。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亦 時 有 出 現 ,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中 型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採 用 的 兩 個 單 位 單 元 是 A2 型 及 B2 型 單 位 。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時 有 出 現 ,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細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因 為 原 先 的 重 建 計 劃 是 把 設 備 最 差 的 一 、 二 型 樓 優 先 拆 掉 , 改 良 版 留 待 九 零 年 以 後 才 考 慮 。

石籬二邨平面圖

其 中 石籬二邨平面圖 一 型 至 三 型 皆 在 八 十 年 代 興 建 , Y 四 型 要 到 八 十 年 代 末 九 十 年 代 初 期 才 出 現 。 他又指,受疫情影響,巴士服務次班次及交通配套尚可滿足要求,但他擔心巿況逐步恢復正常後,本已擠塞的石排街、大隴街、石梨街將因人口增加而變得更為繁忙,而以往在荃灣大排長龍的專綫小巴服務將更為飽和,運輸署有需要在興建前做好事前規劃, 以及增加公共工具班次服務時間。 除了屬於梨木樹(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樓宇均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註 石籬二邨平面圖2023 : 然 而 在 房 署 的 分 類 之 中 ,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常 與 單 方 向 設 計 大 廈 混 為 一 類 , 部 份 設 計 屬 單 方 向 的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被 歸 類 為 單 方 向 設 計 大 廈 , 而 並 非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 原本政府決定把所有徙置大廈全部清拆,石籬邨第四型徙廈第10座和第11座也包括在內。 ,又譯石梨邨),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梨貝的一個公共屋邨,原於1966年起落成入伙,於1985年起陸續重建。

石籬二邨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的石排街公園,內有排球場、籃球場及小型足球場各一,將成為葵涌地區第二個大型運動點。 另外,石蔭邨東面的石蔭東邨開設了香港小童群益會的青少年中心;而安蔭邨則開設了香港佛教聯合會的長者中心和香港聖公會的護理安老院。 石蔭邨的文康設施較佳,原因是上葵涌地區的主要運動設施就在毗鄰,包括:北葵涌鄧肇堅室內運動場、和宜合道運動場、北葵涌游泳池及和宜合道哥爾夫球訓練場。 而上葵涌區內唯一的公立圖書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則位於石蔭路的北葵涌市政大樓內。 石蔭邨智石樓、仁石樓、勇石樓三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及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主要接收原石蔭邨第4、5座及石籬邨第1、2、3、8及9座重建戶。 雖有三款統型大廈設計,但大廈不同部份的高度及單位位置可因應地盤及環境設計而作出修改,每座只有4-6層,可作為公屋、可租可買大廈或居屋,如赤柱馬坑邨、坪洲金坪邨、長洲雅寧苑等。

根據相片背景建築,她隱約推斷它位於葵湧石籬邨一帶,這令她感到十分驚訝,因為自己在葵湧生活多年,竟從未聽聞此遊樂場。 這就是為什麼成千上萬的用戶,包括葵興 Kwai Tsing的乘客,信任Moovit作為他們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佳選擇。 不需要下載多個巴士或者地鐵App,有了Moovit,囊括所有的公共交通選項,幫你找到最合適的巴士地鐵出發時間。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在和諧一型出現前只有30層大十字型大廈及舊十字型大廈為採用十字型設計的標準出租公屋設計;前者全港只建有八座,後者只有一座大廈仍然保留作出租公屋(其餘已經改為居屋,並透過居屋計劃出售)。 除以上計劃外,原本用作居屋的健明邨、因興建期間政府明令宣佈「停建居屋」而改作公屋出租用途,當中方案為:將邨內四座樓宇 - 明宇樓、明宙樓、明星樓及明域樓於10樓起近電梯大堂的3B單位,臨時改則分拆為一個1/2P單位及一個1B單位,至於10樓以下則保留為3B單位。

石籬二邨平面圖: 重建

最終現時以通用設計的方式,令長者可以居於獨立廚廁單位,減少居民間的爭執及減低運作成本。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於1995年發表,為基於第一代和諧附翼大廈改良而成的新設計,主要改動是與相連的和諧式大廈共用屋宇設備、加設警報系統,並接駁至主大廈之警衛室以及面積由17平方米增至22平方米,從而將每座大廈的標準高度由15層增至為21層。 因應2人家庭反映1-2人單位面積過窄,故此新和諧附翼大廈除了改良原有的1-2人單位設計的廚廁使其更實用外,亦設計了一款全新的2人單位,面積約20平方米,專供2人小家庭入住。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型從未曾出現過;第二型為採用2人單位的L字形大廈設計,每層設8個單位;第三型為採用1-2人單位的長型設計,可選擇每層設7個或9個單位;第四型為改用1-2人單位的第二型設計,而建築師可按地盤限制及項目對不同大小單位的需求而選擇興建附翼的款式。

  • 由 於 不 再 受 低 層 長 者 住 屋 設 計 的 約 束 , 因 此 近 年 興 建 的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已 較 少 採 用 標 準 的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單 位 單 元 , 而 偏 向 採 用 附 翼 大 廈 及 和 諧 式 的 單 位 單 元 來 興 建 大 廈 。
  • 值得一提,和諧式本以每人享有更多空間作設計理念(每人約10-11平方米),故此和諧式單位整體面積較其它款式的同類型單位更大,尤其是廚房面積。
  • 而 所 有 開 關 制 亦 需 要 安 裝 在 離 地 一 千 一 百 毫 米 的 位 置 。
  • 第5期重建成4幢公屋,分別為美益樓、美賢樓、美笙樓及美盛樓,於2012年中入伙。
  • 同時,較後期落成的新和諧一型第六款大廈因四隻翼尾均採用2-3人單位,預計居住人數「較其它款式為少」,所以減少了一部升降機,令樓宇的整體升降機數量只有5部,當中仍舊有2部升降機服務低層,令只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變為只得1部,當中兩者中間更要共用一部停達二十多層同時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
  • 「石硤尾邨重建計劃第三、六及七期」簡介(附件一)(文件編號:67/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傳統按揭轉介公司一般需要客戶查詢前先填上按揭轉介表,並遞交大量私人資料(例如姓名、電話、樓宇等),按揭轉介公司才提交服務,在這過程不但需時,以及要披露大量個人資料。 Y 型 樓 宇 , 共 分 為 四 種 : Y 一 型 、 Y 二 型 、 Y 三 型 及 Y 四 型 。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北葵涌梨木道120號,是區內第四個公共屋邨和新界第一條政府廉租屋邨,於1968年落成。 本邨由1994年7月起重建,項目編號為TW19RR,直至2005年重建完成,現時共有四座租住大廈。 由於小型單位大廈的興建往往涉及很多不同政府部門,加上設計必須因地制宜,故此房屋署把大部份的小型單位大廈都委託聘請給私人建築師事務所按房屋署標準規格及標準單位設計去設計,到後期房署則偏向採用附翼大廈及和諧式的單位設計大廈,會根據地盤的大小而決定,向高噪音道路或鐵路一邊,更有單方向設計。 另外,小型單位大廈多設有兩個獨立電梯大堂,分別供低層長者住屋及高層獨立單位住戶使用,當中石蔭邨勇石樓更設有四個獨立電梯大堂,令兩批住戶各有兩個電梯大堂可供使用。

石籬二邨平面圖: 和諧一型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起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之後因為起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號開始部分單位要由政府接管同拆卸。 直到1980年代淨低嘅單位都因應房協「市區改善計劃」而拆咗,呢啲單位而家嘅位置係喺房協頌賢花園,喺1988年落成。 第二代由1979年第一季起,香港地鐵(現港鐵)荃灣綫動工,部份位於荃灣市區內的鄉村,如三棟屋村、木棉下村、西樓角村,以及山邊木屋區需要清拆,把所得土地用以興建鐵路車廠。 所以香港房屋委員會在梨木樹邨內空地,加建了三座樓宇,起初稱為第15、16及17座,及後改稱榕樹樓、柏樹樓及竹樹樓,並於1980年2月12日落成入伙,以安置受影響住戶,是為第二代。 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於1999年與新和諧一型同時發表,並於2003年至2008年期間落成。

石籬二邨平面圖

另 外 , 大 廈 尾 端 的 兩 個 單 位 共 有 三 款 不 同 的 單 位 配 搭 , 以 配 合 不 同 屋 邨 對 不 同 類 型 單 位 的 需 求 。 耀 東 邨 就 是 最 佳 例 子 : 耀 東 邨 現 今 和 諧 三 型 的 位 置 部 分 為 相 連 長 型 的 配 搭 。 另 一 方 面 , 相 連 長 型 最 高 只 有 廿 六 層 左 右 的 設 計 , 也 與 一 , 二 型 徙 廈 重 建 區 有 關 。

石籬二邨平面圖: 和諧式大廈

另外,一、二及三睡房單位的洗手間的洗手盤及座廁的位置對調,並安裝楕圓形洗手盤連木製桌面及長型鏡子。 窗戶方面,客廳及睡房窗採用了同一高度的設計,而和諧一型一人單位的廚房窗則縮得比前兩代更小。 同時,因為節省建築成本,於大部份屋邨及屋苑取消屬於第三代和諧一型及三型A、C翼尾的1B型單位的三角形向外窗台設計,僅有極少數於1997至1998年間落成的大廈仍然保留該設計,例如天慈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第一及第二期、石籬邨石泰樓等。 石籬二邨平面圖2023 )是香港首個由政府興建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石硤尾,在1954年最早期建成入伙的徙置大廈,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其後採用的舊長型大廈及新落成之非標準型樓宇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9年入伙。 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受重建影響的租戶。

石籬二邨平面圖

,又譯石梨邨),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石籬的一個公共屋邨,原於1966年起落成入伙,於1985年起陸續重建,項目編號為TW17RR(石歡樓則為TW34)。 另外本邨第一期是寧峰苑,重建時已建成4幢康和一型大廈,因為已獲選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十一期甲的其中一個候選居屋,故此有關座數將在下方列出。 第三代設計已能提供和諧1A型原有的靈活性,因此除了取消部份升降機及天台水箱設計有異外,大廈設計與其它第三代和諧一型大廈完全相同。 由於此類大廈的獨特設計導致建築成本極高,所以興建數目不多,往後所興建的公屋項目亦由更靈活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 當中興華(一)邨、葵盛東邨及尚德邨等部份第三代和諧式大廈底部開始設有厚板轉換層結構(英語:Transfer Plate)的設計,下方則設有商場/停車場基座,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第三代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包括有:天慈邨、興華(一)邨、天恆邨(唯一一個不提供一人單位的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田灣邨、尚德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集齊前後期和諧一型的屋苑)、廣明苑、雅寧苑等。

石籬二邨平面圖: 什麽是「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由 於 需 要 照 顧 的 長 者 多 是 獨 身 配 偶 同 住 的 長 者 , 房 署 設 計 了 兩 款 全 新 的 小 型 單 位 單 元 給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興 建 。 中國移動香港正式推出全新極速光纖寬頻「家居寬頻服務計劃」,可以為你提供新界 石籬二邨平面圖2023 葵涌 石梨街12號石籬二邨第10座寬頻價錢以及覆蓋資料。 石蔭邨內有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馬亞木物業的商場,位於智石樓及仁石樓下方基座。

  • 2004年10月底起,新梨木樹商場落成,原本的酒樓和超市已遷往該處,加上大家樂進駐商場,使大牌檔生意大減,梨木樹邨內的大牌檔及舊街市最終於2007年12月18日結業及封閉,2008年清拆,並改建為公園。
  • 另外,葵涌邨第五期(曉葵樓及逸葵樓)的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是全港唯一有退台式設計的附翼大廈,而合葵樓的附翼則為全港唯一同時設有1-2人單位及2-3人單位的附翼大廈。
  •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時 有 出 現 ,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細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 香港經濟屋宇會:原本起同管理大角咀葛量洪夫人新村,之後因為起西九龍走廊,1977年1月1號開始部分單位要由政府接管同拆卸。
  • 此外,石籬(一)邨除石泰樓及石安樓外所有大廈均採用美式編層法(即不設1樓);石泰樓、石安樓及石籬(二)邨所有大廈則採用英式編層法(即設有1樓)。

他指石籬一帶停車場泊位嚴重不足,尤其是電單車泊位寥寥無幾,新建公營房屋必須滿足邨內人口需要,而區內缺乏大型休憩花園,尤其疫下小朋友無法外出,邨內休憩設施正好讓他們嬉戲「放電」,促請房署興建前做好規劃,勿將休憩設施當作可有可無的空間,只劃出一小角落敷衍了事。 在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中 , 三 睡 房 所 興 建 的 數 目 並 不 多 , 亦 沒 有 標 準 的 設 計 。 例 如 雲 石籬二邨平面圖 漢 邨 漢 松 樓 的 3B 單 位 位 於 大 廈 每 層 的 升 降 機 旁 , 面 積 是 53.79 平 方 米 , 同 樣 採 用 標 準 尺 寸 , 單 位 內 其 中 兩 個 房 間 及 客 廳 是 等 餘 兩 個 四 方 廳 的 面 積 。

石籬二邨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標 準 的 L 3 型 每 層 共 有 廿 個 單 位 , 扣 除 兩 翼 尾 端 四 個 靈 活 配 搭 單 位 , 共 有 十 六 個 單 位 是 固 定 設 計 。 這 些 供 輪 椅 人 士 入 住 的 單 位 必 需 盡 量 靠 近 升 降 機 大 堂 , 方 便 輪 椅 人 士 出 入 。 另 外 , 經 改 裝 的 單 位 以 2P/3P 單 位 為 主 , 大 門 裝 有 斜 板 , 淋 浴 間 設 計 經 改 良 並 使 用 折 疊 式 趟 門 設 計 , 照 顧 輪 椅 人 士 的 需 要 。 除 此 之 外 , 所 有 小 型 單 位 內 的 設 施 亦 考 慮 到 長 者 的 需 要 與 及 使 用 時 的 問 題 而 設 計 。

石籬二邨平面圖: 和諧三型

L 1 型 石籬二邨平面圖2023 是 最 典 型 的 相 連 長 型 設 計 , 大 廈 共 有 兩 隻 翼 子 , 兩 翼 的 設 計 相 同 , 每 翼 的 標 準 闊 度 是 十 米 。 標 準 的 L 1 型 每 層 共 有 十 四 個 單 位 , 扣 除 兩 翼 尾 端 四 個 靈 活 配 搭 單 位 , 共 有 十 個 單 位 是 固 定 設 計 。 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共有21座住宅大廈及2座購物商場,約35,000人口,是葵青區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石籬二邨平面圖: 石籬二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新和諧型的設計把標準二人單位改變成一種適合編配給二至三人家庭的全新小型單位,從而決解該等單位的不足問題;在第六款大廈每一隻翼的終端,均有編配給二至三人家庭的小型單位。 和諧三型數量不多,設計時最長一翼預設了0度、30度、45度、60度及90度擺動設計;但一般最長一翼是0及90度擺動,例子有慈正邨正德樓、橫頭磡邨宏偉樓和嘉福邨福泰樓便有此設計。 石籬二邨平面圖2023 和諧三型也隨著啟德機場關閉令市區建築物高度限制放寬、整體重建計劃的完成、新和諧一型、單方向設計大廈及小型單位大廈的面世,而逐步取代其。

此類型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觀塘區及新界的葵青區 , 元朗區及沙田區,此型號可見於翠屏南邨、天瑞邨及長亨邨等屋邨,當中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是全港唯一採用相連設計的和諧二型大廈 , 而位於烏溪沙的利安邨是全港唯一一個全部採用和諧二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 此外,和諧式大廈可因應地盤環境而作多種改變,例如華荔邨的兩座和諧一型基座設計成停車場大樓,七樓以下有一半面積獲改造成停車場的一部份,另一半為租住單位。 新和諧一型自2000年起,逐漸取代和諧一型設計,最後一座的和諧一型大廈位於葵青區石籬邨的石廣樓,於2002年落成。 和諧式住宅單位內部採用標準組件式設計,統一家庭單位中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採用無間隔設計,但單位內已在建議自行間隔房間的地方預設窗戶,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 所有和諧式家庭單位均採用統一的廚廁佈局(除第三代因減去露台而有所改動),但大窩口邨的三座和諧一型大廈採用了縮窄的露台窗戶,廚房佈局亦與同期的第一代大廈有分別,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和諧式大廈。 因應新和諧式單位設計於1999年面世,於2001年尾至2003年落成的部份第三代後期和諧式屋邨採用了經改良的單位設計,家庭式單位的廚廁改為與新和諧式相近的設計,單位面積依舊不變,而和諧一型大廈電梯大堂外的平衡陣則改為每層都加設,與新和諧一型相同,是為2000年版本和諧式大廈。

石籬二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籬(二)邨 石富樓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咨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導,第三、七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六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料於2019年分段落成。 而窩仔街西面的位置,前石硤尾邨25-34座位置,則為第五期重建工地,為保留窩仔街與白田街交界的大樹,房署會在該邨重建第5期中,只興建4幢「T字形」式樓宇,中間位置會成為中央廣場。 第五期重建計劃樓宇於2012年5月入伙,其中美益樓地下,預留地方作為展覽廳,展示石硤尾邨文物與歷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