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衣城小巴5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青衣城小巴

當時採用三扇車門設計的丹尼士巨龍(3N)及利蘭奧林比安(3BL)巴士,載客量逾160人,足以應付龐大的通勤人流且迅速疏導乘客,及後以最高派車規格的青衣巴士線也包括行經城門隧道的49X。 到1990年代改用丹尼士巨龍11米非空調巴士(S3N)。 青衣站的機場快綫離境及抵港月台設有免費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8]。 另外,由於機場快綫大堂為旅客而設,因此機場快綫大堂的非收費區均設有公眾洗手間供乘客使用[3]。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1輛小巴提供服務。 此路線是青衣唯一往返屯門東南部的公共交通,往返兩地需求甚大,加上取道汀九橋特快往返,比乘搭61M互轉68A線直接,故此客量持續高企,經常滿座。

2013年加入1輛6代柴油短陣豐田Coaster(SF4849[15]),2014年重新加入1輛柴油長陣豐田Coaster (TA9351)。 2010年上旬,308M線加入了3輛6代石油氣短陣豐田Coaster(分別為DX1869、PE448及PF2795),再於2012年增添2輛同款小巴(RD953、SJ9233)。 2008年至2010年間,308M線加入了4輛6代柴油短陣豐田Coaster行駛(包括GU3420[14]、HH4045、LL7966及PE7565)。 LL7966同時代替EU9163成為308A線用車。

青衣城小巴: 大堂

2022年3月11日,政府在車站U2層機場快綫大堂設立科興疫苗的接種中心[12],隨後設立復必泰疫苗接種中心,成為所有港鐵車站中唯一提供接種疫苗服務的車站。 港鐵公司於2015年6月12日舉行「青衣城擴建工程動土典禮」[14],承建商首先在巴士總站平台東南端,即落客站旁邊重置九巴站長室,並於6月17日啟用;8月7日上午十時起,縮減總站範圍及重置各路線月台位置[15]。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1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8輛為19座位小巴。

青衣城小巴

青衣站月台排列上,1號月台(機場快綫往機場或博覽館)及3號月台(東涌綫往東涌或迪士尼綫)的月台位於車站的U4層,有關月台亦是港鐵系統中海拔最高的月台;而2號月台(機場快綫往香港)及4號月台(東涌綫往香港)的月台則位於U2層[3]。 雖然機場快綫與東涌綫月台亦設於同一層,但兩個月台路軌之間卻設有密封的三合土牆壁分隔,所以儘管兩條路綫路軌並排排列,乘客卻不能在月台互望另一方的月台。 青衣城小巴 另外由於青衣站並是東涌綫部分班次的終點站之一,所以在東涌綫4號月台的東端位置(近茘景站的一方)亦設有員工專用洗手間及車長休息室。 另外,青衣站是機場快綫唯一不提供市區預辦登機的市區車站。

青衣城小巴: 平台巴士總站

惟因常有脫班情況,小巴往往於總站開出時已告客滿,沿途分站乘客無法登車。 即使於2016年加價6.7%,但服務質素仍無改善,為人詬病,甚至因而上報。 [9]到2020年起,營辦商大量引進19座小巴行走此線取代舊款16座小巴及增加用車數目,情況才得以改善。 此路線初時為青衣南往返荃灣的主要路線,但與之重疊的243M線投入服務後,因路線較後者迂迴(此路線需繞經青衣碼頭)及未能到達荃灣站一帶,除非必須前往荃灣西站,乘搭此路線的乘客大部分是喜歡「搭平車」或「見車上車」。 此路線是其中一條青衣往來荃灣市中心的路線,而其出現更取代了43線往來青衣南至荃灣之間的「一哥」地位。 此路線除青衣碼頭及荃灣西站外,原本與243M線重疊,直至2022年12月起改行青山公路,才出現明顯分工。

  • # 倘汀九橋因故封閉,此路線將在屯門公路起改經荃灣路、荃青交匯處及青荃路前往担杆山交匯處。
  • 惟因常有脫班情況,小巴往往於總站開出時已告客滿,沿途分站乘客無法登車。
  • 不過數月前花園出現茂盛的金銀花,是蠶豆症患者的禁忌,有患者的家長發現後向商場反映,希望可以撤換花園內的植物,但獲回覆稱「沒有預算處理」。
  • 雖然機場快綫與東涌綫月台亦設於同一層,但兩個月台路軌之間卻設有密封的三合土牆壁分隔,所以儘管兩條路綫路軌並排排列,乘客卻不能在月台互望另一方的月台。
  • 同年5月起,另一輛同款小巴DC2302取代TA9351行走此路線。

青衣城二期為港鐵首個自行發展的商場,二樓設平台花園。 黃先生是附近街坊,數月前帶同患有蠶豆症患者的兒子,閒逛青衣城並前往平台花園休憩,一眼認出金銀花,隨即帶同兒子離開。 青衣城小巴2023 商場設綠化空間常見,港鐵商場之一青衣城二期,5年前開幕其中一個賣點,是具備逾5萬呎的平台花園作為休憩空間,栽種了不同植物。 不過數月前花園出現茂盛的金銀花,是蠶豆症患者的禁忌,有患者的家長發現後向商場反映,希望可以撤換花園內的植物,但獲回覆稱「沒有預算處理」。 現場所見,完整花朵十分接近座位,而園內並無標示植物名稱或警告。

青衣城小巴: 青衣城花園種金銀花 蠶豆症患者吸入粉末可發病 家長不滿拒撤换

荃灣西站開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國瑞路、德士古道北、德士古道、青荃路、担杆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担杆山路、担杆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碼頭巴士總站、楓樹窩路、青衣鄉事會路、涌美路及青康路。 青衣(長青邨)開經:青康路、涌美路、青衣鄉事會路、楓樹窩路、青衣碼頭巴士總站、楓樹窩路、担杆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担杆山路、担杆山交匯處、青荃路、德士古道、德士古道北、城門道、青山公路-荃灣段及大河道。 由於兩條路綫的月台及大堂不能互通,東涌綫U1層大堂是往返兩綫月台的必經之地。 現時,青衣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麵包糕餅店、時裝店及醫務所等服務[6]。 由於位於U1層的東涌綫大堂面積較大,商店均集中於此處。

青衣站由前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委託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負責建築設計,並由前田建設負責興建。 整個車站基本上呈東西走向,並設有7層高平台,為港鐵系統中海拔最高的車站。 此外,亦有位於南側部分的G、U3和U6層,形成青衣站共六層的結構[3]。 青衣站是整個青衣島以及整個葵青區唯一可供新界的士駛入的地方。 而車站A1出口外亦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同時乘客亦可經A1出口步行約10分鐘前往長安巴士總站轉乘其他巴士路線。

青衣城小巴: 香港巴士大典

地面交匯處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供專綫小巴、市區的士及公眾車輛使用,方便上落客。 青衣城小巴2023 青衣城小巴 使用地面車站的專綫小巴路線皆為青衣島內接駁路線。 另外在交匯處出口近青荃路橋底,平台巴士總站出口旁,亦設有上落客區,多條居民巴士路線在該處上落客。

在2008年6代豐田Coaster加入前,此路線曾使用過2輛4代柴油短陣及3輛5代石油氣短陣豐田Coaster行駛(分別為CS9103及EC8925;EU9163、MA3583及MA9100)。 現時本線使用3輛富豪B9TL 12米(AVBWU)及5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米(4輛ATEE及1輛ATEU)巴士,均屬青衣車廠。 部份時間會加入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青衣城小巴2023 MMC 12.8米 (3ATENU)巴士。 控制中心除了設有各綫車務,電力及基礎設施系統控制席位之外,亦設閣樓。

青衣城小巴: 車站藝術

由於本線取道汀九橋,而且屯門區只有本線直接往來青衣(九龍巴士68A線雖然提供屯門至青衣站的服務,但需取道荃灣市中心,較為繞道和費時),因此客量不俗,唯一缺點是收費較昂貴,而且無法前往屯門市中心。 每天繁忙時間,在青衣城總站都會有大批乘客等候乘搭本線,導致青衣西路沿途居民在繁忙時間根本無法上車,就算是非繁忙時間,小巴亦不會刻意停靠青衣西路沿途各站而「飛站」[4]。 運輸署考慮此線將繞入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並與其他路線提供轉乘優惠。 青衣城小巴 但由於在繁忙時間的客量太多,經常滿座,因此區議會建議此線只於非繁忙時間繞入屯門公路巴士轉乘站。 本路線在青衣區小巴路線而言,客量可謂非常高,本路線的客源主要來自荃灣來往青衣和青衣區內兩方面為主。 由於本路線途經德士古道(天橋)來往荃灣,中途的分站也多,因此若果由荃灣街市街乘搭本路線返回青衣,一定比乘搭巴士和港鐵為快,加上本路線服務的區域並沒有荃青巴士路線(41M、42M、43B、243M)途經,即使車資較巴士昂貴,依然得到一班乘客支持。

  • 312及313線合共使用28輛豐田Coaster柴油小巴行走。
  • 經歷兩年半工程,青衣城擴建部分於2017年12月16日對外開放,翌年2月7日正式開幕[20],命名為「青衣城2」(Maritime Square 2),原青衣城則改名為「青衣城1」(Maritime Square 1)。
  • 2021年2月,DC2302從富和小巴新界71線調回此路線,取代同年3月調往72線的LB2113,但於3月末時LB2113連同RA308返回此線,由DX1869再度調往71線取代。
  • 港鐵公司於2015年6月12日舉行「青衣城擴建工程動土典禮」[14],承建商首先在巴士總站平台東南端,即落客站旁邊重置九巴站長室,並於6月17日啟用;8月7日上午十時起,縮減總站範圍及重置各路線月台位置[15]。
  • 除此以外,青敬路地面交匯處專綫小巴總站與公眾上落客區已先後於2015年1月26日[18]及6月12日[19]調換位置。

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合共載客量不少於80人;而部分車輛或會由409或409S線抽調。 此路線是唯一來往深井及青衣的全日公共交通服務,取道汀九橋快捷來回兩地,吸引不少深井一帶居民乘搭,客量甚佳,繁忙時間常常滿座。 同年4月,君翔投資旗下的新界412線5LS2用車NT412曾短暫成為此路線用車,復於同年7月被打回原形。 同年5月,冠逸投資旗下的九龍69線6LS用車SW2169轉至此路線行走,而TE2483則從偉文發展新界26系調回此路線。 青衣城小巴 一個月後,PE7565已被調至棉記汽車關聯公司偉程實業旗下413線行走,作後備車之用;而先前該車輛長期停泊於401線的青衣碼頭總站車坑。

青衣城小巴: 途經

註:當汀九橋實施強風交通管理完全封閉期間,依原有路線到達青衣西北交匯處後,將改經青衣北岸公路、青荃路及荃灣路,不經青朗公路。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308A共需使用7輛16座位及19座位小巴提供服務。 運輸署服務詳情表顯示此路線為循環線,但在任何情況下,用車抵達浪翠園後所有乘客必須落車,而兩邊總站本身亦各有其開出時間,故屬假循環線。 青衣城小巴2023 《香港01》記者昨日(27日)前往現場觀察,整個平台花園均被植物包圍,沿着欄杆的花槽全部種植了金銀花,雖然大部份已凋謝,但幾米之隔可以尋得完整花朵。 青衣城小巴2023 平台花園向公眾開放,花槽前設有座位,不見任何資訊標示植物名稱,亦沒有任何提示,平台花園下午時間人流不多,不過不少市民為了可以安坐,長時間在花園內逗留。

青衣城小巴

港鐵不時會安排導賞團,到閣樓參觀及了解樓下控制中心之運作。 兩層的東涌綫月台均設置出入口,其中位於U4層的F出口於每日較早開放,連接青衣城一期商場的3樓;而U2層的G出口則連接青衣城一期商場的2樓。 青衣站設有4個側式月台,1/2號月台為機場快綫月台;而3/4號月台為東涌綫月台,所有月台在啟用前均已裝設月台幕門。 青衣IVE在2004年9月起設有校巴服務來往葵芳站,雖然青衣IVE開往葵芳站的校巴經常全車爆滿,但因校巴常常要等到客滿才開出,所以對本線的影響不大。

青衣城小巴: 平台巴士總站上蓋項目

此外,青衣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自動照相機等[3]。 大欖隧道在青衣站啟用前經已通車,元朗、天水圍及鄰近地區的居民可在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其他巴士路線往返港九各處,乘客對具接駁性質的中路程路線的需求開始增加。 九巴於是在1998年底增設251M線,從青衣站出發,循環往返錦田八鄉[註 2],往後數年更開辦多條大欖隧道巴士路線,不少以青衣站為總站。 與此同時,部分由各區接駁至青衣站的較長程專綫小巴路線,亦遷至青衣站平台巴士總站。

青衣城小巴

另根據青衣車站指南[3],有一偏僻之樓梯連接U4層與該層,但該樓梯已遭長期封閉。 青衣站(英語:Tsing Yi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青衣青敬路,屬於港鐵[2]東涌綫與機場快綫的鐵路車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 車站亦是青衣島上唯一的鐵路車站,並且與青衣城一期商場無縫連接。 由於主線409線客量甚高,小巴在循環點荃灣街市街(近德華公園)上客後,往往滿座開出,小巴然後直接駛入德海街、德華街原有路線返回青衣,不經官方路線途經的眾安街及沙咀道,令到該等路段等候409線的乘客往往需要碰碰運氣能否登車。 後來營辦商申請將上述走線正規化,並獲運輸署批准,獲獨立編號為409S。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5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輛為19座位小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