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6大分析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若您已經準備妥當,請可選擇文件類別,以便進入有關的印花稅計算軟件輸入頁。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2023 印花稅稅項印花稅定義或目的從價印花稅在物業轉讓時必須繳付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主要是為了抑制炒樓的行為而設立的,從價印花稅之上徵收。 買家印花稅針對境外投資人士及公司客户,因此亦稱「非香港永久居民買樓印花稅」,在從價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之上徵收。 根據香港《印花稅條例》的規定,出讓人及受讓人或其代理人在辦理香港公司的股份買賣時,需要就轉讓的股份分別及共同負擔繳納印花稅。

但如果你擁有一間公司,公司持有物業當破產時或把物業賣給個人時,可能需要面對超高利得稅。 公司的利得稅不是以你的買入價計算,而是用公司最初買這物業時的樓價計算。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例如當年這公司買入物業時是200萬,假設你買入價是1500萬,之後升值到2000萬。 當破產令執行償還債務時或你賣給個人時,這部分會產生公司利得稅,以現價減去第一口買入價計算,也就是按1800萬計算。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樓宇轉讓印花稅: 豪宅都撞名 5組令人易混淆的大廈及屋苑 香港有三個富麗花園?

而購買300萬至960萬物業的人士,將節省3萬至6.75萬印花稅。 任何人在海外的公證人、太平紳士或有權監理或接受聲明的人面前作出的法定聲明,確認他/她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是「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接納作為申請豁免買家印花稅的證明文件。 由於海外地區有可能為作出法定聲明指定不同的表格,如果使用該等表格所作的聲明的實質內容與表格IRSD131A所指明的相同,印花稅署會接受該聲明為證明文件。 除非獲豁免,「買家印花稅」適用於2012年10月27日或以後就住宅物業所簽立的「買賣協議」或「售賣轉易契」,買方或承讓人為代表自己行事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即該人為物業的名義及實益擁有人)則除外。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本人與前夫於2001年聯名購入村屋1層,前夫現想甩名,樓價約四佰萬,已完成按揭。 如果物業跌入「額印盤」範圍,原本在限期內進行買賣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但純粹增加或刪除近親的名字,即加名或除名是可豁免「額外印花稅」的。 不過雖然在這個過程上,買家可以豁免「額外印花稅」,但承接物業後就需要受制於「額外印花稅」了。 跟「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略有不同,「額外印花稅」是旨在阻止買家在短時間內沽出物業,而需要徵收的一項稅項,但法律上卻沒有訂明應該由業主或買家所支付。 「名義擁有人」就是在註冊文件上顯示出來的名字,但「實益擁有人」則未必顯示出來,但他可能只是協助供款、或為物業作出貢獻,但已可視為「實益擁有人」。 由於政府的樓市辣招,令到已有香港物業的業主,想買入多一個住宅時,需要支付較貴的印花稅,劃一為樓價15%。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購買住宅單位+兩個車位 (同一契約)

舉例,如果丈夫買入的單位為300萬元,而丈夫本身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買樓前並沒有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他在簽署「轉讓契約」時,提名太太持有物業,而太太成為唯一持有物業的人士。 如果太太並沒有持有物業,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便可以。 由於有聲音認為境外資金是本港樓價高企的主因之一,故特區政府在2012年10月27日起,針對境外買家徵收買家印花稅 。 由一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聯名取得住宅物業而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要符合此項豁免的規定,所有購買人或承讓人必須屬近親; 轉讓住宅物業予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近親,或予多於一名近親,而其中一人或以上屬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 博客文章由easyCorp創業專家團隊撰寫,經由專業人士審閱發佈,致力為大眾提供分享開公司創業及稅務等實用資訊。
  • 除了過去未曾置業的人士外,如果是曾經置業但已經賣樓,或者曾經與其他人擁有物業但已經「甩名」,只要現時手上沒有住宅物業或擔保其他住宅物業,便符合「首置」資格。
  • 可不要以為,待撻訂手續完成後,相關資料已獲土地註冊處記錄,便向稅局申請退稅。
  • 另一方面,由於公司股權轉讓技術上不是買賣物業,交易中買方難以取得按揭,要以現金購買股權,之後新股東才可申請按揭。

雙方的法律團隊和會計師團隊不斷來回交手,排除該公司隱藏債務和訴訟的可能性。 即使最後有可行的法律意見和核數師報告(audit report),也有風險是公司原來是歸屬一份信託。 一紙信託書就可以證明該物業並不是屬於該有限公司,而是信託“包住”左。 信託的法律地位超然,你看下梅媽(梅艷芳母親和信託人HSBC的官司)就知。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住宅印花稅: 印花稅如何計算?

目前只要是非香港永久居民,或是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均需劃一支付15%印花稅。 如果為首置人士置業(即置業時未持有任何物業),則可以按「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即可,屬於較為優惠的稅率,以「分段式」計算。 然後講和買家有關的從價印花稅 (Ad Valorem Stamp Duty,AVD)和買家印花稅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 目前,本港住宅物業的從價印花稅的稅率劃一為15%,有關稅率適用於個人及公司購買住宅物業之交易,而獲豁免人士則僅需按照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如已簽署轉名臨約,法律上其實已生效,惟於按揭層面,原有物業未正式完成轉名手續前,相關人士不被視為首置身分。 近親的定義為夫婦、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異母)、子女。 另外,祖父母和孫兒不當作近親,但如父母已離世,則可向稅局申請當近親論。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按揭預先批核讓買家安心入市

如果股份轉讓雙方沒有就股份轉讓簽訂任何協議書,而是只簽署了【轉讓文書】及【買賣摘要】,那麽一般情况下,印花稅之計稅基礎爲公司資産負債表所顯示之資産淨值。 如果財務報表顯示公司資産淨值爲負數,則印花稅之計稅基礎爲“轉讓文書”及“買賣摘要”所填寫之轉讓代價。 公司資産淨值爲港幣80萬元,轉讓股份占公司所有已發行股份之100%,因此應占資産淨值爲港幣80萬元。 雖然雙方已經股份轉讓簽署協議書,但是,協議代價款額明顯低於公司資産淨值。 因此,稅務局有合理理懷疑交易之真實性,因此可以在計算應付印花稅時,以資産淨值取代協議轉讓代價款額。 5、 如果買賣雙方沒有就股份買賣簽署有書面協議書,並且公司之資産淨值爲負數(及財務報表顯示公司累計虧損大於實收注册資本),則印花稅之計稅依據爲“轉讓文書”及“買賣摘要”所記載之轉讓代價。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在銀行或按證公司角度,「首置」這個定義和首次置業的字面解釋是有點不同。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2023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2023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除了過去未曾置業的人士外,如果是曾經置業但已經賣樓,或者曾經與其他人擁有物業但已經「甩名」,只要現時手上沒有住宅物業或擔保其他住宅物業,便符合「首置」資格。 在香港買賣任何不動產時,政府都將徵收一定金額的印花稅 Stamp Duty,否則相關文件將不具備法律效力,當文件牽涉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 而我們一般所提到的物業印花稅,大多是指住宅買賣印花稅。 另一方面,由於公司股權轉讓技術上不是買賣物業,交易中買方難以取得按揭,要以現金購買股權,之後新股東才可申請按揭。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近親轉讓和聯名物業甩名需要繳交印花稅嗎?

若代理或代表代理的相關人士打算購入被委託放盤的物業,代理必須要向業主披露有關信息。 僅限住宅用途物業如物業的佔用許可證所規定的用途並不包括住宅用途或不容許作住宅用途,放盤紙即屬無效。 一般而言,代理的責任主要: 代賣方推銷物業;為賣方取得關於物業的資料;安排買方視察物業;進行商議,並向賣方提交所有關於物業的要約;及協助賣方與買方訂立具約束力的買賣協議。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換言之,為了保障各方面有關人士,都應該如實填寫並簽署相關文件。 一般賠償保護都是兩年,即兩年內公司發生的訴訟由上手股東負責,兩年後便買家自行負責。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不用,根據條例規定,任何人以「遺囑」或「無遺囑」的情況下,繼承了物業並不需繳付「印花稅」。 只是如果他繼承物業後,就算只有部分業權(例如八分一),當繼承者再購入新住宅物業時,則會視為持有多於一層物業看待,需要繳付劃一15%的SSD從價印花稅。 根據香港《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香港樓宇的文件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假如文件用於法律訴訟時,文件將不獲法庭受理作為證據。 SSD額外印花稅的3年綁期,不論買方或轉名,都是以臨時買賣合約開始計算。 賣樓則是以臨時買賣合約終止日期計起,兩個日期需要相隔最少3年才可免SSD額外印花稅,除非符合上述所說的豁免條件。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 (SSD) - Table 3

舉例說,假如物業在買入時價值 $800 萬,而賣出成交價是 $1,000萬,利得稅則是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1,000萬 – $800萬 x 17%,即$34萬,相比起繳交個人買賣物業時的 $30萬印花稅更高。 除非該住宅物業是由香港永久性居民所取得;同時該香港永久性居民在取得此住宅物業時,在香港並無擁有其他任何住宅物業,方可以較低稅率(第2標準)繳交「從價印花稅」。 任何以個人或公司名義,在2013年2月23日或以後取得的非住宅物業,均須按雙倍印花稅率(即表一:較高稅率「第1標準」)繳交「從價印花稅」。

2020年施政報告公佈,由2020年11月26日起,買入非住宅物業(工廈、商廈、商舖及車位)撤銷雙倍從價印花稅,跟隨較便宜的第2標準稅率計算。 如物業其後已由該人(為一法人團體)轉讓予其相聯法人團體,後者亦可根據上述規定申請退還由前者繳交的「買家印花稅」。 在上述例子,乙先生會被視為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或以後從甲先生購入業權。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香港印花稅簡介

從價印花稅(DSD)方面,上月共錄約108宗,按月增加4宗或約3.8%;而期內相關稅款金額由去年12月的3.316億、減少9510萬或約40.2%,至最新的2.365億。 (星島日報報道)在通關效應帶動下,近期樓市氣氛明顯好轉,連帶上月辣稅個案亦止跌回升。 據稅務局最新公布,顯示上月三大住宅辣稅交投共錄157宗,按月回升8.3%。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公司買住宅印花稅

除了以上支出之外,其他雜費例如律師費等,則和買私樓差不多,都是幾千元可以解決。 】而在上述的幾項主要費用之中,特別要再次提醒各位留意印花稅方面,因為萬一計錯樓價的話,印花稅的稅率可以有很大分別,隨時更會令業主們失算做錯 budget。 現在的新型私樓一般都會包裝修及基本家電,例如雪櫃洗衣機等等,只需要添置基本傢俬就已經可以入住。 而印花稅的計算,則是使用由房署計算的印花稅估值去計算,而並非用當時單位的市價去計算。 這個概念要特別了解清楚,否則就可能連印花稅的稅率及價錢都會計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