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兼善里賠償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市建局建議,將兼善里樓宇群毗鄰的政府土地納入發展,把地盤的剩餘可准許興建的樓面面積佔總准許發展面積比率,大幅提升至接近80%。 而區內一些過時的康體設施、未有長遠用途的政府土地,市建局也會加以利用。 當局會興建一座18層高的綜合大樓,取代長沙灣體育館,再騰出土地作住宅發展。

兼善里賠償

不過他指項目剩餘地積比率不多,發展空間有限,需納入其他地盤一併考慮發展。 涉約90個街號,包括兼善里1至44號、福榮街535至573號(單數)、福華街544至588號(雙數)及青山道473至475A號(單數),舊樓樓齡約62年,估計受影響業權835個,受影響住戶2,100個、涉及地鋪商戶120個。 兼善里賠償 局方又指已採取多項措施,以免出現濫用補償安排或安置資源的情況,包括派出約400名調查員,在短時間內完成登記、要求住戶提交在凍結人口調查日前,稅單、銀行信件等住址證明等。 本行職員會為車輛之損毀狀況進行評估及拍照,並就有關紀錄撰寫公證報告,報告可用於法庭訴訟及工程會議等重要情況,本公司亦有法律團隊,一站式提供公正服務、法律資詢及訴訟服務。 關注組今年6至7月訪問了300多名租客,一成人說重建消息發布後被加租,其中一半被加至少一成,最多更加租超過五成;調查亦發現有8人被業主迫遷,其中一半要接受不合理加租才可留下。

兼善里賠償: 香港文匯網

市建局未來數年要處理九龍城區多個已開展項目,若同時重建兼善里,入不敷支情況會持續,將造成沉重承擔。 此外,兼善里樓群估計現有達3,000伙劏房,若重建要處理調遷安置問題。 關注組建議市建局應設立獎罰制度處理租務糾紛,提供誘因令業主與租客維持負責任的租務關係,另外,迫遷情況發生時,市建局應該積極介入。 關注組重申,重建裏面不只有賠償數字,維持居民的生活質素也很重要,希望市建局主動回應關注組,檢討政策的漏洞,而不是個別處理個案。

兼善里賠償

市建局回覆指,自9月24日開展項目,已完成約1,300個住戶的調查,成功入屋比率逾八成。 局方指暫時收到兩個租客的求助,涉及被業主要求遷出,已轉介至救世軍市區重建社區服務隊。 至於昌華街項目,範圍包括現有的長沙灣體育館以及政府臨時工程倉庫用地 兼善里賠償2023 兼善里賠償 ,中間由長沙灣道分隔,重建後會興建一座新的政府設施綜合大樓,亦會提供公共空間及泊車位,並提供約830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預計2033年落成。 【本報訊】納入重建的長沙灣區兼善里/福華街項目範圍內的樓宇,大多日久失修、非常殘舊。 位於福華街556號的樓宇,不設電梯,大量單位被改作劏房,有業主對物業納入重建表示「好開心,等到頸都長」;但有被收購單位的業主對未來憂喜參半,期望收購價能夠買回與現時居住單位一樣大的樓宇。 以市建局在今年3月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發展計劃為例,市建局向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並向受影響住宅物業合資格的自住業主,所提出的收購建議呎價為18,378元,是假設為同一地區7年樓齡的假設重置單位的單位呎價(假設單位呎價)。

兼善里賠償: 項目詳情

今次宣布的兩個重建項目相鄰,其中兼善里項目唐樓高九層,樓齡62年,地盤總面積約7400平方米,涉及約835個業權 ,受影響住戶約2100個,約120個地舖,重建後可提供的單位,有約千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Now新聞台】市建局公布兩個長沙灣重建項目,分別在兼善里及昌華街,兩個項目合共提供1800多個中小型住宅單位。 市建局指,兩個項目會發展為私人住宅,而昌華街發展計劃,包括長沙灣體育館的一方,涉及修訂分區規劃大綱圖,規劃期會較一般項目長。 市建局指,兼善里剩餘地積比很少,欠缺重建誘因,考慮毗鄰的長沙灣體育館設施較舊,連同附近的政府臨時工程倉庫用地一併發展,重建後會興建一座新政府設施綜合大樓,提供公共空間及泊車位,並會有住宅單位。

兼善里賠償

【動物專訊】是遺棄還是走失,讓兩隻3歲比熊犬全身濕透,在街頭捱餓。 阿棍屋創辦人Ivy表示,兩狗雖然有晶片,但無法聯絡到晶片登記人,因此要急尋狗主或知道兩狗背景的人士與阿棍屋聯絡。 Ivy表示,有市民昨日於上水圍泵房發現一男一女比熊犬,均全身被雨水淋濕,而且似乎餓了很久。 熱心市民因家中有貓,不方便照顧兩狗,因此將兩狗交阿棍屋暫時照顧。

兼善里賠償: 租戶遭業主大幅加租或迫遷 兼善里街坊關注組促市建局介入

不過市建局要將規劃草圖交城規會審議,料重建要到2033年才完成。 調查中有8個個案曾被業主迫遷,當中一半以接受不合理加租作為留下的條件,另外有不願搬走的租客堅持到土地審裁署頒令的最後限期才搬走。 租客要短時間內找屋搬,承擔昂貴的搬遷費、中介費和按金,令租客經濟上或生活上造成很大困擾。

他曾約見陳女士商討後門被堵塞的問題,要求陳女士把福華街單位後門解封,使他的單位後門可還原以免阻礙逃生的走火通道被僭建物所堵塞,以及還他後門出入的自由。 李先生在2009年3月及4月間曾向消防處及屋宇署投訴兼善里單位業主陳女士堵塞及霸佔走火通道及違例搭建,屋宇署在2009年4月17日發出信件給陳女士,建議她立刻把違建工程拆除,把樓宇修復原狀使之與核准建築圖則一致。 可以留意的是,市建局的收購價會以業主其物業的市值交吉價以及自置居所津貼,以助他們重新購置物業。

兼善里賠償: 長沙灣三無大廈棚架完工後未清拆 居民呻長年不見天日老鼠橫行

居於兼善里15號一個劏房單位的李女士形容,重建亦為其帶來喜訊。 她表示,6年前遷入170平方呎的現址,租金由5,300元,增至現時的6,100元,任職「三行」的丈夫月入僅一萬多元,卻要獨力肩負家中重擔,現時的租金亦是很大負擔。 居於福華街556號低層的楊氏夫婦60年代已遷入現址,單位實用面積598平方呎,至1971年才以幾萬元購入單位,及後在兼善里生兒育女,至今已近60載。 楊太表示,樓上的單位被改建成套房,加上大廈已十分殘舊、失修,不時有滲水,石屎剝落等問題,「流到呢度濕曬,嗰度又濕曬,咪髹油囉」,其已年屆8旬的丈夫每半年至一年便要翻新牆壁,才能遮蓋外牆剝落的問題。 長沙灣兼善里住宅,結果都係要落翻地舖睇水錶,2/F 唐樓 統一收購機會大 潛力無限 還價即成 交吉實盤. 因為門上顯示38號,他認為這是通往兼善里38號單位的,他相信福華街單位與兼善里單位的後門通道是被兼善里38號二樓所佔用,包括福華街單位後門的堵塞。

市建局本年度計劃開展的重建項目,當中涉及兩個重建範圍合共約200幢舊樓,總共收購超過1,500個住宅單位業權和200間地舖。 這些將於年內開展的大型項目,亦將如期在兩至三年後進入收購周期的高峰。 不過市建局亦指,若在數年後,沒有可作招標的項目帶來前期款項的現金收入,有機會出現負現金流情況,最高額度可超過150億元。 昌華街/長沙灣道項目涵蓋兩個被長沙灣道分隔的地盤(地盤A和地盤B),現時全部是政府土地。 兼善里項目有90個街號的樓宇,樓高九層,沒有電梯,共有約720個單位,市建局估計約有2100個住戶及120間地舖,有區議員逐戶數電錶,估計至少有2000多個劏房。

兼善里賠償: 重建策略會以社區整體作規劃

被告人指出,本案爭論點是被告人2010年5月拆除堵塞福華街單位及兼善里單位後門牆壁以及把福華街單位的後門還原後,原告人的申索只限於在他2009年3月11日購入福華街單位後直至2010年5月單位後門還原前經濟上的損失。 李先生聲稱他曾在福華街單位住了一段很短的時間,在單位開始裝修後他便搬離該單位,他承認購入福華街單位目的是把該單位分租給幾戶人家,因此需要把單位重新裝修,安排多個獨立套房分租給三至四戶租客。 原告人李先生在聆案首天,申請修訂其申索陳述書,把原本申索賠償重新裝修費用 $150,000修訂為 $232,240。 另外於兼善里15號租用舖位的社企「銀杏館」,其負責人廖先生指舖位約600呎,月租約兩萬元,又稱「都不太擔心重建,始終我們是社企」,認為可搬至其他地方。

  • 至於現時的長沙灣體育館用地,將會申請改劃為住宅和商廈,分別涉及38,980平方米和5,200平方米,可提供830伙。
  • 交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降新奧能源目標價21%,由145.8港元下調至115.1港元,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評級。
  • 而區內一些過時的康體設施、未有長遠用途的政府土地,市建局也會加以利用。
  • 關以輝指,兩個項目範圍現有約720個住宅單位,預料重建後可增至1,838伙,估計最快會在2028年相繼落成。
  • 知情人說,蘇指兼善里樓齡高及殘破,有重建需要,但因密度高,若以7年樓齡賠償恐有嚴重虧蝕,故指示管理層研究如何可用市價收購。
  • 有關項目只會發展私人住宅,有機會是市建局獨自發展,亦有機會招標與發展商合作,具體安排有待落實。

受影響住戶包括楊氏夫婦,楊先生指他們居住上址已60年,家裏單位實用面積約600呎左右,3房一廳,但唐樓只有樓梯,出入不方便,「買餸要兩個人出動(拎)」,而且樓上套房漏水,需要維修。 對於項目納入重建,他指市價約1.8萬元一呎,希望有滿意的收購價。 雖然市建局今年初一度認為,重建兼善里將虧蝕達30億至40億元,考慮到要財政平衡,研究以市價收購並納入「加強版復修計劃」替代重建,迴避「賠償7年樓齡物業」政策。 不過,兼善里發展委員會社交網站提到,該會上月舉行逾200人出席的業主、住戶、商戶會員大會,匯報目前已有約40%的單位簽署意向書同意重建,希望半年內達到「八成業戶同意」的市建局收購標準為最終目標。

兼善里賠償: 香港即時

在簽署正式轉讓契前,市建局職員會再到收購物業單位內拍照、覆核有關租約及所有居住資料。 然係便會交付收購價餘款以及與業主進行交收鑰匙等手續後,交易便完成了。 劏房租客李小姐一家三口蝸居170方呎單位,她說單位空氣流通差,不時有蜈蚣出現,形容「沖涼都膽戰心驚」。 市建局董事會內部去年4月成立「新策略專責委員會」,職責包括檢討「需求主導」等計劃,並制訂新策略,評估新策略可行性及在法律、資源上影響,以加快及擴大重建計劃。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發表網誌表示,市建局在2021/22年度結束時現金儲備達到約三百億元,但未來五年需要應付六個項目的龐大收購支出,預計接近儲備總額。

最誇張的個案被加租超過50%,有業主「獅子開大口」將租金由5000元大幅加至8000元,並稱租戶承受不住加租可搬屋。 但不少租客表示因現在有安置的機會,並不會自行搬離單位,變相被迫接受不合理加租。 市建局因此在深水埗進行地區規劃研究,以規劃主導的市區更新策略,為整區進行整體更新、促成兼善里樓宇群重建。 關以輝說,在鄰近兼善里的長沙灣道,有一個路政署臨時工程倉庫,阻礙該主幹導南面和北面的行人網絡,亦荒廢原用作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的土地用途,令該區社區設施不足,他形容路政署的倉庫是今次規劃的「契機」,造就「昌華街/長沙灣道」項目。 據悉,關注組於在2022年6月至7月期間,在社區進行共404份問卷調查,了解重建為社區帶來的影響,與居民對未來正式收購後的擔憂,調查結果顯示,有一成受訪租客於重建消息公布後被加租,當中一半更加租超過10%,情況不尋常且過分。 上訴委員團在2023年2月24日刊憲公布其決定,確認發展局局長授權市區重建局著手進行兼善里/ 福華街發展項目的決定。

兼善里賠償: 重建兼善里 基層遭無良業主迫遷

市建局今(24日)公布深水埗區兩個重建項目,選址是「兼善里/福華街」和「昌華街/長沙灣道」,其中兼善里現址為兩排相連的舊式唐樓,屹立深水埗逾半個世紀,共有720個住宅單位,該區劏房林立,預料有2,100户受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鄭治祖 重建1959年落成的唐樓群兼善里是深水埗區 內備受關注的重點議題。 陳小姐又提到,業主去年曾接獲機電工程署要求進行「固定電力裝置定期測試」,惟當時因大廈電箱電掣等被棚架纏繞,未能進行檢驗,最後透過深水埗區議員覃德誠協助完成檢驗,惟36戶業主已因逾期檢驗而被罰款$350。 陳小姐無奈指,不解為何屋宇署未敦促承辦商拆除棚架,最後卻需由業主承擔責任。 而其中,九龍城「龍城」區衙前圍道 /賈炳達道發展計劃在5月底開展,涉及三個地盤,計劃總面積約37,060平方米,可興建約4,350個中小型單位,市場估計住宅收購的呎價可近兩萬元。

兼善里賠償

不少租客表示因現在有安置的機會,並不會自行搬離單位,變相被迫接受不合理加租。 市建局回應稱,主動介入和協調相關業主及租戶間的糾紛,促成12宗個案達成協議以合理租金續租原來單位。 為增加土地供應,以及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政府會透過不同的覓地方法,增加供應,而其中市建局收購亦是其中一環。

兼善里賠償: 香港仔

專責委員會成員之一、市建局非執董黃遠輝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復修計劃是突破市建局現有框架,曾討論市建局只「協助」舊樓業主復修單位,抑或直接購入單位復修,再賺取租金回報,但未有結論。 但他強調,復修計劃選址不能作重建,否則引起迴避7年樓賠償爭議,或掀起司法覆核。 不過,接近蘇慶和的消息人士表示,「加強版復修計劃」構思未成熟,強調具體框架包括選址等仍未落實,亦未提交董事會討論,否認蘇的做法越權。 對於為何蘇點名兼善里,該消息稱,該地段曾列入2015/16年業務計劃,但包括蘇在內的董事會成員評估後,指該地段地積比已用盡,若重建,市建局要虧蝕30億至40億元,是該年中蝕得最多項目,蘇才抽出項目,指示管理層再研究,兼顧財政平衡。

兼善里賠償: 深水埗 / 長沙灣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兼善里/福華街」重建項目在2021年9月24日刊憲公布開展,其後在社區出現很多問題影響居民生活。 兼善里賠償2023 「兼善里/福華街」重建項目在2021年9月24日刊憲公布開展,其後在社區出現很多問題影響居民生活。 超過一成受訪租客在重建消息公佈後曾遇上屋內結構性維修問題(包括天花剝落、滲水等等),但公布重建消息後,業主則表示不會再付款做維修。

兼善里賠償: 長沙灣兼善里重建 涉2100戶 市建局指地積比低 連體育館休憩處官地發展

在他購入該單位時,知道單位的上手業主吳衛先生曾與福華街單位的業主達成交易,把兩單位後門共同使用的防煙護廊部份使用權轉讓給兼善里單位的業主吳衛先生。 在該木門上寫有38號字樣,李先生因此認為是被告陳麗珍女士 (「陳女士」) 的兼善里38號單位霸佔了該公共走廊以及他的福華街單位後門外牆及把單位後門封上。 該會又提到,會上提及維修及重建之比較,會議最後在無人反對下,一致認同爭取市區重建局收購重建,不作他想。 新報人財經 新報人財經(TYFP)為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財經專業的實驗平台,由學生自主編採,為社會大眾提供中港相關的金融財經消息。

知情人說,蘇指兼善里樓齡高及殘破,有重建需要,但因密度高,若以7年樓齡賠償恐有嚴重虧蝕,故指示管理層研究如何可用市價收購。 兼善里發展委員會的社交網站顯示,該委員會早於2010年由該區居民自發成立,宗旨為「嘗試集合街坊共同討論及推動兼善里維修工程及重建工作,至今已有約300戶加入。」其間一度停運,直至最近才重啟委員會工作。 本身為工程師的荔枝角北選區候選人黃敬於今年9月獲該會委任為秘書。 新報人 兼善里賠償2023 兼善里賠償 新報人創刊於1970年,因應傳媒業變革及科技進步,發展成多媒體資訊平台,並持續更新新聞資訊。

兼善里賠償: 物業凍結人口調查後再改變佔用情況不會增加賠償津貼

除屋內單位問題,租戶亦反映公共照明系統「燈泡燒了都沒有更換」。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關以輝表示,深水埗區內,包括兼善里等樓宇老化失修、消化安全設施不足、天台有僭建物,以及充斥大量劏房。 惟他提到該區地積比率只得8.12,現僅餘下9%,亦即0.88,單一考慮重建兼善里涉及高昂收購和發展成本,將令項目入不敷支。 市建局今(24日)公布啟動深水埗區兩個重建項目,選址是長沙灣「兼善里/福華街」和「昌華街/長沙灣道」,兩個項目共涉及720個住宅單位,預料重建後可增至1,838伙,估計最快會在2028年相繼落成。 其中兼善里項目共有90個街號的樓宇,樓宇狀況普遍失修,亦有不少劏房單位,估計涉2,100户及120間地舖受影響。

陳女士指,她在2001年1月購入兼善里單位是連現有租約一併購入的,在購入單位後她並沒有進行任何違例建築,而且她購入兼善里單位時,福華街單位的後門經已被堵塞。 在聆訊期間,李先生更正了他在2009年7月20日提出要求賠償給四戶租客每戶 $75,000遷往酒店住宿加上搬遷費共 $300,000的賠償申索,他承認他可在租客的租約期滿後才重新裝修,省卻把他們遷出該單位的搬遷及住宿費用。 李先生要求陳女士需先賠償他的重新裝修費用以及把租客遷離及返回福華街單位的搬遷費用和住宿費用,他才重新裝修單位。

【東張西望採訪】舊樓問題多 長沙灣兼善里將重建 本公司首席驗樓師梁嘉駿先生早前接受東張西望採訪,講述有關【舊樓問題多長沙灣兼善里將重建】議題。 根據現行的收購準則,市建局會參照受影響物業在凍結人口調查日的佔用情況,向重建項目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 市建局已透過項目開展時的簡布會、政策簡章、補償建議信件及由專責職員親身解說等不同途徑,提醒業主不會在凍結人口調查後,改變其物業佔用情況,例如物業現已空置、業主與舊租客或新租客簽訂新租約或將物業收回自用,而獲得更多的津貼。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歐俊豪則指,會考慮最快的重建方案,因為體育館重置後,才有機會興建新住宅,初步評估由市建局負責或招標興建比較可取,但不排除日後有其他更好的方案。 近日有市民投訴內地旅行團迫爆土瓜灣,當局同旅行業界開會之後,提出三大改善措施,包括餐廳要實行預約制、用餐時間最少30分鐘以及餐廳必須協助人流管制。 九龍城區議員潘國華話,有餐廳承諾五一黃金周之前請保安維持秩序,警方亦會指定旅行團上落客位,增設旅遊巴泊位等等。

兼善里賠償: 業主放盤

市區重建局早前公布開展長沙灣區兼善里/福華街重建項目,料約2,100戶受影響。 有關注基層組織今(30日)稱,自重建消息公布後接獲10多個基層租戶求助,大多是被業主威逼利誘「迫遷」,要求在10月底遷出單位,亦要求租戶不要進行「人口凍結登記」,疑是無良業主望營造自住假象,吞取賠償。 組織批評市建局「人口登記」未能完全阻塞漏洞,期望除非業主證明自用,否則不能中斷租約,又叫局方成立仲裁部門,在調解未有效時,介入業主與租客紛爭,免去租戶成為弱勢角色。 明愛基層組織發展計劃註冊社工黃韻然稱,有一家3口與業主關係良好,雖然未有簽署租約,但業主承諾在下年前不加租,但消息公布後即被要求在1個月內遷出單位,現時感到徬徨無助。 兼善里賠償2023 亦有在兼善里租住近兩年的劏房戶,被業主得悉未有按其要求不進行「人口凍結登記」後,隨即要求他下月底前遷出。 亦有業主以賠償租戶2萬港元及免租一個月的方式,叫租戶不要進行登記,但仍要他們在10月底前遷出。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