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加息樓價關係6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男朋友(35嵗)和我(31嵗)每月收入共53K,男友正在供一居屋並與父母自住,月供5K,市值約 萬。 我與家人合買了海外房子投資,我月供大概6K,市值約250萬,打算最快 才會賣出。 我們只有很少現金資產約 540K,有少量股票和基金 。 打算下年結婚,估計花費 300K (人浮於事,很多項目和費用並不是我倆可以控制)。 我每月付家用6K, 男友比較自由,沒有固定家用要付。

刻下港府研究為樓市有序減辣或撤辣,更大的作用在於「穩經濟」,對抗世界經濟逆風。 環顧全球,歐美通脹高企,中美博弈下國際供應鏈持續大洗牌,俄烏戰爭下能源危機無法解決,通脹易升難跌已是不爭的事實,全球今個加息周期好可能遠比市場預期的長。 新盤跑贏二手 細價樓備受追捧 在樓價上升及物業按揭成數無放寬的情況下,細銀碼物業備受市場追捧,現時樓價四百萬的單位可透過按揭保險計劃,承造九成按揭貸款,如有自住需要,而又... 加息樓價關係2023 本港加息周期逼近,二手樓業主看淡後市,紛紛劈價放盤。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美國聯儲局宣布再加息0.75厘,香港金管局也跟隨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75個基點至2.75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經濟基本面穩固,經常賬長期錄得盈餘,財政儲備豐厚,外匯儲備龐大,絕對有能力應對外來衝擊。

加息樓價關係: 加息對樓市的影響(下)

黃詠欣解釋,香港銀行加息幅度雖然大幅落後於美息加幅,美國累積加息4.75厘 ,而同期香港最優惠利率謹上調0.75厘,香港銀行仍大機會追加。 加上近日1個月港元拆息反覆企於3厘以上,以現時H按計劃普遍為H+1.3%計,仍然高於封頂位(3.375%)水平,反映銀行仍有加息壓力。 同時,由於有大型銀行P按息較H按鎖息上限低,預計未來選用P按的比例會上升。 陳永傑表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今年首9個月,已錄7.2%的跌幅,反映市場對加息的憂慮,相信若香港銀行調高按揭息率,將對樓市帶來一股震盪,樓價或需再下調3%至5%,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但於經濟下行及缺乏外資流入情況下,籲港府需及時檢視樓市辣招,激活物業市場以穩經濟。

  • 現時,香港物業的租金回報率一般仍高於利息成本,投資者接受更低回報的延展能力依然很強,所以加息不會在短期裏對樓價產生更大的壓力。
  • 張翹楚續說,政府現時是否「撤辣」處於兩難局面,但在辣招與樓價沒有太大關係時,可先考慮取消額外印花稅(SSD),令部分因經濟問題而需要賣樓套現的業主,不須繳付這些懲罰性稅項。
  • MoneyHero或本網站關於證券、投資、稅務,會計或法律意見的內容,都不會構成任何買賣投資要約、招攬、建議或意見,亦不涉及任何公司、證券或基金的產品代言、推許或贊助。
  •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香港調升P基本上需附合三項條件。
  • 所以,今日向銀行借錢買樓,有所謂「壓力測試」的程序,所謂壓力測試,往往就是先假設利率突然上升1厘、2厘之後,買樓借錢者如何反應。
  • 區內短期就不單止有「飛揚二期」要賣樓,還有「路勁及深圳控股」在管翠路,也就是「星堤」毗鄰的住宅,會有698個單位。

特朗普上任一年後開始處理主要命題,就是收窄中國與美國貿易易差。 見下圖展示中國的主要出口及入口伙伴,及其伙伴佔總出/入口金額之百分比。 看下圖美國是中國的最大出口伙伴,佔19%,最大的而排除香港外,第二已經是日本(6.3%)。 此貿易失衡就如A公司猛咁賣貨比B公司套錢,但就唔向B公司拎貨「回禮」。

加息樓價關係: 【海外樓市】澳洲樓市升勢放緩 加息或觸發長期調整

美國聯儲局於本港時間2022年7月28日凌晨公佈最新議息結果,決定加息0.75厘,是繼6月份後第二次加息0.75厘,聯邦基金利率升至介乎2.25至2.5厘範圍。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 指通脹仍然太高,9月份會議上再有一次「不尋常幅度的加息」可能是適當的做法,但會根據經濟數據作決定,又指之後或會放慢加息步伐。 觀乎近日銀行仍積極搶按揭生意,不單息率優惠,現金回贈亦有增加,部分大額按揭回贈可高達2.45%,屬有紀錄的新高水平。 樓市走勢2023|美國聯儲局剛宣佈加息0.25厘;本港匯豐銀行則宣佈不跟加。

過去兩周,在兩家美國銀行突然倒閉及瑞士信貸緊急賣給瑞銀之後,銀行股大受打擊。 業界表示,美聯準會頻頻大手加息,影響投資氣氛,相信香港樓價跌勢未止,料全年跌約10%。 加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於網誌表示,本地銀行可能調整存貸利率,利息增加將增添經營壓力。 業主因此加快賣樓步伐,紛紛降價求售套現,導致第三季尚未結束,二手蝕讓已錄得211宗,按季飆升27%,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

加息樓價關係: 中國

代理消息指,單位實用面積249方呎,今年3月叫價670萬元放盤,5月減至620萬,本月中旬再下調至599萬元蝕讓,昨日知悉美議息結果,再主動劈至585萬元求售,較最初開價累減85萬元或12.7%。 據悉,業主於2018年以620.26萬元一手買入,倘成功沽出,賬面損失35.26萬元。 加息樓價關係 在剛過去的周末,二手市場便錄約9宗損手成交,包括大埔天鑽15座極低層C室2房戶,消息指以650萬元售出,原業主2019年以759.7萬元一手購入,單位3年貶值109.7萬元,幅度達14.4%,連雜費料虧損約145萬元。 陳茂波網誌指出,樓價下跌連同港股偏弱,遏抑市場消費意欲,對中秋節生意額未敢抱持太高的期望,期待10月1日發放第二期消費券,將為市場注入超過150億港元(約19.1億美元)的消費力,為階段性經濟,帶來提振作用。

加息樓價關係

現時,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為3厘至3.25厘,利率水平創2008年以來新高。 聯儲局同時公布最新經濟預測,預期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4.4厘,較6月時預估的3.4厘高。 市場預期,11月議息會議再加息0.75厘的可能性較大。 加息樓價關係2023 現時樓宇按揭H按的參考率是以一個月拆息作為參考,直接影響樓宇按揭供款金額的多少。 雖然一般銀行按揭計劃利用P按設定封頂上限,但當銀行的資金因美國加息而導致持續出現短缺的問題時,P有機會相對調升,變相到了最後銀行還是同樣地加息。

加息樓價關係: 樓市走勢2023|香港再唔跟美國加息:業界料樓價上半年最多升11%!按揭供款走勢預測

英倫銀行於2月曾加息半厘,將基本利率升至4厘,創下2008年來新高。 美國宣布加息0.25厘,市場預計英倫銀行利率持續上調,在加息及通脹的壓力下導致生活成本上升,不少業主更是「供唔起樓」。 Sakura Global環球市場分析及研究部主管李明輝表示,部分物業因業主無法負擔供樓貸款而被收回,淪為「銀主盤」形式推出拍賣,故近日銀主盤供應不斷增多。 拍賣的物業的種類不一,這些被強拍的銀主盤,還有公寓、獨立屋及土地等。

加息樓價關係

星之谷按揭轉介行政總裁莊錦輝亦表示,今次銀行加P幅度較預期輕微,相信只為「試水溫」。 大型銀行息率政策具指標性,相信其他銀行會陸續跟隨加息。 他指出,三個月及一年HIBOR已分別升至3.18厘及4.17厘,反映市場預期未來息率將升至4厘以上,加上美國預告未來繼續加息,銀行資金成本上升壓力未來仍會增大,故相信P有機會上調不止一次。 美國通脹高企,聯儲局自今年3月啟動縮表並開始加息周期。

加息樓價關係: 業主恐慌/港加息臨門 樓市劈價潮

黃良昇預計,樓價將回軟約2%至3%,他認為整個第四季都樓市都在回軟之中。 他預計,明年的農歷新年,情況將有所逆轉,原因是新的推動因素屆時會出現。 上圖顯示,在中原地產公布數據的134個主要屋苑中,有116個屋苑9月第二周成交呎價均按年下跌,比例達87%。 比較各屋苑平均呎價及按年變動,可發現港九主要屋苑呎價越貴,跌幅越微;而新界兩區情況則相反,更有數個實用呎價約1萬至1.5萬的屋苑,成交價不跌反升,如黃金海岸、大興花園、新元朗中心等。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香港調升P基本上需附合三項條件。 第一是一個月同業拆息(HIBOR)較長時間維持於1.8厘以上;二是套息交易持續,銀行結餘下跌至1000億元附近水平;三是港美息口差距進一步擴闊。 他預期,香港加息條件已逐漸形成,下次9月份美國聯儲局議息將成關鍵,香港銀行有可能於今季尾調升P,預計幅度為0.25厘。 雖然本地銀行未有上調最優惠利率 ,但不代表供樓成本不增,原因是97%港人都採用銀行同業拆息 的按揭計劃供樓,隨著港元拆息慢慢上升,將增加供樓人士的按揭還款開支。 本港拆息要跟隨美息變動外,亦受銀行體系結餘影響,由於金管局近月增發外匯基金票據,銀行體系結餘已由高峰4,575億元,跌至現時3,825億元。

加息樓價關係: 每月供款額

香港加息會否提升置業門口一般取決於銀行的按揭審批門檻有沒有收緊,壓力測試要求有否提高和樓市升跌實際情況等等因素。 舉一個小例子,如香港跟隨美國加息至高位,導致樓價下跌,買樓人士可用更低的價格購入單位變相香港市民更容易入市買樓。 反之,正如上述根據過往經驗香港就算隨美國減息,樓價亦有機會不斷上升,買樓人士可能需要用較高的價格購入單位,則令入市要求提高。 另外,在加息的時候,銀行會根據情況調整最優惠利率(P按)或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按),壓力測試很有可能比以往相對較難。 因而,導致買樓人士在申請按揭的時候,只能借到比過去低息週期較少的貸款額,惟改選其他稍為平價的單位。 陳永傑指,今年首九個月,香港受著疫情反覆及美國加息的雙重夾擊,物業市場成交低迷,二手成交量僅2.5萬餘宗,比對去年同期減少40%,一手情況亦相若。

加息樓價關係

現時非港人在香港買樓,需要額外支付30%印花稅,因此非港人在樓市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持份者。 同時,現時內地對於資金的流出限制已增加,不容易把巨款轉到香港進行投資。 香港即使樓價下跌,但在匯價上升以致人民幣弱勢的情況下,投資於港樓不及以往划算。 歸根到底,影響香港樓市的物業價格,其實主要都是我們的經濟如何,故此在與美國加息的陰影相比下,其實真正影響我們的,是我們香港的經濟情況現在到底發展的怎樣,例如已經有很多人都會覺得在疫情緩和以後,樓市將會迎來報復式的反彈。

加息樓價關係: 樓市利好因素多將引起升浪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建議政府先考慮取消額外印花稅。 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及資深投資者蔡志忠指出,近期歐美銀行相繼發生問題,或導致資金「東升西落」。 香港置業營運總監及九龍區董事馬泰陽表示,加息陰霾對置業人士難免造成心理壓力,但非影響樓市最主要因素。 加息樓價關係2023 他指出,對新買家而言,樓價輕微調整已抵銷加息支出帶來壓力,反映息口因素影響有限,反而樓市政策影響因素相對較大。 惟要留意的是,加息會影響股市及投資氣氛,恒生指數今日曾跌破18,000點水平,投資市場持續波動,加上部份銀行的定期存款已加息到3厘以上吸客,料吸引部份資金將流向高息而且穩定的投資產品,對樓市構成一定的壓力。 王美鳳指出,由於香港經歷逾十年之超低息環境,不少人已習慣以超低按息供樓,今年進入加息周期息率上升步伐較以往加快,令部份置業人士入市決定趨審慎,最近樓市氣氛轉淡,市場早已準備進入加息周期。

  • 特首林鄭月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指會「大興土木」重新規劃香港未來發展,重點推出「北部都會區」,興建多條新鐵路,包括白石角建新港鐵站等。
  • 投行高盛日前也發表報告,估計未來兩年,香港樓價跌幅由原本預測的累跌20%,擴大至30%。
  • 該行預計,香港今年全年樓價跌幅將擴大至雙位數,將創2008年後最大跌幅。
  • 因為樓價若果受壓,通脹就更難上升;通脹不升,聯儲局就不易把利率正常化。
  •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預期,在加息及疫情雙重壓力之下,料本港樓價有機會跌至2017年底的水平,後市則要視乎通關防疫措施及《施政報告》有沒有進一步刺激經濟或「減辣」措施。

因為加息會增加資金的成本,而一般人買樓都不會全用自有的資金,而是會借用銀行貸款,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去買樓,利率上升,可導致每月供款的金額上升,一些收入不多的人更會因此而失去了買樓的資格。 在低息環境下,選用H按可以較低息供款,即使拆息因市場資金緊張而抽升,也會有鎖息上限保障,因此較為吸引。 現時適逢加息周期,H按鎖息上限有機會跟隨P按息率上升,理論上選用定息按揭可避免面對加息風險。 不過,如選用定息按揭後,供款期間卻沒出現大幅度加息,就會變了還「貴息」給銀行。

加息樓價關係: 按揭計算機

利嘉閣按揭代理董事總經理黃詠欣表示,美國加息步伐放慢,目前由各項數據看,今年內美國最多再加息0.25厘,但年內減息機會不大,香港銀行或仍要跟隨加息一次。 不過,由於上周多家大型銀行已先行下調二手物業H按鎖息上限0.25厘,預計可抵銷未來加息的影響。 加息樓價關係 美國聯儲局剛公佈最新議息結果,將息率上週0.25厘,符合市場預期。 是次為今次加息周期的第9次加息,累加4.75厘,現時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升至4.75厘至5厘。 據局方提供的資料,聯儲局官員對今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終端利率將落在5厘至5.25厘水平,意味著美國加息周期有望於年內見頂。 再者,現時聯儲局加息的目的並非是為了遏抑通脹,而只是為了正常地反映經濟增長的情況。

加息樓價關係: 香港跟隨美國加息,會否影響香港物業按揭?

明年首兩個月該局再增發400億元外匯基金票據,銀行結餘再減少,令拆息有向上壓力再增大。 市場估計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回落至1,000億元水平,銀行有機會考慮加息。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加息樓價關係: 供緊樓對抗「加息」有計

就以「飛揚2期」最平分層單位5座1樓H室、面積266呎、售價361.1萬元的單位為例。 如果你選擇「即供90」,也就是最直接的付款辧法,你獲取15%折扣,所以樓價306.9萬元會列在合約上。 由於「即供90」並沒有任何事後回贈,所以你的「淨樓價」也是306.9萬元。 「大一房」單位則屬於直廳設計,是很典型常見的一房開則。 入屋會經過一個小玄關及洗手間,之後直就是客飯廳,而睡房在客飯廳旁,做到廳房同向的設計,包括「3座C、D、G、J室」及「5座C、D、G、J室」都是此類。

最大的影響就是當香港跟隨美國加息、利率飆升時,全港業主的供樓負擔會進一步加重。 加息樓價關係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昨表示,新盤市場百花齊放,為準買家提供多元化選擇,多個新盤銷情理想,而首季一手成交量累計已錄逾3,000宗,較去年第四季急升近3倍,加上經濟復常,刺激購買力釋放。 加息樓價關係 基於聯繫匯率制度,美國加息或減息也會直接影響香港樓市。

加息樓價關係: 香港加息2022|供樓及壓力測試要求上升

香港2020年經濟GDP錄得收縮6.1%,儘管2021年GDP增長6.4%,但市場預計香港今年GDP將再次錄得收縮。 《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陸續有外資撤離,銀行家、基金經理離港。 香港金融業的監管機構證監會於今年初承認,去年證監會人手流失達12%。

男友計算明年中我倆可以存到50萬首期(減去300k結婚消費),希望可以買到350萬以下的單位9成上會自住,但是我又擔心如果美國加息,我倆的負擔可能有點大,但是不買又怕樓价會一直上升,到時租樓又係一大筆。 以還款期30年計,每$100萬樓按貸款,每月供款將由$3,951增至$4,017,即每月多付約$66。 暫時加幅不算太大,但市場預計加息持續,香港難以獨善其身。 「H按」是根據「銀行同業拆揭計劃」(HIBOR)為計算基礎的按揭計劃,由於銀行拆息較波動,為免按揭供款急升,銀行會設有鎖定按息上限,通常等同P按息率。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翻查本港過去5次加息周期,由1993年至今,加息前後的樓價走勢,發現加息與樓價的升跌沒有必然關係,例如2018至2019年間香港銀行只加息0.125厘,幅度溫和,但是期間樓價跌了4%。 而2004至2006年的加息周期,加息幅度達3厘,但期間樓價上升逾11%,而1993至1995年間加息達2.5厘,期間樓價上升逾20%,可見加息周期下,樓價不一定下跌。 加息樓價關係 當然,聯儲局的隔夜利率對銀行間其他期限,如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的借貸利率的決定有巨大影響力,投資者及投機者通過自己對將來聯儲局加息減息的預測而決定其他期限的利率。

加息樓價關係: 加息減息常見問題

昨日為KOKO MARE開放展銷廳予公眾參觀的第二日,錄得逾6,000參觀人次。 瑜一昨宣布推出第IC期,華懋集團銷售總監封海倫表示,第IC期首張價單涵蓋不同戶型,涉及單位共80伙,以訂價計算總值約15億元,包括55伙2房單位、25伙3房單位,實用面積465至934平方呎。 加息樓價關係 她續稱由於該項目具備港鐵站上蓋及海景單位等,預期未來售價將有一定程度的上調空間。 在瑜一周六的銷售中,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嶸更身體力行以首置身份支持樓市,他斥約2,600萬元買入瑜一3房戶作投資;另入市飛揚1房戶的陳小姐表示,飛揚2期樓花期比較長,料加息對供樓壓力影響不大。 市場上雖然有少數評論員以各種無稽理由說樓市會下跌,大多數評論認為樓市會繼續上升。 我雖然與那些樂觀評論員站在同一陣線,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加息樓價關係: 加息減息對個人理財有甚麼影響

編按:龔成是於公屋長大的80後青年,畢業後於銀行從事投資相關工作,雖然月薪僅萬多元,但因為理財及投資有道,只花五年時間,於28歲已累積到100萬元資產,目前淨流動資產有數百萬元。 著有暢銷書《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及《財務自由行》,並出任創富課程導師。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 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 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但佔美國農業生產 13.5% 的最大農業州加州,卻遇上超級旱災,更是最嚴重州分之一,加上另一主要產糧國印度出現極端酷熱天氣,對農作物造成摧毁性影響,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小麥產量更下降了 50%,使糧價價格攀升不下。 一早視女友為結婚對象嘅吳國敬曾多次求婚,女友多年嚟仍未答允,57歲嘅佢依家單身一個,更被發現啟動拒收訊息功能,唔接受外界對佢嘅關心,似乎想自己一個靜吓。 另美聯蘇振宇稱,西營盤瑧蓺有中層單位,實用面積約227方呎,近日劈價140萬元以560萬放售,比4年購入價700餘萬元低約2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