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長者生果金12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長者生果金

入息不但指工資,就算每月收到的租金、佣金,及參與年金計劃獲發的每月年金等款項,也計為「入息」,但逆按揭計劃下每月所得金額,則不計算在內。 長者生果金 至於資產,非自住物業、現金、銀行儲蓄、股票及債劵等都要計算,但逆按揭下的自住物業、人壽保單的現金價值等,則可獲豁免。 若部署得宜,透過買入銀債、退休三寶,且入息和資產不「爆額」,例如單身長者入息在8,690元以下,資產不超過15.5萬元(高額長生津)或35.5萬元(普通長生津),仍符合申領資格,原來每月可獲數萬元現金。

長者生果金

另外,租金指數12 個月移動平均數, 較截至2020 年10 月底的平均數累積下跌1.2%,按照既定機制, 租金津貼最高金額須被相應下調。 不過,當局指,儘管本地經濟和勞工市場近月已開始復蘇, 綜援受助人仍然是疫情下最需要經濟援助的其中一羣,建議會由2 月1 日起, 把租金津貼最高金額維持在現行水平。 以1人合資家庭為例,每月租金津貼最高金額將維持2,515元;4人家庭可維持6,005元。 勞福局指,由於上一屆立法會會期在去年10月30日中止,無法按照一貫時間表,就本應2月1日生效的調整金額,呈交予財委會審批。 政府計劃今年2月尋求財委會批准,調整上述津貼金額,如獲得批准,社署會由今年2月1日起計算,盡快安排發放追溯款項。

長者生果金: 生果金2023|8. 高齡津貼(生果金)申請方法

申請高齡津貼(生果金)沒有資產限額限制,不論貧窮或富有都有權申請;申請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的年齡門檻較低,但有資產限額要求。 長者生活津貼俗稱「長生津」,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而設的公共福利金計劃,旨在為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每月津貼,援助長者的生活開支。 普通高齡津貼的對象為65至69歲者,申領人需要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英语:Means test)(Means test)(現已由長者生活津貼取代)。

長者生果金

「資產」(4)包括土地和非自住物業(5)、現金、銀行儲蓄、股票及股份的投資(包括債券、基金、獨資、合夥經營的公司/商號或有限公司的權益及累算退休權益(6))、商業/作投資用途的車輛(例如的士及公共小巴)及其營業牌照,以及金條及金幣等。 自住物業(5)、將來自用的骨灰龕及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則不包括在內。 至於高齡津貼會有785元、長生津有2,030元、普通傷殘津貼有1,003元、高額傷殘津貼 有2,005元。 長者生果金2023 長者生果金 如果申請前的一年內,曾離港多於56天,申請人必須由申請日起在港住滿超出56天離港寬限的日數,便可符合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 舉例說,如果申請人在申請前的一年內,曾離港96天,他/她必須由申請日起,在港住滿40天(96減56天),以符合規定。

長者生果金: 生果金長生津2023|2. 長者生活津貼計劃

政府表示,一次過額外款項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高齡津貼、長生津貼或傷殘津貼,而在職津也作相若安排。 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的社援指數12 個月移動平均數, 較截至2020 年10 月底的平均數累積上升2.6%。 長者生果金 勞福局指,反映綜援標準項目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有上調空間。 雖然不能同時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齡津貼,但如果你有一個合適的退休計劃再加上長者生活津貼,應該已經足夠應付你的退休日常開支,一個好的退休計劃不能完全依靠長者生活津貼作退休生活費,長者生活津貼只屬於補貼的形式。

高額高齡津貼的對象為70歲或以上者,申領人不用經過資產及入息審查。 一般市民慣常俗稱的「生果金」是指社會福利署的高齡津貼,屬於公共福利金計劃的一部份。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在核實申請人是否符合上述(b)項連續居港一年的規定時,如申請人在該段時間內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從事有薪工作及/或因病就醫,而又能提供足夠文件(及理由)予以證明,有關的離港日數可獲酌情考慮豁免計算。 長者生果金 申請人需注意,非法留港的人士,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獲准在香港居留的人士(例如輸入勞工和旅客),均不符合資格申請高齡津貼。 高齡津貼沒有資產審查,不需要申報經濟狀況,只要你符合以上條件,就算你是億萬富翁也一樣可以領取高齡津貼(生果金)。

長者生果金: 社會福利署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計劃初推行時,申請人或其代理人需到社會福利署社會保障組辦事處申請,並且居住香港滿5年和沒有住在醫院和療養院,才可獲發每月55元的津貼[1][5]。 而申請成功的人士將收到兌款單據,讓之能到郵政局和庫務司署辦事處兌款[5]。 長者生果金2023 上述例子,逆按揭一間價值600萬元的自住物業、認購133萬元香港年金,逆按價值200萬元身故賠償額的人壽保單,認購10手銀色債券,並手持5萬元現金,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的高額長生津,每月製造超過3萬元的現金流,應付退休所需。 近年港府推出交通、醫療、長者生活津貼(簡稱「長生津」)等多項長者福利,亦透過按證公司推出「退休3寶」,即安老按揭、香港年金及保單逆按,讓退休人士自製長糧。 想一方面買入銀債及退休三寶,同時取得政府長生津,並非不可能,只要符合長生津要求的資產或收入上限,就可兩者兼得。

  • 若部署得宜,透過買入銀債、退休三寶,且入息和資產不「爆額」,例如單身長者入息在8,690元以下,資產不超過15.5萬元(高額長生津)或35.5萬元(普通長生津),仍符合申領資格,原來每月可獲數萬元現金。
  • 社會福利署由2022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併後的「長者生活津貼」採用普通長者生活津貼較寬鬆的資產上限並按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發放,而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
  •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 長者生活津貼俗稱「長生津」,是社會福利署為長者而設的公共福利金計劃,旨在為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提供每月津貼,援助長者的生活開支。
  • 申請人可得的津貼是由本署收到申請的日期(如申請是由其他機構轉介,則為申請日期或轉介日期)或由申請人符合資格領取津貼的日期起計算,但以較後的日期為準。
  • 想一方面買入銀債及退休三寶,同時取得政府長生津,並非不可能,只要符合長生津要求的資產或收入上限,就可兩者兼得。

勞工及福利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綜援、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將上調2.6%。 以生果金為例,由每月1,475元,增加40元至每月1,515元;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2,845元,增加75元至2,920元。 新金額本應2月1日起生效,不過,由於上屆立法會去年10月底完結,當局計劃下月尋求財委會批准,一旦建議獲通過,社署會安排發放追溯款項。

長者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及生果金|最新消息

不過同年7月,楊永強則反表示政府不會取消高齡津貼,而綜援因跟高齡津貼性質不同,故兩者難以合併[19]。 長者生果金2023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則把高齡津貼檢討緩慢歸因於財政赤字[20]。 長者生果金 2004年,高齡津貼的申請人需在港居住滿7年,並在申請時過去一年離港不超過56天,才符合資格申請[21]。 長者生果金2023 2005年,領取高齡津貼者的離港寬限從180天增至240天[22]。 另外,在2013年10月1日及2018年4月1日起分別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廣東省及福建省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資產一旦累積超過15.5萬元或35.5萬元,便不符合申請高額或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有關款項將以自動轉帳方式存入上述人士/住戶指定的香港銀行戶口,毋須另行申請。 長者生活津貼則為65歲或以上,而入息及資產並沒有超過規定限額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特別津貼。 楊永強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齡津貼跟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合併,而高齡津貼則有機會取消[18]。

長者生果金: 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 長者生活津貼的申請手續及津貼發放的安排是怎樣?

如申請人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可由社會福利署(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衛生福利局局長楊永強在2000年11月表示,考慮到香港自高齡津貼推出以來已有重大的社經轉變,故會檢討高齡津貼本身[15],不過他否定檢討等同削減金額,而是考慮對較貧窮的長者設立更高金額的補助[16]。 次年完成首階段檢討,並得出最終方案需視乎香港經濟環境而決定的初步結論[17]。

  • 雖然不能同時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齡津貼,但如果你有一個合適的退休計劃再加上長者生活津貼,應該已經足夠應付你的退休日常開支,一個好的退休計劃不能完全依靠長者生活津貼作退休生活費,長者生活津貼只屬於補貼的形式。
  • 以高齡津貼為例,由每月1,475元,增加至每月1,515元;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2,845元,增加至2,920元;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3,815元,增加至3,915元。
  •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 楊永強在2002年4月提到,政府研究把高齡津貼跟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合併,而高齡津貼則有機會取消[18]。
  • 上述例子,逆按揭一間價值600萬元的自住物業、認購133萬元香港年金,逆按價值200萬元身故賠償額的人壽保單,認購10手銀色債券,並手持5萬元現金,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的高額長生津,每月製造超過3萬元的現金流,應付退休所需。

以高齡津貼為例,由每月1,475元,增加至每月1,515元;普通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2,845元,增加至2,920元;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由每月3,815元,增加至3,915元。 而普通及高額傷殘津貼,則可由每月1,885元及3,770元,分別增加至1,935元及3,870元。 至於綜援標準金額,單身健全人士,可由每月領取2,915元,增加至2,990元。 「入息」包括工資、手工業或生意上的入息等(包括薪金、工資、每月收到的佣金或獎金,以及從自僱所得的每月入息)、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以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3)。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金錢援助,以及在安老按揭計劃(只適用於以自住物業作抵押的安老按揭計劃)及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不包括在內,但款項中未動用而累積為儲蓄/現金的部分,會被視作「資產」計算。 高齡津貼(生果金)與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的申請年齡、領取資格及發放金額不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