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元朗天后誕7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元朗天后誕

巡遊隊伍由元朗東的雞地出發,沿元朗大馬路巡行及停頓表演,一直至元朗大球場為嘉賓表演完後,轉向往位於大棠大旗嶺的大樹下天后廟進發。 當年巡遊表演除了打鑼打鼓舞龍舞獅外,個人最愛看的就是潮僑花炮會的「英歌隊」了。 這種百人齊舞的場面現今已不復見,連巡遊規模也變了,當元朗雞地變了新元朗中心及西鐵元朗站、元朗大馬路建了輕便鐵路系統,巡遊改在教育路舉行,還好熱鬧氣氛仍在。 上述花炮會及居民會社組織村民成隊進香及表演,每隊人數由數十人至二、三百人不等,表演項目主要為舞龍與舞獅,龍有七彩金龍、金龍和銀龍,獅有南獅和北獅;此外尚有舞麒麟、貔貅、花車、飄色、羽扇舞、舞蹈、古人扮演、樂隊表演等。

元朗天后誕

[4]大会于1959年起引入巡游次序,避免各花炮会为赶上香争路而发生冲突的混乱情况。 元朗天后誕 [5][6]1961年,在元朗市中心聚集围观游行的人群已达五万人,旅店订房爆满。 天后誕慶祝活動以花炮會為單位,這些花炮會由十八鄉各村、元朗的工商居民組織和各地同鄉會成立,他們的舞龍和醒獅隊會在天后誕前數月開始訓練,舞大龍需要出動百多人。 傳統上,舞龍舞獅由村內男丁負責,但現時活動已開放給男女老少參與。 元朗天后誕2023 金龍支架由竹枝、藤枝和篾仔紮成,龍首、龍尾用紙、綢和絹紮成,龍裙以綢絹等布料製成,龍皮釘上立體的金色鱗片。

元朗天后誕: 花炮会准备

有參與舞獅活動的團隊對記者表示,負責人來自廣州,其他成員分別來自五湖四海,其中一位成員更專程由美國回來,參與今次活動。 在西貢糧船灣舉行的天后神誕建醮祭祀,則會在海面進行「祭幽」儀式。 元朗天后誕2023 村民會將天后神像的行身自廟中請出,並用神輿移到主船上,然後由另外兩艘船隻象徵性地以繩索拖行,在糧船灣前的海面巡遊並進行祈福儀式,以祈求天后庇佑航海順利,漁獲豐收,水陸平安。 神功戲是「為神造就功德」的戲劇表演,一般在神誕、建醮、開光、傳統節日等場合上演。 天后誕的慶祝活動主要在天后廟前的空地舉行,但如活動需移師其他地方,神誕值理會便會把天后的行身(小神像),從天后廟移送至賀誕活動地點,這個儀式稱為「接神」。 此外,值理會成員也會把區內其他神廟中神明的行身請出,一同至神棚慶誕。

元朗天后誕

花炮會會在一個地點集合,列隊順序送還花炮到天后廟,以舞龍、舞獅、舞麒麟、舞貔貅等引領開路,伴以飄色、地色、花車、中西樂隊、歌舞等表演,穿梭社區大街,成為矚目的賀誕活動。 巡遊完畢後下午舉行花炮抽炮儀式,大會的抽炮安排是先在天后誕前由各花炮會或村會認購一定數量的「炮票」,購票越多當然抽中的機會越大。 抽炮當日大會準備有三十個「炮膽」,每個炮膽是紅色紙封套內藏有花炮炮號,由嘉賓抽出每個炮膽中籤的炮票,持有抽中炮票的村民領到炮膽後當眾取出炮號,便是所得的花炮。 今年抽炮儀式原定下午二時舉行,因還神表演耗時太久延至三時多才開始。 負責抽炮的嘉賓有民政事務專員楊德強太平紳士、元朗地政專員張家樂先生及元朗警區指揮官嘉宏禮總警司。 天后信仰在元朗天后又稱天妃、水仙聖母、天上聖母,台灣及福建地區則稱為媽祖或馬祖,香港則尊稱為天后。

元朗天后誕: 花炮會準備

花炮活動一般在正誕日舉行,由會社團體組成的花炮會準備一座新花炮送回天后廟還神,俗稱「還炮」。 值理會隨着把還神送來的花炮,以搶奪或抽籤方式重新分配予各花炮會,獲得花炮的會社可把花炮帶回社區奉祀,以得到天后的祝福和庇佑。 各花炮會會於翌年的神誕送還花炮,然後再「抽炮」,這個過程循環不息。 元朗天后誕2023 香港很多廟宇的神誕廟會,都有地方信眾自發組織花炮會,年復一年參加神誕祭祀儀式。 傳統的花炮約有八、九呎高,以竹枝及紙張紮成,中央放着所奉祀神祇的木像或繪圖,是神祇的化身;花炮上亦掛滿代表吉祥好運的飾物和物品。 值理會隨著把還神送來的花炮,以搶奪或抽籤方式重新分配予各花炮會,獲得花炮的會社可把花炮帶回社區奉祀,以得到天后的祝福和庇佑。

  • 踏 入子時,元朗十八鄉的鄉紳和花炮會負責人齊集 廟內參拜,並由一名父老以傳統方式朗讀祝文, 酬謝神恩。
  • 天后誕正日早上9時,各花炮會與其他表演團體於雞地巴士總站集合,10時正起行。
  • 天后誕的慶祝活動主要在天后廟前的空地舉行,但如活動需移師其他地方,神誕值理會便會把天后的行身(小神像),從天后廟移送至賀誕活動地點,這個儀式稱為「接神」。
  • 大树下天后庙是位于新界元朗区十八乡瓦窑头的一所天后庙,主祀天后。
  • 舞龍一定要人多,最少廿多人,最多三十多人,還要有多倍人手準備接力,舞龍講求節奏一致,若舞者氣力不繼就一定要換人接上,不然就斷龍啦!

曾作為起點的地方有元朗官立小學、屏山思源別墅;曾作為終點的地方有商會小學。 巡遊原經元朗大馬路、體育路、教育路、大棠路和大樹下東路,為避免影響交通,後來改為不經大馬路。 元朗天后誕2023 第一年會景巡遊吸引約十萬人觀看,但進入千禧年代,遊人人數已降至約一萬人。 農曆七月,香港多個地區都會舉辦大型的盂蘭勝會,有派平安米、搭建竹棚讓戲班演出神功戲等活動,你可以去看看大戲湊湊熱鬧。 可不要小看這些傳統習俗,潮州籍人士所辦的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就被列入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當厲害。

元朗天后誕: 天后誕

巡游开始后,人行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车辆和行人会被禁止通行,位于附近的学校会放假一天。 另外,西貢大廟灣有本港現存最古老的天后廟,今日亦吸引大批善信前往參拜。 記者目測,最高峰時約有400至500人到場,龍尾一度伸延至碼頭。

元朗天后誕

元朗會景巡遊回顧從前元朗天后誕巡遊是沒有機構組織的集體巡遊,只是各村的花炮會或村民各自到天后廟進香及還神,直至1963年才成為官民合辦的節慶活動,並成為政府重點宣傳的本地旅遊活動。 1971年香港政府新聞處更將元朗天后誕會景巡遊與長洲搶包山定位為當時香港的兩大中國節慶。 猶記得筆者七十年代在元朗讀書的時候,那時最愛的就是天后誕了。 那年頭天后誕正日元朗各區的中小學均放假,因為要配合會景巡遊,警方會封閉元朗大馬路及大棠路,大部份巴士均會停駛,學生當然上不了課,而且學生們不是去看巡遊表演,就是參加巡遊,沒有學生會來上課,索性放假好了。 當年看巡遊就站在街上看,沿大馬路兩旁都擠滿觀眾,人山人海場面熱鬧。

元朗天后誕: 天后誕 2023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楚國忠臣屈原,有賽龍舟、吃粽子的千年傳統習俗。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香港是現代國際龍舟競賽的發源地,大力把這項民間節慶發展為國際化的體育盛事,為傳統添上新意。 相傳天后林默自幼就有預測天氣的本領,在海難中救人無數,所以過去香港沿海鄉民和漁民都很尊敬她,建了很多天后廟供奉她,在香港隨便走走就能碰到一座。 子時,各村村代表在天后廟內上頭注香和拜神,進行喊禮、讀祝神等儀式,酬謝神恩。 元朗天后誕2023 近來學界人士從「祭祀圈」的概念來探討這些迎媽祖的活動,藉由「神界」的疆域觀念,重新解讀「人界」中不同地域之間的從屬關係。 香港漁民互助社主席林根蘇表示,該年是應官方邀請,首次安排船隊先在維多利亞港上演海上巡遊,以協助推廣香港旅遊業[3]。

元朗天后誕

媽祖信俗已於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港的天后誕是中國境內媽祖信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具有悠久歷史,而且植根社區,從未間斷,饒具特色。 元朗天后誕2023 在天后誕慶祝活動中,除了信眾會帶備祭品到天后廟參拜還神外,還有接神、神功戲、花炮及巡遊等儀式活動。 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因為會景巡遊的範圍非常大,函蓋半個元朗市,而觀看的地點選擇甚多,只能概括而論。 在交通方面,元朗市今天的交通配套已非常完善,有集體運輸鐵路可達,另外有多條巴士路線往來市區,路線多配有低地台巴士,所以到元朗已是很方便了。 乘坐港鐵西鐵線應該是最無障礙的交通工具,下車的車站是元朗站及朗屏站。

元朗天后誕: 香港天后廟列表

天后原名林默娘,生於宋朝年間,出生日期是農曆三月廿三日,原是福建省莆田縣平海鄉湄洲島人士。 據說林默娘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陽節登上湄洲一個山峰後昇仙,之後顯靈降福於民,當時有人建廟供奉,號曰「通賢靈女」。 元朗天后誕 元朝時因多次顯靈庇護漕運海運,朝廷封號逐漸升格至天妃;明朝時剿滅倭寇戰事中相傳亦得到天妃庇蔭而大勝;至清康熙二十三年開始尊稱「天后」,封號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仁慈天后」,「后」為皇帝之正配,天后即是與天帝同級的神祇。 曾作为起点的地方有元朗官立小学、屏山思源别墅;曾作为终点的地方有商会小学。

元朗天后誕

天后寶誕,即媽祖誕辰,也稱為天后誕、媽祖生、天妃誕、天妃祭,是慶祝天后(媽祖)誕辰的東亞傳統文化節日,在每年農曆三月廿三。 天后廣州、香港、澳門、汕尾、汕頭(南澳)、三水、閩東、閩南、臺灣等沿海地區常見供奉的海神,更是莆田的鄉土神[1],因此每年的天后寶誕都有很多善男信女匯集到各個天后(媽祖)廟宇慶祝。 早在会景巡游正式举办以前,元朗已有由十八乡各村按习俗自发进行天后诞庆祝活动,当中包括于香港日治时期终止、每隔三年公演神功戏酬神的活动。 [1][2][3]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凌晨,各花炮会和村民会从元朗墟带同祭品巡游到大树下,争先涌进天后庙上香,去年夺得花炮的花炮会归还花炮,随即进行“抢花炮”仪式。 “抢花炮”仪式是指将标有花炮顺序的竹枝载入火炮内燃放到上空,各花炮会就会争先恐后地抢夺代表丁财两旺的第三号花炮。 1949年十八乡乡公所成立后,全体村代表通过以“抽花炮”取代过去的“抢花炮”仪式,避免冲突和不愉快场面。

元朗天后誕: 香港

原先是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在1988年兩廟發生摩擦後,北港進香中斷,近年來改往新港奉天宮進香繞境出巡,路程更遠,人數卻更多。 大甲鎮瀾宮每五年舉辦一次「大甲媽祖回娘家」活動,前往湄洲祖廟謁祖進香,湄洲祖廟亦以盛大隊伍接駕,歡迎大甲媽祖回娘家謁見聖父母及湄洲天上聖母。 下午巡遊結束後,龍獅隊會前往天后廟廟前再作表演,放炮仗,然後歸還花炮,參神上香。 之後用神輿請出天后娘娘廣場涼亭,燃放花炮後舉行抽花炮儀式。 沒有抽到花炮的花炮會可向抽到多過一個花炮的花炮會用利是交換花炮。 元朗天后誕 第一炮象徵「丁旺」,第二炮象徵「財旺」,而第三炮寓意「丁財兩旺」,被認為最好意頭的一炮,最受村民歡迎。

元朗天后誕

到下一年抽得花炮的隊伍會再做一支同號的花炮,送回天后廟還神及還炮、再抽炮,這個程序循環不息。 自1963年會景巡遊成為官民合辦的活動後,歷屆巡遊均會邀請政府主要官員出任主要嘉賓。 表演完畢後離場繼續出發,進入馬田路轉入大樹下東路,最終目的地是位於大旗嶺的大樹下天后廟。 巡遊隊伍到達天后廟後依次序進香及還神,先拜大樹將軍,再拜正殿天后,在廟前舞龍舞獅及表演答謝神恩,攜有花炮的隊伍由壯丁抬著向正殿叩拜,還炮後巡遊才算完結。

元朗天后誕: 參與團體

每逢農曆三月廿三日,居民湧到各廟賀誕,當中以佛堂門天后古廟的香火最盛。 晚上,龍獅隊回村或到酒樓與村民和親友平分祭品和吃盆菜慶祝,有部份村落會舉行花炮福物競投,收入用於為次年慶祝活動的經費。 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2020至2022年的會景巡遊暫時停辦,僅保留於天后廟內舉行的儀式。 九月九日重陽節,是媽祖羽化升天的日子[4],各地媽祖廟亦有慶祝活動,通常此日列為「秋祭」典禮[5](三月廿三媽祖誕則為「春祭」),此日又稱「媽祖成道日」、「媽祖昇天成道日」[6]。 刈香亦名「進香」,是到遠處的、有名的、歷史悠久的、香火旺盛的寺廟去朝香,表示對該神明的敬意。

時至今日,為避免激烈的肢體碰撞,花炮活動大多改以抽籤的形式進行,只有少數地區如蒲台島仍然保留搶花炮的習俗。 晚上,龙狮队回村或到酒楼与村民和亲友平分祭品和吃盆菜庆祝,有部分村落会举行花炮福物竞投,收入用于为次年庆祝活动的经费。 元朗天后誕2023 子时,各村村代表在天后庙内上头注香和拜神,进行喊礼、读祝神等仪式,酬谢神恩。

元朗天后誕: 香港現存天后廟

元朗十八乡各村的花炮会动员老幼村民参加巡游,很多其他元朗居民会聚集在巡游路线两旁观赏盛况,非常热闹。 作为香港最大型的新界以至香港最大型的天后诞活动之一,活动每年均会吸引不少香港市区居民和外国旅客专程慕名前来元朗市中心参观。 2021年,香港天后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元朗天后誕

元朗站出閘後請選F出口往新元朗中心,F出口的梯級設有輪椅升降台;由新元朗中心向青山公路的L2出口連接有行人天橋,經行人天橋橫過青山公路取道往鳳攸北街的斜道,到達鳳翔路的巡遊起點。 而於朗屏站下車後到B出口,取道往元朗廣場的行人天橋,經過元朗廣場取道L2出口橫過元朗大馬路,隔一條街就是教育路的巡遊路線;而巴士一般在元朗大馬路下車均可到達教育路。 所謂的「迎媽祖」(也作「迓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

元朗天后誕: 天后寶誕

不少熱心居民會預早幾小時在巡遊的中心路段教育路兩旁霸佔位置等候。 巡遊開始後,行人路都被擠得水泄不通,車輛和行人會被禁止通行,位於附近的學校會放假一天。 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莊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 例如,臺中市霧峰區、烏日區與大里區地區有一個「東保十八庄」(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迎媽祖的活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共有十八個村莊參與,這十八個村莊並沒有共有的廟,但卻有一尊共有的媽祖稱為「十八庄媽」。 每年農曆3月1日開始把附近的旱溪媽祖(樂成宮)、南屯媽祖(萬和宮)、台中媽祖(萬春宮)、彰化媽祖通通請來,參與繞境,隊伍當中,「十八庄媽」在前領路,各庄依一定的順序,逐日在庄內迎神繞境並請客。 十八鄉、大埔墟、茶果嶺等地區的天后誕,花炮會送還花炮的活動已發展成巡遊活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