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外科口罩標準7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外科口罩標準

根據台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台灣製造的口罩通常分為一般醫用口罩(第一級)、外科口罩(第二級)及外科手術D2防塵口罩。 不過,和活性碳口罩一樣,每款口罩的功能都不盡相同,只要有經過國家標準檢測,或是有衛福部許可證字號認證,便是能夠有效防止病毒傳播的商品。 根據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醫用面(口)罩」應符合CNS 14774國家標準,而CNS 14774要求口罩的細菌過濾效率必須大於95%。

  • 因此,本會是次參考了歐盟EN 14683建議的方法,測試口罩樣本的含菌量。
  • 連同7月29日接獲最新一批14個口罩樣本的化驗報告,至今已完成520個樣本含菌量測試,共發現11款含菌量超標。
  • 每款型號測試5個樣本,在顆粒通過每個樣本的背面(下游)之後及正面(上游)之前各進行2次取樣,每次取樣時間為1分鐘,再分別計算出穿過該口罩樣本的顆粒平均數和輸送到放置口罩位置的顆粒平均數作為對照計數。
  • 除了台灣口罩工廠生產的口罩,Accmask更推出香港生產 Accmask 口罩,讓大家多一個選擇。
  • 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商品說明」就貨品而言,指以任何方式及透過任何途徑,就該等貨品或該等貨品的任何部分而作出的直接或間接的顯示,包括對用途的適用性、強度或性能,與及有關符合任何標準的聲稱。
  • 口罩的壓力差反映其透氣程度和佩戴者的呼吸舒適度,測試得出的數值愈大,對佩戴者呼吸的妨礙就愈大。

而醫護人員幫病人做手術時,也需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及病人的健康。 另外,在流感高峰期,患上感冒的市民會戴上外科口罩外出,防止病毒傳播。 相對於SARS事件發生前,市民如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的相關病患,較多市民會自覺地戴上外科口罩以防止病毒傳播。 外科口罩(英語:surgical mask)是讓醫事人員在手術及護理病患時做為防具而佩戴的口罩, 覆蓋住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頜,為防止病原體微生物、體液、顆粒物等的直接透過提供物理屏障。

外科口罩標準: 美國口罩標準認證ASTM

根據《消費品安全條例》,消費品必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即相關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有責任確保其消費品達到合理的安全程度。 任何人如進口、製造或供應未能符合一般安全規定的消費品,即屬違法。 外科口罩標準 違例者首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而其後各次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

布口罩和海面口罩雖然可以重複使用,但是大多以美觀、保暖功能為主,只有基本防風防寒,少有能夠預防病毒或PM2.5的款式。 活性碳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吸附異味、以及揮發性氣體,比如說清潔劑、油漆、汽機車排放的臭味等等,至於病毒和細菌則效果非常有限,也無法預防PM2.5。 Accmask 團隊4 月已開始與台灣口罩工廠合作從台灣進口口罩,最近獲化學權威 K 外科口罩標準 Kwong博士認證其造工、熔噴布質素及透氣度。 Simply Mask是由一位37歲的家庭主婦鄭女士開發,她眼見不少香港人都要通宵撲口罩,鄭女士感到相當痛心,與丈夫毅然在本地創立Simply Mask。 Simply Mask在香港設立了一個佔地2,000平方呎的口罩生產廠房,嚴格挑選及採用一流的生產設備和優質生產原材料,現時每日生產十萬個口罩。 常見的誤用情況是只遮蓋口部,但露出鼻孔或外科口罩不夠緊貼面部。

外科口罩標準: 口罩與經濟學

進行這項測試可讓消費者了解各樣本的防水能力,有其參考價值。 另有4款型號的部分或全部樣本的壓力差測試結果高於5.0 mm H2O/cm2,分別是「匯愛」(#11)、「Perfetta」(#17)、「Bethreis」(#22)和「萊潔」(#24),表現較為遜色。 當中,「Perfetta」(#17)標示ASTM F2100標準2011年版本的2級,惟該版本對於2級的壓力差要求是低於5.0 mm H2O/cm2,較2019年版本的要求高。 【2022消委會口罩測試】隨着本港疫情反覆,口罩仍然是居家必備的防疫用品,近日消委會抽查市面上30款一次性的彩色或圖案口罩進行測試,當中19款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PFE)低於聲稱;6款含菌量超出歐盟標準,其中一款的含菌量更超逾6倍!

外科口罩標準

普通公眾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時,建議不戴口罩[18]。 在疫情高峰期的2月至3月,很多城市和地區的民警和協警在道路上巡邏並勸阻沒有帶口罩的行人[19]。 4月之後疫情緩解,目前僅需在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車、地鐵、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及大型公共場所(如醫院、電影院、大型展會等)佩戴口罩,且按各地具體規定不再強制。 2003年香港發生SARS事件時,市民紛紛購買外科口罩預防感染SARS病毒。

外科口罩標準: 香港口罩13.屈臣氏口罩

比較通過口罩樣本的細菌數量和陽性對照計數,得出口罩樣本的細菌過濾效率(BFE)。 ASTM對口罩材料的要求分為3級,本會參考該標準的1級(Level 1)要求作為測試基礎,評估各樣本能否應用於一般社區防護用途。 上述各項測試當中,細菌過濾效率和顆粒過濾效率是判斷口罩保護能力的最重要指標,因此,本會在計算評分時,亦給予這2項目較高的比重。 3 大口罩測試標準 BFE(細菌過濾效率)、PFE(微粒子過濾效率)以及 VFE(病毒過濾效率),均是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 International)的濾率測試標準,此標準世界多國都會使用。

在2020年7月至8月期間,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從醫療用品店、藥房、家品店、便利店、超級市場、百貨公司、化妝品店、購物網站等,共購買了30款一次性口罩樣本。 外科口罩標準 佩戴前應先正確潔手,可用梘液及清水沖洗,或使用酒精搓手液。 外科口罩標準2023 戴上後不要再以手接觸口罩,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潔手。 誤用的情況通常是使用者在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時,先拉開口罩。

外科口罩標準: 香港口罩11.森川實業口罩

「Artec Med」(#6)的生產商向本會提交相關測試報告,稱其產品的含菌量符合標準。 該公司質疑本會測試過程中的回收率(recovery 外科口罩標準 efficiency)過低及不同樣本之間的含菌量差異極大,認為其樣本有可能之前已受到污染,而測試結果不公平、不安全、不能作出結論及不準確。 測試結果顯示,有21款型號的全部32個測試樣本都沒有被合成血穿透,表現優良。 要將壓力調低再經過多於1輪測試的有3款,分別是「HKTVmall」(#16)、「屈臣氏」(#19)及「便利妥」(#21),在較高壓力的測試下,32個樣本有多於3個被合成血穿透,因而得分較低。 其中「HKTVmall」(#16)在80 mm Hg的測試仍有2個樣本被合成血穿透,表現不理想。

外科口罩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醫療口罩需求暴增100倍,價格漲20倍[6][7]。 在疫情嚴峻下各大藥店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人們爭相搶購口罩,甚至出現無良商人炒賣口罩價格數倍至十倍不等,口罩需求之大被形容已經成為疫情下的「戰略物資」[8][9][10]。 除今次公布的樣本外,海關於三月十四日、四月十七日及六月三日亦已公布另外九款含菌量超出標準上限的外科口罩,其細菌菌落總數分別超出標準上限的百分之二十至十一點五倍。 測試結果顯示,11款型號最少有1個樣本的耳帶在低於10N的拉力下斷裂。 其中5款「7 Eleven」(#8)、「Fresh」(#9)、「愛的家」(#10)、「HKTVmall」(#16)和「Tempo」(#20)全部4個樣本的耳帶的測試結果低於10N。 外科口罩標準 較低的斷裂拉力表示較容易拉斷,消費者戴上和脫下口罩時,應小心處理耳帶。

外科口罩標準: 外科口罩

本會在購買「HKTVmall」(#16)及「Protector」(#26)2款樣本時,需要與其他物品例如搓手液或濕紙巾等一併購買,因此未能計算出每個口罩的平均售價。 其他型號的每個口罩平均售價約$2.0至$9.0,最高和最低的價格可相差3.5倍。 然而,隨著疫情變化和市場上口罩供應的增減,口罩的價格或會不斷波動,消費者宜加以留意。

關於細菌含量高和測試數據不穩定方面的問題,該公司相信測試樣品的儲存環境、溫度、購買途徑及從取出口罩到進行測試的過程均有一定的影響。 該公司又稱對於包裝標籤上的批號及使用期限的問題已經作出改善。 「Acti Pro」(#7)、「7-Eleven」(#8)及「萬寧」(#15)的代理商表示,其產品一直嚴格按照ASTM的標準設計,並交來測試報告,稱已委託獨立實驗室按本會參考的標準為新一批口罩進行耳帶強韌度測試,結果顯示符合有關標準。

外科口罩標準: 相關消息

「Fresh」(#9)的代理商認為,本會的測試發現有1個樣本的BFE測試結果顯示低於其標示的99%,可能是測試誤差所致。 該公司又交來相關測試報告,指製造商在台灣測試的結果皆為≥99%。 此外,本會檢視了產品包裝,發現不少型號的標籤資料和使用說明不夠全面。 較常缺乏的資料包括:沒有提醒用家佩戴口罩前和脫下口罩後要洗手、不要觸摸外層、如已沾污或損壞應更換一個新的、沒有列明丟棄的適當做法等。 在恆定流速下使用壓力計測量口罩樣本的正面前和背面後的壓力差異。 口罩的壓力差反映其透氣程度和佩戴者的呼吸舒適度,測試得出的數值愈大,對佩戴者呼吸的妨礙就愈大。

按ASTM F 標準的2級和3級要求,口罩的壓力差須在6.0 mm H2O/cm2以下,而1級則須在5.0 mm H2O/cm2以下,要求比ASTM F2100的2011年版本寬鬆。 部分型號亦會以文字描述其呼吸舒適度,例如「舒適透氣」、「呼吸更暢順」及「Easy breathing」等。 大部分型號都以數值標示其BFE聲稱,或從其聲稱符合的標準級別而間接作出BFE聲稱,共有10款型號聲稱BFE≥95%,其次有7款聲稱BFE≥99%。 此外,不少型號以中文或英文標示產品能「高效過濾細菌」、「阻隔細菌飛沫」或類似字眼。 把金黃葡萄球菌懸浮液霧化成平均顆粒大小約為3微米的氣溶膠,以恆定的流速和固定的氣壓將氣溶膠輸送至口罩樣本,通過6級採樣器收集跌落在培養皿上的金黃葡萄球菌以取得穿過口罩樣本的細菌數量。 外科口罩標準2023 另外在無口罩樣本的情況下收集金黃葡萄球菌以取得被輸送到口罩樣本的細菌數量作為陽性對照計數。

外科口罩標準: 相關條目

同舟口罩由東方文具老闆「7哥」羅家昌與太太「7嫂」蘇曉芬成立,出產本地口罩,現於小魔怪網站上提供預售口罩服務,並推出買2送1優惠:原價$150一盒(50個)的同舟口罩,現在平均一盒$100。 付款成功後,須隔三十日後才可以再次購買(請注意,顧客必須根據短訊內所指定的日期到網頁選購及完成付款!無論任何原因下,逾時並不會獲得補發籌號,購買資格亦將會轉讓給下一位等待的客人)。 Simply Mask 會以內部抽籤方式決定發貨先後次序,當閣下的訂單已可發貨時,閣下將收到 SMS 通知,並獲發有關購買詳情及進入網站籌號。 因實際情況所限, 本店與其他零售點的銷售價格, 促銷活動, 條件與限制有機會各有不同, 一切條款只適用於本店. 大家亦要適時更換口罩,如果口罩有破損或感覺口罩已經沾濕,例如在咳嗽或流鼻涕後便應該脫下,潔手後立即更換上一個新的口罩,而且要注意已使用過的口罩不要重用。

外科口罩標準

2020年初,2019冠狀病毒病蔓延至本港,市民開始爭相搶購口罩。 然而,由於年初時內地部分省市停工,口罩有供不應求的現象,一些零售店更需設定限購量。 及後有一些本港的生產商加入生產口罩的行列,加上內地各省市逐漸復工,年中時的供應變得比較穩定。 此次发布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适用于日常环境中用于阻隔飞沫、花粉、细菌等颗粒物的民用卫生口罩。 在指标项及指标值(主要包括材料及佩戴安全性、必要的阻隔功能,并且特别关注佩戴舒适性)设置上既可以满足抗疫中的防护需要,也便于疫情过后作为卫生口罩使用。

外科口罩標準: 購買詳情:按此連結

香港海關於1月27日展開代號「守護者」的全港性大規模特別行動,全面巡查全港各區及檢視市面上出售的外科口罩,確保市面出售的外科口罩產品符合《商品說明條例》及《消費品安全條例》的規定。 外科口罩標準 外科口罩標準2023 巡查行動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涉及虛假來源地聲稱、不符合消費品安全標準,以及偽冒商標的外科口罩。 自1月27日至今,海關已經動員超過6,200人次並巡查超過39,000個次出售外科口罩的零售點,包括連鎖店鋪、藥房、藥行及日用品店等。 PM2.5口罩的檢測標準為「可阻隔99%的0.1微米粒子」,而病毒的直徑大小也大約等於0.1微米。 因此,理論上,符合國家標準的PM2.5口罩也可以有效預防病毒飛沫傳染。

为保证口罩佩戴舒适性,规定了成人用口罩通气阻力定为≤49Pa,儿童用口罩通气阻力定为≤30Pa。 應優先選擇 BFE、PFE、VFE 均高於 98% 的口罩。 而防護級別則每個國家出產的口罩不同,建議應個別查清楚才購買。

外科口罩標準: 委會口罩測試獲5星:Procare HK 3-Ply Protective Face Mask 香港保家三層防護口罩成人用藍色 $98/30個

然而,測試發現有10款型號最少有1個樣本的顆粒過濾效率測試結果較聲稱的低,其聲稱大多數屬於較高的數值,包括99%、99%或99.8%。 當中測試結果與聲稱差距最大是「Perfetta」(#17),該款型號的顆粒過濾效率平均值只得86.64%,遠低於標示的99%,亦低於ASTM 1級水平要求的PFE95%,表現令人失望。 在是次測試中,顆粒通過口罩樣本物料的面積較細,送往口罩表面的氣體流速較快。

外科口罩標準

市面上販售的口罩種類有很多,包括常聽見的N95、一般醫療用外科口罩、布口罩、還有前陣子熱門的PM2.5口罩等等,根據生產目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功能。 本篇整理各類口罩相關訊息,配戴正確的口罩類型才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染。 其主要產品包括普通裝成人口罩、「彩虹系列」成人口罩,及兒童口罩。 全部經過測試認證防護效能達到 ASTM 2100 Level 2 規格。

外科口罩標準: 壓力差 (Differential Pressure,簡稱ΔP)

在「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網址中,大家可於左上角第一項「제품명」輸入口罩的產品名稱或牌子名稱,就能夠檢查該口罩是否得到官方認證。 目前網站只見口罩抗疫套裝,,須與其他產品一同購買,或者購買指定產品時贈送(詳情)。 不過除了HKTVmall自家生產的口罩外,大家仍可在網站上網購其他品牌的口罩。 「守護者」行動至今已經持續超過四個半月,期間出動超過五千一百人次的海關人員,於全港各區零售點巡查超過三萬三千間次,以確保市面出售的防疫產品符合《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的規定。

  • 有3款型號最少有一個樣本的細菌過濾效率較其聲稱的低,分別是「Perfetta」(#17)、「Tempo」(#20)和「Fresh」(#9)。
  • 衞生署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病和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經飛沫傳播,外科口罩由三層物料組成,外層防液體飛濺,中層作為屏障阻擋病菌,內層吸收佩戴者釋出的濕氣和水分,故佩戴口罩可以保護自己和避免散播傳染病傳給他人。
  • 新冠(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肆虐,除了原始病毒株,傳染力更強大的變異株也來攪局,讓整體疫情更加嚴峻;自爆發1年多以來,各國無不祭出口罩令,為的就是要防病毒入侵。
  • 正確佩戴外科口罩有助預防經飛沫傳播的疾病,本會繼2017年的測試後,今次再從市面搜集了30款口罩進行測試,檢視坊間一次性口罩的質素。
  • 此次发布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适用于日常环境中用于阻隔飞沫、花粉、细菌等颗粒物的民用卫生口罩。
  • 而醫護人員幫病人做手術時,也需要戴口罩保護自己及病人的健康。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