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東涌西發展好唔好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東涌西發展

東涌新市鎮發展第1期是政府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的重要部分,為赤鱲角機場提供一個支援社區。 他指,東涌的土地規劃,例如新建屋苑等已一早有定案,鐵路網絡應該配合居民入伙時間規劃,他認為政府在交通規劃上應有前瞻性。 他又指,港鐵有沙中線工程醜聞的先例,工程管理質素是「震驚全世界」,故擔心港鐵未能按時完工。 路政署及港鐵近日向離島區議會提交文件,交代項目最新進展,其初步設計已大致完成,現正進行詳細設計階段,另港鐵公司已聘用獨立顧問公司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料報告可於今年第4季提交予環境保護署。 時間表方面,料項目可於2023年動工建造,並在2029年竣工。 東涌設有多間政府及私人診所,例如東涌健康中心,每日平均有一至兩位醫生駐診。

另外,工程期間會盡量減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以及例如以非浚挖式「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填海,以減少施工時對水質的影響;利用循環再用的回收物料作填海物料,如由碎石、瀝青、瓦礫等組成的惰性建築物料。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繼2003年將軍澳及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發展後,首個填海造地的新市鎮計劃,亦是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關填海工程於2017年12月底展開,在時間和財務控制方面進度理想。

東涌西發展: 巴士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段的順朗路同步於2018年10月24日啟用,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段亦已於2020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現時東涌的對外交通並不局限於使用青嶼幹線。

東涌西發展

另外,東涌近年亦有不少以介紹東涌的歷史文化和大自然生態作為主題的導賞團出現。 由於多數市民對東涌灣和東涌河的生態環境的表示關注,2014年8月發佈的建議發展大綱圖取消東涌西的填海建議,而東涌谷的發展密度亦作出調整;但東涌東的發展密度則有所提高,將增建4萬個房屋單位,住宅密度地積比會由最高6倍增至6.5倍。 擴展區預留50萬平方米商用樓面面積作辦公室等用途,另有10多萬平方米零售業樓面面積[16]。 2012年6月11日,政府展開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以期完善東涌的發展規模,應付長遠房屋需求及滿足東涌居民的需要,同時探討港珠澳大橋及第三條跑道給予東涌的發展潛力和機遇,作為香港連接珠三角的商業物流點。 擴展研究的公眾參與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於2012年6至8月期間舉行,以收集的意見用作制定初步大綱發展圖。

東涌西發展: 規劃沿革與目標

東薈城於2000年代中期改以名店倉(outlet)形式營運,而富東邨和逸東邨的公共屋邨商場亦被領展收構,在定位問題和缺乏競爭的情況下,加上東涌並無規劃任何公營街市,令物價成為全港最高,居民購買日用品苦不堪言[14]。 東涌原稱東西涌,首見於明萬曆《粤大記》等古籍,因東西兩邊各有一河涌流入海中。 清道光《廣東海防匯覽》把「東西涌」分別標記為「東涌口」和「西涌口」兩個地方,最後東邊的鄉鎮發展較好,人們統稱整個地區為「東涌」[3]。 根據方志記載,在清朝嘉慶二十二年,總督蔣攸銛、阮元先後題准於大嶼山東涌口建汛房八間、石獅山腳建炮台兩座,東涌口即今日的東涌。

東涌西發展

他又指,2001年逸東邨入伙時,政府已經承諾居民將會在該邨附近將興建地鐵站,惟現時仍靠巴士接駁對外交通,形容工程是「拖咗廿年」。 東涌西發展 文件指,根據港鐵的估算,如不建造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段,東涌線由青衣站至荔景站的關鍵路段,從2032年起早上繁忙時間的車廂乘客密度,會超過每平方米站立4人的標準,故此有需要建造機場鐵路掉頭隧道延展段餘下部分約460米,並於2032年啟用。 自從東涌在1998年起開始發展成為新市鎮後,香港國際機場、東薈城、昂坪纜車、亞洲國際博覽館等購物、娛樂、遊玩以及外遊消閒設施陸續啟用,加上東涌鄰近香港迪士尼樂園,以及東涌是外國遊客來港必會經過的地區,使近年到訪東涌及大嶼山的香港本地遊客及海外遊客人次節節上升。

東涌西發展: 項目編號:

根據路政署及港鐵公司向離島區議會提交的文件所示,東涌線延線的初步設計已大致完成,項目現正進行詳細設計。 港鐵及有關部門正按初步設計準備鐵路方案的刊憲文件,另已聘用獨立顧問公司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料可於今年第4季向環境保護署提交。 當局則預料可於今年年底,根據《鐵路條例》就東涌線延線項目的鐵路方案刊憲,諮詢公眾。 東涌市中心以港鐵東涌站一帶和香港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為核心地帶,包括太古地產發展的大型購物中心東薈城,提供一系列購物、食肆、戲院等綜合設施。 區內亦建有多條單車徑連接東涌市區至近郊地區,並設有多條巴士線來往機場及港九新界,以方便區內市民。

東涌西發展

我很高興今次能夠與聯席小組成員一同實地考察,並進一步交流未來的規劃發展。 此項工程標誌着政府全力增加土地供應的決心,期待填海工程如期完工,提供土地應對香港在房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政府一直計劃把東涌新市鎮進一步發展為規劃全面的新市鎮,以容納更多人口,並提供足夠的地區及區域社區設施。

東涌西發展: 港鐵東涌線延線2023年動工 增兩車站配合新市鎮擴展 預6年完工

工程是一條長約500米的地下隧道,將在香港站東面的龍和道地下建造,讓東涌線和機場快線列車在香港站後方,而並非現時的前方,轉換路軌和掉頭,提高列車運行效率,讓列車可迅速從往香港方向,分別轉往東涌和機場方向,使兩條鐵路都能以設計的最高載客量運作。 新市鎮發展首先建造市鎮中心,作住宅及商業用途,以及興建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 李嘉豪指,未來數年東涌均有新屋邨入伙,隨著人口增加,擔心東涌路面交通不勝負荷。

  • 當局則預料可於今年年底,根據《鐵路條例》就東涌線延線項目的鐵路方案刊憲,諮詢公眾。
  • 這是繼2003年將軍澳南填海和同年東涌完成最後一期填海後,首個由填海造地的新市鎮擴展項目。
  • 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6年施政報告表示將研究佔地約30公頃的牛頭灣港鐵小濠灣車廠上蓋作住宅發展。

東涌新市鎮拓展的環境評估報告於2016年4月8日獲有條件許可,相應的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2017年2月17日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11][12][13]。 由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的公眾參與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首階段至同年8月12日完結[23],收集的意見會用作制定初步大綱發展圖[24]。 2004年1月,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發表《2004年施政報告》時宣布成立由時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領導的大嶼山發展專責小組,就大嶼山的經濟和基礎建設發展作出長遠的規劃,制定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 東涌西發展2023 該小組於同年2月成立,於2004年11月發表概念規劃,公眾諮詢於2005年完成。

東涌西發展: 車站結構/設施

現准許使用者下載本網站的材料,以供貯存於其個人使用的電腦內,但僅限於作個人用途或非商業性質的內部用途,並須同時下載本版權公告。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運房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東涌新市鎮擴展區是香港重要的中長期土地供應來源之一,以滿足房屋、經濟和社會方面的需要。 擬增建的東涌東站大約位於迎東、映灣園一期附近,該處為東涌東填海區;東涌西站則顯示於逸東一帶。 東涌西發展 文件指,東涌線延線項目將提供可直接出入東涌新市鎮擴展區的鐵路服務,支持該區人口和就業機會長遠持續增長。

東涌西發展: 土木工程拓展署項目辦公室:

北大嶼山醫院雖已於2009年獲批准籌建並於2013年9月起投入使用,但啟用至今仍有不少設施尚未投入服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部份居民也需繼續長途跋涉到瑪嘉烈醫院求醫,直到2018年第四季北大嶼山醫院才新增兒科及泌尿科專科服務。 本網站亦可能載有由其他人士或機構所提供的資料,而政府對該等人士或機構以及對該等資料並無影響力。 政府現明文述明,政府並沒有核准或認可由其他人士或機構在本網站或與本網站連結的其他網站上所提供的資料,對於該等資料亦不承擔任何責任或法律責任(不論該等責任是如何導致的)。

東涌西發展

至於直立式生態海岸線,其海堤將透過陶盤、孔洞、生態方塊等,提供不平滑的表面,讓體型較小的海洋生物依附和生長。 此外,陳恒鑌指出,港鐵較早時興建全長約7公里的南港島線(東段)用上5年半時間,東涌線延線只有1.3公里卻要預留6年時間興建,他希望港鐵公司及政府相關部門作出詳細解釋。 東涌西發展 在經濟效益方面,文件指,在通車的50年內,估計延線可為市民合共節省7.92億小時,其效益包括通車後50年內所節省的時間、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節省的營運費用,和因交通意外減少而節省的費用,估計約為614億元。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東涌延線造價較最初預算上升,原因為須在現有的鐵路再新增一個東涌東站,且該站須重新鋪設附近路軌,故造價會較昂貴,倘只延至東涌西站則會便宜很多。 自1999年東涌新市鎮獨立成為一個區議會選區起,東涌舊碼頭(馬灣涌)一帶維持劃入大嶼山選區。

東涌西發展: 發展計劃

而部分城市後勤設施,例如港鐵車廠、巴士車廠、廢物轉運站、污水處理廠、廚餘回收中心、濾水廠和車輛扣留中心等皆設置於小蠔灣,港鐵小蠔灣車廠亦預留發展上蓋物業,並隨上蓋物業發展而增設鐵路車站。 隨著香港政府於2011年起再專注擴展東涌範圍至石門甲一帶及在東涌東建設高密度住宅及主要商業運輸物流區,東涌新市鎮的發展得以繼續。 目前因新市鎮的商業區、住宅區和社區設施皆集中發展在東涌,因此政府近年的官方文件已改稱為東涌新市鎮(英語:Tung Chung New Town)[2]。 東涌西發展 按規劃及工程研究的建議,東涌擴展計劃將會提供約 62,100 個住宅單位,容納約 184,000 人口。 現時東涌人口有105,000人,規劃署和土木工程拓展署推出的研究指出東涌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容納22萬人口的新市鎮,研究會探討東涌發展潛力和機遇,確定東涌新市鎮的擴展規模和完善社區及區域設施[22]。

東涌線延線將於2023年動工建造,東涌西站及東涌東站將於2029年竣工。 徐生雄批評政府的規劃是「好遲」,他解釋,現時大部分東涌居民都需要外出工作,而巴士路線不方便,港鐵是最主要交通工具。 但同時,有約一半的東涌居民,居住地離地鐵站有距離,例如迎東邨、逸東邨、滿東邨等,即時在巴士班次較密的繁忙時段,前往地鐵站亦需約20分鐘,而非繁忙時段則需要約45分鐘。 加上未來兩年東涌有新居屋入伙,人口增加,擔心交通會更加不方便。 2014年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曾提出7個鐵路方案,其中之一為東涌線延線。

東涌西發展: 車站位置

本身為區內居民的社區幹事潘俊恩表示,上述工程於兩年前已向政府提出建議,同時包括巴士站及單車徑等過路設施,方便居民前往各區。 另外,政府發展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包括在東涌東進行填海工程以提供約130公頃土地,以支持新增規劃人口約12.6萬人,當中首批居民將於2024年遷入。 公民黨東涌中區議員李嘉豪表示,若兩個車站在2029年竣工,即首批居民要等至少五年才有可乘達地鐵,加上若工程出現延期、超支等情況,實際啟用時間亦或需延遲,故他認為政府規劃「其實都比較遲」。 東涌西發展2023 2013年5月21日,東涌擴展研究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展開,發展局發佈了步發展大綱圖。 初步規劃兩個發展方案,俱分別於東涌東部、東涌灣填海120公頃及14公頃,增設東涌東及東涌西兩個地鐵站。 預料首期工程最快於2023年落成,整體公私營房屋的比例為6比4,連同已有發展,屆時整個東涌的預計人口將上升至27萬人。

東涌西發展

2012年6月11日,政府展開東涌新市鎮擴展研究,為求進一步增加住屋土地供應,應付長遠房屋需求及滿足東涌居民的需要;與此同時,研究填海的可能性,擴展280公頃土地以發展新市鎮和康樂設施;研究範圍包括有休耕地、前濱及海牀等。 其中一個擬建潛在市鎮擴展區鄰近東涌舊區,佔地170公頃,涉及於東涌灣填海和開發休耕地;另一個建議項目為於東涌映灣園以東填海120公頃,發展市鎮或作康樂用途。 由於政府過分依賴《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的人口比率進行規劃,使東涌新市鎮的公共社區設施嚴重不足。 相對於私人住宅設有大型會所,居住在公營房屋的居民只能乘車到青衣享用圖書館、體育館及游泳池休憩設施。 到2006年,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6至2007年施政報告》中承諾將在東涌興建圖書館、體育館、游泳池和其他休憩設施,並且加強社區支援設施的規劃與協調工作。

東涌西發展: 資料來源及註釋

我們有信心明年(2020年)可移交第一批土地予房屋署,即由「生地」變作「熟地」,可供「打樁起樓」發展公營房屋。 至於未來路向及財政安排,文件指政府已邀請港鐵詳細規及設計,將以擁有權模式為項目的融資基礎,與港鐵談財財務安排。 根據港鐵的建議書,延線的預算建造成本約為187億元,2023年動工建造,兩個車站及相關鐵路段料於2029年竣工。 文件指,隧道延展段是一條長約500米的地下隧道,將在香港站東面的龍和道地下建造,讓東涌線和機場快線列車在香港站後方,而並非現時的前方,轉換路軌和掉頭,提高列車運行效率,讓列車可迅速從往香港方向,分別轉往東涌和機場方向,使兩條鐵路都能以設計的最高載客量運作。

東涌西發展

於2021年1月13日向工務小組委員會滙報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撥款申請,包括東涌東及東涌西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就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之撥款,包括東涌東及東涌西的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東涌西發展2023 東涌西發展 基於目前人口增長放緩,北大嶼山新市鎮發展規劃改變,及整個東涌西區只發展了逸東邨,東涌人口目標於2004年減少至200000人,引致東涌西站無法興建,在2001年度地鐵年報中更刪去有關內容。

東涌西發展: 車站用途

2016至2018年間,高密度住宅昇薈、東環、迎東邨及滿東邨相繼於在東涌北和東涌西落成。 為配合機場發展,東涌首期發展的定位為前往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的人口提供住宅。 整個發展計劃於1994年開始動工,公共屋邨富東邨及裕東苑於1997年落成,而私人屋苑東堤灣畔和東薈城則分別於1999年和2000年落成,東涌地鐵站亦建於其中。 東涌自配合赤鱲角國際機場發展開始,一直不斷以東涌市中心為核心向外發展,發展目的亦由為在機場工作居民提供住宅轉為發展成高人口密度的新市鎮,高密度住宅和各項社區配套亦相繼落成。 東涌西發展 2018年2月5日,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啟動,當中會填海130公頃,預計2020年完成第一階段填海工程。

東涌西發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