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金鐘廊11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金鐘廊

在互聯網服務上,金鐘站大堂及月台均設有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12],同時於L1層大堂付費區內亦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13]。 金鐘廊 規劃署早在2014年展開金鐘廊用地的規劃及設計研究,並於2018年完成研究,建議用地分兩部分發展,當中,西面地盤B將保留作行人連接之用,提供約2.6萬平方呎餐飲和零售樓面。 其實規劃署早於2014年已就金鐘廊的重建規劃展開研究,並於2018年完成研究,原定2019年展開,並最快於2023年落成。 當年建議分東面及西地盤兩部分發展,計劃會重建48層高商廈,另會提供約2.6萬平方呎餐飲及零售樓面,兩地盤共提供逾100萬方呎的商業樓面。 有不少打工仔聞悉政府將金鐘廊納入賣地表,日後可能打造成商業地標,他們都認為十分合理,因為上址目前的商戶主要為連鎖集團,尤其金鐘向來被打工仔形容為「冇啖好食」之地,希望發展商未來會令商場更多元化。

金鐘廊

金鐘站響香港島中西區金鐘嘅一帶海旁商業中心區,周圍有地標性建築物、公司總部、主要政府部門、高等法院、外國領事館、酒店、公園及購物商場。 加上呢個站係港島綫、荃灣綫、南港島綫同東鐵綫嘅重要轉車站,尤其係南港島綫唯一嘅轉車站,因此每日繁忙時間都會有好多乘客用呢個站轉車,往返香港島各區、九龍同埋新界。 除此之外,唔少乘客都會利用呢個站去金鐘廊同太古廣場等等地方返工、買嘢同飲食。 金鐘站的土地於1870年末曾為船塢,該船塢已於1970年代拆卸。

金鐘廊: 主要店舗列表

她期望未來發展商可以顧及不同階層的市民,引入多些本地小店進駐,令商場變得親民一點,讓更多人可以有負擔能力來消費。 至於黎小姐及冼小姐亦認為,金鐘廊內主要賣奢侈品,食肆消費又動輒數百元,對她們來說負擔太大,希望未來可以變得更親民。 在該區工作的OL鄒小姐不諱言:「平時買嘢同食嘢都好少過嚟(金鐘廊),因為呢邊選擇較少,希望第時有發展商重建後,會引入唔同集團、更多元化的食肆商戶,最緊要可以令我哋有啖好食啦!」但她坦言不擔心金鐘廊賣地發展,日後會帶來更多人流,造成交通壓力,她認為始終會有計劃配套疏導。 您可以按需要選擇停泊於正義道旁、經由太古廣場4樓平台進入柏暉徑停車場,或經由皇后大道東駛入永豐街之太古廣場三座停車場。 金鐘廊天台部分面積約68,351平方呎,設有公眾花園、兒童嬉戲場地、六間小食亭、管理處及展覽中心,其中展覽中心曾用作該恆隆集團旗下物業的展銷廳,於2004年年中空置至2013年。

  • 同時,喺車站大堂中央嘅收付費區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畀乘客瀏覽網上資訊。
  • 其實規劃署早於2014年已就金鐘廊的重建規劃展開研究,並於2018年完成研究,原定2019年展開,並最快於2023年落成。
  • 與此同時,香港政府與軍部協商後,駐港英國陸軍也將部分在金鐘的用地移交給港府,配合原來海軍船塢的土地,使港府能夠將皇后大道東拉直及擴闊,該路段後來被稱為「金鐘道」[註 7][1]。
  • 2011年新政府總部大樓落成後,金鐘已成為重要的商業及行政中心。
  • 而金鐘站F出口連接太古廣場的行人隧道,乘客可經F出口前往太古廣場,或前往灣仔太古廣場三期以及皇后大道東一帶[4]。

遲遲未開展的金鐘廊重建發展計劃,終漸見進展,估計當局會視乎市況,並按適用程序就金鐘廊租約作出安排,最快有機會1至2年內招標,再誕百億地王。 事實上,金鐘廊重建項目近年一直傳即將推出招標,與銅鑼灣加路連山道、中環新海濱3號等多幅「重磅」商業用地一樣備受市場關注,卻遲遲未被納入賣地表,而另外兩幅用地則分別已於今年5月及11月高價批出。 局方又指,待有關道路工程的法定程序完成後,會經考慮整體推地和市場情況推售商業用地,適時把用地納入年度賣地計劃。 金鐘廊2023 然而,為應付上述計劃在行車和行人方面的交通需求,及提供便捷和無障礙的行人通道連接附近的大廈,計劃需要興建高架行人道和封閉現有道路。 金鐘廊2023 至於東面鄰近統一中心的地盤A,佔地6.7萬平方呎,擬重建為樓高48層的商廈,並設兩層地庫及5層平台,共提供逾100萬平方呎商業樓面,當中寫字樓佔38層,涉86.2萬平方呎樓面,而零售及餐飲樓面則佔13.6萬平方呎。

金鐘廊: 香港樓宇目錄

而金鐘站中庭、L4層的轉車大堂與L5層轉乘通道則為配合南港島綫及東鐵綫工程而後期擴建,擴建部分位於已重置的夏慤花園地底,並設有巨型天窗能讓自然光滲進車站[6][7]。 由於皇后大道東、金鐘道及軒尼斯道交界(灣仔大佛口一帶)客流量極高,以往若從金鐘站前往皇后大道東及星街一帶,只能經太古廣場及地面道路徒步前往,於太古廣場三期落成後擁擠情況更甚。 故前地鐵公司為分流上述客源,於2003年與香港政府及太古集團於太古廣場三期地底興建行人隧道連接金鐘站現有通往太古廣場的行人隧道,而該行人隧道由金門建築承建,隧道長約280米,並設有自動行人道,於2007年2月26日啟用[41]。

2011年8月26日,產業署宣佈由會德豐旗下子公司取得金鐘廊承租權。 金鐘廊2023 會德豐先付2.02億元租金,及後每月租金最少600萬元或每月總收入高達70%作租金[2]。 金鐘廊 會德豐已在2012年上半年接收金鐘廊,發展商將商場作出大規模翻新,並將旗下品牌連卡佛由太古廣場搬遷至金鐘廊,而商場原有大部分租戶均被迫遷出商場。

金鐘廊: 巴士

陸軍地段內設有三個軍營,東面為域多利兵房(Victoria Barracks),北面為威靈頓兵房(Wellington Barracks),西面為美利兵房(Murray Barracks)[1],在中部的小山崗上建有供駐港英軍司令入住的三軍司令官邸。 而金鐘站F出口更連接太古廣場嘅行人隧道,乘客可以響F出口去太古廣場,甚至可以去到灣仔皇后大道東一帶。 金鐘站嘅車站大堂響L1層,為方便乘客出入,車站大堂嘅收費區位於大堂嘅中間,周圍俾行人通道同埋車站商店包圍,因此車站商店主要響大堂非收費區,而收費區入面只有多組扶手電梯同埋樓梯往返月台。

金鐘廊

另外,也有部分旅客與灣仔、銅鑼灣及東區居民在金鐘站外的巴士站乘搭新巴15線,或步行至山頂纜車花園道站前往太平山山頂,故金鐘站乃港島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在2016年南港島綫通車及1994年城巴開辦171線前,更有不少旅客在金鐘站巴士總站乘搭城巴629線前往海洋公園。 而擴建部分的中庭亦設置由美國藝術家Talley Fisher創作的懸浮雕塑《引領前行》,設計概念源自港鐵路線圖,象徵金鐘站四綫匯聚(即荃灣綫、港島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15][4]。

金鐘廊: 原定2023年落成 金鐘廊重建工程未開展 發展局:須調解反對意見

為方便乘客慣性流向,當時月台的安排是荃灣綫往中環方向的月台及港島綫往柴灣方向的月台設於L2層;而港島綫的終點站月台與荃灣綫往荃灣方向的月台則設於L3層,乘客可以橫跨月台轉乘另一條路綫之列車[35]。 而當港島綫第二期(金鐘至上環段)於1986年啟用後,金鐘站繼續擔任其轉車站的角色,月台設置維持不變,而港島綫範圍的改建及裝修工程由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負責。 金鐘廊2023 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於2007年7月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興建嘅沙中綫合併方案,原計劃中嘅九廣鐵路金鐘東站將會改做金鐘站,成為日後南北綫(已經改稱東鐵綫)嘅南端終點站,並與現有金鐘站發展成為綜合交通車站,為東鐵綫、荃灣綫、港島綫及南港島綫帶來更方便嘅轉乘安排。 [11] 到時乘客喺金鐘站一程車就可以去到沙田、大埔、上水等地區,預計可以舒緩荃灣綫過海段嘅壓力。

金鐘廊

而項目一直有發展商租用,認為不宜再「拖拖拉拉」,盡快推出市場屬公道做法。 該項目的市場估值約154億至225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44萬至2.1萬元。 但也有不少人希望未來的「金鐘廊」能夠大翻新,可以變得親民一點。 其中譚同學向《香港01》記者表示,她平日返學必定會行經金鐘廊,但每次都沒有意欲進內閒逛,笑說:「呢個商場賣啲嘢好貴,真係冇咩吸引力!」她以場內的食肆舉例,人均消費至少要70至80元,反而她多數光顧附近的商場地舖食肆,足足便宜約20至30元。 金鐘廊2023 食肆為美心集團經營的simplylife及星巴克咖啡店,其中後者早於LAB Concept進場前已在金鐘廊開業。

金鐘廊: 車站出口

而家,金鐘站入面提供唔同類型嘅商店畀乘客買嘢或食嘢,例如有7-Eleven便利店、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恒生銀行及DHL等零售業。 而在事發後翌日,警方迅速將之拘捕,而警方亦在其居所搜獲一張地鐵車票,該車票記錄顯示持票者在2004年1月5日上午7時30分至9時在荃灣站入閘,但沒有顯示出閘記錄[53]。 只設少量無障礙設施,不設升降機到不同地方樓層,大部份地方通道設計闊落,但商舖及食肆內則較狹窄,不大適合輪椅/行動不便人士出入。 至昨日,發展局公布賣地計劃,指金鐘廊項目早於2016年底已完成改劃工作,近日亦完成道路、刊憲等法定程序。

金鐘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