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六角柱岩2023懶人包!(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2009年,香港地質公園正式成立,自此「地質」成為了本地生態遊的重要一環,及後更成為其中一個世界地質公園,躍登世界舞台。 2012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地質調查期間,於香港東南部果洲群島附近,發現了遠古時期的超級火山,那就是「糧船灣超級火山」。 所謂「超級火山」,官方定義是曾爆發逾1萬億立方米火山灰的火山,現時全世界發現了約50座超級火山,糧船灣超級火山正是其中之一。 綜合明報、香港文匯報、香港01等港媒報導,六角形岩柱群保存完好,且分布範圍廣,是全球罕見且最具代表性的地質奇觀。

六角柱岩

糧船灣景區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距離西貢市中心約20公里。 糧船灣沿岸一帶布滿排列整齊、近乎垂直及高聳的多邊形(通常為六角形)火山岩柱,其中花山沿岸擁有香港最高的火山岩柱,高度達100米,堪稱「天然六角形岩柱壁畫」。 此外,在萬宜水庫東壩設有萬宜地質步道及解說牌,介紹多種有趣的地貌景觀,包括斷層、扭曲的岩柱、侵入岩脈及破邊洲海蝕柱等。

六角柱岩: 西貢東壩前往方法

2015年7月,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將會面臨首次4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於同年9月揭曉是否達標,繼續維持其世界地質公園之資格。 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香港地質公園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香港國家地質公園於同年11月3日開幕。 其後經過兩年籌備,有關單位為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申請為世界地質公園。

  • 在變質岩中,部份甚至全部原有的礦物會被新的礦物取代,而原有的岩理則可能受到與變質作用同時出現的變形﹝如剪切及褶皺﹞而被遮蓋。
  • 他解釋,扭曲了的岩柱及岩脈入侵等地質現象,就是記錄地動山移的證據,置身壁前,彷彿可看到盤古初開、天崩地裂的幻象。
  •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當中包括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而那些資訊牌圖文並茂,市民即使自遊行亦可容易理解,不需導賞員都能夠長知識。
  • 回程時,在東丫村吃了點鮮活的海產,參觀了北丫村海邊的西餐;之後,沿路急走,的士在身旁飛馳而過,更是首次出現在萬宜水塘郊遊的警險經驗。
  • Erik提議,遊人到橋咀洲必須注意潮汐漲退的時間,尤其是獨自前往的人士。

單是破邊洲和萬宜東壩已夠大家花掉整個下午,所以此行是萬宜東壩和花山破邊洲來回的路線。 它原本和花山是一整塊的,一天,天神用斧頭狠狠地劈開了花山的一角,自此,破邊洲和花山分開了。 所謂斧頭的痕跡,其實是海浪長年累月侵蝕花山而形成的海蝕柱。 同樣在北果洲南端上,這裡有兩組不同方向的裂隙,令六角岩柱沿節理先從底層外端開始滑入海中,然後再是頂層的岩石,加上受到浪侵蝕及風化,而形成迴旋的形態。

六角柱岩: 岩石循環

不少人都會到萬宜水庫東壩的防波堤打卡,其形狀是一大特色。 不過,其實它主要是用來抵禦海岸的地基被潮水沖蝕的堤壩建築形式。 弱波石像工字石墩又像錨,當多個放埋一起就像巨大積木。 步道全長達 1.4 公里,由壩頂走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遠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觀看,但不建議走入。 東壩的位置偏遠,市民若要以私家車進入要事先申請。

六角柱岩

位於西貢半島糧船灣的萬宜水庫是近年新興打卡點,當年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工務工程,如需要駕駛,則要作特別申請。 近年玫府有意發展當地觀光及保育,不但將木橋步道開放,亦舉辦巴士團。 世界各地的六角形岩柱大多属含硅质较低的深灰色玄武岩,惟粮船湾组是富含硅质的浅色流纹质火山岩。 六角柱岩 这组岩柱群分布在西贡东郊野公园粮船湾一带、滘西洲、吊锺洲、甕缸群岛及果洲群岛等约100平方公里范围,覆盖陆地及海洋,岩柱的直径平均为1.2米,而最大更可达3米,露出地面的高度达100米。

六角柱岩: 地質公園:糧船灣六角岩柱

最後,只好妥協,多加 HK$100,便即時有的士接單了,這就是香港的士的「專業」服務。 攝影大師 Robert Capa 說得對,「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是因為你不夠近。」靠近了,火山岩的紋理都無所遁形,只有乖乖巨細無遺地呈現給大家。 萬宜水庫東壩的範圍相當大,到底前往花山破邊洲的入口在哪? 入口就在萬宜水庫東壩紀念碑(那個藍色錨形石)側的梯級,然後往上走,穿過茂密的叢林。

六角柱岩

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陳羽嵐表示,六角形岩柱群可與一些世界較出名的地質產地如美國大峽谷、內地石林喀斯特地貌等齊名,證明香港的六角形岩柱群有珍貴價值。 海蝕洞:破邊洲本與花山相連,是突出的一個岬角,以六角柱狀的流紋岩為主,節理甚多,形成弱點。 當懸崖上的石縫與海岸線形成直角,巨浪拍打岩層簿弱帶,岩層逐漸被侵蝕。

六角柱岩: 西貢火山岩園區

要注意的是,六角形柱岩壁周遭只設矮石壆,沒有設置大型欄杆,可讓遊人近距離觀賞,但因岩石風化已久,存有落石風險,故不宜走得太近。 六角柱石群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Hong K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的主要景點之一,其他景點還包括:海蝕洞、破邊洲等。 從館內展示的資料可知,在遠古年代的西貢曾發生極度猛烈的火山爆發,與現在的寧靜安逸截然不同。 不過正是這種劇烈的火山活動,才讓大家現在可以欣賞到壯麗的六角形火山岩柱群。 至於六角岩柱形成過程,就要追溯至1億4千萬年前。 當時劇烈的地殼活動導致香港東南面形成一個巨型火山。

後來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及熔岩,更崩塌形成破火山口,而那些火山物質在火山口內堆積後緩緩冷卻收縮,最終形成六角火山岩柱。 據估計,香港地質公園的火山岩柱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露出地面的高度達100米,總厚度有400米,平均直徑1.2米。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 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瞭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徒步走到萬宜水庫水平面,可以邊走邊欣賞上帝鬼斧神工的天然巨作六角岩柱陣。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儲水水庫,由兩道大壩組成,分為 東壩 及西壩。

六角柱岩: 六角柱石群

棉花堡是由山上流動的含鈣溫泉水沉積而成,白色的石灰岩搭配湛藍的溫泉水看起來就像仙境一樣。 六角柱岩2023 棉花堡於1988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自此就受到保育,遊客只能赤腳進入保護區觀賞。 棉花堡位於土耳其西南地區代尼茲利省,除了參加當地旅行團外,也可在伊斯坦布爾機場乘搭內陸機,或在加柏都斯亞、伊茲密爾等地搭乘巴士前往。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份,卻因為侵蝕作用,最終從花山分裂了出來,成為了一座獨立的小島。 六角柱岩 該工程築起東西兩個水壩,將糧船灣與西貢半島連接起來,期間工程師在東霸附近山邊開採石料以建設水霸,結果,令人驚嘆不已的世界奇觀,罕見的酸性六角形岩柱帶敞露出來。 岩石循環﹝圖20﹞是一個概念模型,用以闡釋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這三種主要岩石如何受地質活動影響,變成另一種岩石。 當水沿岩石隙流動時,石頭內部份礦物溶於水中,並被水流帶走。 六角柱岩2023 其後當水份蒸發或水中含礦物過多,最終礦物會沉積或從溶液中沉澱而形成化學岩石。

六角柱岩: 西貢六角岩柱群 入選世界百大地質遺產

冷卻後,這種深灰色的侵入岩漿也隨之固定在岩柱之間,地質學上稱為「侵入岩脈」,而這些侵入岩脈,比四周的岩柱略為「年輕」4000萬歲。 Erik帶我們到萬宜水庫東壩一帶,近距離觀賞那裏的巨形六角岩柱壁。 他解釋,扭曲了的岩柱及岩脈入侵等地質現象,就是記錄地動山移的證據,置身壁前,彷彿可看到盤古初開、天崩地裂的幻象。 「地質」是大自然裏的死物,岩石沒有生命,當我們不去找它們,它不會像昆蟲、雀鳥般自動找上門;然而,若你對地質有所認識,就會知道它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 六角柱岩2023 資深本地生態導賞員葉恆榮(Erik)特別鍾情地質研究,擔任地質公園導賞員一職,對他而言就如度身訂做般匹配。

六角柱岩

漁護署指,據地質學家研究,西貢火山岩柱群源自約一億四千萬年前該地區的火山活動,當時劇烈的地殼活動導致香港東南面形成一個大型火山。 專家認為火山爆發噴出大量火山灰及熔岩,火山最終崩塌形成直徑約20公里的破火山口。 大量火山物質在破火山口內堆積並緩緩冷卻收縮,形成六角形火山岩柱。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的資料,約在1億4000萬年前,香港經歷過一連串猛烈的火山爆發。 據估計,當時有一座直徑超過20公里的巨型火山,坐落於現今的西貢一帶。

六角柱岩: 六角岩柱 地動山移的證據

漁護署指,主辦單位收到181份來自56個國家提名,所有提名均經不少於三名國際專家評估。 六角形岩柱群另一特色是岩石均以較淺色流紋質火山岩形成,因岩柱含豐富硅質,相比於世界各地的六角形岩柱顏色較淺,經風化後就成為土黃色。 經33名國際專家參與評估,在181份來自56個國家地質遺產地提名中,香港六角形岩柱群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選入首100個地質遺產地。

六角柱岩

由東壩向海遠望,可看到香港最奇偉的景觀——海蝕柱。 就在我們熟悉的破邊洲,那沿岸的海蝕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遠觀之下十分壯觀,盡現大自然的力量。 (上)除了岩石和地貌,導賞團也介紹一些海岸生物,圖中的是大木林蜘蛛,亦稱為「人面蜘蛛」。 (下)露兜樹,果實由多個房聚合而成,多生長於海岸邊,外形像菠蘿,故又稱「假菠蘿」。

六角柱岩: 中国石柱在哪里?

猛烈的火山爆發產生大量火山灰和熔岩,在四周散落、凝結、沉澱,終形成今天所見的自然地貌奇觀。 目前香港絕少機會發生地震,但原來在約 1 億 4000 多萬年前,曾經歷火山爆發和地震。 約於一億四千萬年前,中國東部處於激烈的火山活動時期,當時在香港地區形成了幾座大型的火山.

六角柱岩: 地質教育中心

在另一西貢島嶼橋咀洲,就是當年的破火山口邊緣,布滿火山爆發後所形成的火成岩,包括二長岩、流紋岩及火山角礫岩等。 遊東壩前,可先到位於西貢市中心的火山探知館逛逛。 館內展示了許多有關六角岩柱的形成過程、火山構造、火山噴發方式等知識,讓大家到達地質景區之前可以先了解當地歷史及地理知識,而不是走馬看花的看完景點打個卡就算。 世界各地的岩柱大多由含硅質較低的深灰色玄武岩構成,但萬宜地質步道岩柱卻是富含硅質的淺色流紋質凝灰岩;若再考慮其岩柱大小和幅員範圍,更是顯得珍貴無比。 相比起英國北愛爾蘭著名的「巨人堤道」,其六角形岩柱的直徑只有 0.5 米左右,西貢六角形岩柱的平均直徑則達 1.2 米,最大的更達至 3 米。

六角柱岩: 六角石柱 向下扭曲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約2公里,遊客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橋咀洲擁有多種火成岩,包括火山角礫岩、流紋岩、凝灰岩和石英二長岩,是欣賞和學習火成岩的好地方。 連接橋咀洲與橋頭是一條由礫石構成的連島沙洲,每當退潮時,便會露出水面,遊客可沿著連島沙洲步行前往橋頭,一覽清水灣半島與西貢牛尾海的美景。

位於糧船灣與西貢半島東部海峽的萬宜水庫是全香港最大的儲水庫,在海峽兩端興建堤壩而成,其中東壩的巨大錨形石防波堤及六角石柱,既獨特又壯觀,吸引不少遊人來郊遊玩樂。 大家可從糧船灣出發,步行約兩個多小時即可往水庫,途中會經過白腊灣,風景更是美不勝收。 香港政府亦以現有《郊野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條例》的機制下設立香港地質公園,將這些地方列入特別地區以作保護。 成立香港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組織如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等等推動。

六角柱岩: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從北潭涌至東壩步行最少要 2.5 小時;乘的士前往亦難以電召車返回市中心。 9A 專線小巴則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時段,來往西貢北潭涌與萬宜水庫東壩,方便市民前往。 這令他回想求學年代,慶幸遇上一位很好的地理科教師,不斷帶他們外出考察。 由於Erik並非本科出身,因此除了要廣讀地質資料,入行後也積極跟隨一位香港學者,請教和吸收地質資訊,就像要補回當年課堂裏流失的光陰,他更把這位敬重的學者前輩,視為自己職業生涯的一位良師。

六角柱岩: 西貢郊遊 萬宜水庫東壩

回程時,在東丫村吃了點鮮活的海產,參觀了北丫村海邊的西餐;之後,沿路急走,的士在身旁飛馳而過,更是首次出現在萬宜水塘郊遊的警險經驗。 地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岩層受到外力影響產生裂縫。 斷層兩邊岩層升降幅度不一,造成劇烈的摩擦,斷層上的岩石被擠壓變成碎片,形成斷層礫石帶。 最著名的当属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的巨人堤道。

2011年9月17日在挪威朗厄松舉行的第10屆歐洲地質公園會議上宣布,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接納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加入為該網絡的成員;香港國家地質公園因而易名「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及至2015年9月,公園成功通過評估,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11月17日再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六角柱岩 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它與海蝕洞及海蝕柱的形成相同,同樣是受猛烈的風浪衝擊而成,只是侵蝕的程度不同。

据地质学家研究,西贡火山岩柱群源自约1.4亿年前该地区的火山活动。 当时剧烈的地壳活动导致香港东南面形成一个大型火山。 专家认为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火山灰及熔岩,火山最终崩塌形成直径约20公里的破火山口。

六角柱岩: 礦物的分類及鑑定

不過,從斷層角礫帶中可以推測,西貢糧船灣曾在幾千萬年或 1 億年前,經歷過大型的地殼變動,相中可看到斷層兩側的岩石亦因受擠壓摩擦裂成碎塊。 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目的是認可全球具有高度國際科學意義的地質遺產地,以推廣其保育、教育和地質旅遊。 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名錄十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八日(西班牙時間)於西班牙蘇瑪伊阿鎮宣布。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