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西貢大頭洲2023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西貢大頭洲

回憶小時候的海上生活,張先生說水上人的生活沒有選擇,包括基本維持生命的食水和食物都十分有限,兒時沒有什麼特別的玩意,但生活卻最接近大自然。 作為家中重要的勞動力,張先生每天都要出海,於十一歲才入讀西貢漁民子弟學校,成為第一屆學生。 可是由於夏天是捕魚旺季,所以他只讀了三個冬天便選擇輟學。

西貢大頭洲

無論西貢墟的原居民,或是由西貢一帶被政府重新安置於西貢墟的水上人,均有不少人以捕魚為生。 西貢大頭洲2023 因為經濟發展,西貢墟亦逐漸跟隨漁民轉型,發展成一個進食海鮮的勝地[8],供西貢本地及非本地居民享用。 今日西貢公眾碼頭沿街都是這些擺賣海鮮的攤檔,並且有一些海鮮菜館。 而周遭的海域亦設有養魚排,例如政府指定的麻南笏、雞籠灣、滘西、大頭洲、吊杉灣、糧船灣魚類養殖區,提供海鮮予西貢墟及其他香港魚市場。

西貢大頭洲: 西貢北潭路山泥傾瀉全封 運輸署設緊急渡輪服務

近年雖然內地遊客增多,但是大部份被澳門或大嶼山一帶吸納,西貢的酒家卻沒太大得益。 由於冬天有大北風,不適合出海,因此根叔也會到內灣,例如斬竹灣一帶捉蟹和小魚等。 冬天也是漁民子弟唯一可以上學讀書的時間,根叔曾在鹽田仔學校渡過四個冬天,計算起來也有兩年。 後來,漁民更自發組織專船接送學生,因此根叔的子女也可以到崇真學校讀書。

西貢大頭洲

條例確保了新界原居民及1898年前開始於香港居住的漁民享有安葬權利,他們及其家屬去世後可於其居住鄉村附近山邊、由政府劃定的認可殯葬區 (Permitted Burial Ground)下葬。 食環署及地政總署今年3月14日,在西貢大頭洲認可殯葬區內16個未經批准的墳墓/金塔屋/金塔張貼公告及通知,要求有關人士於今年4月14日前停止佔用政府土地,並與相關政府部門聯絡,否則相關的遺骸會被遷葬至沙嶺墳場。 限期屆滿後,尚餘2個墳墓/金塔屋未有人認領,政府遂於今日展開遷葬行動。 再者西貢一帶漁農業式微,據稱西貢一帶的村民部分已於1960年代到如英國、美國、馬來西亞等地出國謀生[20]。 然而基於來往香港市區的交通因道路發展而變得方便,吸引不少外來人口遷入,當中不少為外籍人士[21](非華裔人士)。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西貢市中心選區的9,623人之中,有191人報稱為白人(約2%西貢市中心人口;比全港平均值略高),而菲律賓人、印尼人則各有207及279人,雖然後兩者未知有多少為外籍家庭傭工。

西貢大頭洲: 元朗溱柏及將軍澳SAVANNAH等多幢大廈污水陽性 政府派19萬快測包

那是要人力搖船揚帆出海的年代,但是魚量十分之多,因此雖然大海風大浪急,但也不愁生計。 直至60年代末期開始有機械漁船,根叔與家人不需再耗用體力搖船,也可以到更遠的地方捕魚。 相反西貢市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範圍,與西貢市中心選區剛好接近。 西貢大頭洲 故此以西貢墟與對面海兩社區所組成的西貢市中心選區,可以用來估算西貢市的人口。 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19],西貢市中心選區人口9,623人,是整個西貢區議會所有選區之中,人口最少的一個選區。 開始的時候,自問既沒有學歷又沒有經驗的張先生,卻憑着不斷學習和不同船廠和客戶溝通,成功建立一番事業。

  • 由於「自然保育區」多是樹木密佈的山坡,興建墳墓要先斬樹毀林,而在墳墓建成後,拜祭後遺留的火種經常引起山火,再進一步破壞林木。
  • 另外西貢亦有巴士和小巴路線通往北潭涌、黃石碼頭和海下灣等西貢鄉郊地方。
  • 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任何人未經當局許可而佔用政府土地,且沒有遵從該條例所指的通知所飭令而停止佔用該土地,即屬犯罪。
  • 值得一提,西貢墟別稱西貢市中心,而西貢墟、西貢對面海所在的區議會選區,亦名叫西貢市中心,但英文名為Sai Kung Central。
  • 現在根叔在夏天不再捕魚,只會在冬天捉點魷魚,但是不再飼養,原因是從90年代開始,西貢海水的質素變得很差,每當夏天颳起西南風時,便有黃泥水從東龍島方向流入西貢海。
  • 於1983年後去世合資格的的新界原居民和漁民,其後人需到其所屬地區的民政事務署領取原居民安葬許可證,並須要在墳上刻上許可殮葬編號以證明其先人合法下葬的身分。

政府在1983年及以後劃定共有525個原居民認可殯葬區,總面積約4,000公頃,均指定予不同鄉村或漁村的原居民或漁民下葬。 認可殯葬區分佈在新界各區,包括離島、北區、西貢、沙田、大埔、屯門、元朗、荃灣及葵青。 但有部份認可殯葬區與70年代開始劃定的郊野公園和1990年代開始制訂的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重疊。 西貢大頭洲 西貢大頭洲 該等重疊地方,有部份是規劃作綠化地帶,而有813公頃更已劃作「自然保育區」,按規定不能興建新墳墓,只可以修葺舊墳墓。 但有原居民繼續在被納入「自然保育區」的「認可殯葬區」內修建新墳墓,亦會在「認可殯葬區」以外的地方興建墳墓,違反《城市規劃條例》及「山邊殯葬政策」,且有關墳地並沒有呎吋和建構物限制。

西貢大頭洲: 西貢市

由於「自然保育區」多是樹木密佈的山坡,興建墳墓要先斬樹毀林,而在墳墓建成後,拜祭後遺留的火種經常引起山火,再進一步破壞林木。 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地政總署今年3月14日在西貢大頭洲認可殯葬區內16個未經批准的墳墓/金塔屋/金塔張貼公告及通知,要求有關人士於今年4月14日前停止佔用政府土地,並與相關政府部門聯絡,否則相關的遺骸會被遷葬至沙嶺墳場。 限期屆滿後,尚餘兩個墳墓/金塔屋未有人認領,政府遂於今日展開遷葬行動。 試驗計畫至今已推展至15個認可殯葬區,涵蓋了新界九個行政區域。 政府早前審視自試驗計畫所得的資料後,決定於去年7月就殯葬區內的非法殯葬情況分階段展開跟進工作。 政府會繼續進行跟進工作,包括計劃於重陽節前於其他未經批准的墳墓/金塔屋/金塔張貼公告及通知。

例如新界環迴公路系統、西貢公路的建立,令到西貢墟來往香港市區大大方便。 而在二戰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據稱西貢墟亦曾受惠,曾經成為走私熱點之一[8][10]。 而前述安置居民的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8],以及將軍澳新市鎮,不少土地均是填海造地而來,大大影響西貢墟、將軍澳、坑口等地的地貌。 而政府亦繼續為該批鄉村舉行鄉郊代表選舉(或稱村代表/村長選舉)。 於1983年後去世合資格的的新界原居民和漁民,其後人需到其所屬地區的民政事務署領取原居民安葬許可證,並須要在墳上刻上許可殮葬編號以證明其先人合法下葬的身分。

西貢大頭洲: 公眾墳場

80年代開始,漁民開始為遊客提供租船出海的服務,他們有些釣魚、游泳、到海島觀光及其他水上活動等,為根叔等漁民開闢了新的出路。 香港開埠初年來往西貢一般只能利用海路,直到1940年代日佔時期日軍興建西貢公路連接至清水灣道,最初只有單車徑般闊度,1955年才擴闊至現有闊度。 大頭洲(英文︰Tai Tau Chau,曾稱Urn Island[1]),位於西貢創興水上活動中心以西及滘西洲以東的一個小島。 問到生意情況,金文叔指1992至1996年香港最為豐碩,酒家的生意亦都最好。

西貢大頭洲

現時仍有漁民於牛尾洲一帶潛水捕捉海膽,以供開設於西貢墟的自家海鮮菜館出售[18]。 香港《基本法》第四十條規定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而於1987年的新界原居民權益研討會的文件中,列明新界原居民的安葬權利是合法傳統權益之一。 香港政府於1977年訂立《公眾衛生及市政事務條例》付予新界原居民可申請將其去世的家屬葬於鄉村附近山邊而無須在公眾墳場安葬的權利。

西貢大頭洲: 香港佛教墳場下葬名人

2021年3月底,食環署及地政總署在該殯葬區發現20個未經批准墓地∕金塔,同年7月採取執管行動移走1個無人認領的金塔[4]。 非宗教團體相關的墳場,有與軍人相關的軍人墳場和廓爾喀軍人墳場,有為香港歐亞混血兒提供安葬服務的昭遠墳場,有骨灰龕場寶福山,和華人永遠墳場等。 與宗教團體相關的墳場相當多元,當中有較多是與基督宗教相關的,例如道風山基督教墳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接納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及其家屬)、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九龍墳場等。 西貢大頭洲2023 亦有佛教墳場,有道教的骨灰龕堂思親公園,有回教墳場,有猶太墳場,有印度墳場,甚至有祆教墳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等。

現時,他更把累積的人際關係經驗應用於社會服務上,成為西貢漁民和遊艇的代表,以及與政府及各個組織聯繫的橋樑。 西貢遊艇協會主席兼智昇遊艇有限公司創辦人張溢良先生是最成功「轉型」的西貢漁民子弟,於1989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後,張先生從漁民轉為商家,近年,他又把心力投放於西貢的社區事務中。 雖然不再從事捕漁業已久,但他所傳承的卻是父親和整個漁業界一直沒有改變的希望——改善生活。 面對大部份西貢漁民的轉型,張先生亦有感漁獲大幅減少的問題,原因有很多,包括海水污染、捕魚方法、魚類棲息地被破壞等等。 他認為有需要好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但時移世易,現時大部份漁民亦以不同的方法為生,因此他提出有必要將魚類資源和旅遊業結合,同時理解和體諒市民的基本需求,尋找可行及可持續的發展方法。

西貢大頭洲: 認可殯葬區 (原居民墳場)

根叔向我指出附近海水污染的源頭——對岸滘西洲高爾夫球場的工程把大片泥土挖空了再重鋪上草坪,但是雨水把黃泥沖進內灣,嚴重污染魚排的水質。 根叔說以往是夏天出海,在七月更會圍網捕捉一些散春的魚種。 當時所用的膠線網很易破洞,因此一些小魚便可以從缺口逃走,話雖如此,每次也可撈得百多斤魚。

西貢大頭洲

而華人(統計不分籍貫)則佔90%或 西貢大頭洲 8,698人[19],比全港平均值92%略低[22]。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公佈新界各村的原居民、居民選民數字,但西貢墟內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仍有舉辦原居民村代表選舉去估計,西貢墟仍有不少新界原居民居住。 但是香港水上人並未納入新界原居民的法律定義之中,故此難以準確估計西貢墟有多少人口及其祖先,於1898年之前已經居住西貢一帶。

西貢大頭洲: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九龍墳場(新九龍1號墳場)下葬名人

這亦是水上人的困難,由於缺乏學習機會,因而失去改善生活條件的機會。 張先生的父親是漁民互助委員會的會員,他很早已經明白漁民代表在社區十分重要,受父親影響,張先生認為了解社區的生活模式對融合和發展社會有很大幫助。 由於西貢半島大部分地方未開發,是香港的「後花園」;而西貢市位於市區和西貢半島之間,交通便利,故此成為遊客往返西貢半島等郊野地方的重要中途站,因此食肆商店林立,每逢假日遊人如鯽。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該處是西貢區最主要的已建區,因此區內重要公共設施,如西貢政府合署、西貢街市等亦位於此。 民政事務總署、食物環境衞生署聯同地政總署,今日(14日)在西貢大頭洲認可殯葬區(SK/52)內對山邊非法殯葬個案採取執管行動,期間移除2個非法墳墓/金塔屋,並將當中的遺骸遷葬至沙嶺墳場。 西貢市作為中文地名較少人使用;現代中文「市」多指城市,較少指《康熙字典》所指的市集。

漁民通常在飄浮的木伐上懸掛著鐵籠,以養殖魚苗,品種包括:石班魚,海鯛及笛鯛等。 西貢大頭洲 從大頭洲回到西貢墟的時候,我們遇到嘉欣姨(金文叔太太)和大兒子在海上捕捉海膽。 他們每天早上也會出海,除了保持自家菜館貨源新鮮,也要因應當天的需求決定捕捉數目。 而早年立墟時存在的油麻莆村、灰窰下村,早已消失[20],村民改為居住多層大廈。

西貢大頭洲: 西貢東西遊

而英文名Sai Kung Town,意譯應為西貢鎮,但西貢墟並未視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值得一提,西貢墟別稱西貢市中心,而西貢墟、西貢對面海所在的區議會選區,亦名叫西貢市中心,但英文名為Sai Kung Central。 根據《土地(雜項條文)條例》,任何人未經當局許可而佔用政府土地,且沒有遵從該條例所指的通知所飭令而停止佔用該土地,即屬犯罪。 任何被佔用政府土地上的財產或構築物可被政府拆除和移走,而佔用人或會遭檢控。 此外,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在沒有主管當局書面准許下埋葬人類遺骸屬違法行為,違例者可被刑事檢控,而有關墳墓內的遺骸亦會被移走。

西貢大頭洲

與根叔從小認識的李金文(金文叔)也是漁民出身,70年代以前在西貢海一帶潛水捉帶子、海膽為生,他「西貢第一攞膽人」的稱號已有近五十年。 1981年,文叔上岸開設海鮮檔,漸漸於90年代發展成現時的「金輝海鮮菜館」(上圖)。 70年代末期,漁民嘗試把捉回來的海魚種放在膠桶裏養殖,養大了才賣給西貢墟的海鮮海家。 一些高價魚、石底魚例如石斑等,一籠重10至20斤,每斤可賣6至7元;當時一般漁民家庭的月入約3,000元。 根叔在大頭洲及其他地點都有魚排,除了一些海魚,冬天的時候,根叔更會在夜晚捕魷魚種,然後放在魚排養殖。 西貢市位處鄰近地區各鄉村的中心,所以附近的地區亦稱為「西貢」。

西貢大頭洲: 西貢大頭洲兩非法墳墓及金塔屋遭移除 遺骸遷葬至沙嶺墳場

漁民的生活緊扣大海,但他們在風浪改變中仍然能夠站穩着腳,乃因懂得順應大自然的轉變而改變。 西貢大頭洲 以往漁民在夏天賺生活,現在也是,做船家的為弄潮兒提供遊船服務、經營酒家的希望暑假的本地旅客會帶來機遇。 不過,根叔一輩的漁民文化傳承,可能只有那麼一點點的口述歷史遺留下來,而這三位同一代的漁民,早已各自尋找到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 我從根叔在大頭洲的魚排上看見四周魚排都冷清清的,一些較早前轉營為娛樂閒釣的魚排幾乎沒有人氣(只有工作人員)。

  • 他認為有需要好好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但時移世易,現時大部份漁民亦以不同的方法為生,因此他提出有必要將魚類資源和旅遊業結合,同時理解和體諒市民的基本需求,尋找可行及可持續的發展方法。
  • 漁民的生活緊扣大海,但他們在風浪改變中仍然能夠站穩着腳,乃因懂得順應大自然的轉變而改變。
  • 大頭洲(英文︰Tai Tau Chau,曾稱Urn Island[1]),位於西貢創興水上活動中心以西及滘西洲以東的一個小島。
  • 回想約三、四十年前,根叔與很多糧船灣內以海為家的漁民一樣,主要以捕魚為生。
  • 與根叔從小認識的李金文(金文叔)也是漁民出身,70年代以前在西貢海一帶潛水捉帶子、海膽為生,他「西貢第一攞膽人」的稱號已有近五十年。
  • 食環署及地政總署今年3月14日,在西貢大頭洲認可殯葬區內16個未經批准的墳墓/金塔屋/金塔張貼公告及通知,要求有關人士於今年4月14日前停止佔用政府土地,並與相關政府部門聯絡,否則相關的遺骸會被遷葬至沙嶺墳場。
  • 而早年立墟時存在的油麻莆村、灰窰下村,早已消失[20],村民改為居住多層大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