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劏房2023必看攻略!內含劏房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居住房間、浴室、廁所或廚房均須設置足夠面積的窗戶,以符合《建築物(規劃)規例》 所訂的天然照明及通風規定。 業主如欲進行樓宇加建及改動工程,應先徵詢建築專業人士的意見,包括工程的可行性、工程是否屬小型工程或須事先獲建築事務監督批准及同意,以確保工程不會違反《建築物條例》。 由於劏房多數都係未有向建築署申請改建,有啲甚至拆咗主力牆,或將地台升高,用來鋪設排水系統,令到樓宇嘅結構出現問題。 由於單位內有多個房間,同屋住戶人數多過原本圖則預設,日常人流較多,通道會比較狹窄,容易出現消防等安全問題。 截至去年12月底,估價署處理了10,578份表格AR2,並識別了共899宗業主涉嫌違反有關規定的個案,並已就65宗有關表格AR2個案向涉事業主發出警告信。

房屋局及差餉物業估價署回覆指,根據租務管制條例,業主須在「規管租賃」的租期開始後的60日內提交表格AR2,通知估價署有關租賃詳情,包括有關分間單位的地址、租賃期、租金、面積及單位設施等。 香港房屋供應緊張,住屋問題日趨嚴重,不少市民迫不得已要入住「劏房」。 全港現時約有 20.97 萬人居於劏房, 平均住戶人數為 2.3 人 。 劏房2023 2011年6月,針對劏房引起的樓宇安全問題,香港政府表示,計劃將劏房工程,涉及如非承重牆、地台、通往走火通道的洞口等的結構,納入小型工程監管制度。 由於劏房多數是未有向當局申請改建,干犯者甚至將主力牆拆去,或將地台升高,以鋪設排水系統,令樓宇的結構出現問題。 由於單位內有多個房間,同屋住戶人數多於原圖則預設,日常人流較多,通道顯得較窄,易出現消防問題。

劏房: 劏房租管|空窗期成租客噩夢 業主拒簽新約 疑藉灰色地帶避規管

2012年8月底,時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公佈一系列房屋及土地供應政策時便提出,通過改建或重建工業大廈,增加短期出租公屋的供應量。 房委會計劃將柴灣工廈改建為出租公屋,提供約180個小型單位,包括1人單位和1個睡房的單位,以配合單身人士和小家庭對公屋的需求。 梁振英表示,會保留工廈的原結構和外貌,預計2013年年中動工。

劏房

此外,居住房間、浴室、廁所或廚房均須設置足夠面積的窗戶,以符合《建築物(規劃)規例》所訂的天然照明及通風規定,而新設的廁所及廚房亦不能在位於街道上方的露台之內建造。 長遠房屋政策督導委員會成員蔡涯棉以及中原集團董事施永青表示,支持政府將工廈改為“合法劏房”。 蔡涯棉表示,香港長遠應該取消劏房,但住在劏房的七萬人的居住問題需要解決。 相關建築工程通常涉及拆除原先的非結構性間隔牆、加設新的非結構性間隔牆、裝置新的廁所及廚房、改動或加設內部排水渠系統、加厚地台以埋置新設/經改動的排水渠管、開鑿額外門口或通風洞口等。 若相關建築工程質量欠妥,可能影響樓宇安全及環境衞生,包括因違例開鑿額外門口而違反有關逃生途徑的規例、開鑿額外通風洞口而影響耐火結構的完整性、排水渠工程欠妥導致滲水,以及加設非結構性間隔牆和加厚地台而令樓宇負荷過重。

劏房: 劏房

即係業主或者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再分間成幾個細嘅獨立房,每個大概只有幾十平方呎,再以每間房每個月幾百至兩三千蚊租金租畀人住,吸引草根階層或者新來港人士租住,租客多數都係未等到公屋嘅家庭。 除了常見的唐樓劏房,有業主更改建名下工廈單位, 翻新裝修,當作住宅般放租。 對於業主,工廈入場價低,又不用付 15% 的雙倍印花稅,投資成本比起住宅單位較低。 對於租戶,工廈單位闊落,又有獨立水電錶,故工廈劏房租盤亦有價有市。

劏房

如大廈公契容許單位進行分間,而改動亦得屋宇署批准,分間實屬合法,即「合規劏房」。 朋友問我月租多少,我答$6,500,170呎,即平均呎租$38。 有人的反應是「嘩!好平!」,有人的反應是「嘩!好貴!」。 劏房2023 在2021年3月31日政府的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發表報告,報告提到全港約十萬間劏房,逾22萬人居住,劏房月租中位數是$4,800;每平方米(1平方米等於10.7呎)月租中位數是$417,即平均呎租$39。

劏房: 劏房租金

初入伙時我好想拆掉趟門,令單位變成開放式studio,深想可以更靈活擺放傢俬。 住下來卻非常慶幸自己沒有衝動,因為一到夏天,便發現位於房間內、全屋唯一一部冷氣機根本不夠涼。 但若在睡覺時關上趟門,睡房溫度則剛好,不用把冷氣溫度調得太低,也足夠涼爽又慳電。

  • 由於管理困難,故此該等單位正陸續還原成正常單位出租。
  • 但香港租金離地是事實,兩小口想結婚置業甚是艱難,惟有先以平租省錢,再儲錢實行大計。
  • 有數據指2011年香港約有64900人居住劏房,至2013年已增加近兩倍。
  • 此外,劏房的平均呎租也高達27.14元,高於全港私人屋苑22.2元的平均租金。

屋宇署發出的「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室內裝修/改建及分間樓宇單位」小冊子,詳細說明與分間單位相關的小型工程項目。 劏(tāng)房的做法在香港從90年代就開始蔓延了。 起因是香港人愈來愈重視私隱,以至分房出租的單位如果沒有獨立的廁所就不易租得出,於是業主紛紛改間格,自制套房以適應市場的需要。

劏房: 空間名

由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香港政府共接獲逾4000宗劏房投訴,並向違規的劏房個案發出逾70份清拆令,涉及滲水、樓宇結構荷載、違反走火通道安全規定等問題。 2002年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推出「孫九招」後,及至曾蔭權在2005年至2012年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期間,長期壓低土地供應及建屋量,造成後期香港住宅供應短缺,推動房地產價格急升。 即使是低下階層倚賴的公共房屋也不能倖免,同時期政府大幅減少興建新的公屋,造成曾蔭權時期(及其卸任後一段時間內)的公屋落成量比其前任董建華時期以及港英時代大減。 房屋供應短缺,推動私人住宅租金急升,未獲編配公屋的基層市民不少人只有能力租住面積細小的劏房,造成對劏房的需求上升。 同時期,由於大單位改成多間劏房後租金收入可觀,有人不惜違法把工業樓宇改成住宅劏房。 )房,是可見於广州、香港等南粤地方的一種特殊住宅、出租房形式,常見於唐樓等有一定歷史的建築物,也有新建樓宇採用類似戶型。

譬如鄰近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圍名城,本為高尚住宅,卻因大批業主擅自間房,分租予陸生和留學生,令屋苑背負了「劏房城」的醜名。 不過,在核心商業區周邊,如上環、尖沙咀,以及大學附近,如石塘咀、沙田、大圍等地區,也有高質屋苑的業主,為吸引經濟能力不俗,卻不足以自己租起一個單位的上班族和留學生,不惜違契將單位分間,以望最大化租金回報。 早期的劏房只在唐樓或者較舊的有升降機單幢大廈出現,隨近年租金上升,業主都希望分開幾間劏房收多些租金,因此連大型屋苑如美孚新邨、太古城都開始有劏房。 有數據指2011年香港約有64900人居住劏房,至2013年已增加近兩倍。

劏房: 劏房不一定違法 有合規劏房

如該地台的密度超過每立方米650千克但不超過每立方米1200千克,其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應超過45毫米(由結構樓面水平量度)。 如該地台在該樓宇單位的每10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內的總面積不超過1.5平方米,而在每個地台範圍之間最接近的水平距離不少於2米,則該地台的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得超過100毫米。 此外,該小型工程不會導致對任何懸臂式平板造成額外荷載。 如該地台的密度不超過每立方米650千克,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應超過75毫米(由結構樓面水平量度)。 如該地台在該樓宇單位的每10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內的總面積不超過1.5平方米,而在每個地台範圍之間最接近的水平距離不少於2米,則該加設地台的厚度可超過25毫米但不得超過150毫米。

劏房

本港租期一般兩年,但劏房租務管制去年1月底落實,規定劏房租客可獲「2+2」兼優先續租權,並將租金加幅「封頂」。 除了規定要打釐印,業主須於租期開始後的60天內,向差餉物業估價署交回專為出租劏房單位特製的租賃通知書(即AR2表格),並訂下罰則,違者一經定罪可罰款10,000元。 合租即是多人共同租用同一單位,每人佔用一個房間,廚廁等公間空間共用,租金根據房間大小眾人攤分。 劏房2023 合租單位無須經過違規結構性改動,不會出現污水渠滲水回湧等惡劣問題。 只要大廈公契容許並得業主同意,合租即屬合法,如果與夾租室友相處融洽, 合租可算是比劏房更佳的選擇。

劏房: 通風及照明

另外,由1990年起,部分Y3型公屋大廈最低數層的所有單位,均被分拆為一屋三戶、共用廚廁的「長者住屋」,性質形同「劏房」。 由於管理困難,加上多數此類單位位於租置屋邨,在還原並出售後可為房委會賺取可觀收入,故此該等單位正陸續還原。 劏房 Gianne的男友本身住在東涌,因平日需要到港島工作,車程長,車費貴,加上又想和女友同居多見面,二人於是決定搬出原本的家。 香港的樓價和屋租都非常昂貴,為了節省開支,他們月租預算$5,000內,主要希望可以方便上班。 但預算不多的話,單位選擇亦有限,便要在條件上需要作出取捨。

劏房

截至统计署最新的数字显示,2016年香港全港大约有21万人住在劏房中,占2016年香港人口总数的2.86%。 劏房2023 需要澄清一点的是,21万人口绝对并非一个小数目,背后反映了香港政府的房屋政策与城市规划明显存有漏洞与不足的地方。 然而,若只单靠这21万住在劏房的人口就去为大多数香港人的居住环境下结论的话,无疑是以偏概全,实在有失公道。 我的窩居是長方形的,中間有一道趟門,將空間一開二,房間和客廳各佔一半。

劏房: 香港

即是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作出售或出租之用;通常每個小單位均設廚房。 除非事先獲得建築事務監督批准及同意,或按「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簡化規定進行工程,否則不可在樓宇的結構牆、柱、橫樑或樓板開鑿孔洞。 可按照「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第III級別小型工程的簡化規定,舖設實心地台以加厚住用樓宇單位內厚度不少於125毫米的樓板。 若建築工程(小型工程除外)在建築物內進行而不涉及樓宇的結構,根據《建築物條例》 第41條的規定是屬於豁免審批建築工程。 若工程屬指定小型工程,可按照「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簡化規定展開。

現在我一個人住170呎劏房是舒適的,但如果兩個人合住則太勉強。 而我的鄰居是一對情侶,他們的劏房約200呎,住了逾5年,他們都說單位尺寸算剛好。 可按照「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第II級別及第III級別小型工程的簡化規定,豎設、改動或拆除地底以上的排水渠。

劏房: 相關事件

若有關排水工程質量欠妥而導致滲水,可引致鋼筋銹蝕及下層單位的天花板混凝土剝落。 與分間單位相關的建築工程受《建築物條例》規管。 如果工程涉及樓宇結構,業主應按條例規定委任認可人士及註冊結構工程師,製備改動及加建工程的圖則,並在獲得建築事務監督批准圖則及同意展開工程後,才可由註冊承建商按照批准圖則進行工程。

劏房: 香港全方位

每個小房間的面積由幾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 劏房的租客主要來自:未有資格申請公屋的新移民;離婚後一個人租不起獨立單位的人;想過獨立生活的年輕人;想住市區方便一點的人。 據報告,香港有81.9%劏房處於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樓宇;大約46.5%處於沒有業主組織或物業管理公司的樓宇。 而在2020年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前,我其實並不覺得有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處的劏房是如此重要。

劏房: 樓宇結構

劏房要合規,必須同時符合消防安全、環境衛生、通風照明等嚴格要求,絕大部分劏房質素強差人意,故合規劏房並不常見。 「劏」意思係劏開,好似「劏豬」、「劏雞」噉,劏完之後再將佢哋斬件,「劏房」即係將住宅單位分割成幾個更細部分嘅行為。

為節省成本,家中大部分傢俱都是二手購入,例如書枱是利用不用的二手櫃組裝而成,增加收納空間。 全屋最佔位置的就是一張高高的床,這張床是他們自己設計和組裝,利用三個格仔櫃砌成,床下超大收納空間,甚至能坐下整個人,既有創意,又實用。 2011年11月,花園街排擋發生大火,波及花園街188至194號多幢大廈,造成9死34傷,其後發現大廈因為劏房封鎖了後樓梯,影響逃生。 現今的逾半劏房樓宇的後樓梯被封死,以深水埗區最為惡劣。 2011年6月,香港土瓜灣馬頭圍道一棟54年樓齡的大樓,因為改建了大量的“劏房”,結果一場大火釀成4死19傷的慘劇。 2012年底的調查顯示,劏房單位平均租金達2,985元,佔劏房家庭入息比例高達36%,高於統計署公佈的全港居民25.7%租金開支比例。

不少網民看過相片也批評業主刻薄,「不如直接入棺材啦都無分別」。 2013年時在廣州海珠區鶴鳴四巷,就有一棟是民國時期廣州市長李福林為妾侍建造的歷史建築,大宅內部被拆空改造來分拆出租,「劏」成30多間房,每間預置有獨立水電、門鎖、廚廁等。 劏房 2018年7月,德国之声報道有一位與母親同住於不足30平方英尺劏房的少年因為居住環境狹窄,长期扭屈身体導致脊椎骨扭曲。 另外,部分和諧式公屋大廈最低數層的所有單位,均被分拆為一屋三戶、共用廚廁的「長者住屋」,性質形同「劏房」。 由於管理困難,故此該等單位正陸續還原成正常單位出租。 入住之前,二人合力為單位裝修,先是重新油漆牆身,然後再組裝傢俬。

劏房: 劏房改造監管

我有同佢講,到期喇喎,係咪要簽租約,但佢跟住又無左件事。 如有獨立水電錶,就通常按戶按錶每度收費;無獨立錶的話,則多戶按人頭攤分。 據社協 2019 年調查顯示,受訪劏房住户電費中位數達 $1.6 一度,水費中位數則達 $15 一度。

劏房: 劏房分佈總量

大叔亦會每月一次開大水喉清洗每層樓梯、走廊和大堂;大樓亦有定期滅蟲和大清潔措施。 報告指2020年11月,新界和九龍區少於428呎(130米)的住宅單位,平均呎租是$28和$34,而港島區亦不過是$40.3。 到底心水劏房租盤是平或貴,下決定前不妨以呎租$39作為衡量指標。

劏房: 劏房改造監管

此外,劏房的平均呎租也高達27.14元,高於全港私人屋苑22.2元的平均租金。 Weave Living 劏房 共居空間不想自行尋找室友的租戶,可考慮共享居住空間(共居)。 共居借用青年宿舍的概念,將幾層甚至整棟大廈規劃成多個床位戶型,連帶由設計師精心打造的佈置裝潢,以靈活的月費模式供租戶搬入即住。

劏房: 劏房不一定違法 有合規劏房

可按照「小型工程監管制度」的第III級別小型工程的簡化規定,於住用樓宇單位內,豎設用磚建造的非承重牆。 該牆的密度不超過每立方米650千克、高度不超過3米、厚度不超過75毫米,而以該樓宇單位的樓面面積每平方米計,加建牆壁總長度超過0.1米但不超過0.3米。 此外,支撐該牆的樓板的厚度不少於125毫米及樓面地台的厚度不超過25毫米(由結構樓面水平量度)。 該小型工程不會導致對任何懸臂式平板造成額外荷載和不涉及改動任何其他結構構件。 與分間單位相關的建築工程一般涉及裝置新的廁所/廚房、為新設的廁所/廚房改動或加設內部排水渠管。 若有關工程質量欠妥,可能會導致滲水,影響樓宇環境衞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