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15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但亞視長年嚴重虧損,又嚴重低估數碼化成本,最後更因週轉不靈、必須減省開支而解散藝員部,被迫翻用亞視片庫內的舊錄影帶,無法解決資金不足支持裝修、搬遷及數碼化新總部的問題。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而政府和立法會又因擔心「紅色資本」控制本地傳媒,一直拖延審批加入新股東一事;加上新投資者又希望中信國安可以入股亞視後才一起入股亞視,但亞視廣播道舊址又已賣給長江實業,亞視又不得不搬遷,令亞視陷入開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幸好拖延大半年後,政府和立法會終於批准中信國安入股亞視,令亞視得以渡過難關。 2016年3月9日,於股東大會通過以3億港元貸款予中國文化傳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司榮彬私人企業);但3月10日,葉家寶出席陳復生節目《世說論語》第二輯記招時,強調並非貸款給亞洲電視,因此不便評論。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到0時2分,香港電台開始在原來的亞視模擬頻道傳送訊號,港台電視31A取代本港台,港台電視33A取代國際台,港台電視31A畫面上寫著「歡迎收看港台電視31A」,港台的工程人員在確定訊號穩定,在約凌晨零時6分50秒,港台電視31A開始提供節目。 2008年12月4日,亞視突然宣布委任張永霖為執行主席、王維基為行政總裁。 12月15日,亞視發生行政總裁辭職羅生門事件,張永霖突然於下午宣佈王維基辭職;而王維基則指並未提出請辭。 2009年1月29日,旺旺集團兼中國旺旺董事長蔡衍明入股亞視。 同年3月23日,亞視重組其數碼頻道,由6條數碼頻道減至3條。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新聞部

由於股東們不同心,亞視沒有足夠的資金做節目,導致節目類型很單一。 蔡衍明入主亞視期間,節目製作方向亦偏向以模仿台灣節目為主,包括《香港亂噏》及《亞洲星光大道》。 林百欣入主亞視後,邀請香港第一代電視人周梁淑怡擔任亞視總經理,周梁淑怡用自己手上的情義牌,挖走TVB當時成績斐然的韋家輝、招振強等多名能將,TVB創作部門被打得陣腳大亂。 林百欣之子林建嶽親自出馬做説客,沈殿霞、曾志偉、何守信、鄭少秋、黃日華、任達華等重量級明星被許以優越條件挖走(TVB旗下藝人的薪酬低廉)。 因過檔藝人過多,TVB長壽節目《歡樂今宵》班底在亞視重擊下被打散。 除了向外邀請大批人才外,自身亦通過優秀的電視節目製造出貼有亞視標籤的明星,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就有“亞洲小姐選美大賽”。

  • 2015年3月31日下午,香港行政會議召開特別會議,決定港府不再續發免費電視牌照予亞洲電視。
  • 台標形如黃色的電視屏幕(長方形四條邊非直線,有弧度),中間寫着“RTV”(Rediffusion TV,麗的電視),表示這是電視媒體。
  • 傍晚時分,德勤與新投資者司榮彬最終達成協議,亞視可營運直至四月一日,即其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有效日期結束為止。
  • 7月,麗的映聲第2屆藝員訓練班畢業,這屆訓練班培養出許多的褟素霞、黃淑儀、盧大偉、謝月美、黃韻詩、梁小玲等後來成為香港電視史上第一代優秀藝人。

10月8日,更換台標(台標形狀為英文字母小寫“a”變體加大寫“TV”),並進行全新的節目改版(如概述圖所示)。 2007年1月,查懋聲透過旗下的名力集團,以超過十億港元入股亞洲電視,並擔任主席。 4月,前無線董事總經理費道宜與何定鈞加盟亞視,任職行政總裁和營運總裁職務。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2023 不僅如此,費道宜與何定鈞海成功邀請到陳輝光(無線前任總經理助理)以及陳灌明(無線前製作資源部助理總監)擔任挖角行動總司令。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中國

3月2日一早,不少員工、前員工、前藝員回到亞視總部參與《再見亞視,合照回憶》活動。 1963年9月30日,麗的映聲增設中文頻道,以粵語為主要廣播語言,開台當日的第一個趣劇名為《妙趣橫生》(香港電視歷史上第一個中文趣劇,成為電視趣劇鼻祖),麗的映聲每月用户增加過千。 麗的映聲中文台大部分的節目為購入的歐美原聲節目且未重新配音、無中文字幕,最初未能獲得廣大觀眾羣。 這一時期的中文台每天播出時間由上午11時至午夜為止,星期日則提前到上午7時開始。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為迎接亞洲電視開台五十五周年,亞視於2012年3月起使用五十五周年台慶特別台徽,期間對外宣傳均會使用特別台徽。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現時大股東為鴻鵠資本,股份則在2006年3月30日於港交所主板上市,招股價為1.16港元,發行新股為2億股,集資額為2.32億港元。 2017年12月12日,香港高等法院批准星鉑企業提交的亞洲電視債務重組方案;同日,亞洲電視數碼媒體邀請傳媒出席其成立典禮。 2015年3月31日18時,亞視在其新聞節目中報道稱,亞視股東決定接受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的主要條件,將亞視股權轉讓予香港電視,並將豁免亞視所欠大部分債務。 但次日清晨,香港電視便發出公告予以否認,這讓亞視再度陷入輿論危機。 2017年10月,亞視已招聘約100人,包括無線、亞視舊員工及英皇的員工,並在亞視大埔廠房籌備節目。 並表示會重新制作經典節目和經典劇集,如《百萬富翁》、《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等。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即刻下載 Yahoo 新聞 app

亞洲電視(00707.HK)公布,於9月7日旗下全資附屬亞洲電視數碼媒體被香港高等法院發出清盤令,頒令其清盤,而破產管理署署長已成為亞洲電視數碼媒體的臨時清盤人。 香港音像版權有限公司的代表律師今在庭上表示,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不反對清盤,法庭今日本身可以即時下令亞洲電視清盤,但香港音像版權未按程序,於取得清盤呈請的聆訊日期前7日,把呈請書在政府憲報刊登一次,以及在最少在2份本地報章(中英文報章各1份)刊登一次。 【on.cc東網專訊】現以「亞洲電視」名義經營網上電視業務的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下稱「亞視」),於今年7月先後被2間債權人公司呈請清盤。 亞視一方向法庭要求,將案押後5星期,期間會與債權人商討債務重組方案。 最終亞視承諾,會在14天內還清欠呈請人的40萬港元欠款,法官下令將案押後21天,至12月20日再訊,並表明如到時亞視已按承諾還款,當日就會判呈請敗訴,毋須與訟雙方到庭;如當日亞視仍未還清欠債,則會立刻頒清盤令。

2015年4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定,亞視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不獲續期。 2016年2月,前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把亞視清盤,法院委任臨時清盤人。 期間,亞視投資者司榮彬以他持有99%股權的星鉑企業的股份抵押,向協盛協豐借取3億港元以拯救亞視,但沒有按時還款;因此協盛協豐於2016年7月取得星鉑企業全數股權。 2016年2月5日晚,亞視前投資者王徵發表聲明稱,作為主要債權人,已於2月5日向香港高等法院遞交亞視清盤申請。 2月22日,亞視因欠薪問題令新聞停播逾兩週,違反《廣播條例》規定,被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暫時吊銷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30天。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亞洲電視子公司

根據司法機構網頁顯示,兩宗公司清盤呈請案均將在9月29日上午10時在高等法院進行聆訊。 ),是香港一間營運網絡電視和隨選視訊的公司,由亞洲電視控股(前稱「協盛協豐」)於接手亞洲電視股權後成立,以「亞洲電視」品牌提供網絡電視服務。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於2017年12月18日舉行成立典禮,2018年1月29日正式推出OTT服務。

2003年至2007年-用回麗的映聲啟播日期作計算,並標示自1957年開台起計有多少週年。 一向亞視網站主要以橙色為主調,首頁播放宣傳片段,顯示新聞及精選節目連結。 2011年7月起,亞視開始更新新網頁,以黑白為主調,至2011年8月完成全部更新,另外亞視開設新討論區,直至2012年10月已有超過18000個註冊會員。 2013年6月,亞視更新新網頁,以粉紅方格為主調,主頁顯示藝員圖片,右方顯示新聞、藝員、aTV Video及節目連結,大部分影片也以YouTube播放,因此智能手機或電子平台也可以播放aTV Video。 2013年8月起,亞視再度更新新網頁,以藍黑白為主調,主頁顯示精選節目連結,右上方顯示新聞、藝員、影片及節目連結,影片同樣可以在智能電子平台播放。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亞洲電視清盤案

法官因此決定將案件押後21日,到時才按亞視有否遵守承諾還款,來決定是否頒發清盤令。 2012年,亞洲電視成立組織亞洲會,據亞視官方聲稱,創會宗旨是要「凝聚所有關心亞洲電視的朋友,成為亞洲電視一股巨大的推動力」,並歡迎過去及現在於亞視任職的台前幕後職藝員和觀眾入會。 亞洲電視結束廣播後,大樓仍然有少數樓層運作當中,但在2017年底開始隨着OTT平台推出重新成為亞視總部。

  • 通訊局稱會根據《廣播條例》及《電視通用業務守則-節目標準》的規定處理投訴。
  • 由於司榮彬以抵押旗下中國文化傳媒國際(即後來的“星鉑企業有限公司”)全部股份進行貸款,因此協盛協豐已取代司榮彬處理有關收購亞視的若干股權及債務事宜。
  • 司一方指,需時間處理員工欠薪事宜,同時也需更多時間處理轉讓亞視協議。
  • 1975年,黃錫照出任「麗的電視」第一個華人總經理,大膽破格起用新人,發掘一批新一代電視人,如麥當雄、李兆熊、屠用雄,稱為「麗的三雄」,製作連串震撼性節目,領導潮流,給予對手無綫電視極大衝擊。

以OTT(Over-The-Top)網絡電視方式營運的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早前遭兩間公司申請清盤,日前於高等法院進行聆訊。 昨日(7日)有報道指,亞洲電視旗下子公司「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正式被清盤,旗下員工都面臨斷約。 而據知該公司旗下大多是亞洲小姐,其中早前被爆遭拖糧的薛影儀(阿儀)受訪都表示:「唔知公司清盤。」至於其經理人林寶玉對於員工欠薪及合約等問題,都僅表示公司仍在處理中,但都默認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已被清盤。 9月7日有報道指,亞洲電視旗下子公司「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正式被清盤,旗下員工都面臨斷約。 亞洲電視子公司、以網絡電視方式營運的「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早前曾遭債權人入稟高等法院申請清盤,今日有消息傳出,該公司正式被清盤,不過其動作並不會影響母公司亞洲電視的運作。 【星島日報報道】現營運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有限公司,上周五遭香港音像版權有限公司申請清盤後,昨再遭富士膠片商業創新香港有限公司申請清盤。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亞洲電視知名藝人

該公司經理人林寶玉並未正面回應事件,只表示會進一步向公司了解詳情。 一級名模擔任Image Girl推廣電視頻道,是香港電視史上的一大突破。 2004年,亞洲電視與香港最大固定電訊網路商電訊盈科合作推出24小時新聞頻道「24小時亞視新聞台」,於12月12日在電訊盈科旗下的收費電視業務「now寬頻電視」第24頻道(曾更改為第324頻道)開播,報導香港、國際、經濟等新聞。 到晚上10時30分播出最後一次新聞報道謝幕時,主播聲稱亞視將會由免費電視轉為衛星電視和網絡電視,繼續為香港市民服務,「希望大家好似過去50幾年咁樣,繼續支持亞洲電視,後會有期」。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三家電視台競爭非常激烈:麗的電視於1975年拍攝了以時事新聞為題材的單元劇《十大奇案》,播出後收視上升到第二。 亞視曾製作《天蠶變》《大地恩情》《大俠霍元甲》《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百萬富翁》《今日睇真D》等劇集和節目。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2023 其中,《亞姐》挖掘了楊恭如、宮雪花、袁潔儀、萬綺雯等藝人,亞洲業餘歌手大賽推出了張國榮、鍾偉強等藝人,自辦的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培育出了汪明荃、李司棋、劉松仁、黃秋生、張敏等藝人。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亞洲電視台慶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坊間普遍稱為「無綫電視」)於1967年11月19日啟播,對麗的構成威脅。 麗的映聲終於在1973年12月1日改為免費彩色電視廣播,為了轉為免費彩色廣播,麗的還停播1個月,公司名稱亦較早於同年4月6日改為「麗的電視」,但收視並未有立即改善。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2023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亞洲電視曾經是華人地區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1990年代中期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無綫電視“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5月15日,亞洲電視官方宣佈,由於人手不足,午間新聞節目《十二點半新聞》於5月18日停播。 1987年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一),亞視中文台、英文台分別正式命名為黃金台、鑽石台,並以“黃金鑽石耀香港、亞洲電視顯光芒”作為宣傳口號。 黃金台每日播映新聞節目、體育節目、資訊節目、戲劇、綜藝性節目、紀錄片、中外電影以及由香港電台電視部所提供的節目等;鑽石台則播出來自世界各地的喜劇、戲劇、紀錄片、兒童節目、體育節目和電影等。 11月23日凌晨,亞視總部發生4級大火,佈景房、道具房、錄影廠、新聞部、工程部等多個部門均被波及,導致節目(於零時45分)中斷十個小時廣播。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2015年9月,中金集團購入亞視股份並提出要將亞視整合為傳媒集團,卻一直沒有實際動作。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收視積弱及歷年虧蝕

如閣下於本免責聲明更新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即代表閣下同意接受更改後的本免責聲明的約束。 亞洲電視數碼媒體清盤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陳美儀稱公司將安排她去電影試鏡,以及斟洽擔任珠寶品牌廣告代言工作,稍後她準備為馬來西亞的大型演出錄播琵琶演奏。 梁欣娟好有信心憑她們3人再加薛影儀,可以吸引更多老闆將更多資金投資亞視。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