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中環站2023全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該站採用磚紅色為主要色調,然而荃灣線月台則使用深咖啡色作為主要色調。 以中環站為終點站或以循環線形式運作,惟其終點站只設於街道旁邊巴士站。 直到交易廣場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不少巴士路線遷往該處作為終點站,而接駁巴士路線只是途徑中環街道中途站方便乘客轉乘。

工程完成後,將會可以提供12,600平方米的商用建築樓面面積,作為餐飲、零售及其他與海濱有關全的用途。 卜公碼頭原址位於《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的地營運來往尖東、屯門及大嶼山愉景灣的航線,統一碼頭原址於港景街及統一碼頭道附近。 兩座碼頭拆卸前,經營港外線碼頭航線及維多利亞港內航線,包括往佐敦道碼頭及大角咀碼頭等目的地;此外,更有開設荃青快線,來往荃灣及青衣島;至1990年代,因為乘客量銳減而停辦。 TST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乘須經位於非收費區的行人隧道系統。 轉乘功能只適用於使用八達通,使用單程票在此轉乘將會視作兩程獨立車程。 2021年2月20日:下午6時許,港鐵中環站3號月台扶手電梯位置,一幅1米乘0.5米的石屎突然壓毀假天花後塌下,傳出隆然巨響,乘客紛紛閃避。

中環站: 中環站利用狀況

換領地點為港鐵香港站Shopline商店內、港鐵香港站G.O.D.商店內及港鐵中環站Starbucks 旁之換領處。 優惠券只限於換領處開放時段內換領,港鐵站的客務中心將不會處理任何優惠券換領事宜。 中環站2023 顧客須出示參與商戶所發出的有效機印消費收據正本(「 收據」),及相符銀碼的電子付款持卡人收據(如適用),方可換領優惠券。 顧客可被要求就部份電子貨幣付款,須同時提供手機裝置內之記錄或信用卡或八達通卡作核對。

中環站

報告書關注到中環一帶繁忙人流,亦建議在必打街(後稱畢打街)以東興建第二大堂,並以行人隧道連接主站體、第二大堂及皇后大道中,以舒緩中環區地面行人通道的擠塞。 中環站位處香港中心商業區(CBD)之核心,不少商業機構及政府部門在車站周邊設立辦公室,而且中環為香港的交通樞紐,故此站設置大量出口,照顧乘客通勤、轉車等的需要。 此站過往曾是全港鐵路系統中出口最多的車站,出口編號排列至K,直至2004年才被尖沙咀及尖東站取代。 遮打道大堂,由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至今早已經起好,響遮打道地底,中環站係全港首個設有雙層大堂嘅車站。 中環站開放初期,上層大堂同下層大堂未設有非收費區連接,乘客要經過收費區先可以往返上下兩層大堂。

中環站: 服務時間

車站商店及自助服務 現時,香港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7-Eleven便利店、麪包糕餅店、快餐店、咖啡店、書店等零售業及恆生銀行、醫務所及行李寄存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分食肆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不過,2002年4月投入服務的M49,及其後增設的輔助線卻一直沒有遷入公共運輸交匯處,仍然維持於民祥街香港站落客區泊街,致使「中環(機鐵香港站)巴士總站」一名曾一度由兩站共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混淆。 這情況維持至2008年M49系列路線停辦後才結束,自此「中環(香港站)巴士總站」一名僅指香港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車站不同,香港站初期並沒有專屬巴士總站,以「機鐵香港站」為起訖點的巴士路線,總站設於民祥街機場快綫預辦登機手續大堂外的香港站落客區;由於該處並非正規巴士站,可供巴士停泊的空間不多。

中環站

為配合19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在環球大廈及交易廣場建造地底一條橫跨幹諾道中的地下行人通道,以連接中環站和香港站,供乘客從港島線或荃灣線轉乘機場快線或東湧線。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有畢打街大堂,加設新閘機及商店,令乘客可享受更舒適的車站環境,工程於1998年竣工。 為配合1990年代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地鐵公司喺環球大廈同埋交易廣場地底起一條橫跨干諾道中嘅地下行人通道,連接中環站同埋香港站,畀乘客從港島綫或荃灣綫轉機場快綫或東涌綫。 中環站2023 同時,地鐵公司亦翻新及擴建舊有畢打街大堂,加設新閘機同埋鋪頭,令乘客可享受更舒適嘅車站環境,工程喺1998年完成。

中環站: 路線全長

荃灣站至荔景站一段最初擬建於地底,並非如現在建於高架橋之上,架空設是要遷就建在山上的荔景站,避免車站離地面太深,影響效率。 中環站 此外,旺角站本來是計劃建於更北的位置,取代現有的太子站;而深水埗站則原本建於比現時較南的位置。 荃灣綫是1970年研究興建地鐵時最早計劃的4條路綫之一,早在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已經提及本綫。 當時,本綫的建議是港軍船塢(Admiralty)至荃灣(Tsuen Wan)。

2013年4月5日,新渡輪客船「新輝叁」載有400名乘客從中環開赴長洲途中,在喜靈洲避風塘對開與躉船「HD SHB 1035」相撞,40名乘客受傷,其中3人重傷。 2012年4月3日,「新輝捌」由中環駛往長洲途中,於南丫島以北因閃避船隻,失控撞向停泊在南丫島北錨地錨泊區的內河貨船「榮景22」,導致十一名乘客受傷。 海事處的調查報告指出,兩船船員除了未有留意海上情況外,「新輝捌」的船長更可能因長時間當值構成疲勞,未能保持注意力,導致船隻偏離航道。 2011年2月13日晚上,「新輪捌拾陸」從香港出發前往澳門,開航後不久與「領航船二號」相撞,領航船嚴重受損並下沉,三名船員輕傷,客輪輕微損毀,無乘客受傷。 中環站 中環站 意外是由於兩船船員未有留意海上交通情況,也沒有作出相應行動避免碰撞所導致,而兩船也在海港內超速航行。 2009年3月20日清晨,「新輝拾壹」由長洲前往中環途中,至南丫島以北、交椅洲對出海面時疑因濃霧影響視野,與內地貨船「新會機9」相撞,渡輪上13人受傷。

中環站: 車站象徵

关于名稱相近的馬來西亞交通枢纽车站,请见「吉隆坡中央車站」。 关于名稱相近的馬來西亞長途巴士總站,请见「富都中环车站」。 機場快綫大堂同1號月台、機場快綫穿梭巴士站以及的士站相連,乘客唔使拖住行李去月台,大堂設有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乘客可以先買嘢同食嘢,跟住入閘坐車去香港國際機場。 ),全稱中環渡輪碼頭,位於香港香港島國際金融中心對開的海旁,一直沿海濱延伸至上環和金鐘,為香港島橫渡維多利亞港兩岸及來往香港多個離島的主要渡輪碼頭。 中環站 中環碼頭經數次整合,結合了中區政府碼頭、卜公碼頭、統一碼頭、大會堂碼頭、愛丁堡廣場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功能,使到中環大部份渡輪服務均集中在一處,香港海事博物館也位於中環碼頭東部。

  • 香港站位於香港中環商業中心區,區內設有不同的地標性建築物及公司總部,加上車站與國際金融中心融為一體,有一定的人流支持,而該站亦吸引愉景灣、大澳、長沙和東湧前往中環觀看電影和上班之人士。
  • 关于現時位於中環新填海地的港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列車站,请见「香港站」。
  • 啟用初期只開放1號同埋2號月台、位於遮打道車站大堂同埋畢打街走廊層,而車站底層設有停車側綫,由遮打道月台延伸至德輔道中,車站當時共深25米,長380米。
  • 此外,前地鐵公司亦在2002年逐漸增設中環站車站商店,商店由18間增至24間,以增加前地鐵公司的非車務收入及方便乘客購物,當中包括不設座位的小型飲食區。
  • 因此,當修正早期系統於1980年2月12日由尖沙咀伸延至中環時,有關車站的中文名稱命名為中環,而不是遮打。

自90年代中配合興建香港站而進行的擴建工程展開以來,中環站經常作出翻新,畢打街大堂的套色轉變為白色(與香港站一致),而下層遮打道大堂一部分亦換上了淺綠色的牆壁。 2021年2月20號傍晚6點幾,大堂去A-C出口靠左嘅扶手電梯,突然有一幅1米乘半米嘅石屎從天花剝落跌落嚟,之後發出刺鼻嘅氣味同好大煙,乘客四圍走同尖叫,事件中冇人受傷。 事後港鐵職員到場疏導乘客喺其他出口走,並用帆布遮住事發位置,而警員都到場調查,暫時未知冧天花嘅原因。

中環站: 車站周邊

〈中環皇后像廣塲新出入口正式啟用〉,載《地鐵通訊》第八十二期(香港:香港地下鐵路公司公關部,1985年9月)。 此外,該站亦設有兩部數碼服務站終端機,供港鐵會員辦理會務手續及列印禮品換領券。 兩部終端機分別設於前往香港站的通道中央,以及畢打街大堂L1層Mrs Fields對開。 ,使車站大堂成為了地下街,打破了地鐵自通車以來車站內只有恒生銀行、地利店(前稱香港電視服務站,現已併入7-Eleven)、美心西餅等的局面。 部分人會稱呼中環站畢打街大堂為環球站或環球地鐵站,例如港島專綫小巴55線的牌布及站牌曾長年顯示「環球地鐵站」或兩鐵合併後的「環球港鐵站」。 2019年3月18號凌晨,荃灣綫試緊新訊號系統嗰陣,兩架列車(A131/A218同A187/A112)喺中環站同金鐘站之間相撞,令到荃灣綫喺3月18同埋19號兩日要縮短去金鐘站,中環站嘅荃灣綫月台封閉。

中環站

由於現時乘搭機場快線的乘客,可以由1號月台原車返回機場,從而利用票務系統的漏洞逃票,當該工程完成後,屆時將會使用對面已預留的2號月台作落客之用,機場快線兩月台的相應路軌之間以牆壁完全分隔,有望打擊乘車不付錢的乘客。 作為中環第三期填海工程的一部分,香港站東面的將會建造四條長約500米的明挖回填隧道,連接香港站,稱為香港站延展掉車隧道。 港鐵於2007年7月在東湧線大堂放置全港首兩台自助客務機(英文:Self-service Point),協助乘客解決一般的票務問題,如遺失車票和車票或八達通卡未能出閘等問題。 此外,客務機更設有視像系統,可由該站的職員協助乘客解決問題。

中環站: 計劃行程

直至2001年的翻新,設有樓梯連接大堂上下層,加入咖啡店、快餐店和書店,打破地鐵系統的先例,成為車站購物街。 2016年6月7日下午3時許,中環站內一個供應冷氣的低壓電錶房跳電,同時亦有少量煙冒出,滅火保護系統隨即啟動後截斷電源,導致站內一部升降機、兩部扶手電梯、3/4號月台部分照明系統以及14間商店停電及沒有空調。 然而乘客仍能如常出入閘,而港鐵職員亦曾一度以手持電筒照明,直到當晚約9時10分才全面恢復電力運作。 中環站 2008年1月,港鐵公司再度翻新中環站,包括將大堂及港島綫3號月台沿用多年的地台更換為灰色地台,並且在部分位置更換假天花。

中環站

不過,由於立法會已於2011年中遷往位於金鐘站附近新立法會綜合大樓,因此有關出口應再無因抗爭集會而封閉之需要;但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日和平紀念日紀念儀式於J1出口對面的和平紀念碑舉行時,該出口仍會暫時封閉。 這兩個港島線月台都是在路的北面設立的側式月台,而3號月台則在4號月台之上。 如渣打銀行大廈、滙豐總行大廈、恆生銀行總行大廈、交易廣場、環球大廈、怡和大廈、萬宜大廈和新世界大廈等。 中環站 中環站2023 中環站荃灣綫及港島綫部分在通車前後曾分別有多個名稱,包括3個英文名稱:Chater(遮打)、Pedder(必打)及Central(中環)以及4個中文名稱:遮打、必打、中環、中環西,而現時已統一命名為「中環(Central)」。 皇后大道中9號 (9 Queen's Road Central) 座落於中環區皇后大道中 (Queen's Road Central)9號。 大廈的主要用途為商業用途,提供多元組合的商業空間基本樓層的樓面面積大概為13700英呎 (約1273 平方米)。

中環站: 設有駐站站長

所有,為《香港鐵路(運輸交匯處)附例》適用範圍,惟後者自啟用起一度長期丟空,照明系統亦被關上,與燈火通明的政府管理部份有天壤之別,至近年港鐵安排緊急接駁巴士用車在該處候命。 不論乘搭港鐵、巴士、的士、自駕或步行,您都可以輕鬆到達此香港商業及消閒之地標。 晚上10時30分左右,因有大批防暴警員衝進旺角站內,車站廣播呼籲所有乘客離開旺角站。 港島專綫小巴路線55,由進智公交旗下中環專線小巴有限公司(客運營業證編號8516C)營辦,來往瑪麗醫院(S座)及中環站(環球大廈),途經香港大學本部校園、西營盤及上環。

地鐵興建香港站行人隧道的同時,亦擴建及翻新畢打街大堂,工程於1998年落成。 除新增出入閘機,以應付自香港站而來的出入站人流外,大堂亦改以白色焗漆板粉飾,與香港站之裝潢相仿。 1970年該顧問公司發表了另一份報告書,名為《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當中提及於中環遮打道地底興建「遮打」(Chater)站,於中環必打街(後因意頭不佳而改稱畢打街)地底的興建「必打」(Pedder)站。 港島綫的3號月台(往柴灣方向)和4號月台(往堅尼地城方向)設於德輔道中地底,由環球大廈伸延至歷山大廈。 3、4號月台分別處於車站三層月台結構之頂層及底層,同採側式月台設計。 中環站大堂及港島綫月台主要以磚紅色為套色,而荃灣綫月台則以深咖啡色為套色。

中環站: 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在規劃初期,擬議終點站是地處荃灣站西面山谷的荃灣站,以便未來延伸至屯門,在《屯門新市鎮計劃》時被指造價太高,加上乘客量問題,計劃擱置。 中環站 大家樂集團是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中式連鎖餐飲集團,其多元化業務遍佈世界各地,包括快餐、機構飲食、特色餐廳、食品產製、分銷及海外的餐飲業務等,在全球擁有超過580個營運單位。 大家樂作中式快餐的市場領導者,會本著以客為本、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提升產品、環境及服務質素,集團逾14,000位員工承諾「為您做足100分」,全心全意為全港市民帶來更優質及超值的餐飲服務。

中環站: 中環餐廳

另一方面,由於機場快綫大堂係為旅客而設,因此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及機場快綫大堂非收費區設有公眾洗手間,而機場快綫月台嘅收費區內,更設有手提電話叉電器。 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主要為乘客預先辦領登機証同埋付運行李,唔使排機場登機櫃檯,不過要注意,乘客必須預繳車資先可以用呢個服務。 大堂設有航班顯示屏、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並且同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相連,乘客能夠睇到航班資訊,亦可以買嘢同食嘢。 此外,由於香港站是東湧線及機場快線的總站,又可步行至中環站的主要轉車站,而且車站周邊設有多種交通以供接駁,因此每日繁忙時間均有不少乘客利用此站,經西區海底隧道往返新界、大嶼山、東湧或機場。

中環站: 中環碼頭

由於修正早期系統當時是包括荃灣線的中環至旺角的路段,因此荃灣線在1982年5月10日通車時,中環站便成為荃灣線南端的尾站。 3號月台(港島線往柴灣方向)和4號月台(往上環方向)設於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界的地底,由環球大廈伸延至歷山大廈。 2019年10月4日,一名男子因響應支持反修例活動在中環站被發現跳閘後,卻在鄰近A出口的大堂位置連續掌摑一名港鐵職員臉部共8次,被控一項普通襲擊罪,最終該名男子被判入獄14天。

2016年6月7日:下午約三時,此站一個低壓電房的一個冷氣電掣,疑因電壓不暢順,突然跳掣及冒煙,滅火系統隨即啟動,並截斷電源,電力系統因而受干擾,站內部分範圍停電。 工程人員到場搶修四小時後,電力供應始陸續恢復,其後再過兩小時,即晚上九時許,電力供應方完全恢復正常。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中環站: 碼頭 - 香港海事博物館/富裕小輪(水上計程車)

另外,由於1983年3月動工嘅上環站至中環站嘅隧道工程要搬走受影響嘅消防處大樓及上環街市,因此中環站嘅港島綫月台同埋上環站遲過其他港島綫路段1年至開放,有關路段喺1986年5月23號啟用。 由於修正早期系統當時包括荃灣綫嘅中環到旺角嘅路段,所以荃灣綫喺1982年5月10號通車嗰陣時,中環站就成為荃灣綫南端嘅尾站。 乘客若果往返呢個站、葵芳站同埋荃灣站,去香港站搭東涌綫再經荔景站轉搭荃灣綫嘅時間會較直接喺本站搭荃灣綫快。 不過,東涌綫班次相對疏落,仲要轉車,直接搭荃灣綫可能比較便利。 另外,由於83年3月動工的上環站至中環站的隧道工程需要遷移受影響的消防處大樓及上環街市,因而中環站的港島線月台及上環站較其他港島線路段遲1年開放,有關路段於1986年5月23日啓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