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長洲山頂道2023詳盡懶人包!內含長洲山頂道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長洲山頂道

經南氹天后廟後,繼續沿山頂道、山頂道西,便會見到五行石及張保仔洞,至西灣天后廟後,你可以選擇坐街渡直回長洲碼頭,又或者沿海傍走回碼頭。 看完石刻便可以沿東灣經觀音灣走至小長城入口,沿路都是大路,指引清晰,不用怕迷路。 走到小長城入口,便會有指示牌和怪石的介紹,其中更會標示全部怪石的位置,有的位置明顯,有的則較為隱蔽,要看是否找齊,便看自己的選擇吧。 前往北眺亭的方法也相當簡單,下船後向碼頭左面走,沿北社海傍路直走,經冰廠路、長貴路後,再右轉長北路上山。

長洲山頂道

山頂道(英語:Peak Road)是香港山頂區的一條道路,為來往香港島爐峰峽至灣仔峽的必經之路。 山頂道雙線雙向行車,可以行走巴士、小巴及其他車輛。 長洲是海陸豐人的聚居地,截至2018年起約有八千名居民。 而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會有數千客人到長洲食一餐海陸豐美食,慶祝新年。 他們的傳統新年食品是菜茶又名七樣羹,有財源滾滾之意[46]。 長洲太平清醮源於長洲一段重要的事件,據聞清代乾隆年間,長洲發生嚴重瘟疫,後來居民得到玄天上帝指引,延僧設壇,超渡亡魂,並捧神像遊行,瘟疫才告平息。

長洲山頂道: 道路網絡

長洲沒有汽車、沒有公共汽车、出租車,要暢玩其中,除了靠兩條腿,您也可以試著騎上腳踏車,在這個小島上輕鬆馳騁。 建議到西堤道去,從碼頭出發,向西灣方向騎單車需要十分鐘左右。 一條平坦又寬闊的海濱長廊,沿途有海風、海景伴您漫遊其中。 而在西堤道的盡處,就是前往長洲另外兩個名勝張保仔洞及天后廟的必經之路。 傳統上長洲島民以捕魚為生,漁業曾經為當地主要經濟命脈[14][39]。 由於捕漁業興旺,當地造船業及漁業製造業亦曾隨之而興起。

長洲山頂道

對此水務署認為有需要盡快改善;2013年香港政府計劃投資逾2億5千4百萬港元以敷設海底食水管。 長洲山頂道2023 工程計劃於同年9月展開,於2015年9月竣工[15]。 港府1982年引入香港區議會後,長洲劃入十八區的離島區。 長洲鄉事委員會原有的部份權力亦轉移至區議會[10]。

長洲山頂道: 長洲山頂道物業附近醫院

根據政府於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長洲陸上人口則為24312人,是離島區人口最稠密的島。 英國接管後,原屬黃氏的土地業權繼續獲得港府承認,但島上其餘土地悉數列為皇室官地[6][8]。 港府在1907年設立理民府管轄新界及離島地區,為方便執行及落實地方事務、領導鄉民,以及與理民府建立溝通渠道,長洲島民又設立選舉,每兩年選出四位總理作為居民代表[6][7]。

  • 根據傳說,長洲西灣崖邊一個天然山洞乃當年張保仔躲避朝廷追捕的藏身之所,也是他收藏寶藏的秘密地點之一。
  • 儘管有不少人認為張保仔洞僅為後人穿鑿附會,惟該洞已經成為了長洲一處著名名勝,不少人在提起長洲歷史時,也會提起張保仔洞[7]。
  • 這個後人稱為張保仔洞的山洞,現今已毫無寶藏的痕跡。
  • 根據政府於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長洲居民依次以居住村屋、公共屋邨長貴邨和雅寧苑、傳統村屋及私人樓宇為主,另外還有艇戶等[29]。

一般而言在日間,長洲會有會景巡遊、醒獅、麒麟表演以及飄色巡遊;到午夜時份在玉虛宮外更有聲勢浩大的搶包山活動。 搶包山活動在1978年曾因包山意外倒塌,而被港府禁止,至2005年經官民交涉後,搶包山活動才以競賽形式重新恢復[17][44]。 政府在長洲也有不少社區改善工程,例如在西灣興建長洲西堤道,連接長洲灣及美經援村一帶;另外又在東灣建立風帆紀念碑,以及附近的小長城(芝麻坑家樂徑)[18][37]。 根據政府於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長洲居民依次以居住村屋、公共屋邨長貴邨和雅寧苑、傳統村屋及私人樓宇為主,另外還有艇戶等[29]。 為了安置艇戶,長洲最早於1960年興建圓桌第一村,後來又於1967年至1972年興建圓桌二、三村、信義第一、二村、美經援村第一、二及三村[7]。 長洲山頂道 先後在1984年及2001年,政府興建長貴邨和雅寧苑兩條公共屋邨,以安置島上居民[30][31]。

長洲山頂道: 山頂道

不過在1990年代末及2000年代初,當地的主要出租渡假屋東堤小築發生連串燒炭自殺事件,渡假屋及旅遊業務一度受到打擊。 事後當地的旅遊業慢慢轉型,令長洲成為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旅遊熱點[13]。 除出租渡假屋外,長洲在2000年代還引入新式的歐美式渡假旅館(B&B)[40];至於位於東灣的華威酒店則是當地唯一一所酒店,島上也有一些青年旅舍。 近年除傳統漁業和造船業外,長洲已發展成為著名旅遊點,島上旅遊業有相當的發展[6]。 主權移交初期,旅遊業一度因多宗度假屋住客自殺事件和2003年SARS疫情而受到打擊,但事後已經恢復[13]。 雅寧苑(英語:Nga Ning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出租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離島區長洲,是香港最南面的公共屋邨,於2001年入伙。

長洲山頂道

1983年6月17日,山頂道及甘道交界在暴雨下發生山泥傾瀉,沖塌了其中一段數十米長的道路,一輛駛經該處之的士滾下山坡,幸司機與兩名乘客均未受傷。 昔日的山頂道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舊山頂道,而現在的山頂道在當時屬於司徒拔道,於1923年通車。 1960年9月1日,原本連接中環及太平山頂的山頂道改名為舊山頂道;而連接灣仔峽和太平山頂的一段司徒拔道則改名為山頂道。

長洲山頂道: 香港大廈搜尋

一直沿山頂道主徑,先後經過新舊屋村及墳場,便會看見左方指示往五行石的路牌。 長洲南部擁有著名的景點張保仔洞,所以附近的道路都鋪設良好且指示清晰,上下坡幅不多,並且可隨時退路回市區,十分輕鬆。 南部環島可選擇順時或逆時針走法,本文則以順時針介紹。 由長洲碼頭出發,可經長洲醫院路或觀音灣路走至觀音灣後,沿海岸邊走上小長城,小長城其中一個特點是沿路有不少奇岩異石,如人頭石、花瓶石、叮噹石等,完全考你的眼力和想像。 離島區的長洲@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1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0,684人。

長洲山頂道

教育方面除1908年創校的長洲官立中學外,還包括長洲漁會公學(已在2009年停辦)、長洲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已在2022年停辦)和建道神學院等等。 長洲山頂道2023 但直到2002年,政府停售居屋;房屋署將雅寧苑所有單位劃一改為出租公屋用途,但沒有將樓宇名稱的尾綴「閣」重新命名為「樓」,所以雅寧苑是全港僅有以「苑」字命名而全部樓宇單位均為出租公屋的公共屋邨。 建道神學院(英文:Alliance Bible Seminary)係香港一間神學院,院址喺長洲山頂道22號。 小長城沿路也有不少樹蔭,所以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下行走也不會覺得特別辛苦。

長洲山頂道: 著名居民

而小長城命名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整條路都是使用石頭在建築,欄杆全都是石欄,遠看有點像萬里長城,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現時全港合共有9個石刻被列為法定古蹟,長洲石刻便是其中之一,它於1970年被發現,及後至至1982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至怺。 石刻上有兩組紋飾,每組均由數條曲線環繞着小凹槽構成,構圖相當特別。 路線:長洲碼頭→消防局→長貴路(大貴灣)→長北路→北眺亭 時間:1小時 注意:如打算拍攝夜景,請自備電筒,因部份路段並無街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建道搬到香港長洲,第二年復課。 1975年宣道會西差會將學院嘅領導責任移交宣道會香港區聯會接管。 「建道神學院市區校園」喺2005年成立,位於灣仔蘭杜街自置校址。 1999年係建道一百週年,學院特別為百年紀念製作專輯《一個世紀的祝福》。 長洲是香港人口密度最高的離島,亦是假日遊人的消閒熱點。 東堤小築、風化奇石和張保仔洞等都是長洲的遊覽勝地。

長洲山頂道: > 香港好去處搜尋

小長城第一組怪石位於海岸線附近,所以要不停下山。 長洲山頂道 花瓶石遠看又的確像花瓶,不過上面有人噴上「花瓶石」三字,不免略為掃興,兼有破壞自然風貌之嫌。 長洲島上的西堤道,是主要道路,分單車道和人行道,水泥路這邊是單車道,花磚路這邊是人行道。 路名也很有意思,在靠近西灣的堤岸叫西堤道,中學門口的路叫中學路,往東一路過去還有東堤道、體育館路、醫院路、警署道,當遊客看見路名牌子就能知道自己是在什麼位置了。

時間:3小時 注意:如想探索張保仔洞,請帶備電筒;花坪石石隙走道狹窄,若多人行走時,要非常小心。 張保仔是清代嘉慶年間的著名海盜,活躍於粵東一帶,後來獲朝廷招安[16]。 長洲山頂道 根據傳說,長洲西灣崖邊一個天然山洞乃當年張保仔躲避朝廷追捕的藏身之所,也是他收藏寶藏的秘密地點之一。 這個後人稱為張保仔洞的山洞,現今已毫無寶藏的痕跡。 由於洞身狹窄,僅可供一人通過,因此遊客須從洞一邊進入,再由另一邊離開。

長洲山頂道: 長洲山頂道

而要進入山洞,遊客亦須沿鐵梯而下,並要帶備電筒以供照明[17]。 儘管有不少人認為張保仔洞僅為後人穿鑿附會,惟該洞已經成為了長洲一處著名名勝,不少人在提起長洲歷史時,也會提起張保仔洞[7]。 現時長洲唯一供水來源,係由大嶼山銀鑛灣濾水廠以直徑5百毫米的海底水管輸送到長洲,萬一發生故障,長洲食水供應就會中斷。

相反長洲山多平地少,加上水源缺乏,當地一直難以發展農業[39]。 此外長洲傳統經濟活動還包括食品加工業,當中又以鹹魚和蝦膏最為普遍[39]。 香港開埠初期,長洲約有六百餘戶[6],至1898年英國租借時,陸上居住人口約為三千人,艇戶人口也有近五千人[8];至1930年代,長洲人口仍維持在七千人左右。 日本佔領香港前,曾一度有大量難民湧入長洲,使人口突破一萬[6]。 長洲人口雖然在日治時期有所回落,但香港重光以後,難民再度湧入,使人口再次超過一萬人[6]。 長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不斷上升,至1980年代後期時達至高峰的四萬人[7],此後人口回落,在1980年代後期跌至大約三萬人[18]。

長洲山頂道: 香港樓宇目錄

這些櫻花樹屬於山櫻,最初於1975年從台灣引入35棵,但土壤欠佳,現時所餘不多[22][23]。 長洲位於大嶼山及南丫島之間,面積約2.46平方公里[7],距離香港島西南部大約10公里[18]。 長洲山頂道2023 長洲東面有西博寮海峽與南丫島相隔開,而西面和北面亦隔着北長洲海峽,與大嶼山和喜靈洲相對望[18]。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長洲山頂道2023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長洲山頂道

西灣長年風平浪靜而成為天然避風塘,所以長洲碼頭亦設於西灣;至於東灣則長年因海浪帶來沉積物而形成著名的東灣泳灘[14]。 除東灣泳灘外,長洲其他主要沙灘則座落於西灣、觀音灣、大鬼灣和東灣仔等地,這些沙灘較細小、沙質較遜,位置比東灣偏僻[7]。 長洲西南的鯆魚灣和白鰽灣以及南部及東南部一帶海浪較大,亦以滿佈奇石聞名。 著名奇石有五行石、龍王石、鰻魚石、坦克石、花瓶石和人頭石等,故當地又名長洲趣石林[18]。 長洲(英語:Cheung Chau)是香港的島嶼,狀似啞鈴而別稱啞鈴島(英語:Dumbbell Island),[1][2]位於大嶼山東南,屬於連島沙洲,北望喜靈洲,西南方有石鼓洲,距離香港島西南約10公里。

長洲山頂道: 長洲山頂道25B號 25B Cheung Chau Peak Road

根據考古出土文物及在1970年代於長洲東南部發現的長洲石刻,可推斷至少在三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到達長洲[3][4]。 長洲山頂道2023 與香港其他地方的史前石刻一樣,長洲石刻可能與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5]。 路線:長洲碼頭→東灣海灘→觀音灣泳灘→小長城→南氹灣→天福亭→白鰽灣→五行石→張保仔洞→長洲海傍→長洲碼頭

1919年港府曾在長洲中部立界石15塊,劃出外籍人士專享的高尚住宅區域,但這些界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失去法律效力[7]。 1980年代,古物古蹟辦事處等曾派員尋找長洲界石,迄今只尋回其中10塊[9]。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時值鴉片戰爭,清廷在島上設置長洲汛,由大鵬協水師右營東涌守備派遣駐右哨頭司把總及外委各一名,率領45名守兵駐守當地[7]。 同治年間長洲商業興旺[8],粵海關於同治九年(1870年)設立關口徵取釐稅[7]。

長洲山頂道: 香港長洲長洲山頂道22號 地圖

長洲屬香港十八區的離島區,現時估算人口約為兩萬,是離島區人煙最稠密的島嶼。 長洲山頂道2023 長洲沒有陸上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尚算完善,除警署、消防局及醫院等基本設備外,亦設有學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礎建設。 1941年至1945年的日治時期,長洲隨香港全境落入日本手中。

長洲山頂道: 香港迪士尼樂園

為維持和平,日軍又以長洲維持會取代舊有選舉,作為長洲的地方管理組職[6]。 1945年香港重光後,港府旋即解散長洲維持會,地方事務則先後由居民協會及華商會所執行[6]。 然而長洲在戰後急速發展,原有的理民府附設機構已不能應付日益繁重的工作。

長洲山頂道: 人口

長洲居民自此以後為酬謝神恩,每年農曆四月都會舉辦太平清醮,並在今長洲玉虛宮外建醮慶祝[7][17]。 長洲社區設施齊全,現時有一所長洲市政大廈,設有街市等社區設施[32],另外島上還有郵政局[33]、一所建於1913年的警署[34],及於1934年啟用的長洲醫院(又稱聖約翰醫院)[35]。 長洲本來還有一所開辦於1906年的方便醫院,但已於1988年停用[7][36]。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金銀灣,桂濤花園,碧濤軒,天福花園,玫瑰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000,年齡中位數為 46.5歲。 長洲是香港著名旅遊景點,有不少觀光名勝,例如張保仔洞、長洲北帝廟和長洲石刻等;而渡輪碼頭沿岸一帶則海鮮食肆林立。 此外長洲每年均會舉辦太平清醮,是長洲最大型的傳統節目,每次均吸引大批人士慕名參觀。 隨着經濟轉型,自1970年代開始,旅遊業漸漸成為長洲的主要經濟支柱[14]。

截至2006年,長洲華人約佔總人口95.58%,其他亞裔人士及外籍人士佔總人口的不足百分之5[28]。 當地華人人口絕大多數說廣東話,並且來自本地(舊稱寶安縣)、東莞、四邑和惠陽及潮州四大地區。 自然生態方面,長洲南、北都有樹林,在那裏一帶有黃室弄蝶和角翅弄蝶等出沒[21]。 此外在長洲還可以見到香港市花洋紫荊,而長洲關公忠義亭附近更有十多棵櫻花樹,是全港最大規模的櫻花群。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