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東壩半日遊6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東壩半日遊

花山,其實就在萬宜水庫東壩旁邊,要從海路而進,才能看到它的壯觀。 這裡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六角形岩柱,直徑達 1.2 米,由水平線計起已高超過 100 米,足足有 40 層樓高! 而獨特之處是世界其他的六角形岩柱 主要是由深灰色的玄武岩形成,而香港則是較淺色的酸性火山岩。 步道全長達 1.4 公里,由壩頂行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遠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 萬宜水庫東壩位處西貢糧船灣,當中有一條萬宜地質步道,可以觀賞優美天然靚景,包括水庫同青山綠水,加上六角形岩柱天然地質奇觀,絕對適合拍拖兩個人輕鬆半日遊。
  • 另外,前年新增的木橋步道,拉近遊人與海蝕洞的距離,吸引力大增。
  • 不過,大家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由於步道全程無遮無擋及無補給,因此一定要做足防曬措施,以及準備充足糧水。
  • 花山,其實就在萬宜水庫東壩旁邊,要從海路而進,才能看到它的壯觀。
  • 很多山友會以東壩為行山旅程的起點或終點,東壩附近有浪茄、標尖角、西灣山、睇魚岩頂、破邊洲、白腊、花山等行山勝地。
  • 萬宜水庫地質步道全長4.3公里,不過可以視乎小朋友體力選擇不上花山的路線,縮短遊覽時間,依舊可欣賞萬宜水庫的美景。
  • 但從這斷層角礫帶中,可以推測西貢糧船灣在幾千萬年、甚至 1 億年前,曾經經歷過大型的地殼變動,相中可看到斷層兩側的岩石亦因受擠壓摩擦裂成碎塊。

不過,東壩的交通不太方便,如果由北潭涌沿馬路行入去,約需2至3小時。 東壩半日遊2023 想在周日假期前往萬宜水庫東壩行山的朋友,不用搭的士了,專線小巴9A由10月10日起,逢周日及公眾假期提供全日服務,由早上開到傍晚,方便山友出入。 東壩半日遊 東壩半日遊2023 新建嘅木橋步道全長約1.4公里,呢條步道比較平坦,容易步行,適合兩個人Hea住郊遊,仰望有石崖同岩柱,足足百尺高,連綿海岸,天然環境令人讚嘆。 以前唔少人冒險沿石邊而行,為求一睹海蝕洞,但現在有了這伸延出水面的木橋步道,就可以安全地近觀海蝕洞,若在這靜心細聽,更可聽到清脆而治癒的水滴聲。

東壩半日遊: 方法3. 的士

萬宜水庫地質步道全長4.3公里,不過可以視乎小朋友體力選擇不上花山的路線,縮短遊覽時間,依舊可欣賞萬宜水庫的美景。 以萬宜水庫紀念碑為起點,一路往海岸前走,最後以海蝕洞為終點。 萬宜東壩地質步道郊遊之旅有兩個選擇,一是認認真真行幾個鐘,沿途欣賞風光如畫的壯麗景色;二是輕輕鬆鬆坐的士直達萬宜東壩地質步道。 東壩半日遊2023 有心有力的你選擇一的話,可以由西貢市中心乘94號巴士(終點站是黃石碼頭),在北潭涌巴士站的下一個站下車,就是麥理浩徑的起點了。

海蝕洞由大浪侵蝕而成,但自 1978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如今小巴延長服務時間至上午,山友在紅日上午除了搭的士外,還可以到北潭涌等小巴,可以有多一項交通工具選擇。 「西貢1,2號專線小巴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來往北潭涌及萬宜水庫東壩的9A專線小巴加強服務。 小巴公司表示,由10月10日起,9A就會以新的服務時間行駛,包括接下來的重陽節。 這條路線由九龍水塘上,沿麥理浩徑向北走,途經石梨貝塘、金山及城門水塘,同時可眺望大帽山一帶的山嶺,到達終點可遊覽城門郊野公園。 路徑全長9公里,沿途上下坡幅較大,途中的金山郊野公園亦經常有猴子出現,行山者記得不要隨便餵飼牠們。

東壩半日遊: 周末約fd 南丫島$220 任玩 水上活動 + 西貢 浮潛 露營

在河流中上流建造的短距離人工高聳河堤作用主要功能並非防止水患,而是為了集結河水,把水匯集在堤,將河谷淹沒後形成水庫,現代的大壩主要有兩大類:土石壩和混凝土壩。 由北潭涌行入萬宜水庫東壩大概需時2.5小時,東壩位置偏遠,回程必須預留充足時間,約2至3hrs,否則最好都係坐的士返西貢,避免入夜回程。 東壩半日遊 位於粉嶺的鶴藪園,沿鶴藪道走,很快到達香港其中一個灌溉用水塘-鶴藪水塘,再往前走可遊覽沙羅洞。 東壩半日遊2023 經過有「萬理長城」之稱的華山,再上大嶺「祈雨碑」,了解清國道光年間,舊時香港農耕社會的信仰古蹟,同時可遠眺新圍/大嶺靶場。

  • 在壩頂也設有資訊站,若周末來露營或行山人士,也可選擇即場購買單程車票返回市區,不過座位有限,所以最好在出發前預先在網絡購票。
  • 據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7月以來,以其旅行平台上海區域「研學」產品為例,其關注度較上月上漲183%。
  • 一路沿著堤道前進,都可見船錨造型的巨型緹柱聳立於海岸邊,相當震撼。
  • 萬宜水庫作為儲水量最大的人工水庫,建於大海之上,因此耗費大量人力及資金方興建完成,因此第一站景點將會看見一個藍色的巨型船錨紀念碑,相當搶眼。
  • 報名:火山探知館網頁/前台

這是因為約在1億4000多萬年前,仍處於半塑性狀態的岩柱受到地震和區域性下沉影響,而扭曲成S形。 岩柱彎曲的地方最為脆弱,在地質作用下,岩柱沿此裂開,導致地下岩漿入侵,冷卻後就形成深灰色的侵入岩牆。 東壩半日遊 由於岩牆石後來形成,因此要比周圍的岩柱年輕約4000萬歲。

東壩半日遊: 世界十大已建、在建高壩

這S型的扭曲,估計是在 1.4 億年前,因岩石在破火山口內仍未凝固時,再受到地震或區域性下沉影響而扭曲。 細看S形的裂隙中,更發現啡色的火山岩中,看到深灰色的玄武岩。 欣賞完奇特的石壁,將視線轉向海岸線,便會收穫一個為自然的海蝕地貌──海蝕柱。

東壩半日遊

在海浪的沖擊侵蝕下,花山的邊緣被切割成兩個部分,形成一座被孤立的小島「破邊洲」。 若是從花山上往破邊洲觀看,會發現沿岸的石柱以近乎垂直的角度豎立海中,形狀猶如巨大的管風琴。 市民可於北潭涌乘坐於假日行駛的新界專線小巴 9A 號線往返北潭涌與萬宜水庫東壩之間(小巴公司會因為人數而加開班次)。 同樣在北果洲南端上,這裡有兩組不同方向的裂隙,令六角岩柱沿節理先從底層外端開始滑入海中,然後再是頂層的岩石,加上受到浪侵蝕及風化,而形成迴旋的形態。

東壩半日遊: 世界十大在建及規劃中高壩

不過,其實它主要是用來抵禦海岸的地基被潮水沖蝕的堤壩建築形式。 弱波石像工字石墩又像錨,當多個放埋一起就像巨大積木。 在壩頂也設有資訊站,若周末來露營或行山人士,也可選擇即場購買單程車票返回市區,不過座位有限,所以最好在出發前預先在網絡購票。 不過,大家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由於步道全程無遮無擋及無補給,因此一定要做足防曬措施,以及準備充足糧水。 市民如果擔心小巴班次或坐位較少,都可以選擇周末的穿梭巴士團直達東壩。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觀看,但不建議走入。 步道全長達 1.4 公里,由壩頂行到壩底,在壯觀山岩石壁下,發現人只有一粒微塵咁細。 岩石邊只設矮石壆,而沒有置大型欄杆,可以無損天然環境下近距離看岩石,但不建議走入。

東壩半日遊: 出發萬宜水庫東壩前 必到火山探知館

巨型岩壁面積廣,由於在 1.4 億年前火山口的物質在冷卻的過程產生裂隙,原理和池塘的泥乾裂近似,所以岩柱的形狀大多是六角形。 前年新增的木橋步道全長 1.4 公里,平坦易行,沿途亦設有解說牌及基本郊遊設施,適合各類型行山人士。 這條路線橫誇5個山,包括雞胸山、獅子山腰、九龍坳、筆架山、鷹巢山,最後以人稱「馬騮山」的金山作結。 路線全長約9.5公里,由沙田女童軍總會博康營地及水泉澳邨之間的路徑開始走,到達沙田坳再沿麥理浩徑前進,難度適中,老少咸宜。 上年年尾開通嘅屯赤隧道,接通屯門同赤鱲角,遲啲去機場就更快更方便。 最近,屯赤隧道嘅屯門入口處附近—浩和街就成為熱門打卡點,除咗係因為有一望無際嘅海,仲有大草坪上種植咗好多棕櫚樹,配合埋陽光,真係好有置身外國嘅感覺!

東壩那 1.4 公里長的地質步道,5月底開始正式新增了木橋步道,可說是吸引力大增! 往下走除可近觀到六角形的火山岩柱,更可以近觀海蝕洞。 現正值炎夏,建議乘坐下午的巴士導賞團進入,黃昏回程。

東壩半日遊: 不要錯過這些最新文章

混凝土壩可以細分為混凝土重力壩,混凝土拱壩,混凝土支墩壩等。 混凝土壩的主要特點是利用自身的重量來支撐水體壓力。 混凝土重力壩為減少壩內應力及便於壩體散熱,壩內一般會建結構縫,結構縫很寬的壩被稱為寬縫重力壩。 東壩防波堤可抵禦海浪,以免地基被潮水沖蝕,工字石墩似足錨一樣,放埋一齊好似好多舊大型積木砌成嘅城牆,Pattern的確係幾有趣。 喺東壩上仲可以眺望破邊洲,破邊洲就係一個切割小島。

顧名思義,海蝕洞便是經受海浪侵蝕形成的岩洞,以往海蝕洞都只可遠觀,但漁護署於2016年興建了一條長約50米的木橋,只要走到木橋盡頭,就能近距離一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少的士會在東壩的小涼亭等待顧客,不過也可提前與司機預約時間,避免假日人多等不到車。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就以海景湖色、億年岩柱聞名遐邇,吸引許多人前往朝聖。 這個暑假不妨就來一次親子郊遊活動,選擇適合親子共遊的萬宜水庫地質步道,欣賞大自然及人類如何打造出美麗風景。 此外,館內亦透過短片、模型、互動形式等介紹世界各地及香港的六角岩柱的形成過程、火山的基本知識及構造,還可看到不同地方的岩石特質。 萬宜水庫東壩的旁邊是花山,但就要從海路而進才可近距離接觸。

東壩半日遊: 西貢郊遊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在 1.4 億年前,曾經歷一次極度猛烈的火山爆發,正因為這一系列的火山活動,形成壯麗的六角岩柱群,只要沿步道往下走,就可以近距離賞岩,走到盡頭更可近觀海蝕洞。 另外,前年新增的木橋步道,拉近遊人與海蝕洞的距離,吸引力大增。 萬宜水庫東壩向來是郊遊熱點,也是麥理浩徑途經的地方。 很多山友會以東壩為行山旅程的起點或終點,東壩附近有浪茄、標尖角、西灣山、睇魚岩頂、破邊洲、白腊、花山等行山勝地。

東壩半日遊

市民可以以探知館作為整個旅程的起點,館內更會提供所有地質步道、路線的宣傳單張。 整條步道,沿路一共設有 12 塊資訊牌,當中包括水庫公程、岩石資料、地質解說、海蝕洞形成等,而那些資訊牌圖文並茂,市民即使自遊行亦可容易理解,不需導賞員都能夠長知識。 從北潭涌至東壩步行最少要 2.5 小時;乘的士前往亦難以電召車返回市中心。 9A 專線小巴則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時段,來往西貢北潭涌與萬宜水庫東壩,方便市民前往。

東壩半日遊: 東壩半日遊

穿梭巴士團每日來回共 8 班,可以接載旅客往返,亦設有導賞團,全程有專人向市民講解。 堤壩一般都建於狹窄的谷地,因為兩岸的山坡可以作為水庫的天然圍牆,而水壩的長度也可大大縮短。 興建之前,將被水淹沒的地帶的民居和古蹟需要被移到其他地方。 水壩是建築在溪流、河流和河口的屏障,用來防止洪水泛濫、生產水力發電、儲水作飲食或灌溉、工商業之用。

東壩半日遊

在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就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它與海蝕洞及海蝕柱的形成相同,同樣是受猛烈的風浪衝擊而成,只是侵蝕的程度不同。 這S形的扭曲,估計是在 1.4 億年前,因岩柱在破火山口內仍未完全固結時,再受到地震或區域性下沉影響而扭曲。 細看S形的裂隙,更發現啡色的酸性火山岩中,看到深灰色的玄武岩。 在壩頂也設有資訊站,若周末來露營或行山人士,也可選擇即場購買單程車票返回市區。

東壩半日遊: 西貢東壩前往方法

在這小小的天地記錄一切的足跡,國內外遊玩心得、美食分享,以及最愛的音樂紀錄。 東壩半日遊2023 而在大陸暑期旅遊市場中,今年「研學遊深度遊」成為旅客的選擇大熱門。 據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表示,7月以來,以其旅行平台上海區域「研學」產品為例,其關注度較上月上漲183%。

東壩半日遊

這海蝕洞其實是由大浪侵蝕而成,但自 1978 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但從這斷層角礫帶中,可以推測西貢糧船灣在幾千萬年、甚至 1 億年前,曾經經歷過大型的地殼變動,相中可看到斷層兩側的岩石亦因受擠壓摩擦裂成碎塊。 以前唔少人冒險沿石邊而行,為求一睹海蝕洞,但現在有了這伸延出水面的木橋步道,就可以安全地近觀海蝕洞,若在這靜心細聽,更可聽到清脆而治愈的水滴聲。 這海蝕洞其實是由大浪浸蝕而成,但自1978 年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侵蝕,與昔日的形態相若。 東壩首位的六角形岩柱幾乎都是垂直形狀,但有一處的岩柱卻呈現扭曲的S形。

東壩半日遊: 香港十八區景點

由麥理浩徑起點上斜行一段路,就會到達萬宜坳(有個涼亭),向右邊沿萬宜路行,你的左邊就看到萬宜水庫了。 先到達西霸,中途會遇到創興水上活動中心,繼續沿萬宜路行,沿風光明媚。 想買周末巴士票或報名參加地質公園導賞團,市民除了可透過網上預訂外,亦可到西貢市巴士站旁邊的西貢火山探知館,即時買票及報團。

東壩半日遊

從新娘潭路降下凹出發,途經亞媽笏、分水凹,再沿古道往下走,經雞谷樹下到鹿頸終結。 全程約7公里,上半段路先上坡後下坡,下半程以下坡為主。 由灣仔峽起步,走過中峽道到達港島徑,經金督園往畢拉山道,途經黃泥涌水塘。 黃泥涌水塘於1899年建成,水塘的水霸、水掣房等,都被列為法定古蹟,非常值得欣賞。

東壩半日遊: 旅遊必備

需留意的是受到疫情影響,導賞團仍無法開放,但依舊開放遊客參觀,惟需要採取分流進館參觀,每20分鐘一節,每節最多20人。 欲知詳情可致電詢問,或敬請留意火山探知館的官方消息。 這S形的扭曲,估計是 1.4 億年前,岩柱在破火山口內仍未完全固結時,再受到地震或區域性下沉影響而扭曲。 東壩半日遊2023 只要細看S形的裂隙,便會發現啡色的酸性火山岩中有著深灰色的玄武岩。 從壩上市民除了可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洋,還可以遠觀到破邊洲。 破邊洲因看起來像被切割出來的小島而命名,與旁邊的花山只有一水之隔。

東壩半日遊: > 香港好去處搜尋

一路沿著堤道前進,都可見船錨造型的巨型緹柱聳立於海岸邊,相當震撼。 這條防波提由7000多個錨形石組成,為保護海岸免受海浪侵蝕作出重大貢獻。 奇特的防波提對小朋友來說也許就像大型積木,不過家長需要看護好幼童,避免他們擅自攀爬上防波提,造成意外發生。 乘坐從西貢市中心開出的94號巴士或鑽石山港鐵站的96R巴士,在「上窰」巴士站下車,接著沿大網仔路前行至岔路口,靠右沿西貢萬宜路繼續步行約9公里可抵達東壩。 東壩半日遊2023 糧船灣對出的橫洲,可以看到海蝕拱,它又被稱為橫洲角洞。 不少人都會到萬宜水庫東壩的防波堤打卡,其形狀是一大特色。

東壩半日遊: 服務

萬宜水庫為行山及郊遊的熱門地點,位處郊野公園內,私家車未經允許不可入內,因此乘搭巴士及的士是較為理想的方式。 另外,郊遊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去。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萬宜水庫東壩的防波堤亦是一大特色,主要昆是抵禦海岸的地基被潮水沖蝕的堤壩建築形式。 從壩上除可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洋,還可以遠觀到破邊洲,顧名思義就是像被切割出來的小島,與旁邊的花山只有一水之隔。 在戰爭時,若水壩受破壞後,會對人口及環境造成大幅衝擊,因此水壩視為「具有危險力量的設施」。 因此在國際人道法中規定,若攻擊水壩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時,禁止將水壩當作攻擊目標。 為了便於識別,會依照國際人道法的規定,在水壩上放上有三個橘色圓圈的保護標誌(英語:protective sign)。 若水壩的結構破壞或是顯著受損,壩潰一般會演變成災難。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