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樓首期2023懶人包!內含樓首期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有條件當然選擇即供好,但部分人或因舊物業套現需時,或其他財務安排因素,而需選用建築期付款。 舉例,買家A個人入息不夠供款,需要擔保人協助,但擔保人要於半年後才能加名,這種情況下,買家A便需要選用建築期付款。 新業主在承造按揭時,銀行都會要求業主購買「火險」,火險實際上是保障大廈的結構問題,例如颱風引致的門窗爆裂、外牆剝落等等。 家居保險則視乎個別條款,可以涵蓋水管漏水,導致屋內物品及傢俬損毀等情況,為新業主提供更多保障。

樓首期

符合綠表資格的香港市民除了可以購買居屋,還可以購買新興建的公屋,也就是俗稱「綠置居」。 如同居屋,綠置居的買家有香港政府做擔保人,所以可以不用做壓力測試,最高按揭成數為100%。 買家不用準備首期費用,只需繳付一些手續費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物業。

樓首期: 香港申請內地樓按揭文件:要購房證明

「供款與入息比率」(DSR、Debt Servicing Ratio)是一種審核水平,規定按揭申請人的供款,不可高於入息的某一上限。 例如,首置按揭人申請的供款,不可以佔有入息的一半。 例如,每月供款為$15,000,申請人的入息必須高於$30,000。 2019年的新制下,壓力測試的方式與過往情況下無異,同樣需要在既有利率上「加三厘」,而在假設入息下,供款不可高於入息的60%。 樓首期2023 所謂「3辣招」就係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雙倍印花稅。

但發展商為了賣得更高價錢、謀取更多利潤,於是在新興建的納米樓盤內加入奢華元素,例如私人會所、停車位以及豪華裝潢作為招徠,滿足對品味生活有要求的港人。 納米樓沒讓本港樓價降溫之餘,反到促成新一波的炒賣熱潮。 當年納米樓項目的平均呎價雖索價 $20,000 至 $25,000,相比當時的市價算高水平,但單位總售價大約落在 400 至 500 萬不等,比市面上的大單位為低。 以售價 400 萬元、單位實用面積 200 呎的納米樓,其首期都在不少準業主的承擔範圍內。

樓首期: 申請內地物業按揭注意5:需符收入屬供款一倍以上

這樣亦等於自我保障,萬一如因業權出現爭拗,亦可聲明自己早已查冊,而非疏忽所致。 目前政府規定,每個首次發售的樓盤,發售前必須於官網及售樓處提供價單。 價單當中會詳細載有樓盤的面積、價錢、呎價、結構資訊、發展商提供的各種優惠、發展商按揭細節等內容。 如果按揭成數及壓力測試情況有別,因應所需要的首期也自然有別。 置業人士必先了解自身狀況及壓測制度,並確保自己備妥充足首期。 要計算買樓首期,首先要「反求諸己」,知道自己置業人士身份以及可承造的按揭成數。

不過某些小型銀行是願意接受中國內地的物業租金,不過需要提交房產證、租約、租金過數紀錄等等。 Judy打算買入沙田第一城實用面積304呎的單位,業主叫價約為540萬。 該屋苑樓齡約為36年,由於樓齡在45年以下,根據銀行「75減」計算,一般按揭最長還款期能長達30年。 近年大灣區是港人置業的熱門地方之一,如果揀到心頭好,又需要承做按揭,現時可選擇在內地銀行或本港銀行申請按揭。 部分本港銀行為大灣區物業提供按揭服務,對港人來說無疑較為方便。

樓首期: 按揭工具及資源

每日全球經濟受到不同環境因素影響,香港樓市依然穩固。 有見及此,今日 ROOTS 上會 帶大家直擊比較 2023最優惠按揭利率及按揭回贈! 樓首期 以後各位就唔再需要打電話問銀行,憑下列圖表便可得知如何獲得至平至抵至著數的按揭優惠。 除了定時定候提供最新的樓市、按揭相關資訊之外,作為數碼港成員機構的ROOTS上會致力透過創新科技為香港每一位解決按揭煩惱。

  • 在生活如此艱難的香港,相信大家買樓時,普遍都希望用最少的首期上車,再攤長慢慢供。
  • 選擇簽署臨約的日子是勝負關鍵,將決定一旦對方撻訂時,對自身現金流的影響。
  • 沒錯,首期的數目是比較大的,不過依然還有除了首期以外的開銷也是需要準備。
  • 以一個月入約45,000元的90後見習律師,窮盡所有積蓄80萬也未能上車。
  • 換言之,現時已經承造高成數按揭的物業是不可以放租的。
  • 到售樓廠揀好樓後,買家只須簽署發展商提供的合約文件,任何第三方提供的文件,包括銀行職員、代理等提供的按揭委託文件,除非你決定選用他們的服務,否則請勿簽署。

銀行因為物業變成負資產而立即Call Loan的個案其實少之又少,更加不會無緣無故突然Call Loan,因為突然要求業主提早償還貸款,有機... 另一方面,買家會在成交期間辦理按揭手續,批核最快也要兩星期。 但這只屬於順利的個案,很多時大家都會有文件不齊的情況,需要補交文件。 如果遇上像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很多銀行職員都在家工作,批核時間會更加長。

樓首期: 按揭優惠

納米樓並非憑空出現,一切可追溯至 2010 年時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布的「限呎地」政策,目的為增加香港市場的中小型房屋單位供應量,並以價格相宜的單位協助夾心階層置業,以紓緩香港房屋不足。 在納米樓的幫助下,政府一方面可以逐漸紓緩房屋需求,另一方面發展商可將原本五百至六百餘呎單位的空間分割成二至三個單位發售,賺取更多利潤,因此當年政府及地產發展商都對納米樓前景抱持樂觀態度。 在內地完成住房抵押登記手續後,款項將匯至內地賬戶,然後前往內地分行辦理貸出手續。 王保衡表示,一般獨立屋業權屬於永久業權,一般分層住宅屬於租賃業權。

假如你作為申請人係申請按揭時冇其他按揭物業或擔保,你個貸款額最多係你供款與入息比率嘅5成,即係話你揾3萬一個月的話,你個按揭每月供款額唔可以超過$15000(人工5成)。 買樓律師費是沒有標準,不過以中小型住宅而言,大約 $6,000 – $10,000 元的律師費,已包括協助買賣合約的簽定、查閱樓契及按揭契、代繳印花稅、及簽署轉讓契約等文件。 而費用會視乎樓盤價格、及成交複雜度上調,例如在業權或地權不清的情況下,律師費較高。 一般而言,新樓盤的發展商已指派指定律師行負責,代表買賣雙方,而二手市場,則由買賣雙方各自委託代表律師。 於目前壓力測試下,沒有其他按揭的申請人,若購買1000萬元物業自住,借取8成按揭,供款期30年,每月需要最少76,800元入息,才能通過壓力測試。 讀者可能會在想,如果不如實申報首期來源是由借貸所得,銀行又如何發現呢?

樓首期: 成交期 – 居所真空期

並且,融資的每月還款會計算入壓力測試中,增加了再做其他按揭的最低入息要求。 申請人必須要於合約之成交日內辦理按揭申請及通知發展商,並提供相關憑據,最後之按揭過數日及首一期供款日將根據銀行正式批核作準。 中原地產大灣區項目策劃及銷售總監羅漢民補充說,支付首期必須由購買物業的人士支付,不可由其他人代付,否則會影響按揭。

樓首期

若只想敘造 6 成按揭,儲夠首期的目標,馬上離得很遠。 以一些開價較平的納米新盤為例,部分定價低至 $550 萬,假使買家借得足 9 成按揭,首期金額約 $55 萬。 相信這個金額,對工作已有一段日子的打工仔而言,並非天文數字。

樓首期: 代理佣金

這些費用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所以絕對不可以忽略,不然到時就真的一場歡喜,一場空。 不少港人每年都嘗試以白表資格抽居屋,希望抽得成,就不用捱買貴私樓。 居屋除了售價比私樓平近一半,按揭安排方面亦較寬鬆,要儲夠首期上車就簡單得多。 然而,近年新界區新盤已少見定價 樓首期2023 $500 萬的入場單位,如果想買港島九龍的屋苑盤,首期預算便要以倍數上調。

樓首期

布少明指出,隨著新盤大軍由2月起正式投入「戰場」,將進一步帶動樓市氣氛,刺激價量繼續齊升,料首季香港樓價升幅可達5%,升幅創近4年新高。 預期首季一二手交投大幅上升,一手成交可達重返4,200宗水平,按季大幅反彈約3.9倍;期內二手成交則有望達1.4萬宗,按季亦大升約68%。 該盤正門對出設有巴士站,第2B期住戶入伙後,可獲發展商送贈特別優惠,可以半價購買九巴月票兩張。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助理總監(策略規劃)梁領彥表示,適逢全面通關,住戶可乘搭龍運巴士A34或NA33通往屯赤隧道轉車站及香港國際機場,方便機組人員或經常往外地工作的人士。

樓首期: 香港樓市走勢2023|新盤群出帶動、首季繼續「價量齊升」

與此同時,首期來源在申請銀行按揭批核環節裡面是另一項重要因素。 各位在儲錢買樓的時候必定要規劃清楚,避免埋門一腳被銀行攔截要面臨撻訂風險。 ROOTS上會今文就會講解一下買樓首期及首期來源個中細節,協助各位打好買樓基礎。 1售樓需要裝潢的部分都不是太多,主要還是花在都買心儀的家具和家電。 至於樓齡較高的2手樓就可能需要花比較多的裝潢費用。

  • 每年的差餉及地租都由政府決定,徵收率分別為應課差餉租值的5%及3%。
  • 現時將軍澳區有不少半新盤能提供700呎以上的兩房以上單位,加上屋苑配套齊備,深受家庭歡迎。
  • 現時銀行最多只可以造六成按揭,首置人士如採用高成數按揭,必需向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申請按揭保險。
  • 在 2022 年新按保 (即財爺Plan)下,置業人士買 $1000 萬或以上的樓,可借更多按揭成數,但須繳交更高保費,視乎按揭成數及年期,按揭保費介乎貸款額 1.32% 至 5% 不等。
  • 在這情況下,最終很大機會因還款能力不足而不獲批出按揭。
  • 二手物業佣金通常為樓價的1%,由買賣雙方協議支付;一手新樓盤一般會高於1%,不過會由發展商單方面負責,買家毋須支付。

AASTOCKS.com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指,是次為「北都歡騰價」,香港全面通關後,經濟開始復甦,一、二手樓市活躍,反映市場看好樓市表現,對樓市有信心。 報道提到,該樓盤單位面積介乎78至115平方米,售價介乎283萬至485萬元,每平方米售3.6萬至4.2萬元,平均每平方米3.94萬元,「在深圳屬於妥妥的剛需盤」,但銷情並不樂觀。

樓首期: 購買新樓 步驟二 – 參觀示範單位

集團會繼續積極物色收購合併,包括相關的生活服務公司,並注重與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及有否相關性。 樓首期2023 他稱,豐盛生活服務目前手持現金7億港元,淨持現金3億港元,備用額度約17億港元,有足夠財務資源,應付購併及派息所需。 樓首期2023 李國邦稱,集團會維持股息派發率在40%,由2015年上市至今,所派發股息已相當於招股價80%,股息率約為8-9厘。 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陳祖偉續指,豐盛目前整體手上的未完成合約達127億港元紀錄新高,在過去6個月增長約20%。 在過去半年新簽及續簽合約亦高達48億港元,比上年增加約50%,手上未完成合約,約相當於未來2年的營業額。 【放寬按揭】上車換樓10大常見問題 樓首期 近日施政報告宣佈放寬按揭保險的規定,為中產人士提供更多置業機會。

樓首期: 投資優惠

可能是首次置業的關係,事前並沒有做足功課,萬一衝動簽訂了臨約,短期內仍未準備足夠的印花稅,很大機會出現「撻訂」情況。 1200萬以上至1920萬自住物業,若按揭不超過6成,可用40/50供款與入息比率計算壓測;如借超過6成按揭,則須用35/45的供款與入息比率。 800萬以上至1200萬自住物業,若按揭不超過6成,可用40/50供款與入息比率計算壓測;如借超過6成按揭,則須用35/45的供款與入息比率。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香港樓價一直攀升,部分較大戶型的單位的樓價動輒逾千萬元,換樓客需要儲備更多首期才可「細屋搬大屋」。

樓首期: 三 – 入息是否足符合「供款入息比例」

香港人出名繁忙又心急,「做業主」更加要夠準夠貼夠快「搜」。 早前驚傳青衣大型屋苑「灝景灣」管理公司收錯管理費足足20年,《胡‧說樓市》編輯部花了時間研究過往案例,始發現相關情況隨時發生於你跟我的屋苑之中。 如果真的不能負擔新盤供款,或可先選擇把單位放租,儘量幫補供樓負擔,待三年額外印花稅期鬆綁再出售,可減少損失。 另外,屋苑剛入伙時,同屋苑或有大量因裝修而出現的短租需求,也不妨考慮將單位放短租,維持轉售的彈性。 買樓是人生重大投資之一,所以不要三心兩意,到最後隨時得不償失。 如果簽訂臨約後反悔,買家將被視為撻訂,損失樓價5%;如果簽訂正約後反悔,除損失大訂 (樓價10%) 外,發展商亦可追討重售的損失,在大升市時當然沒有大影響,但當樓價調整時便損失慘重。

樓首期: More in 按揭指南:

對於需要賣樓資金,以支付新購物業尾數的換樓客來說,最理想是完成出售單位的所有手續及收到尾數後,才簽臨約購入新物業。 然而,一賣一買簽臨約的日子,相隔最少一個多月,若擔心期間樓價升勢太急,不少人會考慮在賣樓成交日前偷少許時間。 樓首期 一賣(600萬元住宅)、一買(1000萬元住宅)的換樓計劃,即使資金充足,對於現金流方面仍要好好安排。

樓首期: 壓力測試全攻略

選用發展商的指定律師是方便的選擇,而且該律師樓可能會更緊貼該盤的消息,曾有谷友向我們反映,選用發展商指定律師樓,收樓日期通常較第三方律師早。 我們今次主要拆解新盤樓花的公開銷售程序,但其實發展商亦可透過招標出售旗下新盤。 所謂招標,指的是買家在招標期內個別入標,發展商從中選擇條件最佳者出售,亦即價高者得,由於過程不透明,曾出現低層單位作價較高層貴,且曾有發展商把招標時間縮得極短,務求令準買家心急出價,故消費者要小心。 如果你隻身前往示範單位,肯定會遇到大量代理蜂擁推銷,部分更以回贈高額佣金(俗稱「回佣」)作為招徠。 不過將心比己,佣金是代理賴以為生的收入來源,回贈得愈多,代理收入愈少,所提供的服務也相對愈少,服務與收入肯定成正比。

樓首期: 以下我會分開5個部份講解買樓首期計算:

環聯並未檢查或驗證第三方網站的內容,也並非贊同及不會承擔此類網站的內容及其使用的責任。 如您對此免責聲明有任何疑問,請聯繫我們的法律部門。 大家還要留意金管局的收入與入息比率規定,每月供樓開支最多只可佔貸款人每月收入的五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