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赤柱行山犀牛石2023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赤柱行山犀牛石

不少人會爬到犀牛石頂上來個震撼的打卡,然而站在一旁拍照效果也很一流哦! 始終風化石不知會否突然變得脆弱斷裂,其次攀爬時不慎失足,便會壤成意外。 獅子坑為赤柱古道的終點,沿赤柱廣場方向離開,可於廣場內用廁或用膳補給,但如小編一樣未有餓意的話可在赤柱村道的巴士總站乘14號巴士到一下個景點「犀牛石」。

新巴14號由嘉亨灣開出,至赤柱炮台總站(請注意,有些班次以赤柱廣場為總站,但會經赤柱炮台)。 這個巴士總站極之荒蕪,沒有廁所或者任何補給,所以大家出發前要在西灣河買齊飲品及食物。 筆者依稀記得80年代幾歲的年幼時間,父母帶着一家在赤柱村上了一輛中巴14號,前往赤柱炮台方向,車型是Guy Arab LX佳牌阿歷山大車身型號。 當巴士去到赤柱軍營閘口,所有乘客均要落車,只有巴士才准許進入軍營調頭。 筆者記得當時一家人均不知什麼回事,有數名英軍持械登上巴士,英軍用英文告訴我們這裡是軍事禁區,市民不得進入,需要在閘口落車,或搭回頭巴士返回市區。 犀牛石海拔約90多米高,位於赤柱半島的斜炮頂(海拔177米)上。

赤柱行山犀牛石: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半島盡頭是狗髀洲,遠望似是與鶴咀相連,但其實是小島。 望往右方的大海,海上有宋崗、螺洲及蒲台島等島嶼。 赤柱行山犀牛石2023 赤柱行山犀牛石2023 犀牛石從山坡突出,其下是天然的遮蔽處,是休息的好地方。 在犀牛石下,海風迎面吹拂,享受片刻的陰涼,觀賞大潭灣的美景。 從左邊看起,遠處是柏架山,其下是紅山半島的豪宅,接上大潭灣的海岸線至赤柱監獄。

  • 美利樓 (Murray House) 擁有過百年歷史,於1844年建造,以香港極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之一。
  • 擁有兩座命為「老虎坑」及「獅子坑」超過百年歷史的石拱橋遺址,是繼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不久後的第二個重大發現。
  • 沿解放赤柱軍營閘口旁的斜坡梯級上到標高處,再向樹林有絲帶的方向轉入便會去到開揚的位置。
  • 香港著名的沙灘,同時是臨海豪宅林立的高尚住宅區。
  • 經一輪打卡後,我們原路返斜炮頂,走向香港電台發射站旁的一條小路。
  • 週末或者假期想遠離市區、人口密集的地方,淺水灣和赤柱是個熱門推介,時間緊湊的話簡單來個淺水灣一日遊或赤柱一日遊。
  • 通過狹窄的林中小路,出林後景色豁然開朗,俯瞰大潭灣景色,遠眺鶴咀半島。

幸好不用行太久,約15分鐘後便到達斜炮頂的三角網測站(標高柱)。 犀牛石石如其名,唯妙唯肖,是香港最神似的風化石之一。 犀牛石位處赤柱斜炮頂,要到達犀牛石路程其實甚短,來回一轉只需1.5公里。 難度方面,犀牛石路線雖短,但前往犀牛石的道路略為難行,沿路長草叢生,且不時需手腳並用攀爬,路線亦不算十分明顥,需要依靠絲帶引路及一定方向感。

赤柱行山犀牛石: 淺水灣-外國風情沙灘

行山當日,記者亦曾經直行探路,無論是落斜還是走進石堆,也找不到前路,與另外兩班行山客一齊在這個位置茫無頭緒。 原來正確的路並非直去,而是行到小平台後轉右,續走入林中小路,路口亦有絲帶引路。 卜公碼頭的港灣內隨意停靠的小艇,據說當年所有造訪香港的貴賓,像清朝醇親王、孫中山先生、英國亞打王子、愛德華王子、港督彌敦、盧押、梅利等,都是在卜公碼頭登陸。 週末或者假期想遠離市區、人口密集的地方,淺水灣和赤柱是個熱門推介,時間緊湊的話簡單來個淺水灣一日遊或赤柱一日遊。 小編屬慢活之人,不喜歡「趕頭趕命」,如果你也有同感,就跟著小編來一個慢活週末,到淺水灣一日遊,又或赤柱一日遊,甚至可2個地方也一起探訪,來一個2日1夜的行程。

赤柱行山犀牛石

在石屎路與時間競賽的同時,不妨留步欣賞赤柱正、後灘的風光;觀賞修築後的美利樓,感謝望海觀音百年來守護這漁村海港。 赤柱行山犀牛石 在這裏用餐一定要坐露台座位,景色一流,食物質素對得起價錢,挺不錯的一間餐廳。 食物方面素質可以,但小編覺得大致上都差不多,沒有說得上很出色的,所以要享受美景、過一個優哉游哉的下午也可以在這裏用餐。 位於赤柱廣場4樓平台的Waffleman,出名招牌窩夫,設有露天座位,大家可以一邊欣賞觀景台的景色,一邊品嚐甜點。 舂坎角位於港島最南端,三面環海的半島地形,有利於當時殖民政府設置軍事炮台,加強香港島的防衛,以及在二戰時期,阻止日軍由南海水路登岸。

赤柱行山犀牛石: 赤柱 犀牛石之旅,香港奇巖怪石-旅游-高清完整正版視 …

途中,會遇上兩三個大石堆,不用入石堆之中,沿旁邊窄路落斜。 石堆旁的路有點崎嶇,可能需要手腳並用,或從石間狹縫經過,或要爬上大石跨過。 有行山人士會在大石堆中休息,因為由斜炮頂到犀牛石沿路都沒有樹蔭,全程暴曬,中途就只有大石下可以遮蔭。 位於赤柱灣東側的八間屋建於1930年代中期,由於殖民政府為了興建軍營徵收黃麻角,便於赤柱灣切八間相連房屋,安置受影響的百戶家庭。 赤柱八間屋相連,臨海而建,客家特色的小屋,擁有紅磚灰頂綠門,10分特別。

赤柱行山犀牛石

而當時老闆因風水問題,把「藍屋」改髹成「黃屋」,依然不減這地標的受歡迎度。 然而最特別之處,赤柱糅合了古今中外的特色,非但有不少古蹟文物,還發揮了海邊小鎮異國風情的特色,配合陽光與海灘的度假勝地,很適合想到這裏放鬆身心的人。 歡迎以  Payme 赤柱行山犀牛石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溫馨提示:量力而為,遇崎嶇山路不應勉強前行,拍照前應觀察四周環境,確定位置安全才留影,勿為靚景而冒險。

赤柱行山犀牛石: 碎石路落斜 屈膝側行低重心

拍照後又開始穿越小叢林,沿樓梯落到山腳,再穿過一個小公園,落到海邊,此處風景十分美麗, 赤柱行山犀牛石 大石滿佈,巨浪滔滔,靠左手邊仲有港島版張保仔洞在峭壁下, 要爬落去的確要一些膽量和技術。 犀牛石約海拔100米,所以要行山路登70米左右,回去斜炮頂山頂。 回程較大挑戰的是,通過石堆旁的窄路,有位置要爬一爬,或者考驗你的身形,太肥就過不到了。

赤柱市集售賣本土特色產品,例如皮革、古董玩物、畫作、工藝品、衣物布料,還有具香港特色的伴手禮。 這裏不像旺角街頭般充斥叫囂,更添一份恬靜寫意,貨品琳琅滿目,任君選擇,在這裏到處閒逛,發掘本土特色。 卜公碼頭的上蓋是香港第一座採用低碳鋼鐵結構,而桁架至今已有過百年歷史,2020年時被傳媒揭發鐵鏽剝落,十分危險,現今仍在進行維修工程。 小編記得小時候經常到這裏的海事博物館,但原來早已在2012年遷移,2013年在新址中環8號碼頭重開。 美利樓 (Murray House) 擁有過百年歷史,於1844年建造,以香港極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之一。

赤柱行山犀牛石: 香港赤柱東方酒店(Stanley Oriental Hotel)

至於犀牛石後的背景是赤柱監獄,行山人士可以俯瞰監獄操場,見到囚犯在場中散步踢波。 起步點海拔約100米高,而斜炮頂只是高177米,所以上山路程不長。 初段的山路沿鐵絲網而上,有樓級及斜路,但日久失修,路有點爛,亦多雜草。 這段路上得有點急,幸好樹蔭蔽天,感覺陰涼,不算辛苦,之後山路斜度緩和,徐徐登頂。

  • 遊人可由赤柱軍營閘門側的小徑上攀,或由近富豪海灣的崎嶇的山徑攀登至斜炮頂。
  • 起步點海拔約100米高,而斜炮頂只是高177米,所以上山路程不長。
  • 沿沙石路落斜,這段路有點滑,就算穿行山鞋,都要步步為營。
  • 查實赤柱炮台位置是在軍營入面,但市民無緣進入禁區參觀。
  • 在石屎路與時間競賽的同時,不妨留步欣賞赤柱正、後灘的風光;觀賞修築後的美利樓,感謝望海觀音百年來守護這漁村海港。
  • 這個巴士總站極之荒蕪,沒有廁所或者任何補給,所以大家出發前要在西灣河買齊飲品及食物。

為馬坑山徑的其中一部分,鄰近赤柱廣場、懲教署體育會會所,快閃的話30mins便能完成。 擁有兩座命為「老虎坑」及「獅子坑」超過百年歷史的石拱橋遺址,是繼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不久後的第二個重大發現。 注意事項:於紫崗橋往西行,便可經南灣道可出淺水灣道;往東行,可下達大潭篤水塘。 經過紫崗橋後,有一條小徑為紫羅蘭山徑,向左轉前往黃泥涌水塘。

赤柱行山犀牛石: 香港旅遊優惠

小牛牛一直在找尋,遇上山友打招呼外,還有互相問及有没有新發現呢! 經過標高柱向犀牛石進發,穿過一大段叢林之後,先找到小豬背影和海狗石,之後再找到犀牛石, 小牛牛走訪過多塊怪石,相信最神極都是此塊巨石呢! 巴士總站位於赤柱黃麻角道的盡頭,旁邊就是解放軍的軍營,常有解放軍在門後駐守,不建議大家在軍營門前拍照。 往斜炮頂及犀牛石的行山徑入口,正正在軍營閘口前的左方山坡。

赤柱行山犀牛石

兩旁的樹木搭起蔭頂,彷為行山人士建了一條林中隧道。 行往犀牛石的路不長,但並非正規山徑,崎嶇路滑,而且沒有指示牌,容易迷路,所以不應輕視犀牛石的難度。 香港著名的沙灘,同時是臨海豪宅林立的高尚住宅區。 淺水灣沙灘呈彎月形,灘床寬闊,加上水清沙幼,是散步、游水和曬太陽的好地方。 由標高柱下去的路段為全程最陡峭的部分,但只約十餘米,最好有行山杖輔助,否則蹲在地上緩緩跣下去也可。

赤柱行山犀牛石: 香港「動物山」大集合:(按圖放大)

Staycation套票另外包以及屋頂天台按摩池,可供大家一邊欣賞日落、一邊浸泡,又是另一種的享受。 赤柱行山犀牛石 舊赤柱警署建於1895年,又一過百年歷史建築,為現在最古老的警署。 最初的時候,舊赤柱警署為南端前哨站,因此駐港英軍經常聯合使用。 日漸時期,日軍徵用,成為分區總部,並且加建殮房。 這棟建築物曾是為人熟悉的「藍屋」,原本為住宅,歐陸設計,有70年歷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原來在2015城市規劃曾考慮拆卸,改建酒店,但最終不了了之。

赤柱行山犀牛石

在赤柱可說是隨便也能找到過百年歷史的建築物,如卜公碼頭、美利樓,有不少建築物經過活化後,仍保留原先外貌,如赤柱郵政局。 即是沒有百年歷史,仍然有不少建築數十年前興建遺留至今,充滿歷史痕跡,如赤柱八間屋、赤柱軍人墳場。 這段路亦相當狹窄,方向除了繼續向右橫移外,亦有不少落斜。

赤柱行山犀牛石: 路線推介:

今次她推介的赤柱路線,路程雖短,約2公里長,但景觀非常開揚,可以飽覽大潭灣的無敵海景,更可走到熱門打卡地點「犀牛石」,親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但此並非路況良好的山徑,部份路段有巨石擋路,行走姿勢要因應路況遷就,所以參觀犀牛石只適合行山經驗豐富的家長及小朋友前往,新手或膽識較小者不宜。 犀牛石附近風景優美,可飽覽對岸鶴咀半島、蒲台群島、雙四門一帶恬靜的海岸線風貌。 赤柱行山犀牛石2023 完成參觀犀牛石後,可沿原路返回赤柱炮台乘14號新巴返回市區。 如讀者們認為旅程「唔夠喉」,可於赤柱市集下車逛逛赤柱,記得下車時用同一張八達通拍咭多一次,享受分段收費優惠。

這裡景觀非常引人入勝,左方能俯瞰赤柱監獄、前方看到一座如綠龜外型的小島為「羅洲」、適逢好天氣海洋呈藍綠色,海天一色令人愛不釋手。 兩個V形排水口體型玲瓏小巧,可見內部已被碎石堵塞了,屈身能容納一個人,然而小編感覺附近應該還有類似的排水口仍未被人發現。 交通資料起點:於中環交易廣場乘城巴6號、6A號或260號,於赤柱峽道下車,起點處有指示牌和石碑。 終點:沿大潭水塘道下走至黃泥涌峽道,乘搭城巴6號、41A號或新巴63號、66號回市區。 大潭中水塘和大潭篤水塘的景致漸漸映入眼簾,再走遠一點,還可以看到遊艇停泊於大潭灣內。 赤柱大街的一處盡頭便是赤柱天后廟,廟宇建於清代乾隆32年,即公元1767年,至今已超過250年的歷史。

赤柱行山犀牛石: 赤柱行山犀牛石 【香港行山】熱點

要往斜炮頂,可在西灣河乘坐14號巴士 (現在的營運者已是新世界第一巴士),到達赤柱炮台總站下車,過對面樓梯口上山即可。 查實赤柱炮台位置是在軍營入面,但市民無緣進入禁區參觀。 一路上路況良好,樓梯級和石屎小徑,不消一會即達斜炮頂177米的山頂,這兒亦是香港電台發射站的所在地。

景色方面,犀牛石固然值得一遊,而路線上沿途可盡覽大潭灣及赤柱監獄的開揚景觀,風景一流。 前往犀牛石為一條非正規的山徑沒有指示牌及欄杆,又會經陡峭的浮沙碎石路、叢林路、以及在不規則的石隙中手腳並爬,有一定的難度和體力需要,對初級者來說要量力而為。 沿絲帶記號一直向右方前進,約45mins便來到著名的犀牛石。

赤柱行山犀牛石: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1941年12月21日後,當日軍兵分兩路由大潭和淺水灣向赤柱推進,但英軍仍奮力頑抗。 直至同年聖誕節港督楊慕琦爵士向日軍投降後,日軍不理降令,在當時是聖士提反書院的傷兵後勤醫院大開殺戒,令士兵、醫護人員無辜傷亡無數。 而聖士提反灣畔的石排,被附近居民稱為「劏人排」,相信是日軍處決軍民歷史有關。 赤柱行山犀牛石 人類必須銘記歷史慘痛教訓,和平共存才能令人類的福蔭一代一代傳下去。

赤柱行山犀牛石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