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英國買屋印花稅2023全攻略!內含英國買屋印花稅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單位折扣後的合約價為317.7萬元,會用此價錢來打厘印。 但單位的光豬價也是扣除現金回贈2%後,就是311.4萬元,銀行會用此來批貸款。 假設你借取60%按揭,也就是311.46萬的60%,也就是186.8萬元,每月供款就是8,260元,入息有17,438元可以過到壓力測試要求。 英國買屋印花稅2023 但因為銀行只借了311.46萬元的60%,也就是186.8萬元給你,所以你在預備的首期時,也就是樓價40%的127.1萬元,同時也需要補足一些借不足的差價,也就是3.82萬元,所以實際上你整體起始資金就會是133萬元。

  • 如果是向發展商購買樓花,發展商或會要求買家在簽訂合約6個月之後,向發展商繳付部分樓價,買家要注意買賣合約內所列明的付款時間。
  • 不過,原來你可以透過僱用「按揭經紀」 幫你爭取到最好的按揭優惠。
  • 稅局允許,當事人係房產交易完成後的12個月,有在英國境內生活至少滿183天,咁當事人都可以向稅局申請“退稅”。
  • 英國政府為防止海外買家入市推高樓價,將在2021年4月1日起實施海外買家印花稅,在英格蘭本土及愛爾蘭置業,需要繳付2%的額外印花稅。

看過以上買樓程序,相信各位心中尚有不少疑問,以及想了解更多相關的細節。 英國買屋印花稅2023 的確買英國樓很多時都魔鬼在細節,以下將會為大家逐一拆解買賣英國樓經常遇到的問題。 與倫敦及香港相似的是,愛丁堡的金融服務業發展蓬勃,交通及配套發展日趨成熟,因此樓盤的轉手速度,亦是全英國數一數二的快,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樓陷阱 你要知這4個! 花3分鐘保血汗錢避開英國爛尾樓發展商樓花!

附近「帝御金灣」的兩房平均租值約30元左右,介乎12,800-13,800元,同樣地計算回報,大約2.5厘-2.9厘,會比起一房稍為低一點。 發展商當日就形容二期開價為「深水炸彈價」,「炸」到一期業主內傷,我們《胡.說樓市》收到不少一期業主投訴,怨氣頗重。 而以前市場經常說,一期一定有水位之類的言論,2023年開售的幾個樓盤也反映未必全對。

作為海外買家,在英國買樓少不免要繳稅,當中有一些稅項,如增值稅等,是由賣方支付的;由買方支付的稅項及開支亦不少,買英國樓時除了要預留樓價的金額(或按揭)之外,亦請預留繳付稅項及不同費用的預算。 定息按揭:設有2-3年的定息期,可以鎖定未來兩三年的利率,免卻擔憂兩三年利率波動的風險。 買家申請時在3年後,亦可以重新選擇新的定息按揭計劃(因為定按利率會不同),亦可以選擇浮息按揭,作為以後的供款模式。 英國買屋印花稅2023 在簽約後約1個月左右,二手樓業主會還原房子狀態並清空雜物,之後一手現樓及二手樓就可以交樓,買家按揭貸款所得金額及首期,就會由律師交付給業主,整個交樓過程就會完成。 二手樓買家要支付的則是訂金,一般在10%左右,買家須在簽署合約時向業主繳付。

英國買屋印花稅: 買賣樓宇流程

此前,本港銀行對英國物業的按揭安排,最高可做70%至75%按揭,息率介乎3厘至3.75厘,而最高按揭年期則達到25年,銀行會根據買家是否首置、物業是否用作收租等情況評估個別按揭申請。 印花稅是累進稅率制度,所以購入的物業的價值越高,你需要繳付的印花稅就越多。 一般物業的價值在£12.5萬以下無需繳付印花稅,在購入物業時如果你已經擁有全球任何地方的其他房產(非首次購房),你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會比一般的多3%。 在香港銷售英國物業的地產經紀,是不接受規管,亦不會持有任何牌照,不像香港般受地產代理監管局的批准,因此坊間都有不少名不經傳英國物業代理。

英國買屋印花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買樓程序:英國買屋懶人包!

按揭經紀十分了解市場狀況,可以向銀行了解各類按揭計劃,例如固定利率、浮動利率、追蹤利率、首購按揭、Buy-to-let放租按揭等。 而且他們會為你處理整個按揭過程,在香港相似性質的公司例子就有mReferral (經絡按揭轉介)。 今年新冠病毒肆虐,為佐刺激英國樓市,英國將推出一個名為“印花稅假日”(stamp duty holiday)的政策,將印花稅的起徵點由原來嘅12.5萬英鎊調整到了50萬英鎊。 優惠期以物業的「交易完成日期」 為準,必須在優惠期內完成交易,先算符合資格。 另外,《稅務條例》第14條規定,任何人士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從而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所有利潤,除由出售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外,均須課繳利得稅。

因為在審批按揭時,因為你需要通過加息兩厘的壓力測試,也就是要在3.625厘基礎上上調2厘息口,去到5.625厘來計算你的抗壓能力,供款要低於入息的60%才可以,故每月有9,595元便可通過壓力測試。 如果你向銀行借100萬元,以現時息率3.625厘計算,攤分30年還款期,你每月需要向銀行償還4,561元,供款佔入息不多於50%的原則下,入息要有9,122元才過到第一關。 看房後,若決定要租下,便要支付訂金(Holding Fee),這樣房東或地產經紀便會為你暫時保留該房屋,而這筆錢通常可以抵扣首周房租。 另外,除了房租、水電媒、網絡、市政費、押金、訂金、合約更改費、提前解約費,以及補償費(如遺失鑰匙或遲交租外),房東或地產經紀不應向租客收取額外費用。 由1992年1月31日開始,住宅物業買賣協議須按與不動產轉易契相同的稅率繳付印花稅。

英國買屋印花稅: 計算方法

區內無鐵路,因為掃管笏鐵路在2014年的《鐵路策略發展》報告已被否決。 英國買屋印花稅2023 屋苑外「青山公路大欖段」都有巴士接駁去屯門公路轉車站,都有較多巴士路線選擇,會比起「上掃管笏」一帶交通方便一點。 一二期合共137個車位,以一二期共800伙計,表面上平均5.8戶爭逐一個車位,但實際上購入大單位會有優先認購權,所以實際比例再低一點才真。 「飛揚」共分兩期發展,合共四座物業共800個住宅單位。 第一期去年年中推出,當時首批均價15,050元,入場價最平都要437.2萬元。

英國買屋印花稅

而且其他單位必須完成買賣手續,若有買家撻訂,同樣不能申請退稅。 表1顯示在準業主只要是首置人士購買1000萬港元或以下的現樓都可以通過新按揭保險向銀行申請最高90%的按揭成數輕鬆上車。 其它需要調查的方向包括其保險、雇傭狀況、有效合同、租賃協議/租約、以及環境等方面。

英國買屋印花稅: 香港證券的轉讓

呢個額外2%印花稅嘅意思係,係舊印花稅政策基礎上,再多加這2%的”額外“稅率。 Samson深信即使是香港樓價,也會有人繼續買來投資,何況是英國的物業,英國法律很穩健安全,有政府和律師幫你把關,會安全很多。 Samson還提醒,香港人無論是否首置,從4月開始就有一個海外買家印花稅,你買就已經要交2%,不論物業價是否£12.5萬也是要交。

英國買屋印花稅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或香港及海外註冊公司凡在香港購買住宅物業都需要繳交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 這個情況的從價印花稅稅率為15%,買家印花稅稅率為15%。 除了經濟上的壓力之外,要得到全家人的共識,同意舉家移民亦是常見的困難。 英國的政策規定,若小朋友申請移民英國,父母雙方均需一同移居當地。 Janine指:「家庭移民的其中一個難處在於較難達成共識,有遇過一方想走,另一方想留的情況。」港人Esther Lo同樣在移民問題上不能與其家人取得共識。 惟Esther不希望放棄在香港的一切,她目前正在港修讀護士課程,她堅持要在香港完成學位及考取到護士執照後才會考慮移民。

英國買屋印花稅: 按揭安排費

時間定義以物業的交易完成日期(the Date of Completion)為準,即必須在假期內完成物業交易才符合資格。 英國物業的印花稅起徵點一般為12.5萬英磅,在印花稅假期下跳升至50萬英磅,即物業價值50萬英磅以下的物業無需繳付印花稅,在英國是一項使無前例的安排。 不管怎樣,買家在購入英國物業後除了首期外的最大支出,就是印花稅了。 在二手未補地價居屋方面,印花稅的計算方法和私樓印花稅一樣。 只有在2021年4月1日前完成房屋交易的購房者才會被免除海外買家印花稅。 這裡的「完成房屋交易」指的是Completion,也就是說這個日期是以」完成交易「當天計算的。例如,購房者在2021年3月1日購買了一套期房,但該物業將會在2022年交屋,購房者則需要繳納海外買家印花稅。

  • Esther無奈道:「單位的估值為600萬港元,但因為父母急於成交,最終單位僅以560萬港元賣出。」她笑言,在英省下的印花稅還是在香港樓宇市場中賠了回來。
  • 我們取中間數9,250元月租計,純面價的回報2.8厘-3.6厘。
  • 原居民之後向政府申請興建丁屋,由於是行使丁權,因此在農地上興建丁屋毋須補地價,發展商亦因而省卻大筆補地價費用和申請程序。
  • 本公司並不會為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針對某特定用途的適用性作出任何保證或及陳述。

截至2020年底,倫敦平均樓價達到49萬英鎊(約HK$4,900,000),與香港相若,而且供應亦不算多,一般香港人初來報到,以鐵路網劃分,能夠在第3區(Zone 3)置業已經很理想,樓價亦算較合理。 以盤源計,Rightmove、Home及Zoopla這些英國常的盤源算十分充足,Rightmove及Zoopla更設有手機應用程式,可以隨時隨地搜尋英國樓盤,供買樓置業的人慢慢選擇。 買樓的第一步肯定是物色樓盤,英國地廣人多,不論一手及二手樓盤均多如繁星,花時間物色心水項目是必須的。 據悉,原業主於則2020年1月以621.65萬元一手買入單位,持貨滿三年,是次轉手帳面獲利28.35萬元,單位期內升值4.6%。 原居民在申請興建丁屋時,要作出法定聲明,聲明從未與任何人士訂定出售丁權協議,或有出售意圖,因此在申請後「套丁」,便是違反相關法定聲明,屬於違法行為。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買樓投資需注意哪些問題?掌握7大注意事項、市場趨勢及樓盤種類

若果你在移居英國後,方出售在港的物業,當中賣樓總利潤超過年度12,300鎊(約124,230港元)就要支付英國的資產增值稅(Capital Gains Tax),稅率為28%起,只有自住物業才可豁免。 即使不賣掉香港業,只在香港收租,有關租金收入亦需要在英國支付所得稅。 「買家印花稅」是按物業交易的代價款額或物業市值(以較高者為準),以15%的稅率計算 。 疫情之下,港人即使移民到了英國,亦遇到不少困境,首當其衝的便是就業問題。 雖然英國全職人士的年薪中位數較香港高,但要在當地找到穩定的全職工作亦非易事。

至於另外兩個主要稅項則是房產稅及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英國買屋印花稅 Tax),前者自買入物業之後,每年都需要繳付房產稅;後者則是賣完樓盤後,如果賺錢就要繳交資本利得稅。 美國通脹強勁,聯儲局重啟加息周期,近月加息步伐變快,本港拆息亦急速上升,我們會為大家追蹤最新的H按、P按息率,以及現金回贈情況。 英國買屋印花稅 早前驚傳青衣大型屋苑「灝景灣」管理公司收錯管理費足足20年,《胡‧說樓市》編輯部花了時間研究過往案例,始發現相關情況隨時發生於你跟我的屋苑之中。 回看當年政府的手法,就是希望透過辣招拉停樓市升勢,並趁機大力增加土地供應,認為只要做得到供求平衡,便能解決到房屋問題。 但今天的現況,卻是供應大幅度增加的同時,樓價卻未真正回落到大眾可負擔。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買樓雜費:買英國一手樓或二手樓都要知!

當中包括了「首期、首期差價及按合約價計算的厘印費17,868元」。 就是分期支付樓價,在售樓處簽臨約時支付5%,之後90天、150天、210天、270天、330天各支付1%,餘下90%入伙時找清,屆時可以再申請按揭保險。 如果銀碼低於600萬元以下,你可考慮保費便宜一點的舊按保;如果超出這個銀碼去到1,920萬元的物業,則可以考慮新按保上會,保費相對會貴一點。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發展商Salboy用作品說出品牌故事

與一般住宅相若,當丁屋完成興建後,業主都會即時向地政總署申請滿意紙,以符合規定,由於村屋是受豁免毋須入伙紙便可入住,因為滿意紙便是申請按揭和補地價的官方文件。 英國內政部預計在未來5年,將會有超過32萬名港人移居英國,而首年移民人數更預計有近16萬人。 當局認為大批港人移民英國將為英國經濟帶來正面影響,預計能為該國提供約24至29億英鎊的額外稅收。 港區國安法在去年6月實施後,英國隨即宣佈放寬港人移居當地的條件,讓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人士及其家屬可於1月31日起申請移居當地。 部分有意移民英國的港人更興起賣樓的念頭,以取得在英國買樓免印花稅的資格。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買樓:英國買樓程序要留神

私家農地是指政府批准新界農地擁有人在其私人農地範圍內興建村屋,該私人農地必須在村界範圍內,申請者須是符合丁權資格的人士。 新批地是指政府在60年代後,以獨立合約方式向合資格新界原居民男丁批出的新界官地,批地合約上會列明一系列限制買賣及轉讓的條款。 若舊屋地的業主希望重建物業,須向地政處申請一份「重建批准書」,舊屋地的村屋並沒有限制買賣轉讓的條款。 假設借取100萬元貸款額,以現時息率3.625厘計算,攤分30年還款期,第二套房買家的供款佔入息不得多於40%,故入息要有11,402元才可過到第一關。 至於第二關壓力測試,因同步收緊了,供款不得多於入息50%,故入息要有11,514元可通過壓力測試。

英國買屋印花稅: 什麼是「印花稅」 SDLT- STAMP DUTY LAND TAX ?

印花稅一方面是政府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繳交印花稅後這筆轉讓才會正式註冊在土地註冊處。 如果過程中沒有繳交印花稅,物業轉讓在法律層面不會受到認可。 印花易帳戶是方便公司客戶(例如律師行、物業代理公司等)使用電子印花服務,作核實身分之用。 1866年,英國香港殖民政府在所有書面法律文件中將其引入香港。

英國買屋印花稅: 最新文章推薦

當然很難知道大家的首期能儲到幾多,但假設600萬元首期的基數不變,則一手樓價1,000萬元才屬於私樓住戶可負擔水平,需較現水平下調17%才算合理。 因為以香港過去五年、平均按年售出15,975個單位計算,105,000個單位也就等於香港6.6年的吸納量。 樓花印花稅 英國買屋印花稅2023 事實上,私樓難負擔的局面,卻沒隨著供應增加而改善。 地政處批准興建丁屋時,地契會註明轉讓限制,每間丁屋的限制未必一樣,準買家交易前應要了解有關買賣是否合法轉讓,同時要注意丁屋是否已完成補地價,否則相關轉讓不能在土地註冊處登記,買家權益得不到保障。

英國買屋印花稅: 首次購房者

上文提到的代理費用(Sourcing Fee)並不屬於經紀佣金,假設是尋找Souring Agent購買物業,才需要繳交代理費,至於一般的Estate Agent就不會收取這筆費用。 英國買屋印花稅 謹記所有英國樓盤的交易,只會由賣家一力承擔經紀佣金,收費約在0.75%至3.5%左右(另加增值稅VAT),買家並不需要給予任何經紀費用。 如不想多付錢,於樓盤網尋找是較安全的選擇,亦可以找相熟的經紀處理交易。 英國政府會跟據物業的價值以及住宅所在的地區,向每名英國樓的買家印花稅,125,000英鎊以下的物業豁免繳印花稅,而125,000英鎊以上的稅率,由2%-12%不等,首次置業的印花稅與第二層物業以上的印花稅亦有所不同。 買家亦可選擇透過英國的按揭經紀,申請英國當地銀行的按揭,如此便不需要進行本地銀行的壓力測試。 英國買樓的條件比香港寬鬆,主要視乎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ratio,DSR),兩地在DSR上的要求都有一定差別。

英國買屋印花稅: 申請按揭途徑

不過,如果想先租後自住,可以考慮「還息不還本」的按揭計劃,因為首年只還利息,變相供款負擔會低於租金收入,租金回報就自然提高;其後收回物業自住,就可以轉回一般按揭計劃自己供樓。 不論透過香港銀行或英國當地銀行承造按揭,該銀行均會向買家收取一筆安排費(Arrangement Fee),費用亦頗高,可以高達2,000英鎊,部分銀行甚至會收取高達樓價2%的安排費。 如果是申請買樓出租(Buy to Let)的按揭,英國銀行的審批就會嚴格很多,首先DSR並不會計算入息,而僅會以租金收入作為DSR供款計算。 另外亦會進行壓測,租金要高於壓力測試利率(如5.5厘)下供款145%,換言之租金回報的要求不低(約4%)。 另外,英國銀行在審批時,亦會留意供款人開支及債務情況,基本上所有日常開支都會計算在內,買家在申請按揭時可先檢閱一下自己的開支情況,但只有向本地銀行申請英國樓按揭時,才會查閱信貸資料庫(TU),英國銀行按揭就不會查TU。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名人先前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之後可以以私人名義持有另一物業,繳交較低印花稅。

第一太平戴維斯國際住宅銷售主管盧勁頤表示,在英國購買物業,除要支付基本的律師費、土地印花稅、所得稅等費用,每年另須支付管理費及地租等,稅制相對簡單,最大優勢是海外買家至今仍不須繳交資本利得稅。 如換樓客現以聯名方式持有第一個單位,可採用轉名或除名恢復首置的身份,再購買新單位以避免繳交15%的雙倍印花稅。 不過,就算樓宇轉名,亦需要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的一個月內,繳交印花稅。 根據規定,買賣雙方以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皆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從價印花稅的法律責任,不論是以第1標準或第2標準稅率計算。 要留意的是,額外印花稅只適用於在 2012 年 10 月 27 英國買屋印花稅 日或以後獲取的住宅物業。 建築期付款計劃意思是準業主在發展商開始預售樓花時(樓花期)先落訂繳付一小部分的物業價格,直到物業興建完畢,發展商通知可以入住後,再跟銀行提交按揭申請,之後開始每月供款。

英國買屋印花稅: 英國房屋類別

但如果你打算以BNO 5+1方式移民英國,自購入物業後在英國居住了183天或以上,您將會被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自動認定為英國居民(非英國公民)而獲得退稅。 多個大城市當中,利物浦的樓價相對低,平均樓價只需約14萬英鎊(約HK$1,400,000)就可以置業,可以選擇鄰近Albert Dock至John Lennon機場一帶的物業,交通會比較方便。 樓價方面,曼徹斯特的平均樓價比倫敦平至少一半,達20萬英鎊(約HK$2,000,000),港人喜愛選擇接近Piccadilly火車站的樓盤,乘坐高鐵到倫敦亦十分方便。

而英國政府去年更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推出「印花稅假期」(stamp duty holiday),讓沒擁有物業的人買樓時免付印花稅,該政策j最近更由3月底止延長至九月底。 之後就可以正式申請貸款,銀行一般會視乎情況為物業估值,才決定是否批出按揭貸款。 同時買家需安排測量師及專家到房產視察屋內外情況,了解房產狀況及是否需要要求賣家跟進維修或降價,分擔部份後續的裝修費用等。 英國買屋印花稅 在交樓前六個月,買家需要向銀行或按揭經紀申請英國按揭。 如果你有英國銀行戶口如Barclays、Lloyds,亦可以查詢一下有沒有按揭計劃可以提供。 如果您購買的住宅物業將在2020年7月8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 成為您的”主要住所”,咁您只需俾金額超過500,000英鎊部分嘅印花稅。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