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兒童發展基金11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教會也可考慮成為CDF計劃的營辦單位,設計符合計劃要求及教會目標的活動,運用政府提供的資助關懷基層青少年及其家庭的需要,發展社關事工。 兒童發展基金 經考慮顧問的建議,並因應督導委員會委員的意見,以及推行基金首三批計劃所得的實際經驗,我們現正就基金計劃推行多項改善措施。 正如我們在二○一三年四月十六日的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所匯報,這些措施包括向營辦機構提供更多培訓撥款和行政費用。

兒童發展基金

教育局聯同衞生署於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亦舉辦了兩場簡介會,向業界介紹這資料套。 二零零五年特首施政報告建議分階段試行兒童發展先導計劃,現名為「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 這項計劃最大特色是透過加強衞生署、醫院管理局、教育局及社會福利署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建立一套新的服務模式,為有需要的家長提供全面的支援服務,包括健康和教育活動,以及為父母提供輔導。 政府於2008年成立兒童發展基金,以便運用從家庭、私人機構、社會及政府所得的資源,為10至16歲或就讀小四至中四的弱勢社羣兒童提供支援,促進他們較長遠的發展。 截至2022年3月,兒童發展基金已透過非政府機構先後推出八批共169項基金計劃,亦透過學校推出八批共88項校本計劃,惠及超過22 000名兒童。

兒童發展基金: 基金簡介

政府於2008年4月成立兒童發展基金,非政府機構和學校可申請撥款營辦計劃,支援來自弱勢社群的兒童發展。 至今,社署已透過非政府機構先後推出八批共169個基金計劃,以及透過學校推出七批共71個校本計劃,超過21 000名兒童受惠。 另外,社署在七月已批出第八批共18個校本計劃,預計可惠及超過1 100名新參加者,有關計劃將於二○二一/二二學年推出。

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會)自2019年推出兒童福祉及發展資助計劃(「資助計劃」),目的是讓非政府機構、學校和兒童關注團體等申請撥款,以推行與兒童事項有關的推廣及公眾教育計劃,促進兒童的權利、權益、福祉和發展。 委員會就計劃各方面如推動友師的參與、目標儲蓄計劃和配對捐款等給予寶貴意見,致力不斷優化基金的工作。 友師每月最少接觸學員一次,與學員分享生活經驗,給予意見、支持和鼓勵;協助學員在計劃首兩年訂立個人發展規劃,並在第三年完結前利用累積儲蓄實踐既定目標。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二零零八年四月設立三億元的兒童發展基金。 基金旨在透過家庭、私人機構、社區及政府的合作,促進弱勢社羣兒童的較長遠發展,從而減少跨代貧窮。

兒童發展基金: 有關我們

為協助前線社工處理日漸複雜及多元化的青少年問題,社署自2021年10月起為全港19支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加強督導人手,合共增加約12名社會工作主任。 社署亦自2021年10月起為五支社區支援服務隊增加督導人手,合共增加五名社會工作主任。 此外,社署為五支網上青年支援隊增加支援人手,每隊獲增設一名助理文書主任,以協助社工處理行政工作及推行活動。 請立即加入協康會傳愛行動,並呼籲親友支持,捐款予兒童及青年訓練基金,為有特殊需要孩子及其家人送上祝福。 可惜的是,部分孩子由於先天的發展障礙,未能行動自如、表達自己和明白他人,難以建立緊密的人際關係,成長過程中充滿挫敗。 在輪候公營學前特殊服務的兩年時間,不少家庭因經濟拮据,未能安排孩子另行接受私營專業訓練服務,錯過及早糾正、引導的時機,家人見狀亦深感無助痛心。

內裡的真實故事不單精彩感人,也解釋了為何這批企業人願意與少年人攜手走在「脫貧路」上,不單是擺脫經濟上的貧窮,還有心靈和機會上的匱乏。 企業聯盟的盟友願意共同承擔扶育孩子的重任,幫助更多「輸在起跑線」的孩子,讓他們後來居上,最終「贏在終點線」。 藝人林凱恩憑處境劇《愛.回家之開心速遞》Bonnie一角為人認識,惟近日有指她被投閒置散,不但在《愛》中戲份大減,其他劇集更索性淪為大茄,慘變師奶,星途令人擔心。 而道路及基建的受損情況亦為搜救和人道救援工作帶來了不確定性。 事實上,在接連不斷的餘震及第二次7.5級的地震期間,UNICEF已立即在敘利亞當地展開行動,為兒童及家庭提供拯救援助。 香港,2023年2月7日 – 敘利亞及土耳其東南部於2023年2月6日接連發生兩次毀滅性地震,其後餘震不斷。

兒童發展基金: 活動背景

社區(包括商界)為計劃提供友師及配對捐款(一般每月200元,為期24個月)。 兒童發展基金 政府為完成目標儲蓄計劃的兒童,提供特別財政獎勵(3 000元)。 此外,政府為執行基金計劃的非政府機構提供財政撥款,以支援計劃的培訓及行政費用。 在二○○八年年初基金尚未設立時,我們當時與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討論基金計劃的細節,原本建議把受惠兒童的年齡定為12至16歲。 委員認為基金計劃也應涵蓋較年幼的兒童,有見及此,我們已把年齡規定降低至10至16歲。 受惠兒童亦須是來自正在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或學生資助辦事處各項學生資助計劃的全額資助的家庭,又或其家庭收入不超過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的75%。

由 學年起,社署為全港463所中學增加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支援人手,合共增加58 名助理文書主任及29名文書助理,讓學校社工能夠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更深入的專業服務。 兒童發展基金於2008年成立,是一個結合了社區家庭、商界、及政府三方資源的跨界別協作項目,旨在促進弱勢社羣兒童的較長遠發展,從而減少跨代貧窮。 友師作為學員的成長嚮導,負責擴闊學員的視野,啟迪志向,並協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正面的處事態度,陪伴和帶領他們成長。 兒童和青少年是未來社會主人翁,扶助下一代的成長,是對香港未來的長遠投資。 兒童發展基金 我們誠意邀請你當青少年的友師,扮演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先驅角色,用你的豐富人生去造就年青一代的生命。

兒童發展基金: 服務內容

陳龔偉瑩指出,基金目標是幫助青年到職場體驗工作,拓展人際網絡,建立儲蓄習慣。 惟她稱疫情導致經濟下滑,令籌募善款更加困難,基金早前需要首次動用儲備金來營運。 她呼籲有心人士繼續捐獻,幫助有需要年輕人,目標是今年籌得300萬元。

兒童發展基金

計劃亦包括為參與兒童、其父母和友師安排培訓和增值活動,讓兒童在個人發展旅程中有足夠支援。 對於兒童發展配對基金一直以來為支援基層孩子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我代表政府致以衷心的感謝,亦給予充分的肯定。 政府會繼續支持基金的工作,大家一起用愛心灌溉香港的下一代,扶持他們茁壯成長。

兒童發展基金: 家長園地

兒童發展配對基金( Child Development Matching Fund,簡稱 CDMF; ) 籌募民間善款,為參加兒童發展基金的清貧青少年配對儲蓄金,鼓勵他們建立儲蓄理財習慣,善用財富在個人發展規劃上。 申請者必須為本港註册非牟利或慈善性質機構,公營學校或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並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兒童發展基金」 計劃的核准營辦機構。 對於近期虐兒事件不絕於耳,陳龔偉瑩認為,難有硬性機制避免兒童院舍發生虐兒事件,建議加強兒童照顧者的關懷和愛心,改善兒童照顧文化,並參考更多科學實證研究,改善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照顧服務。 她又指,以往不少民間機構、非政府組織等支援青年發展時,有出現資源重疊情況,惟青年的不同階段發展有着不同需要,期望當局將於本月內發表的《青年發展藍圖》中,能精準投放在不同年齡的青年。

鼓勵參加兒童規劃未來、養成建立資產的習慣,並同時累積儲蓄和無形資產(例如正面態度、個人抗逆能力和才能,以及社交網絡等)。 過去幾年,兒童發展配對基金無懼新冠疫情挑戰,採用網上形式舉辦聖誕頌歌節,進行籌款工作。 而今年的聖誕頌歌節,是疫情以來首次全面實體現場進行,表演場地更遍布港九新界,象徵香港在復常之路繼續穩步前進,實在非常有意義。

兒童發展基金: 兒童及青年訓練基金 - 協康會

研究結果指,有80.8%的受訪學員有儲蓄習慣,比例較56.3%的非學員高;已在職的受訪學員平均每月儲蓄2,836元,明顯高於非學員的平均每月1,623元。 可信 - 未取得友員同意前,不向他人( 甚至是其父母和老師) 披露友員與你的談話內容。 你可從開始便向友員如此承諾;但如因友員需要即時援助或保護,你必須打破保密規則,向有關方面申報。 一名 42 歲女子於 2017 年至 2019 年間,涉要求案發時約 11 至 13 歲的兩名女兒,觀看她與第二任丈夫性交,聲稱要教二人性教育,又要求丈夫吻女兒私處,稱從網上得悉此舉可令女兒聽話及身體健康。

兒童發展基金

勞工及福利局和教育局已有代表參與扶貧委員會和相關專責小組的工作。 政府當局認為沒有需要設立另一個跨局委員會以制訂扶貧措施。 本書結集了十七個真實故事,全是由參與了「READY計劃」的基層青少年,在完成工作體驗後,跟企業聯盟分享他們的領悟。 兒童發展基金 他們的經歷有賺人熱淚的,也有啟發深邈的,都是一把把青蔥、有菱有角的基層聲音。 企業聯盟趁著成立三周年之際,特別出版此故事集,以見證這些青少年一步一腳印,實踐所學,開拓新視野,綻放光芒,展現「我才有用」。

兒童發展基金: 服務時間

時至今日,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已累積籌得超過5,000萬元,讓一萬多名青年受惠。 兒童發展基金- 仁愛堂青鷹計劃是一個旨在促進弱勢社羣兒童的較長遠發展項目,服務來自區內的 100 位基層家庭青少年及其家人,鼓勵兒童規劃人生。 計劃包含三個主要元素,分別是「個人發展規劃」、「目標儲蓄」和「師友配對」,提升參與學員個人能力和素質,擴闊視野,豐富社會經驗。 (三)我們委託了香港理工大學(顧問)進行追蹤研究,以評估首批計劃,而該項研究已於二○一二年年底完成。

  • 本書結集了十七個真實故事,全是由參與了「READY計劃」的基層青少年,在完成工作體驗後,跟企業聯盟分享他們的領悟。
  • 進行個人發展規劃,可促使參加兒童為日後個人發展作出較長遠的規劃。
  • 相關籌款活動今年將再次恢復實體舉辦,目標籌得300萬元,為基層青年提供配對儲蓄資助基金。
  • 政府為完成目標儲蓄計劃的兒童,提供特別財政獎勵(3 000元)。

友師亦表示計劃讓他學懂如何與年青人有效溝通,EQ、耐性皆大有提升。 最後,由友師與學員組成的樂隊獻唱計劃主題曲—「翱翔」,勉勵畢業學員即使在追夢的路途上遇到挫折,也要堅持信念,勇往直前。 這個過程讓他們有機會細想自己將來想成為怎麼樣的人和成就甚麼樣的事。 除此以外,他們再會獲得由政府所提供的一比一配對獎勵,讓儲蓄的總額最多可達港幣14,400元,學員可於計劃的第三年使用該筆儲蓄來實踐個人發展計劃。

兒童發展基金: 學校

「師友配對」意指計劃開始時,每名學員會因應多項條件(包括性格、性別、年齡、興趣、居住地點、職志、家庭背景、信仰等),獲編配一名成年義工於計劃的三年間為其友師。 在計劃的三年中,擴闊學員的視野,啟迪志向,並協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正面的處事態度,陪伴和帶領他們成長。 兒童發展基金 計劃為期三年,由三大基本元素組成:「個人發展規劃」、「目標儲蓄」和「師友配對」。 這三個元素有助鼓勵兒童及青少年規劃人生,養成儲蓄習慣,同時累積無形資產,如正面態度、抗逆能力、社交網絡等,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礎。 計劃同時為參與的兒童、其父母和友師安排培訓和增值活動,讓兒童在個人發展旅程中有足夠支援。

兒童發展基金: 營辦機構

勞福局於2018年1月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進行長遠發展跟進研究報告,就個人發展規劃、師友配對和目標儲蓄等方面評估兒童發展基金的成效。 勞工及福利局今日(31日)就計劃的成效發表長遠發展跟進研究報告,指有儲蓄習慣及獲得副學位程度或以上,均較非學員高。 此外,有超過兩成的學員取得護士、社工等專業資格,並有逾九成受訪學員的家庭無須領取經濟援助。 兒童發展基金 局方認為,結果反映計劃能為基層建立正面學習和工作態度,對紓緩跨代貧窮有正面影響。

兒童發展基金: 個人工具

會上,福利協會服務總監姜彩燕女士向12位最佳學員頒發獎項,嘉許他們3年來積極參加計劃的培訓及活動,同時鼓勵參加者繼續以「敢於發夢、勇於嘗試」的精神,積極迎接未來的挑戰。 隨後,香港聖公會基督榮光堂孔繁漢牧師頒發「最合拍師友獎」,表揚師友間互勵互勉,一起走過3年的成長路。 學員代表致辭時,特別鳴謝主辦單位、贊助者、支持機構及友師們的支持,讓學員可在這3年間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並實踐個人計劃。 兒童發展基金 即使遇到挫折,中心社工和友師亦會給予幫助和鼓勵,讓學員更清楚個人需要,為未來作好準備。 另一方面,友師亦感激中心讓他們以友師身份陪伴學員探索個人發展目標及思考人生方向,並與學員一起成長。 非政府機構營辦有關計劃,為參加計劃的兒童及友師提供培訓及指導,包括指導參加兒童作目標儲蓄(一般每月200元,為期24個月)。

參加計劃的兒童會獲得一名由營辦計劃的非政府機構所選派,並屬義務性質的友師。 友師會為他們提供指導,協助他們訂立和實踐具有特定發展目標的個人發展計劃。 兒童發展配對基金由民間自發成立,支持和配合政府推行兒童發展基金的工作。 在政府的兒童發展基金下,各個獲得撥款的非政府機構和學校,分別在全港各區推行不同計劃,推動基層兒童和青年提升個人能力和自信、擴展人際網絡,並培養儲蓄習慣。 我很高興知道,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多年來積極發動地區力量,籌募捐款,向有關計劃下所有有需要的青年,提供配對儲蓄資助。

兒童發展基金: 目標參加者

基金自二○○八年推行,旨在透過家庭、私人機構、社區及政府的合作,促進十至十六歲或正就讀小四至中四弱勢社群兒童的較長遠發展,從而減少跨代貧窮。 兒童發展基金成立初期,計劃先由非政府機構在社區內推行,至2014年開始推展至學校,擴闊接觸層面,讓更多基層兒童能得以受惠。 基金會分批次撥款予非政府機構及學校,在全港各區推行計劃,鼓勵兒童規劃人生,養成儲蓄習慣,同時累積無形資產,如正面態度、抗逆能力、社交網絡等,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礎。 教會牧者可考慮藉著參與兒童發展基金計劃來策劃青少年及家庭事工,與CDF營辦單位合作,可持續三年跟進參與計劃的部份青少年及其家長。 典禮當日,參與計劃的學員及師友以「回顧」為主題,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中演繹他們過去3年的學習成果,當中有學員透過話劇感謝計劃給予他多元學習及到海外交流的機會,令他眼界大開,增強自信。 在分享環節上,有參加學員感激友師3年來的陪伴與鼓勵,有助他訂下更清晰的人生目標。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