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獅子山隧道擴闊15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反對人士須在反對通知書內說明其權益及聲稱受該項工程或使用影響的情況,並提供聯絡資料,方便聯絡。 獅子山隧道擴闊2023 反對通知書須不遲於2022年12月13日送達運輸及物流局局長。 2018年6月19日下午4時許,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有掛上交通指示牌俗稱「龍門架」的支架倒塌,未知是否有人受傷。

  •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張家亮昨指,獅隧2條管道當初設計與現代隧道有距離,現時繁忙時段十分擠塞,有需要擴闊,提升隧道的運作水平及交通流量,而一些連接路亦會擴闊。
  • 兩條現有隧道管道亦需要進行全面翻新工程,才能符合現行標準,並延長其使用期。
  • 我們會深入探討建議的可行性,包括積極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及同時繼續與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商討善用該隧道管道的安排。
  • 有贊成建議的網民表示,樂見單車徑增加,能夠由九龍直接騎車到新界乃一個不錯的體驗。
  • 隧道內濃煙密佈,在隧道交通控制中心抽風系統及消防的鼓風機啟動下,大量濃煙從獅子山隧道九龍出口冒出。
  • 路政署表示已派工人盡快施工,已經在3月12日早上繁忙時間前重開快線;而慢線的維修工作,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預料需時2星期,隧道慢線維修工作方可完成。

關於與「獅子山隧道」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獅子山隧道 (消歧義)」。 新北市瑞芳的瑞猴自行車道,其中一段由停用的鐵路隧道改建而成,現已成為觀光景點。 而岐阜飛驒的旅遊景點「Gattan Go!!」更將廢棄鐵路隧道進一步昇華——於路軌上放置固定於附導輪金屬框的「鐵道單車」,讓遊客一邊於路軌上安全地踏單車,一邊觀賞已停用鐵路隧道裡的痕跡,同樣成為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獅子山隧道擴闊: 6月19日 工程車交通意外 交通指示牌支架倒塌

路政署表示已派工人盡快施工,已經在3月12日早上繁忙時間前重開快線;而慢線的維修工作,則需要更長的時間,預料需時2星期,隧道慢線維修工作方可完成。 獅子山隧道擴闊2023 這次三級火警使本已老化耗損的隧道內壁損毀情況進一步惡化。 (一)政府已於今年十月十四日就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刊憲,並計劃於明年就項目展開詳細設計。

獅子山隧道擴闊

為解決隧道容量於工作天繁忙時間的飽和的問題,路政署計劃將現時南行管道由2線擴闊為3線行車,而北行管道將會被現有兩條管道之間所增建的管道所取代,並將於新管道落成後改為長期備用。 【獅子山隧道】路政署計劃擴闊獅子山隧道及於現有兩條管之間增建一條管道,以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有團體建議將停用管道改劃成單車徑及行人路,讓市民能直接騎車來往九龍與新畀。 網民對此反應兩極,有人認為單車徑網絡可擴展至九龍是好事,但亦有人認為隧道兩端皆處於山上,難以騎車進出。

獅子山隧道擴闊: 現有及規劃中的運輸基礎設施

原定2017年11月底起,駕車人士可以在獅子山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及三款信用卡拍卡繳付隧道費。 (五)就開放現有北行隧道管道予單車及行人使用的建議,除了會影響北行隧道管道未必能在有需要時迅速開放作緊急行車用途外,亦需考慮獅子山隧道沙田及九龍兩邊出入口網絡配套設施的限制、相關消防、安全逃生、技術上的限制、成本效益等。 我們會深入探討建議的可行性,包括積極與相關持份者保持溝通,及同時繼續與相關政策局和部門商討善用該隧道管道的安排。 施工方面,林世雄指出,改善工程比興建新隧道更複雜,故需時較長。 為了維持施工期間的交通運作,需先建成新北行隧道管道以暫時替代現有的南行隧道管道,並完成轉駁水管工程,再展開南行隧道管道的擴建工程,期間亦需要遷移及重置行政大樓、通風大樓及隧道現有設施。 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在考慮建造方法的時候,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的同時,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 所有車輛駛經獅隧收費一律八元,又直接通往紅磡海底隧道,貫穿香港南北,儘管大老山隧道及青沙公路隨後相繼落成,仍吸引不少駕駛者選用。
  • 根據《The Athletic》報道,由拉傑夫(Jim Ratcliffe)創立的INEOS集團,早前聘用了著名金融機構摩根大通、高盛作為顧問,正式向曼聯班主加沙家族提出收購,價錢為45億鎊。
  • 而隧道收費廣場與豐盛苑之間的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以及博康邨附近一段沙田路將擴闊為三線雙程行車道。
  • 政府會就施工制定合適的臨時交通措施,並會於施工期間與相關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以確保施工對現時交通及公共運輸服務的影響減至最低。
  • 然而,不論一般市民,以至傳媒及政府,均直接將兩者統稱為「獅子山隧道」,甚少分開描述。
  • 隧道管內設置數條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的主幹食水管,在考慮建造方法的時候,要顧及隧道結構及行車安全的同時,亦要確保食水管不受影響。
  • 全面修復隧道,以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和延長隧道的使用壽命;增加隧道及其連接道路容車量,疏導交通擠塞。

【Now Sports】英國首富拉傑夫加入曼聯爭奪戰,出價45億鎊希望收購這家英格蘭豪門。 根據《The Athletic》報道,由拉傑夫(Jim Ratcliffe)創立的INEOS集團,早前聘用了著名金融機構摩根大通、高盛作為顧問,正式向曼聯班主加沙家族提出收購,價錢為45億鎊。 70歲的拉傑夫是英國首富,估計身價多達133億鎊,去年夏天也曾希望以42.5億鎊買起車路士,可惜最終爭輸予由美國商人保希利為首的美國財團。 今次曼聯收購戰暫時有兩個買家,除了拉傑夫之外,還有卡塔爾前首相之子夏斯森,他表示:「此次投標計劃令球會在場內外都恢復昔日輝煌。此次收購將令球會完全免除債務。」若事情進展順利,曼聯將於3月底易手。

獅子山隧道擴闊: 使用情況

政府會持續監察道路交通情況,檢視並推展適當措施紓緩新界東的交通。 現時,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在推展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預計將於二○二三年完成。 此外,沙田T4號主幹路已於二○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刊憲,並將於完成所需法定程序和設計工作後,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於二○二三年開始進行建造工程,預計落成後有助舒緩沙田及鄰近地區的交通情況。 獅子山隧道屬舊式設計,很多方面已未能符合最新標準,包括防水、空間尺寸(例如通行高度和闊度)、煙霧排除、疏散設施、耐久性、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等。 兩條現有隧道管道亦需要進行全面翻新工程,才能符合現行標準,並延長其使用期。 興建中的主要道路工程包括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中九龍幹線、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蓮麻坑路西段(平原河至坪輋路)擴闊工程、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擴闊工程以及粉嶺繞道(東段)。

獅子山隧道擴闊

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許立燊指,大部分議員支持擴建,因目前早上繁忙時段完全飽和。 對工程需到2034年才完成,許指明白大型工程計劃及施工需較長時間。 ),簡稱獅隧,是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及新界的行車隧道。 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沙田的隧道分別為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與大老山隧道。 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獅子山隧道擴闊: 使用情況資訊

路政署會採用「承建商早期參與」模式,在工程設計階段邀請承建商根據過往經驗提供意見,優化設計及施工方案,也會在詳細設計階段繼續探討創新設計應用,以期加快項目的進展。 在施工期間,我們亦會根據環境影響評估(環評)報告內的建議,包括就塵埃及噪音,實施緩解措施和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以減低工程期間對附近環境的影響。 此外,由於獅子山隧道及連接道路交通繁忙,部分工序例如裝設隔音屏障/隔音罩,只能在非繁忙時間臨時封路下進行。 這些主幹水管供應食水至九龍和港島廣大地區,預計重置工程將涉及廣泛更改食水供應區,需分階段進行以維持穩定的食水供應。 總括而言,工程複雜且十分具挑戰性,施工方面需要十分謹慎地進行。

獅子山隧道擴闊

根據署方提交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工程會在兩條現有隧道中間,新建一條全長1.4公里往沙田方向的三線行車管道,取代現時的北行管道。 獅子山隧道擴闊 至於往九龍方向,會透過工程擴闊至三線行車,餘下的一條管道將來會留為緊急用途。 獅子山隧道擴闊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擴闊獅子山隧道及興建一條新行車管道,2019年已展開勘查研究,新民黨立法會議員李梓敬昨引述運房局稱,當局將在今年就工程刊憲及申請環境許可證,最快或在6年後完成興建新的管道,整項工程將在8年後、即2030年完成。 由於尋找火源有難度,加上灌救困難,消防把火警在早上6時18分升為三級火警。 早上6時許第二獅子山隧道重開,實施單管雙程行車,但隧道內仍一度煙霧彌漫。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子山隧道擴建|港府刊憲擴建變3線行車 15點改善工程一帖睇

隨着城門隧道、大老山隧道、青沙公路先後通車,獅隧擠塞情況有所紓緩。 但由於隧道收費廉宜、地理位置優越、設計容量有限,塞車問題依舊影響九龍中西部交通。 在早上繁忙時間,獅隧出九龍方向的車龍經常伸延至新田圍邨甚至水泉澳邨附近。

獅子山隧道擴闊

運輸署呼籲駕駛人士改用青沙管制區、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或大埔公路,惟第二獅子山隧道及其連接道路(獅子山隧道公路、沙田路,以及吐露港公路)交通仍出現嚴重擠塞,大老山隧道亦出現車龍。 路政署於今年夏季收到部份議員及團體的意見後,對改劃隧道作行人及行單車用途的建議持開放態度,初步認同技術上可行,更配合政府一直推廣的「綠色出行」。 不過,運輸及物流局上月書面回覆議員查詢時,則指局方擔心有關建議會令管道日後在需要迅速開放作緊急行車用途時,構成影響,將會深入探討建議的可行性。

獅子山隧道擴闊: 使用狀況

關於興建中與規劃中的主要道路工程的資料,分別載於表1.1及表1.2。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網誌表示,撥款會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及工地勘測,爭取於2025年動工,並於動工後四年啟用新隧道管道。 張家亮表示,獅隧現時每日有9萬架次車輛出入,經常出現擠塞,有時塞到何文田。 而隧道由兩線出入擴闊至三線出入後,能大大提升交通流量,當局亦會擴闊及增設一些連接路段,包括龍翔道將有獨立行車線直入隧道。

而距離項目工地邊界50米的範圍內,有一級歷建築曾大屋和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訂定為政府文物的前九廣鐵路的筆架山隧道,工程項目會按照環評條例的要求,進行文化遺產影響評估,以便評估各項擬議工程對相關文化遺產的潛在影響。 運輸署因而宣佈封閉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的南行管道,而原有北行管道則單管雙程行車,導致交通繁忙,獅子山隧道往九龍方向的車龍龍尾一度延至新田圍。 獅子山隧道擴闊 在獅子山隧道重開前,第二獅子山隧道交通督導員繼續管制並維持實施單管道雙程行車,並將車速限制降至50km/h。 獅子山隧道快線在3月12日早上6時重開,並實施「潮水式行車」:上班繁忙時間,2條行車線往九龍、1條行車線往沙田;下班繁忙時間,1條行車線往九龍、2條行車線(第二獅子山隧道整條管道)往沙田。 獅子山隧道慢線則於3月19日早上6時重開,隨着獅子山隧道的全面重開,兩條管道均全面恢復正常行車。 火警後隧道管道損毀嚴重,路政署人員在火警救熄後,曾進入管道視察損毀情況,發現慢線60米長的地方,有石屎脫落及鋼筋外露,而快線亦有部分地方損毀。

獅子山隧道擴闊: 道路結構資訊

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取道東南九龍,是一條連接大圍至中環的新鐵路線。 沙中線為一條全港策略性鐵路,連接多條現有和未來的鐵路線,工程完成後會形成兩條策略性鐵路走廊,分別是「東西走廊」(或稱為屯馬線)和「南北走廊」。 沙中線有十個車站,分別是大圍站、顯徑站、鑽石山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土瓜灣站、何文田站、紅磡站、會展站和金鐘站。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子山隧道擴闊 建造工程已於2012年7月展開,屯馬線一期由烏溪沙站至啟德站已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預計屯馬線全線將於2021年第三季開通。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在同一個節目認同,有需要擴建和翻新獅隧,但認為12年後才完成工程太長,他表示,以鑽挖方式鑽挖堅硬的花崗岩成本很高,用爆破方式可以減少工程時間,建議由承建商自行選擇用甚麼方式。 獅子山隧道為連貫新界和九龍的交通命脈之一,惟2條管道分別於1967年和1978年通車,現時平均每日有9萬架次車輛使用,繁忙時段極擠塞。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認為,工程由規劃至竣工需時12年太長,用鑽挖方式建造新管道成本高且費時,建議使用爆破方式,並同時在九龍及沙田方向爆破更省時,透過控制炸藥分量減低影響。 對有意見指可開放行人及單車使用獅隧,他認為須提高隧道通風要求。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亦指,翻新獅隧可增行車量,接連道路網亦需改善,以免出現樽頸。 沙田及其後新市鎮發展一日千里,獅子山隧道和連接的海底隧道一樣,行車流量早已飽和。

獅子山隧道擴闊: 相關條目

全面修復隧道,以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和延長隧道的使用壽命;增加隧道及其連接道路容車量,疏導交通擠塞。 有關建議在2019年提出,因應翻新工程,政府亦建議將龍翔道交匯處連接路與獅子山隧道九龍入口之間的一段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行車道,同時建造一條往沙田方向的行車天橋,橫跨龍翔道。 1960年代香港屢次發生嚴重旱災,香港政府不得不鑿通分隔九龍和新界的山脈(九龍坳)以容納食水輸送管連接船灣淡水湖及港九市區,順道建成一條可容納兩條行車道及三條大水管的隧道。 獅子山隧道擴闊2023 於是獅隧南行管道在1961年批建並動工,1963年貫通,1967年11月14日通車(較原定延遲一年),為今天獅隧的南行管道。 獅子山隧道擴闊2023 收費廣場設於沙田大圍,共有10個收費亭,其後增設至13個,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獅子山隧道擴闊: 大埔公路沙田段行車道擴闊2023年完成 紓緩獅子山大老山隧道車流

據悉,事發時一輛運載挖泥機的工程車行經,挖泥機疑撞到龍門架肇禍。 由於獅子山隧道採用舊式設計,加上兩條管道相隔甚遠,在設計和技術所限下,未能設置貫通兩管道的緊急逃生出口。 因此政府於1997年在隧道內裝設全港隧道中獨有的水簾系統。 每條管道各有11道水簾,每個相隔約100米,可阻止濃煙及火勢蔓延,並有降溫的效果,方便逃生。 政府會在兩條管道中間鑽挖,不用爆破,因此所需工程時間會較長,預計工程由2025年至2029年,在2033年完成南行線擴閣,2034年完成工程。 廣義而言,「獅子山隧道」泛指隧道兩條管道;狹義上來說,「獅子山隧道」只是先行興建的南行管道名稱,後來落成的北行管道,正式名稱為「第二獅子山隧道」(Second Lion Rock Tunnel)。

獅子山隧道擴闊: 獅隧翻新管道耗時12年 爆破施工或致噪音 議員籲減少影響

改善工程包括改建收費廣場,裝設電子收費系統所需的設備和設施。 啟用逾四十年的獅子山隧道,結構已呈老化,亦未能應付目前繁忙時段的交通流量。 路政署計劃為隧道進行改善工程,包括建造一條一點四公里的新隧道管道,以便其後翻新或重建兩條現有管道及內裏相關設施,並擴闊連接路,將位於九龍的獅子山隧道公路擴闊為三線雙程道路。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表示,獅子山隧道是香港最早的行車隧道,作為連接新界與九龍的主要通道,行車流量早已飽和,是次改善工程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 他希望有關部門可以提升施工前期調查階段的工作效率,從而節省整體工程時間。 獅子山隧道擴闊 對於有市民呼籲退役管道改作行人通道及單車徑,他同樣表示支持。

勘察和初步設計已在2019年第二季至2021年第三季進行,2021年第三季開始進行詳細設計及招標,預計於2025年動工。 2007年1月左右,獅子山隧道的交通燈燈泡全數更換成發光二極管,而兩邊入口亦新裝設了大型的資訊顯示屏。 2012年4月23日,越運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獅子山隧道為期6年的營運管理合約,並於2012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 直至2018年8月1日起,由俊和隧道管理有限公司接手管理該隧道至今。

獅子山隧道擴闊: 隧道管道

同時,亦需在維持隧道正常運作的情況下遷移及重置現有設施(包括通風大樓、行政大樓等),以騰出空間作工地。 新隧道建成後,亦需要數次調動行車以為現有隧道進行擴建,而每次調動行車前均需要重置、測試和啓用隧道營運所需的機電系統和消防系統。 2019年,路政署就獅隧改善工程提交環評報告,包括在兩條管道之間加建一條新管道、翻新現有管道、擴建獅子山隧道收費廣場巴士站及擴闊獅子山隧道公路及沙田路至來回方向各三線,以延續其使用壽命及改善繁忙時間交通狀況。

獅子山隧道擴闊: 沙田警署辦「頭家為上」家庭日 邀家屬參觀加深 ...

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副處長張家亮今日(18日)表示,平均每日有9萬架次車輛使用,經常出現擠塞,若龍翔道將有獨立行車線直入隧道,相信可以避免九龍塘窩打老道大排長龍。 獅子山隧道擴闊 (模擬圖)日漸老化的獅子山隧道有望10年後擴闊至南北行3線行車。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28日)在網誌表示,計劃今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聘請顧問進行首階段設計及工地勘測,爭取2025年動工,並於動工後4年啟用新隧道管道,及於啟用新管道4年後開放隧道至南北行各3線行車。 (二)就交通噪音方面,路政署已按《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環評條例)(第499章)及環評研究概要(研究概要)的要求就工程項目進行環評,有關環評報告已提交予環保署審批。 環評報告審視了工程項目的細節並因應附近環境的特徵,評估項目對評估範圍內的敏感受體(例如附近屋苑)在噪音等方面的潛在影響。 路政署已按環評結果制訂了適當的緩解措施,包括在獅子山隧道公路部分路段建議設置隔音屏障/隔音罩以改善噪音水平,並確保工程項目符合環評條例的要求。

他說,目前新發展區均有考慮設置單車徑,特區政府應基於整體考量將各區單車徑發展成網絡。 相關工程造價並不高,改造後不僅可以為市民提供往來新界與九龍的新方式,對於推動綠色出行同樣有幫助。 林指出,已使用45年的獅子山隧道是連接九龍和新界重要的交通樞紐,惟使用率高及管道老化,路政署一般只能以深宵幾小時封閉其中一條隧道管道作例行檢查及局部維修,以盡量減低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 他指,政府現時推展的「獅子山隧道改善工程」是解決隧道結構日漸老化的問題及提升隧道設計,同時擴大隧道交通容量,將南北行各由目前的雙線變成3線行車,以紓緩繁忙時間,改善往來沙田和九龍的交通。 預計工程完成後能應對預期將來發展所帶來的交通需求,加強新界及市區之間的連接,改善往來沙田及九龍的交通情況。 項目首先需要於兩條運作中的行車隧道之間建造一條新隧道,施工空間非常狹窄,環境限制較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