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蔡子強9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蔡子強

蔡子強表示,他不會即時消失在媒體面前,始終基於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感,自覺仍有能力解答一些媒體的問題。 他說,有些年輕一代的學者在現今政治環境下,可能因擔心失去工作甚至有人身安全威脅,不敢評論太多時事。 不過他明言,日後撰文或向媒體評論政治會逐步減少,亦未必會再就選舉結果作很系統化的研究。

蔡子強

「這些年輕人朝氣蓬勃,文宣創意滿分。我和他們談過,他們對政治有許多憧憬,真的有好好發揮系內所學,希望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在政治上。」然而過去兩年,蔡子強親眼看着一些昔日的學生一個個被DQ、被迫辭職,部份甚至已經遠走他方。 【now新聞台】佔領運動過去75天,警方多次與佔領人士爆發衝突,拘捕了超過500人,亦有多人受傷。 有學者認為佔領運動可算是示威者與政府「雙輸」,日後的抗爭方式,可能愈來愈脫軌。 蔡子強2023 不過,蔡子強說,提名是公開,投票則不記名,選委可能會「走票」,但相信為數不多,而李家超未盡取提名亦是留有一手,可避免投票日所取票數少於提名的尷尬。 對於今次很大機會屬無競爭選舉,蔡子強分析,選委想就候選人政綱的不同政策討價還價較難,又相信中央重視今次完善選舉後的首場行政長官選舉,會希望各方團結,出現節外生枝的可能性低。

蔡子強: 專欄

現年56歲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亦提早退休,他周一(17日)接受本台訪問指,決定退休是因為社會環境令人意興闌珊。 他又說,相信很多人不習慣目前社會環境,因為「我們經歷了香港最自由的年代」,現時四周都是「紅線」,包括在學術、言論自由上,令平時說話,做研究都會有制肘。 蔡子強(英語:Choy Chi-keung Ivan),香港時事評論員,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前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我與姜國元算不上相熟,只有數面之緣,但卻因為一直有追看他以筆名「安裕」在「星期日明報」撰寫的文章,而神交已久。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心高氣傲,能夠讓我心悅誠服而追看的專欄並不多,安裕的是少數之一。 蔡子強2023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號召包圍政府總部,示威者兩度佔領龍和道,警方以警棍收復防線,並以射水驅散,警方公布共拘捕了40人。 及至星期四金鐘清場,249人被捕,整個佔領運動期間超過500人被捕。 上星期普習會舉行,舉世關注,幾天以來,媒體就政治經濟方面,已經說了不少,今天本專欄且別開生面講講食,究竟普京以甚麼食物宴請習近平﹖豪華的魚子醬﹖還是港式俄國餐廳的招牌菜式如羅宋湯、凍肉拼盤、炸雞卷﹖答案怕且會讓大家意外。 先說首日歡迎晚宴那一餐,當晚有六道菜式,分別是:一、遠東海鮮做的開胃菜;二、鵪鶉肉蘑菇餅、三、小體鱘魚湯;四、石榴雪葩(...

蔡子強: 中職》張仁瑋生涯首安帶超前分打點! 但岳家「兄弟對決」破局了

張寶華指,在英國回來後一次跟他這位老朋友交談時,蔡傲慢地跟她說,如果她還想做記者,便要踏踏實實地做。 張寶華更不滿蔡在他的專欄內常提在她,並以大哥哥看小妹的角度,說看見她這樣很心痛,批評她不應該作為記者去社交場合、不應該年資有限而出書、不應該問了一個「Too simple」的問題而被人關注等等。 [28]2013年8月14日,張寶華接受陳志全的網台節目《慢談風月》訪問,談到為何與蔡子強交惡[29]。 在完成學士課程後,在中大研究院專攻政治,並開始以選舉制度作為研究重點。 警方國安處今早(23日)拘捕《蘋果日報》社論「蘋論」主筆李平。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今日在亦其《明報》專欄,慨嘆自己寫政治評論已經改變不了甚麼,疲累和無力感都很重,亦傷痛於朋友的別離,「傷痛是需要時間撫平和治癒的」,故而「很想休息」一段時間,因而決定擱筆,告別讀者。

資深學者以往在大學行政層面可為年輕學者抵擋部分政治壓力,例如後者被投訴時「在委員會頂一頂」,如今資深學者紛紛離開,葉健民憂慮年輕學者未來需承受更大壓力。 《星島日報》去年報道,港大10個學院院長中,有一半已經或將會離職,包括工程學院、理學院和社會科學學院。 去年3月,以敢言見稱的肝病權威專家、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肝臟科講座教授黎青龍,不獲校方續約兼職教授一職,轉任名譽教授。 而且,連中文大學這個小環境過去一年發生的很多事情,比如學生會被解散,民主女神像被清走,令他感到陌生和傷感。 蔡子強稱,原本計劃退休後環遊世界,但現時因疫情受限,不過他相信退休後都「不會悶」,會繼續讀書、旅遊、寫作,甚至有意舉辦一些與中國歷史相關的旅行團,參觀古蹟講解中國歷史。 蔡子強縱橫學術界多年,對本地政治評論駕輕就熟,在訪談中罕有展現傷感一面。

蔡子強: 五區公投 五區總辭 More... 普羅政治學苑 本民前 梁天琦 熱血公民 社民連 蔡子強 鄭松泰 鄭錦滿 陳雲 香港復興會 黃洋達

但大家又可知道,南京和武漢兩地,原來曾經都是民國考慮定都的地點,且經過激烈辯論。 我坐過panel,同學問我攞貼士,我說沒秘密,都是想像得到的,但奇怪同學就是準備不足。 蔡子強2023 以成績為例,GPA高者自然佔優,另外,如你想申請法國大學,那麼修讀過法文課程也屬基本;至於面試,申請exchange不是申請讀研究院,不會奢求... 蔡子強2023 烏克蘭繼取得歐美軍援第三代主戰坦克後,雖然華府早前幾經猶豫,但終於還是取得其首肯,同意向西方盟友進一步提供F-16戰機,及訓練烏國機師駕駛該款戰機,澤連斯基稱此舉是「歷史性決定」。

蔡子強

8上,陳文杰左外野二壘打,岳東華一壘飛球出局,江坤宇右外野安打,二壘跑者回來得分,張仁瑋三振出局,岳政華三壘界外飛球出局。 5局上,富邦悍將先發投手李子強無人出局連送2次四壞保送,悍將換投岳少華,但被江坤宇打出安打,比數形成4比4,張仁瑋接著再補上1分打點安打,兄弟以5比4超前。 另外在投手的調動部分,丘總透露和週日的安排有關,「子強有可能讓他週日先發,我們會需要一個長中繼,暫定是李子強,那游霆威就會是長中繼的部分。」若李子強在週日掛帥先發,將會是他今年首度先發登板,去年他14場出賽有3場先發,3場先發最長投球局數為5.2局,今年在一軍大多定位在長中繼。 2009年3月,正當豬流感及經濟低迷時,張寶華成立豐德麗旗下新媒體平台 Goyeah.com, 這是首個免費正版電影網站,網站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靠網上廣告。 當時她跟傳媒說,內容商走得太慢,給盜版商盜取了接近八成正收入,所以goyeah.com是一個自救的運動[13][11][12][14]。

蔡子強: 張仁瑋接替王威晨首安首打點出爐 兄弟對決破滅球迷惋惜

蔡子強在《明報》最後一篇專欄文章指,「我不想朋友看不起我」,他解釋有些昔日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方「很成功」,但朋友圈子之中並不喜歡他。 重視朋友的蔡子強笑說「我自己唔成功」,亦不需要太成功,「但希望朋友仍然尊重我」,因此要寫一些自己相信的事,不能夠「因為你要想成功而寫另外一啲嘢」。 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在去年最後一天宣布辭職,提早退休,床感嘆在香港及港大低氣壓下,暢所欲言成為不可能的事。 蔡子強表示,他以學者的身份參與或評論時事,會成為特定的歷史時空的產物。

  • 港城市設計學會副會長(公共事務),羅德島設計學
  • 不過新冠疫情之下,這想法似乎暫時不可能實現,希望待中港兩地通關後,辦一些與中國歷史相關的旅行團,參觀古蹟講解中國歷史。
  • 同年10月,張寶華離開有線,考獲英國文化協會「志奮領留英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修讀Media Law and Policy,一年後回港[10]。
  • 要準確解讀民主運動的演變,須先了解一些基本背景:香港民主派政治光譜的「裂變」,始於2010年五區總辭及政改爭議。

外野部分則是有今天先發的林哲瑄、申皓瑋和蔡佳諺,板凳上有高國麟待命。 兄弟此役在2局上率先展開攻勢,福來喜、蘇緯達安打串聯,岳東華面對悍將先發李子強又炸裂,3分砲率隊領先,悍將2局下靠著陳真的安打先追回1分,3局下池恩齊靠著三壘手失誤上壘,隨後王正棠安打、范國宸雙殺打推進助悍將再下一城。 4局上,悍將攻勢再起,高國麟、戴云真敲安站上一二壘,陳真高飛犧牲打推進隊友,戴培峰適時安先追平,李宗賢突襲短打,一壘手接球傳本壘,發生失誤,悍將再攻下超前分。

蔡子強: 香港人都在YouTube看什麼?最潮影片揭露港仔「公屋出身」的悲歌

牟利機構及私人企業等提供專業服務。 他曾任南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Foster + Partners 董事、香港國際機場建築師及多個赤鱲角

張惇涵表示,總統感謝李大維秘書長戮力從公,從她執政以來,一直在外交、兩岸及國安領域給予她莫大協助;也期盼李秘書長回任海基會董事長後,能夠順暢推動海基會業務,逐步推動疫後兩岸人民之間的健康有序交流。 蔡子強 總統也期盼借重林佳龍秘書長的國安及政策專長,以及其中央與地方的完整歷練,從國際事務到地方事務領域,襄助她推動總統府業務及各項國政工作。 前副總統陳建仁將接任行政院長一職,至於內閣成員的部分,總統府今(26)日證實,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將接任總統府秘書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回任海基會董事長,國安局長陳明通則提出請辭,表達希望沉潛休息之意,總統已同意新任國安局長將由外交部次長蔡明彥接任。 平日鏡頭面前的蔡子強正經八百、冷靜沉着,善於分析時事局勢,但訪問期間不免流露出對時下局勢的無奈與感慨。 2022年1月21日,張寶華於她自己的YouTube Channel節目中,澄清蔡子強並無追求過她[24]。

蔡子強: 香港13位區議員未披露「經民聯」身分 67%獨立議員其實「不獨立」

主打深度報導的香港收費網媒《端傳媒》在去年8月宣佈把總部搬到新加坡,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過去6年自由的道路變得愈加艱險。 蔡子強在香港政治評論界舉足輕重,亦是傳媒經常邀約訪問的對象。 同樣的例子見於前年8月,當時民主派由於立法會延任,內部深陷「總辭」爭論。 當時是《國安法》實施初期、民主派初選過後不久,仍然是「抗爭派」氣勢最盛的時期,蔡子強的評論在政界引起大迴響,尤其受到激進派口誅筆伐。 6上,悍將更換投手游霆崴,陳文杰四壞保送,跑者因投手暴投上二壘,岳東華三振出局,江坤宇中外野方向安打,二壘跑者回來得分,張仁瑋右外野飛球出局,岳政華一壘滾地球出局。 阿姜並不是我,他是一位謙謙君子,對人彬彬有禮,比我有修養得多。

  • 蔡子強早在去年6月已經停止了在《明報》寫專欄;他與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在去年年底共同完成了有關香港選舉制度的新書《特區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後,倆人都宣布淡出研究香港選舉及評論時事工作,引起政圈的注意。
  • 前副總統陳建仁將接任行政院長一職,至於內閣成員的部分,總統府今(26)日證實,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將接任總統府秘書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回任海基會董事長,國安局長陳明通則提出請辭,表達希望沉潛休息之意,總統已同意新任國安局長將由外交部次長蔡明彥接任。
  • 外野部分則是有今天先發的林哲瑄、申皓瑋和蔡佳諺,板凳上有高國麟待命。
  • 他又說,相信很多人不習慣目前社會環境,因為「我們經歷了香港最自由的年代」,現時四周都是「紅線」,包括在學術、言論自由上,令平時說話,做研究都會有制肘。
  • YouTube 公佈香港年度「最潮影片」,港警施放催淚彈當天的「《蘋果》佔中直播」奪冠。
  • 由細到大,我手字唔靚,寫字慢,所以讓我有同理心,明白傳統試場考試,要同學坐下兩三個小時內鬥手快,箇中之苦。

上周六,英皇查理斯三世加冕,相信不少讀者都在電視直播中看過箇中盛況。 港人喜歡吃,有人會好奇,如此值得紀念的場合,英國皇室又會以甚麼食物來慶祝﹖答案是由71年前著名的「加冕雞」( Coronation Chicken),變為今天的「加冕批」(Coronation Quiche)。 話說,1953年女皇登基,適逢戰後物資依然短缺,為了節儉,廚師... 蔡子強認為:「做人最緊要活得開心和無愧,而開心的源頭,就是朋友,而我不想朋友看不起我」。 他亦寄語讀者:「可以好好珍惜每一段同行的時光,以及若然一朝要別離,仍然能夠有機會,好好說再見」。 《明報》報導,13位隸屬建制派第4大勢力「經民聯」的議員,未在區議會網頁披露其政治聯繫;67% 報稱「獨立」的議員,其實和地區組織或政治平台有聯繫。

蔡子強: 蔡子強 hkop More... 香港 特首 林鄭月娥 林鄭 特首選舉 李家超

學者分析,李家超能成為下屆特首,其中一個原因是處理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手法十分強硬,符合未來北京需要一名強硬的特首治港。 新學年開始,推動國安和國情教育是港府的重點工作,香港部分大學首次在開學日舉辦升旗禮。 蔡子強2023 其中,國安公署官員和港府保安系統高官成為中文大學的升旗禮座上客,為以往罕見。

蔡子強

去年6月,蔡子強已停止在《明報》寫專欄;去年底與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等人,完成有關香港選舉制度的新書後,亦說過往後會淡出時事評論。 自中央直接出手訂立《國安法》及修改香港選舉制度,伴隨一系列的執法行動,香港自八、九十年代以來一直由民主派主導的公民社會、社會輿論環境全面瓦解:民陣、支聯會、教協、職工盟相繼走入歷史,數個具代表性的民主派媒體亦悉數停運。 以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的說法,香港正處於「肅清」時期,這是中央意識到過往對反對派的一套行不通,下定決心採取霹靂手段的結果。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佔領運動可算是示威者與政府「雙輸」,但他認為運動已經喚醒港人對政治的關注。 蔡子強又表示,這次佔領運動衝破了以往的模式,可能引發日後更多在法律邊緣的抗爭方式。

蔡子強: 大人們的餐桌 33位牽動政局的歷史人物飲食軼事 More... 蔡子強 邱吉爾 希特勒 史達林 納粹 羅斯福 餐桌外交

時值兩地矛盾升溫,由民生層面擴及到政治意識形態,進一步激化民主運動。 隨後再發生一系列事件,包括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北京於2014年發表首份一國兩制白皮書,首次表示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同年人大常委會頒下「8.31決定」,再爆發佔領事件,北京與民主派的政改談判已全然決裂。 蔡子強回覆《香港01》查詢時表示,自己主要在明報撰寫政治評論,亦有在其他傳媒寫電影、文化、歷史、校園、旅遊等專欄。 他指寫政治評論需要花大量時間、心力做資料蒐集,負擔很大,而最近政治局勢亦令他情緒低落,難以負擔。 他提到,90年代時社會曾嘗試多議席單議制、兩議制單票制,而他的文章亦曾影響選舉制度討論,但坦言最近的選舉改制「你講乜都無用」,而這亦是他擱筆的主要原因之一。

講到退休後生活,蔡子強表示幾年前預計會先環遊世界,在加拿大、英國、法國、台灣等地方各住幾個月,最後才回香港過悠閒生活。 不過新冠疫情之下,這想法似乎暫時不可能實現,希望待中港兩地通關後,辦一些與中國歷史相關的旅行團,參觀古蹟講解中國歷史。 蔡子強 擔任中大學生會長期間,蔡子強大力支持脫離英國殖民,主張民主回歸祖國,理念上屬於「民主回歸派」,相信中國,主將與北京建立良性互動,藉對話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互信,為彼此在民主、普選等看法上,奠定基礎與共識,達至雙贏。 1987年時,他曾以中大學生會長身分領導學生,致函中國總理趙紫陽贊同民主回歸[3]。

蔡子強: 民主黨何俊仁擬政改否決後辭職引發公投 多名議員質疑成效

他見識廣博,對新聞行業的中外歷史,都能如數家珍,文章可讀性甚高,每次讀他的文章,都讓我獲益良多。 而且阿姜為人並不民粹,對事物有其深刻的一套看法,更對新聞行業充滿熱情,是今天已經十分難得,有着豐富閱歷、見識、學識修養、人文情懷的新聞工作者。 至於未有具體政綱便取得過半數選委提名,劉兆佳說,以目前形勢,大家心知肚明,不論何人參選,其政綱都不會有大分別,大多集中盡快結束疫情、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改革行政機關提升效率及水平等。 他認為最重要看當選人日後的執行力,如何在中央支持下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績。 對於李家超由宣布參選行政長官,至遞交報名表短短幾日,已取得過半數選委提名,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李家超可謂勝券在握。 蔡子強今日在《明報》撰文,以「告別的時代:每個道別都感恩」為題,分享他日前的「離愁」、「傷痛」和「告別」,包括近來他不少朋友匆匆移民,卻因疫情和限聚令無法見面影相道別。

蔡子強

悉公共和私人發展項目;他相信設計和建築的力量可 提升社會的競爭力。 他曾為香港政府、香港機場管理 局、港鐵、市區重建局、Public Works Canada、 British Columbia Buildings Corporation、非

蔡子強: 社會與公眾

但是現在,電視、電台找他做評論時事的密度已經減少了很多。 於是他決定提早退休,選擇一些自己開心的事做,開始人生下半場。 退休後他會繼續讀書、旅遊、寫作,未來還可能舉辦一些與中國歷史相關的旅行團,參觀古蹟講解中國歷史。 引伸到整個香港,蔡子強有感政治局勢「大局已定」,去年6月已叫停在《明報》的定期專欄。 2010年4月,張寶華發表網誌,回應梁家權《蔡子強不壞》一文[27],她指出「那位講師曾經是我的朋友」,那位講師沒人愛,不是他壞,而是他小家氣、心胸狹窄。

蔡子強: hkop 香港 More... 葉健民 大學 大陸學者 蔡子強

但傷感之餘,他亦不免苦口婆心、盡最後努力提點年輕人檢討過往民主運動的不足之處。 對比之下,蔡子強表示認識一些學生,曾經幫改制後的立法會選舉一些政治新丁助選,但私下慨嘆「佢哋啲文宣真係完全唔得」,往往流於一些「口號式政鋼」,說來說去都是那幾句,但這就是現實政治環境的無奈。 「所以你覺得,自己的事業算是成功嗎?」記者聽見蔡子強退休計劃,似乎應該完成的學術研究都已完成,事業上再沒什麼遺憾,好奇之下有此一問。 2上,一出局後,福來喜中間方向穿越安打,蘇緯達中外野落地安打,陳文杰三壘界外飛球出局,岳東華右外野三分砲,江坤宇投手前滾地球出局。 9上,悍將更換投手李建勳,宋晟睿游擊滾地球形成內野安打,周思齊三振出局,跑者盜壘成功,高宇杰三振出局,蘇緯達二壘滾地球出局。 張仁瑋是兄弟2021年選秀會第3指名選進,今年才首度升上一軍,之前出賽5場7個打數沒敲安,今第3局首度上場打擊,敲出右外野飛球接殺出局,連8個打數沒安打後,終於在第9個打數敲出生涯首安。

獎學金運作至今,分別資助了一名《明報》、一名《蘋果日報》記者及一名《南華早報》記者到牛津大學升學[15]。 同年5月11日,張寶華於《信報》撰文支持通過政改方案[16]。 同年8月,張寶華開始擔任香港數碼電台時事節目主持,并主持清談節目《最好的時光》。 同年9月,張寶華正式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並於2016年7月把學程結合出版了《BRAND U》,並打入了誠品書店的暢銷書榜。 蔡子強 蔡子強早在去年6月已經停止了在《明報》寫專欄;他與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在去年年底共同完成了有關香港選舉制度的新書《特區選舉:制度與投票行為》後,倆人都宣布淡出研究香港選舉及評論時事工作,引起政圈的注意。

事後梁振英太太唐青儀批評蔡子強「無知、刻毒、涼薄」,更稱「當我知道蔡先生佢原來係一位大學講師嘅時候,我不禁倒抽一口涼氣。」2019年,梁振英在Facebook批評蔡子強美化「佔中九子」,質疑他為何不叫自己子女上街,形容蔡是「醒目仔」,「叫人衝,自己鬆」。 蔡子強當時回應指,他並無子女,也不會強迫子女或學生做什麼。 「先不要說作為學者,而是作為一個老師,這幾年我都見到一些很令人傷感的現象。」蔡子強舉例指,政政系以往出過不少政治人才,他其中一個興趣,是在每次區議會選舉中,在網上以及在選舉期間實地考察政政系畢業生的選舉工程。

2020年6月30日,《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學術自由環境備受關注。 美媒《大西洋》報道,港大社會科學院一年間曾召開兩場閉門會議,讓教員討論國安法影響,席間有不少學者擔心教研觸碰「紅線」。 蔡子強亦提出一個重要看法:一些年輕人以往動輒指控老一輩民主派「30年民主運動一事無成」,這觀點絕對是錯誤的,必須平反。 至2019年修例風波,激進力量已全面主導整個民主陣營,民主派政黨在群情洶湧下,在議會內外都與政府全面對抗,並與激進派出現一定程度的「合流」現象。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