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川龍到城門水塘2023必看介紹!內含川龍到城門水塘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川龍到城門水塘

而第二個打卡點是白千層林道,道路兩旁有一排排「白千層」,在中間走過猶如穿過綠色隧道,所以成為大家必到打卡點! 而香港歌手謝安琪的《山林道》MV,也是在這裡取景。 大帽山:在龍門郊遊徑沿途可欣賞到大帽山的景色,看看那植被的變化,較高及暴露的山頂山脊都以草坡地為主,而較為茂密的樹林集中於山谷溪澗裡。 大帽山的山徑甚眾,既有作為主要通道的麥理浩徑;也有相思林徑、虎蹤徑;以及連接梧桐寨、燕岩、嘉道理農場和響石等的山徑。 相比之下,林蔭較濃密的龍門郊遊徑的景觀相對較為失色。

終點:到達城門水塘後沿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往南走,乘搭專線小巴82號回荃灣市區。 由荃錦公路川龍小巴站出發,到達彩龍/端記茶樓後午膳,然後經車路往川龍管理站,沿龍門郊遊徑出城門林道(水塘段),右轉往菠蘿壩,可順訪賞蝶園,終點為城門道。 前段為不太斜的上坡路,其後一直為下坡路,沿途山徑頗崎嶇,路程亦較長。 由荃錦公路川龍小巴站出發,到達彩龍茶樓後經車路往川龍管理站,沿龍門郊遊徑出城門林道(水塘段),右轉往菠蘿壩,可順訪賞蝶園,終點為城門道。 由荃錦公路川龍小巴站出發,到達彩龍茶樓後經車路往川龍管理站,沿龍門郊遊徑出城門林道 (水塘段),右轉往菠蘿壩,可順訪賞蝶園,終點為城門道。

川龍到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行山路線全記錄

川龍村以自助茶樓、山水豆腐花、西洋菜著名。 當地有不少珍貴蝴蝶品種出沒,更是罕見的苧麻珍蝶棲息處。 附近有川龍家樂徑和響石墳場,三生酒廠亦位於川龍村內。 川龍到城門水塘 川龍到城門水塘 這次的路線試行,確實給了我不少動力去撰寫這個小專題。

川龍到城門水塘

相思林徑的首半小時為開揚路段,但小徑較窄;其後的個多小時也在林蔭下走。 到達分岔路口,約花了個半小時至城門水塘,今天走得比較悠閒,約行了五小時。 景色方面,龍門郊遊徑以林景為主,而中途可以欣賞開揚的荃灣景觀,景色中規中舉。 但由於路線輕鬆易走,又可以到川龍飲茶作樂,個人都相當推薦。 城門水塘是香港首個開闢作郊遊及設置燒烤設施的地區,其所在的城門郊野公園也是香港首批劃定的郊野公園之一。 水塘塘畔廣植白千層,在塘水滿溢時,白千層倒影處處,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遊覽。

川龍到城門水塘: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新手可以選擇一條輕鬆的路線,到達總站後由小巴站左邊的樓梯起行繞城門水塘一圈。 川龍到城門水塘 沿路會看到不少猴子的蹤影,但也緊記不要騷擾牠們,免生危險。 川龍到城門水塘 於小巴總站下車後會有洗手間及補給站,記得起行前先購買充足的食糧及水,否則便要等待數個小時才能重新回到這裹。 交通資料起點:乘搭九巴51號(於港鐵荃灣站或荃灣西站上車)或專線小巴80號(於荃灣川龍街上車),在川龍站下車。

  • ▲行山前通常都會去「彩龍茶樓」,最近在荃灣見到有關「邂逅山川人」的宣傳,飲茶後順道去看看。
  • 交通資料起點:乘搭九巴51號(於港鐵荃灣站或荃灣西站上車)或專線小巴80號(於荃灣川龍街上車),在川龍站下車。
  • 為配合水塘的興建,八村的村民被遷徙至錦田及魚角等地。
  • 城門水塘位於新界中部,在大帽山、針山和草山諸峰環抱的城門谷內。
  • 由荃錦公路川龍小巴站出發,到達彩龍茶樓後經車路往川龍管理站,沿龍門郊遊徑出城門林道(水塘段),右轉往菠蘿壩,可順訪賞蝶園,終點為城門道。
  • 本網頁所提供的遠足路線及交通資料只供參考。
  • 城門水塘雖有一道環塘的林務車道,但大部分路段的斜度甚高。

非常感謝藝術推廣辦事處團隊用心策劃這個既有心又貼地的展覽,「將藝術作品成為追尋歷史的線索,化作村民保存珍貴記憶的載體」。 也讓我看到「當藝術遇見大地 會有怎樣的對白」。 香港的文化與特色逐漸被蠶食,拆的拆,爛的爛,好像無聲無息地消逝中。 自從行山後,我才嘗試了解和追回香港的過去,行走古道、古村、廢墟、尋找已被填平的水塘、閱讀以往的歷史及參看珍貴的照片與舊貌等等。 透過行山,見證將會消失或追溯已消失的東西,對我來說,相當有意思。

川龍到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交通

本網頁所提供的遠足路線及交通資料只供參考。 遠足人士應在出發前自行選擇最合適的路線,以及查閱運輸署或相關交通機構網頁以獲取最新的交通資訊。 請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及垃圾,以保持個人及環境衞生。 川龍到城門水塘2023 川龍到城門水塘2023 ▲行山前通常都會去「彩龍茶樓」,最近在荃灣見到有關「邂逅山川人」的宣傳,飲茶後順道去看看。 川龍到城門水塘2023 其中一個景點在一間廢校內,地方細小,有幾個小展覽。 每次試行路線時,都會把途中遇上的「障礙」記錄下來,後來也建立了渠道向政府部門反映,希望可改善有關設施。

期間接獲一位不相識的網友電郵,查詢適合輪椅使用者的郊遊路線,於是冒昧建議同遊,希望多了解他們這方面的需要。 當時原有八條客家村落座落此間,分別為老圍、白石窩、陂頭肚、石頭見、芙蓉山、南房(塘)、大陂瀝和河背瀝。 為配合水塘的興建,八村的村民被遷徙至錦田及魚角等地。 1936年水塘落成,其時正值英皇登基25年,故當時水塘曾改稱「銀禧水塘」。 現時在水塘主壩之側,仍有一座石碑紀念相關歷史。

川龍到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

希望她們下次回港時,我已發掘更多無障礙路線,可以帶她們一家到別的地方去郊遊。 城門水塘雖有一道環塘的林務車道,但大部分路段的斜度甚高。 輪椅使用者如欲到此遊覽,可選擇由城門道至水塘主壩的平坦路段,或水塘西岸一段斜度相對較高的林務車道。 不是這個展覽的關係,也不知道原來每戶村民家中也有兩個水龍頭,一個提供食水,另一個是山水,真讓人羨慕。

經過蝴蝶園後,續下降斜道(斜道約7度,即1:8)至白千層林道。 今天由城門水塘起步,行約1小時至上禾秧山的入口,上行約40分鐘至石天門,多走40分鐘至王母點將台。 花約50分鐘行至妙高台,下山至舊軍車路約40分鐘,最後沿車路返回川龍約個半小時。 川龍村至龍門郊遊徑的起點約有兩公里的路程,沿車路經過村屋耕地,約二十分鐘便可以看到漁護署川龍管理站,離開了油柏石屎路,可漫步於山間小徑上。

川龍到城門水塘: let's go hiking 香港行山誌

2018年10月7日經過上述閘口,發現閘口旁的行人道已給擴闊,並增設了上落斜道。 雖然工程看來有點粗糙,但已可大大方便了一眾行動不便的人士。 在回程路上,總算在樹上發現了兩隻馬騮精,讓我吁了口氣。 走回士多的閘口,竟見閘口的欄柵已給人鎖上。

川龍到城門水塘

沿著主車道走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續上走至分支,在分支處標示著龍門郊遊徑的木製牌樓便是起點。 依照郊遊徑的指示牌,沿著山腹徑一直行走便可抵達城門水塘的林務車道。 此後經過賞蝶園下走至塘畔,最後右轉沿著菠蘿壩自然教育徑走至城門道。 城門水塘菠蘿壩(KK058782)- 可乘搭綠色專線小巴路線82號前往荃灣兆和街,然後步行往港鐵荃灣站。 去城門水塘建議由荃灣港鐵站作起點,於荃灣兆和街乘搭82號小巴到城門水塘菠蘿壩總站,大約15分鐘車程,但班次較疏,與朋友同行亦能選乘的士攤分車費。

川龍到城門水塘: 荃灣行山路線|龍門郊遊徑川龍起步至城門水塘 沿途賞大帽山景色

另,不要錯過藝術家入村與村民互動的感人小故事。 而城門水塘的打卡位,當然不可不提水浸白千層,在雨天過後,就會出現期間限定的「水浸白千層」,十足香港的天空之鏡。 此徑的初段蜿蜒於大帽山的山腰間,慢慢往上爬升,不時又會經過溪流石澗,川龍郊遊徑設置了三條木橋,橫跨數條較大的溪流,而其餘的細小支流,則只有一些天然的石塊。 這段路較為開揚,可以遙望青馬大橋、葵涌、荃灣、青衣等一帶景色。 路線初段的大帽山景色尚算不俗;後段的景觀及路況變化不大,略為沉悶,山友可自行選擇循支線退出。 年初曾向社福機構查詢有關事宜,卻一直未獲回覆。

川龍到城門水塘

交通方面,可以乘搭港鐵到荃灣站,在B1出口步行至兆和街,搭乘82號綠色小巴直達城門水塘。 坐著82號綠色小巴大概15分鐘就會到城門水塘。 川龍到城門水塘 今天由川龍起步,不用10分鐘便到達入口的梯級;約半小時行至響石墳場旁的上山入口,不用半小時上走達小山坡。

川龍到城門水塘: 交通

她的兒子Timothy行動不便,雖可行走一點梯級,但長途則要以輪椅代步。 城門水塘位於新界中部,在大帽山、針山和草山諸峰環抱的城門谷內。 清朝初年,明末將領李萬榮逃至香港,並在谷地興建用以抵抗清兵的城門寨,遂其後的城門村、城門河和城門水塘也以此為名。 路線全程為車道,部分是略斜的上落路段,需有人從旁協助,而起點處的閘口或會被鎖上而不能通行。 沿途會經過綠意盎然的林蔭車道,最後抵達兩旁長滿高直白千層的林道。 由城門道小巴站左轉,沿車道上升(斜道約9度,即1:6),在第二個分岔口右轉繼續攀升(斜道約9度,即1:6)。

川龍到城門水塘

由於閘旁沒有設輪椅通道,只得著Timothy站起來繞過閘口。 可能當局也沒料過會有輪椅使用者往這邊走吧。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另外,行山前一定要做足準備,量力而為,注意難道級別,不要獨自一人行山。

川龍到城門水塘: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康文署網站設有《行山樂》網頁,以推廣遠足運動,促進市民投入健康生活。 網頁介紹了香港44條各具特色的遠足路線,除了文字介紹,亦製作了縮時短片,可以令大家對有關路線有個基本認識。 進入了茂密的林徑後,亦表示着龍門郊遊徑快到尾聲,此段有連綿的石級往下走,有防滑的紋理,在潮濕下雨的日子亦可安心行進。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