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科技券騙案8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科技券騙案

透過科技券計劃資助,洗衣店加添了專用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無線射頻辨識)管理系統,每個洗衣袋都安裝了RFID標籤,系統能識辨及追蹤衣物的位置,只要掃瞄客人的單據,就能顯示位置,交收變得十分準確。 香港大約有三千多間西醫診所,而中醫學亦日益現代化,對診所管理系統(Clinic management system)需求殷切。 西醫診所使用科技券升級診所管理系統,除了一般的企業資源管理外,診所系統亦需針對病人及藥物有特定功能,例如病人輪候、藥物敏感及主要病歷提示,以至藥物庫存及有效期管理等。 另外醫療系統涉及病歷等重要私隱,對保安要求十分嚴格,資料庫不但要加密,連接亦需經過防火牆(Firewall)及虛擬私人網絡(Virtual Private Network, 科技券騙案 VPN)等。 警方表示,本年上半年度加密貨幣有關罪案數字案件宗數已達496宗,已超越2020全年494宗,與上年同期比較更多出138%,其中有214宗屬社交媒體騙案、193宗為投資騙案和46宗是網上購物騙案。 上半年損失金額達2.14億元,比2020全年多出1億元,和去年同期比較超出475%。

科技券騙案

BizMagnet顧問眼見不少欲申請科技券的公司都敗於一個「貪」字,例如貪圖資助而作屬刑事罪行的欺詐行為,或者是貪圖方便不依標準報價程序貨比三家,違反競爭條例等。 世間沒有免費午餐,如果有科技券中介慫恿可不付錢獲得系統,或者只需很少的金錢便能有不符比例的系統使用,都必需加強警覺,所謂便宜莫貪,如需政府資助顧問服務,應選擇合法的BizMagnet。 西九龍總區刑事部署理總督察羅程瀚指出,警方經深入調查,由去年至今共接獲三百八十六宗電子消費券騙案,涉款達一百六十萬元,迄今共拘十五男女。

科技券騙案: Celsius 加密貨幣存款平台客戶資料被洩 獲獎勵為名黑客騙款為實

由於這類科技公司的銷售人員都很擅長騙取客戶信任,客戶往往不知就裡就簽署文件,屆時亦很難以不知情為抗辯理由。 顧問最近翻閱報章,見到不少關於政府資助的詐騙案件,與各位分享一下。 簡單而言,申請科技券的中小企有機會常犯法例包括《競爭條例》下的圍標行為、刑事罪行中的「串謀詐騙」及「使用虛假文書」等。 不良科技券中介亦會先以著數招徠公司客戶,再迫使客戶交出巨額費用。 警方亦發現11間涉案公司中,有10間公司都僱用同一間秘書公司。

科技券騙案

數到造假,最嚴重的就是連科技系統都沒有使用,即是串謀供應商一齊造假,包括製造假單、進行虛假交易、提交偽造系統證明,最終客戶及供應商以現金分贓,行內有一術語,稱之為「罐頭」,即是一套尤如開罐頭般方便的犯罪服務。 坦白而言,無論是客戶、供應商,抑或是穿針引線的中介,都難以不知情為由洗脫罪名,而且過程精密,涉及多項罪行,包括串謀詐騙、製作及使用虛假文件,以及洗黑錢等,單以串謀詐騙而言,最高可判處監禁14年,由於串謀者刑責相同,客戶亦難以非案中主腦為求情理由。 另外有部份老闆貪得無厭,即使科技券計劃已資助75%的項目費用,仍想連餘下的25%也不願付出,於是便會串謀供應商將定價抬高,例如將原價12萬元的科技系統報價16萬元,謀求政府資助12萬元,變相不用一分一毫就能獲得資訊科技系統。 原本標準報價程序及項目完成後的科技券審計報告可控制此等行為,但不法之徒透過圍標及現金回佣等手法犯案,本應由企業提供的3萬元結果由政府埋單。

科技券騙案: 加密貨幣騙案|受害人偏年輕 少年被騙50萬 30歲青年失逾億

由騙徒開立的炒股群組,其實並不是為了與股民交流,而是為了營運「唱高散貨」騙局。 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會訛稱是專家提供的獨家貼士,甚至是內幕消息。 提防網上所謂的投資專家,不要輕信他們所提供的投資貼士及先查証資料來源。 警方在行動中檢獲手提電話、 銀行文件及銀行卡等物品,稍後會再作進一步分析及調查。 警方呼籲,正值暑假,年青人「唔好租、 唔好借、 唔好賣」個人資料或者戶口, 科技券騙案 因有機會觸犯香港法例第455章《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中的干犯清洗黑錢罪行,最高刑罰為罰款港幣5,000,000元及監禁14年。 回到科技券騙案上,大家不難猜到,顧問會在受害人付完尾數後失蹤了。

申請者需在項目完成後,向創新科技署提交項目最終報告、成果證明、付款發票或收據等,以獲安排發還核准的資助款項。 每個科技券申請項目必須先獲得批准才可開始推行,而每個獲批的項目一般應在12個月內完成(除非資助協議上另有規定)。 在 2 月 12 日,一筆為數可觀的 12,423 顆比特幣(當時價值約 1.23 億美元)被轉移到混幣器或冷錢包中,隨後在 3 月初也轉移了類似金額。 本部分可取覽的錄像片段來自香港警務處反詐騙協調中心的防騙資訊平台—童叟無欺。 如需申請科技券,請以合法方式進行,BizMagnet科技券顧問是合法顧問,歡迎聯絡。

科技券騙案: 科技券騙局第一招:一毫子都唔使出

如果宣稱有大量成功個案的顧問公司只成立了兩三年,客戶便應非常小心,查問清楚有關公司背景。 這種「科技券中介」其實只是背後科技供應商安排的扯線公仔,根本不會站在客戶立場去服務,而且亦違反了競爭條例。 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總督察莫麗瓊指,被捕男女的關係密切,包括4對夫婦、4人屬兄弟姊妹關係,另外有部分被捕人為互相認識。 有被捕人在公司內有「多重身份」,既是董事又是員工,她舉例表示,其中一人為公司董事,同時亦是其他10間公司的員工,幾個月來的總薪金收入高達港幣173萬元。 科技券騙案 當涉案公司獲得貸款後,所謂員工的月薪便會迅速降至不足5000元,甚至降至零元,更有人可能立即被解僱。

科技券騙案

BizMagnet整理了10個科技券成功例子,分享當中的成功之道。 科技券向合資格港企提供75%資助,使用科技方案系統升級轉型,提升營運效率,每間公司累積資助高達60萬,2020年更取消了「相關機構」限制。 第二類與涉及非法侵吞他人財產有關,有市民在申請消費券時填錯支付平台帳號,消費券落入他人帳戶,收款者其後拒絕退還,此類個案至今有二百三十九宗。 第三類涉及將消費券套現現金,騙徒相約市民到指定地點或實體商鋪,並提供店鋪付款碼,用不同折扣價以現金兌換消費券,警方共錄得五宗相關案件,當中四名被捕人士涉及此類騙案。 廉政公署(ICAC)最近落案起訴一間冷氣公司的董事及僱員,控告他們為客戶安裝環保冷氣系統時提交虛假文件,藉以詐騙政府資助29萬元。 科技券騙案 環保署在2008年推出「清潔生產伙伴計劃」,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執行,鼓勵港資工廠採用環保方式作業。

科技券騙案: 與供應商串謀 進行非法交易

警方同時呼籲不同持份者,包括銀行、財務機構、社交媒體、學校等,繼續加強審查及預防工作,而作為家長或朋友亦都多提醒身邊人以免受騙。 BizMagnet提供科技券顧問及BUD顧問等政府資助顧問服務,所有過程合情合理合法。 近日因肺炎疫情,政府推出多項紓困措施,難免有人乘虛而入混水摸魚。 香港依時分不時都會收到來電,查詢有違例之嫌的科技券申請,HK Easy 科技券騙案2023 Fund恪守專業,不當要求一律馬上拒絕。

科技券騙案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今日(22日)總結打擊「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騙案」的階段性成果,指在新一浪行動中拘捕19人涉嫌串謀詐騙,涉案騙款約5900萬港元。 科技券騙案 連同今次行動,合共拘捕175人,包括123男52女,包括公司董事、可疑僱員、銀行及強積金受托人職員等等,而在今次行動中警方拘捕19人,分別12男7女,年齡介乎34至70歲。 被捕男女報稱公司董事外,亦有商人、家庭主婦、廚師、教練及保險經紀等。

科技券騙案: 科技券顧問提醒 慎思TVP申請

近年虛擬貨幣成為熱門話題,不少人都蠢蠢欲動想試試投資,騙案亦因此而生。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最近收到 55 宗涉及虛擬貨幣及手機投資應用程式騙案苦主求助,估計損失總額逾 1,650 萬元,單一案件最大損失達 300 萬元。 該平台以提供加密貨幣升值服務為名,宣稱有阿波智能羅機器人搬磚功能,並要求會員繳納一定價值的加密貨幣,即可開啟阿波羅智能機器人,獲得高額靜態收益。 但這個案件與大多數的多層次傳銷(MLM)騙局一樣,所宣稱的專門交易軟體根本不存在。 想安全上網,你需要多提防可疑的電子郵件,同時留意密碼保安,以及你的個人電郵系統的保安。

科技券騙案

其中高玉東負責招募技術人員以架設平台,李奇兵、王小影等人負責線上線下推廣,田永波負責 WoToken 平台上的數位貨幣保管工作。 科技券騙案2023 最大的資金盤騙局 PlusToken 在去年年中崩盤,在崩潰後他們將加密貨幣在市場上拋售,多次影響著加密或幣市場的走勢,因此令人擔憂的是 WoToken 是否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註:這部分其實有點似以前一類「拾錢騙案」,即是在街上突然有人指著地上說有幾千元,還有一個扮演路人乙,一起分掉的一種騙案。

科技券騙案: 科技券陷阱

建議企業在採購方案時,可留意系統能否作customization,讓系統可以彈性地在已有程式上,增潤功能,符合運作需要。 舉例說,公司在採購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後,可透過客制化(customerization),配合公司資源的規劃流程。 公司,總需向前行,BizMagnet分享以上數個科技券成功案例,供各位有意申請科技券的負責人參考。 科技券騙案 現在提交申請後,科技券項目可馬上展開,歡迎向BizMagnet科技券顧問查詢。

  • 洗衣店向來都用按客人的單據在店中尋找衣服,因店大衣服多,往往要花上很多時間,如果遇上需運往洗衣工場的乾洗訂單,更容易掉亂客人的衣服。
  • 數到造假,最嚴重的就是連科技系統都沒有使用,即是串謀供應商一齊造假,包括製造假單、進行虛假交易、提交偽造系統證明,最終客戶及供應商以現金分贓,行內有一術語,稱之為「罐頭」,即是一套尤如開罐頭般方便的犯罪服務。
  • 麥美娟指,疫情一年多以來,留意到不法之徒多轉移至網上及手機 App 的形式行騙,一方面更容易套取個人資料,亦看準長者和家庭主婦不懂使用手機程式或複雜的投資產品,令事件更難以追查。
  • 另一種常見的違規行為就是合謀定價或稱為「圍標」(Bid rigging),即表面上各競投者獨立報價,實際上已協調出價,務求控制賽果。

其中一個受疫情打擊最嚴重的行業可算是地產公司,客人害怕感染都不願出門睇樓,成交幾乎清零。 科技券騙案2023 科技券騙案 於是有地產公司便趁疫市,升級原有的舊系統,包括地產資訊及資源管理系統。 過往只有大行例如中原、美聯等大集團,才有資源去開發自家使用的地產經紀系統,細行只能付費使用一些較舊的電腦軟件,現在因為受惠於科技券成功率提升(找到合適合法的科技券顧問),便創建自有的經紀系統,促成更有效率的成交。 飲食業是香港重要行業,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香港大約有18,000間食肆,從業人員超過24萬人。

科技券騙案: 科技焦點

嚴格地說,顧問不是失蹤,但無論怎樣你都聯絡不到他,電話不通,訊息不回,地址只是郵箱。 即是有回應,大約都是「仍在辦」、「有問題」等,反正就是一大堆借口。 因為顧問非常清楚,你是不會報警的,事實上亦很難進行民事索償;而所謂的受害公司負責人,其實已干犯「串謀詐騙」等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監禁14年。 亦有員工以為公司藉科技方案裁減人手,故對科技方案產生抗拒,其實大多數中小企的人手本來不多,甚至有需要一人兼任多職,所以大多數老闆的「科技節流」計劃並非裁減員工,而是希望科技方案可以令公司與員工減少煩瑣工作和人為出錯,把精力放在具生產力的工作上。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單位主任李少翠解釋主要有兩種個案,但網上投資佔多數,當中有3種受害形式:主動式、被動式和侵害式。 李表示,首先,青少年常有搵快錢心態,投資金額由幾千元至10幾萬元,損失慘重;其次情緣騙案;最後有青少年會接受集團式培訓,有組織教授說話技巧,遊說他人投資。

科技券騙案

同時警方亦搜查多個地點,包括11間涉案公司、被捕人士住所、辦公地點及為涉案公司提供服務的秘書公司等,又檢獲涉案公司營運和員工紀錄、銀行文件及電子設備。 高級督察劉美彤指今宗案件最大挑戰的是牽涉公司和人物數目較多,而且騙徒用不同的公司開立虛假的強積金戶口以虛報員工數目及遞交大量虛假的財務資料及文件,騙徒之間錯綜複習的關係以及大量的文件都增加了警方的調查難度。 由於案中部分被捕人士成功騙取4900萬元的貸款,警方現正積極追查有關資金的流向,並會對涉嫌收取資金的人士進行財富調查和考慮充公相關資產。 警方經比對大量公司所提交的強積金供款紀錄後,證實有「影子員工」多重受聘的清況,同時亦發現全部涉案公司均報稱從事資訊科技及有關顧問業務,部份涉案公司更使用共同的營運地址及電話,當中大部份其實都為空殼公司,無實質業務。 警方又發現有關貸款存入到涉案公司的銀行戶口後,款項會在短時間內會轉到騙徒的私人賬戶或以現金方式提走,而並非用作公司的營運資金。 科技券計劃 (Technology Voucher Programme, TVP) 由2020年4月1日起的累積資助上限由40萬提升至60萬元,而且資助比例亦提升至75%,鼓勵企業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增加生產力及減低成本。

科技券騙案: 科技券圍標詐騙代價高

冷氣公司客戶申請此計劃時,該冷氣公司另外再提交4份虛假的報價單,以使生產力局接受申請,最終批出29萬元政府資助。 警方自2021年起收到來自不同渠道的舉報,經情報分析後發現有騙徒因應政府推出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提交虛假申請,包括不實的員工薪金紀錄,公司營運報告等等,從而騙取有關貸款。 商罪科在2021年起,累計共接獲12宗相關舉報,牽涉超過300宗申請,涉案貸款超過港幣14億元。 另一種常見的違規行為就是合謀定價或稱為「圍標」(Bid rigging),即表面上各競投者獨立報價,實際上已協調出價,務求控制賽果。 圍標違反《競爭條例》,但目前在香港沒有刑事責任,只會被競爭事務委員會罰款,然而另一嚴重後果就是為供應商留下「不良紀錄」,在科技券計劃或BUD專項基金等政府資助申請指引上都有寫明,供應商應沒有「不良紀錄」。 供應商一旦圍標罪名成立,將難以在有政府資助的項目中成為服務提供者;如申請企業被證對圍標知情,亦有可能影響日後申請。

科技券騙案

老闆們,或者你認為IT系統的確運作,只是企業出少了錢而已,事實上這足以構成「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名,循公訴程序定罪後,可處10年監禁。 近日一名女子表示收到自稱銀行職員的短訊,短訊中稱將會代為協助申請消費券。 而事主信以為真,並向其提供身份證以及地址證明等資料,不料竟發現電話卡失效,繼而向銀行查詢時才揭發有騙徒假扮其身份開設支付平台帳戶,再由銀行提取兩萬元後存入有關的支付平台。 只要搜尋「科技券顧問」、「科技券中介」,甚至「BUD顧問」等,總會發現一些資助顧問公司宣稱有大量的成功科技券申請個案,甚至標榜成功率達100%。 這種招徠實在美好得難以置信 (Too good to be true),所以客戶必需非常小心。 其實在香港,資助顧問有限公司的註冊日期是公開資料,只要到公司註冊處網上查冊中心(ICRIS)1進行查冊,便可知道該有限公司成立日期。

科技券騙案: 顧問公司預約及文件管理系統

寫到這處,顧問想起很多年前讀過的一篇新聞:從前在某個國家有很多騙案,人們都靠行騙維生,甚至有人會開辦「騙徒學校」,教授學員行騙收取學費,不過好笑的是所謂「騙徒學校」本身就是一宗騙案,學生交了學費後,負責人便失蹤了。 在 PlusToken 案件中,一些尚未被法律制裁的成員遭指控出售比特幣和以太幣,在價格上形成了拋售壓力,因此目前擔心 WoToken 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我們過去發現交易所的大量流入,例如去年的 PlusToken 流入量,往往會增加交易所的價格波動。 交易機器人接管鏈上活動並執行交易,可能會加劇該問題,更不用說可以快速清算的衍生品交易所的高槓桿倉位了。 但在另一個 Chainalysis 的報告中討論了2月至3月中加劇的PlusToken 比特幣流入量,該報告對 PlusToken 和比特幣價格關係採取了另一種立場,並指出在 PlusToken 的大量拋售使比特幣價格下跌。 科技券騙案2023 據中國媒體《中國反傳網》報導,早在 2018 年 8 月份左右,高玉東、李奇兵、王小影和柳涼亭便商討一同開發「WoToken」平台,從事網路傳銷活動。

香港依時分HK Easy Fund將會介紹幾個申請科技券時有可能違法的行徑,請各位倍加注意。 而目前只提供 WeChat Pay HK、Alipay HK、Tap & Go 拍住賞以及八達通等四個電子發放渠道。 市民若經由電子渠道登記,最快或可於暑假內獲派發第一期電子消費券,若市民以表格方式登記,或需更多時間才可收到電子消費券,而政府亦會設立多個收集表格的地點,以方便市民。

科技券騙案: 虛假文書欺詐政府資助 最高可判監14年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中介機構部發牌科總監兼金融科技組主管趙嘉麗解釋,證監會主要監管兩部分,包括虛擬資產基金經理及監察虛擬資產銷售手法。 趙舉例,如一個基金經理將投資者可管理資產,投資多於10%於虛擬貨幣,就會受證監會條文監管;證金會也有清晰法例監管加密貨幣交易場所,營運者如有意取得證監會牌照,必須售賣至少一種具證券性質的加密貨幣。 騙案層出不窮,針對芳心蕩漾者有網上情緣編案,針對熟悉科技的人則有加密貨幣騙案,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指今年上半年已有496宗同類案件,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多,損失金額到2.14億元。 正因山窮水盡,不少本地公司都會希望透過科技券計劃、BUD專項基金等去增強現金流,同時希望殺出一條血路東山再起。 麥美娟指,疫情一年多以來,留意到不法之徒多轉移至網上及手機 App 的形式行騙,一方面更容易套取個人資料,亦看準長者和家庭主婦不懂使用手機程式或複雜的投資產品,令事件更難以追查。

科技券計劃(Technology Voucher Programme,TVP)資助企業科技項目75%的開支,上限為60萬港元;然而,一些不良科技供應商會刻意混淆視聽,說到企業客戶「一毫子都唔使出」,甚至「有錢拎得返」。 他們先會誘導客戶申請遠較實際需要為多的系統開支(俗稱「打爆」),然後透過各種清洗渠道,將部份科技券資助以外的款項退回予客戶。 這類不良科技券顧問往往兼任科技券供應商,誘使客戶干犯行使虛假文書及串謀詐騙等罪行,到東窗事發時就會將責任全數推到客戶身上。

科技券騙案: 科技券6大陷阱要小心!

惟 3 個月後,投資公司突然暫停運作,聲稱收到香港金管局及美國國家稅務局通知,所有用戶須繳付「稅金」。 他再登入應用程式時,戶口結餘已化為烏有,最終損失 3.6 萬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有關於「解構偽冒電郵」及「欺詐銀行網站、偽冒電郵及類似的詐騙事件」的資料,讓公眾了解偽冒電郵的常見特徵、怎樣處理可疑電郵,以及最新的電郵詐騙事件。 騙徒可以假份買家,賣家送出貨品但未能收取貨款,當中大部分涉及虛假付款,例如虛假的外國銀行電郵確認付款,或未能兌現的銀行支票。 社交媒體上有很多以投資股票或「股票教室」為主題的群組,讓股民交流炒股心得和資訊。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