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青松觀2023詳細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青松觀

陰事科儀即屬度亡功德法事,用以攝召亡魂、沐浴過橋、破獄、散花解結、施食煉度等。 青松觀 「法會」多屬於超薦性質,由一系列科儀本組成,會期多需數天。 青松觀早於1957年已在九龍窩打老道開設青松學校,其後遷往汝洲街,高峰期學生超逾300人。 青松觀 直到香港政府施行小學免費教育後,已無義學之需才停辦。 1980年代初期開始相繼開辦兩所中學、兩所小學及三所幼稚園。

青松觀

五十餘年來,先後獲香港政府批准設立兩所西醫診所、兩所中醫贈醫藥診所、護理安老院、老人中心、兩所中學、三所小學及三間幼稚園等,使青松觀的濟世利生善業更加發揚光大。 在1994年及1996年先後捐資人民幣五百多萬,由中國道教協會分配予近二百間道觀,作為恢復和維修之用。 對於其他省市道觀的修復重建,青松觀亦皆慷慨協助,尤其在1993年出資全力承擔廣東羅浮山黃龍古觀的重建,一時成為佳話。 在弘揚道學方面,青松觀先後於1991年創辦「香港道教學院」、2002年成立「全真道研究中心」和2004年成立「青松出版社」,對於推動道教文化的學術研究、傳播以及培養道教人才方面均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自1994年起,香港道教學院和全真道研究中心多次與各地著名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合作舉辦大、小型學術研討會,不但提高了道教學術的研討風氣,更開創了香港與內地及至世界學術界關於道教文化研究交流的先驅。 此外,《弘道》、《香港道訊》、《道家文化研究》、《香港道教學院叢書》、《全真道研究中心叢書》、《青松觀藏科儀經書注叢書》、《玄門集粹》等書刊,均是青松觀近年來的出版成果,亦是推廣道教文化的重要媒介 。

青松觀: 香港青松觀的地址是甚麼?

香港青松觀位於屯門,建於1949年,是香港著名道觀,屬於全真龍門派,設立社會福利慈善服務。 觀內建築按照道教名山大殿而成,其中以壺天勝境牌坊、三清大殿、九龍壁和九曲蓮池最為著名。 青松觀於1950年在九龍偉晴街建壇,於1960年在屯門現址建立永久觀址,觀內首座建築物純陽殿於同年落成,其後觀內陸續增建多座採用中式設計的道觀建築。

青松仙苑於一九七二年由別墅及農地改建而成,一九七七再購置左鄰之物業擴建發展,建成後佔地廣闊、整體建築分佈適當、設備簡潔、通道寬敞。 青松觀 早晚都有專人侍奉香燈,每逢清明重陽,更是人山人海,孝子賢孫絡繹不絕。 最近,苑內新大樓落成,命名為「寧安樓」,進一步為廣大信眾服務。

青松觀: 青松仙苑

青松觀提供的「靈龕」服務,設置於青松仙苑,而「祖堂」則分別設置於屯門祖觀及大南街觀分觀。 青松觀遵奉道教尊天敬祖的宗旨,每逢朔望節日或先師眾聖誕期(如四月十四日呂純陽祖師寶誕、九月初九日九皇寶誕等),都會舉行禮斗、朝懺、讚星、供諸天等道場科儀活動。 附表所示,乃二○○九年(已丑)青松觀所編列的誕期,其於一年之間所修奉的科儀進程可見一斑。 青松觀於1960年代興辦「青松安老院」,其後在屯門觀內增建「晚晴樓」,容納更多長者;1986年於元朗開辦「青松護理安老院」;1997年於天水圍天慈邨開辦「青松侯寶垣老人服務中心」。 該觀初建於九龍偉晴街,1952年遷至彌敦道,1960年在屯門青山麒麟圍再建新觀。 青松觀內的假山水池和亭臺樓閣形成的幽雅園林美境、定期舉辦的珍貴盆栽展覽,以及怡和齋提供的美味齋菜,吸引不少善信和遊人到訪。

至於青松觀舉辦的定期性法會,則以「思親法會」及「中元法會」最具規模。 「思親法會」一般啟建於清明節期間,一連四天奉演「揚幡請水、開壇啟請、薦靈安座、禮懺朝真、攝召真科、關燈散化、三清濟煉」等科儀為善信薦祖超昇。 值得一提的是,「思親法會」和「中元法會」期間,青松觀都會公開讓信眾為祖先設立附薦牌位,以求陰安陽樂、子孫興隆、後嗣蕃昌。

青松觀: 歷史古蹟

當中,純陽殿、清華堂及翊化宮是舉行宗教或祭祀儀式的地方,而梅萼軒和晚睛樓則是安老院。 青松觀屬道教全真龍門派,道派可溯源至廣東廣州至寶台。 1950年,青松觀建壇於九龍偉晴街;1960 年購置屯門青山麒麟圍,建立永久觀址。 青松觀2023 觀內還可見到許多不同年代的建築物,包括「眾妙之門」牌樓、旭日亭和寶月亭等,它們均位於中軸線上。 1964年青松觀回應社會需求,推行安老服務,因此興建了多座老人院舍,並設有西醫診所和安奉先人牌位的祖堂。 青松仙苑位於屯門青松觀附近之青松觀路青新徑,是目前屯門區最具規模的「靈龕」。

  • 在青松觀修奉的諸多科儀中,尤以「讚星禮斗」科儀最能得到廣泛信眾的踴躍參與。
  • 青松觀的法會科儀與其他地方道教科儀傳統一般,依據陽事和陰事兩類來劃分,一年之間,除了修奉陽事和陰事兩種科儀以外,還會定期舉行大型的法會。
  • 青松觀,亦指場所,青松觀的「青松觀建築群」,位於新界屯門麒麟圍青松觀路青松徑。
  • 該觀初建於九龍偉晴街,1952年遷至彌敦道,1960年在屯門青山麒麟圍再建新觀。

青松觀自創辦之初於木屋區辦有中醫贈醫贈藥服務;1975年於大南街青松觀內興辦第一所西醫診所,1977年於屯門青松觀內開辦第二所西醫診所,由註冊西醫主診;2003年開辦第一間中醫藥贈診所。 青松觀,創立於1950年,屬全真教龍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台。 何啟忠、陸至真、葉至和、盧寶經、易寶雲、陳台鏡等18位創辦人於九龍偉晴街建壇,1952年遷壇至彌敦道,直到1960年購置屯門麒麟圍建立永久觀址,於1974年增設九龍大南街觀址和總辦事處。 「靈龕」是信眾供奉先人靈灰的地方,「祖堂」是指安奉先人牌位(靈位)的地方。

青松觀: 青松觀有限公司

青松仙苑,位於新界屯門青松觀路青新徑8號,1972年由別墅及農地的改建而成。 在新評級下,青松觀計劃在未來5年以1億元,分階段重建作為「青松安老院」的「乾安樓」、「晚晴樓」及「梅萼軒」,新安老院樓高5至6層,並提供療養和善終服務[1]。 青松觀是一個香港道教慈善團體,「青松」取其「松柏長青,老當益壯」的意思。 青松觀 青松觀,亦指場所,青松觀的「青松觀建築群」,位於新界屯門麒麟圍青松觀路青松徑。 1960年青松觀購入屯門麒麟圍一幅園林興建觀址,經過十年耕耘,成為屯門規模最大的道堂建築群。 主殿純陽殿供奉三位祖師,中央為呂祖(呂洞賓),兩旁是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和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

以「青松精神、服務人群」為宗旨,並以呂純陽祖師之「九美德」訓示作為各會員及護道善信之品格道德、待人處事的準繩。 2005年青松仙苑擴建進行新靈龕大樓工程,原預計於2006年初落成,其後因工程「爛尾」而需重新招標興建,直到2007年底才完成,工程期間暫託該苑存放先人骨灰者,需繳付一年暫託費用招不滿[2]。 1950年在油麻地偉晴街建壇時,得呂祖乩示賜以「青松觀」之名。 「青松」二字拆開,即「十二月十八公」,恰巧創壇當日是農曆十二月十八日,創壇者共有十八名道徒。 屯門祖觀內的「祖堂」,分別位於清華堂、瑤華堂、玉華堂和景華堂等,大南街分觀則設於三樓的青華堂。 這些祖堂同樣有專人侍奉香燈,而且均是位處適中地帶,咸稱便利。

青松觀: 香港迪士尼樂園

另外,每年的四、五月期間,觀內都有盆景展覽,展出中國傳統盆栽供大眾免費觀賞。 青松觀創立於1950年,屬全真教龍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台。 青松觀 青松觀 創立初年建壇於九龍偉晴街,1952年遷至彌敦道,1960年購置屯門青山麒麟圍建立永久觀址,1974又增設九龍大南街觀址以配合屯門祖觀的發展。 屯門祖觀除了是信徒道侶聚合參道之宗教場所,亦是中外遊客及香港市民參觀遊覽之道教聖地。 觀內園地廣茂,殿宇巍峨,金碧輝煌,花林池榭,風景清幽;建築以純陽寶殿為中心,殿內恭奉著呂純陽祖師、王重陽祖師和丘長春祖師三代聖像。 青松觀自發韌初期,即以慈善事業為壇務推展的重點,除宗教服務外,更因應當時香港社會情況之需要設立義學、施米、贈醫施藥、發放救濟品、賑濟寒衣棉被及男女安老院等社會福利慈善服務。

青松觀

位於屯門的青松觀是一個香港道教慈善團體,曾經歷多次搬遷,最初由來自廣州的全真教龍門派教眾於九龍偉晴街建壇,再遷至彌敦道,及至 1960 年才於屯門青山麒麟圍現址建立。 青松觀 該地是信眾聚合參道的宗教場所,也是中外遊客及香港市民參觀遊覽之道教聖地。 觀內園地清雅,建築以「純陽寶殿」為中心,恭奉呂純陽祖師、王重陽祖師和丘長春祖師三代聖像;自純陽殿建成後,「青華堂」、「翊化宮」、「旭日亭」、「眾妙之門」牌樓等也相繼落成,增設池榭樓台、「九龍彩壁」等。 觀內也設有安老院和中、西醫贈診所,貫徹了道家贈醫施藥的傳統。

青松觀: 歷史及服務

另外,青松觀亦有舉辦道教文化課程,讓公眾更了解道教的理念和文化。 在青松觀修奉的諸多科儀中,尤以「讚星禮斗」科儀最能得到廣泛信眾的踴躍參與。 青松觀每逢農曆的正月初三、正月十五、九月初九、十二月二十二,都會公開為信眾舉行「讚星行大運」儀式。 信眾除了得到高功、經生為他們進行讚星科儀、祈禱消災延壽之外,更可親身參與由壇內經生帶領的「行大運」儀式,以祈得到星斗護佑、時來運轉。 青松觀的法會科儀與其他地方道教科儀傳統一般,依據陽事和陰事兩類來劃分,一年之間,除了修奉陽事和陰事兩種科儀以外,還會定期舉行大型的法會。 陽事科儀屬清事、吉事,用以祈福、謝恩、讚星、禮斗、酬神、慶賀、開光、朝供、禮懺、早晚功課等。

青松觀

青松觀佔地20萬平方英尺,除了是信徒道侶聚合參道之宗教場所,亦是中外遊客及香港市民參觀遊覽之道教聖地。 觀內園地清雅;建築以「純陽寶殿」為中心,於1961年落成,恭奉著呂純陽祖師、王重陽祖師和丘長春祖師三代聖像,自純陽殿建成後,「青華堂」、「翊化宮」、「旭日亭」、「眾妙之門」牌樓等也相繼落成,增設池榭樓台、「九龍彩壁」等。 每年四月,觀內都有盆景展覽,展出中國傳統盆栽供大眾免費觀賞。 由陸吟舫等人創立於1949年,屬全真龍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台。 殿內供奉主神為呂純陽,兩側有王重陽和邱處機祖師塑像陪祀。 神龕雕刻精美,飾品古樸典雅,配以繁花燈彩,別有嶺南情趣。

其他文章推薦: